教育管理学知识要点整理(陈孝彬_完整版)_第1页
教育管理学知识要点整理(陈孝彬_完整版)_第2页
教育管理学知识要点整理(陈孝彬_完整版)_第3页
教育管理学知识要点整理(陈孝彬_完整版)_第4页
教育管理学知识要点整理(陈孝彬_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管理学知识要点整理(陈孝彬完整版)教育管理学修订版陈孝彬主编第一编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狭义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2、为何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在什么社会积极条件下,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激法教育中的激励因素,改变制约因素,此外,在评价教育管理的质量时也是以其社会效益的大小为准蝇的。3、为何社会科学也是科学社会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于开放系统中的教育,常常受到两类因素的影响,一类是确定性因素,一类是不确定因素。社会科学是人的科学。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的,人是主体,人又是按照利益不划分为若干个群体。社会科学的整体性。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因此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4、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之一呢因为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如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等等。当这些教育因素各自处于孤立的状态时,它们形成不了教育过程,更达不到教育的预期目标。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诸因素如何进行组合。因此教育管理学就成为教育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5、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呢因为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存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理科学就是研究管理者这种活动适合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但是教育管理又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管理。教育管理学就是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对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6、教育管理学的性质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教育管理学的文化性。7、教育管理学的特点教育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是富有挑战性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是价值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是权变性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是行动的科学。8、从古典的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教育管理模式演变是受着三种因素的影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教育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成就对教育管理理论的辐射作用。9、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教育管理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教育事业的管理、学校和其他教育组织的管理、教育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10、学校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教育管理就要从提高干部的自身素质入手。以下几个方面是普遍需要关注的问题学校管理者的影响力场。为了不断地扩大自己在组织和群体中的影响力,就必须从自己是否善于正确的使用权力、自己的智能结构完善程度和本人的品德修养等方面来研究和改进。学管理者的类型。学校管理者智能结构。大致有五个方面概念的能力、决策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的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自我反省和评价的能力。11、学习教育管理学的用处为何要学教育管理学丰富和充实智能结构。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管理者。通过学习可以获得一种学历证书、文凭,以改变自己现在的身份和地位。所谓有用,一种是职业技能性的知识如教育调查、教育统计等,另一种属于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因为学习教育管理学的知识可以应用到自己需要的时候,如当你被委任一个新的领导职务时,当你接受一项新任务时,当你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时,当你遇到失败或挫折时,当你工作中遇到麻烦感苦恼时。虽然教育管理学在没有提供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12、怎样才能教好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是通过教学活动唤起学习者对本学科有较高的期待。教育管理学教学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学习者传授系统的教育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更为重要是使学习者学会思考。教育管理学教学的难点不在于内容是否深奥,而在于如何把教育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学习者的信仰和追求。教育管理学的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教育管理学教学中容易发生的错误关于教育管理的标准环境与非标准环境问题、关于教育的常规管理和例外管理问题、关系教育管理中人与事的关系、关系权力在教育管理中如何应用的问题、教育管理学的教学起点问题。13、为什么会产生“理论上是正确的,而实际上又往往是办不到的”看法任何教育管理都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教育管理的实践是在非标准备环境下,而讲教育管理学的人无法针对错综复杂的环境,只能构想一种标准环境,而现实生活中这种标准根本就不存在。于是就出现了“理论上是正确的,而实际上往往是做不到的。”的看法。第三章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1、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管理流派有哪几个行政学、法学理论流派(最早提出是施泰因)“科学管理”理论流派(泰勒)科层管理理论流派(马克思韦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流派(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的人际关系说说是前身)系统理论流派(德莫克里特)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在生产过程的操作程序进行观察和试验,分析每项工作的动作和时间,除去多余的和错误的动作。每个人能否完成日工作量标准取决于标准化管理。为了造就标准化的工人,必须对工人进行岗们训,达不到厂方规定标准的工人,不能上岗。为了鼓励工人打破定额,建立了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宣扬科学管理是一场伟大的“心理革命“,工人和厂方的管理人员不要相互对立。2、教育法对教育行政的作用。保障了政府的权力机关对教育事业的监督与控制,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普及和提高。保护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义务和责任,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和公平的原则。维护了教育事业内部的正常秩序的稳定性,有利积累经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了教育管理行政行为的有效性。3、从行政角度对教育管理的分析。教育行政管理理论是从行政学的视角讨论管理的实效性。它的基本观点是教育行政机构是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学校进行管理的组织。教育行政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强制性的特点,管理行为不应该受非理性因素的干扰。教育行政管理的重点是制定和执行中央或地方的教育法令和法规,制定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的工作计划,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扩大教育的投入比重,提供咨询与服务,开展督导和评价等。协调社会、政府、学校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影响,使各方面的义务、责任和利益得到协调发展。3、科层管理理论属于古典组织学派的一个分支。科层体制又称官僚体制。在西方,官僚体制是与同僚体制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科层管理理论基本观点职位分类。权力分层。法定资格。委其责任。遵纪守法。理性关系。固定工资。4、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观点人是社会人,这是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出发眯。工作条件、工资报酬不是影响工效的第一要素,工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而士气又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行为对个人行为发生很大的影响。人的行为是最复杂的。5、什么是行为科学广义的凡是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规律的学科群,统统属于行为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产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以便预测人的行为,进而控制人的行为的一门科学。6、为什么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要以人性假设为出发点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产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以便预测人的行为,进而控制人的行为的一门科学。世界上一切管理活动都是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方共同完成。管理者在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时,他首先想到是什么是人,然后才是采用什么方式去影响人。这样才会有利于管理者的管理。7、什么是群体群体是同个体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一定数量的人群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共同点。8、系统理论向社会管理提出了哪些新概念哪些新方法新概念整体优化概念。结构概念,又称合组合。开放和闭合的统一概念。动态平衡概念。信息反馈概念。新方法主要是指系统分析和运筹学方法。规划的方法又称分配问题。库存的方法。线路的方法。更新的方未能。减少排队的方法。序列和调整的方法。搜索的方法。9、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是有效的决策者能够充分地考虑面临的各种不同的选择。稀缺而昂贵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能够更好、更省地达到目的的事件。肯定能够在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政策贯彻、目标设定、解决涉及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的问题等方面加强决策能力。10、系统分析方法在下列六个方面是不适宜的政治性极强的问题。具有深刻社会含义的问题。在做出不同选择时,必须在价值观念和实际价值之间加以权衡的那类问题。在决策过程中超理性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的问题。当解决所希望的战略不是考虑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平衡,而要对现存系统进行改变所面临的问题。当不能经过现存组织,而必须通过新的机构去贯彻执行某项政策时所面临的问题。第四章面向21世纪的教育管理1、在关于21世纪与教育的讨论中,人们对未来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类人类生存环境与教育。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从全球角度消费综合地研究并试图解决人口剧增、环境恶化、资源的浪费和日益短缺所构成的“人类困境”问题,提出了在解决“人类困境”诸问题的过程中,教育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使人类获得有关人口、资源、环境以及消除贫穷、提高生活质量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与自然环境、社会秩序构成了“人类生态系统”,人们期望在21世纪能够得到解决。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和教育。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与教育。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人类有权共享信息资源,而现在世界上还存在着信息霸权主义和信息垃圾,未来教育在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分辨信息垃圾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自身问题与改革。每个人不仅能够受教育,而且要受到最好的教育。因此,教育必须改革。2、20世纪给人类遗留下哪几个重大问题,需要21世纪去解决教育应该做些什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幸福,为什么同时又给人类带来灾难。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幸福,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劳动条件,但是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土地的沙漠化、不能再生性资源的滥采滥伐、毁来性的武器以及科技用于作伪和犯罪。于是也就出现了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医疗卫生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等。全球经济与科技一体化趋势和现存社会经济秩序的不公平是20世纪遗留给人类第二个大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人类之间的地域界限,但人类这间的文化矛盾如何解决。从本质上说,它不单纯是个民族问题、种族问题还是宗教信仰问题,它有着深刻的经济背景或政治背景。总之20世纪留给我们的三大问题也要求在21世纪中努力去解决。教育和教育管理要在保护环境、消除不公平、摆脱贫困、增进人类之间的相互沟通、理解、学习等方面做出贡献。人类将通过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来扫除文盲、消除贫困、防止疾病、取消战争、增强理解、促进合作,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和正义的新时代。21世纪的教育和21世纪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21世纪是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世纪,信息时代经“数字化”形式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育在“数字化生存”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经济与科技术的发展为教育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21世纪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这些科学的发展都与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3、教育现代化是建立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现现代化的基础之上,现代经济和现代科技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先进的教育工具和教育手段。4、社会现代化有三个层次首先是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也就是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其次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方向的现代化。第三是人的观念和行为的现代化简称人的现代化。5、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哪些要求现代人是指信息时代的现代人,即是指在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环境中,产生了工业文明培养下的现代人。信息环境对现代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注信息时代要求人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打破自身的依赖性和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在教育和教育管理上要突出自信、自立、自强、自治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和学会与人合作。信息时代要求人具有开放与闭合统一的思维方式,在开放中同外界交换物资、能量和信息,在闭合中实现有效性,在教育和教育管理上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打破闭门读书的教育模式。信息时代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环境,它要求人善于识别机遇、捕捉机遇,而不是等待“命运”或权力部门的安排,在教育和教育管理上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分析、加工的能力。信息时代要求人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不是惧怕风险和因循守旧,在教育和教育管理上要进行创新性学习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信息时代要求人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在教育和教育管理上要进行权变意识和行为改造的教育。6、在社会转型期教育工作中遇到了哪些矛盾和困惑对教育管理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时间节奏加快。如现在当校长和教师的都觉得负担太重了,而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又太少了。各方面的差别在加大。在教育管理中,我们既要正视差别存在的积极意义,鼓励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同时把教育组织之间的差别、教师工资收入的差别限定在群众心理承受力的范围之内。一切领域都在变化。学校自身的变化也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自觉地适应社会所发生的一切变化。权威的影响力在下降。在教育管理中应该把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下式群体内部情感淡化。在社会转型期,一切正式群体都十分重视效率、效益和质量,而往往忽视了群体内部的情感问题。知识分子队伍在分化。在教育管理中,如何对待现代知识分子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现代知识分子进行分类研究有助于调动各类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7、知识分子是指依靠知识和智慧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脑力劳动者。8、我国教育和教育管理改革的历史经验正确处理教育改革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关系。教育改革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教育改革是教育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对待教育改革的态度要积极,方法,步骤要稳妥。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动力,而不是教育改革的阻力。教育改革要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世界上没有最完善的教育改革方案。教育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第五章教育管理行为与教育价值观的选择1、教育规律与教育理论的关系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教育理论是教育经验和教育实验的抽象、概括,是系统了的理性认识,即教育知识领域的概念、原理的体系。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理论能不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这就与提出理论的人的态度、感情、立场、知识结构有关系了。理论也是一种认识工具,它帮助人们发现规律、认识规律或自觉的运用规律,把教育管理行为上升到明确的思想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2、教育的价值指教育的属性、作用和意义是否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人的自我价值能够得到体现。3、教育价值观是指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它的存在与发展对人的生存与生存环境的意义,以及人对教育自身的意义、作用的一种评价的思想体系。4、价值和价值观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它也是主体人的认识对象,这中间由于认识的对象、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方向、认识的形式、认识的内容、认识的性质的不同和满足需要的程度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价值观。这是驱使人行为的动力。5、三维空间的教育价值观把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作为两个维度之外,再加上一个时间维。随着时间的转移人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随着改变,因此,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教育价值观。我们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育价值观,以适应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变化。6、以传播历史的传统文化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的行为特点以古代的圣贤作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教育就是培养少数“精英“,教育是成为人上人的阶梯。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应用知识,发展能力,而是改变自己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一种手段。学习的内容是以古代圣贤的著作为蓝本,学习古代语言和圣贤的遗训为主。在大学里,学术性课程与职业技术性课程是不相容的。教师上课就是照本宣科,不敢偏离“经典”,虽然心是有书,但是目中无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背诵、模仿、改错。忽视学生的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7、以现实功利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的行为特点以现实的利益为目标,以当代创业者、发明家、冒险者、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战斗英雄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学习的目的是获得谋生的手段。学习的内容是人类一切有价值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改变了传教士式的单纯背诵、模仿和改错的方法。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个别化教学被集体的课堂教学的形式所取代。8、课堂教学形式的四大优点是效率高、质量好、教师在教学中易于发挥主导作用、群体互动。四大缺点教师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别的,对于不同学习程度、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的学生来说,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下难以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经传授书本知识为主,难以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世界是综合的,而教学是分解的;生活是动态的,而教学是静态的。9、以开拓和创造未来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的认为人类的未来,也就是社会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教育的未来。信息时代是充满机遇的时代。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10、以开拓和创造未来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的行为特点向谁学习,以什么人榜样。在信息时代要求做未来人,就要向一切人学习。教育是人的主体性行为。教育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他人不可替代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提供主体参与的机会和条件,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育是一种创新性活动。创新性学习有两个主要特征预见性学习和参与性学习。教育时空观的变化。信息时代要求社会一切组织都具有学习的功能,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组织是学习型组织,教育空间由学校扩展到整个社会。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在信息时代,教育的内容要扩展,人的智能结构也要重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也要重新界定。教师观的变化。在信息时代里,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角色将由单一角色向多元角色过渡,在不同的场合或情景下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11、从教育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教育价值观的概念。现在学生出现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学生厌学、辍学和择校等现象都和人们的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有关系的。因为社会上还存在着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育问题上还存在用传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受教育者按照工厂化模式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工,没有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把升学和就业看成教育的两大效率和质量,因此,这样的教育价值观难免不出现这种现象。第二章一为什么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西蒙认为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决策失误,速度越快,力度越大,其后果的危害性就越大。决策应该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全部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执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在管理中唯有对实现预定目标有贡献的决策,才是最有价值的决策。他还认为,管理者在目标设计和目标选择时,千万不要一味追求最优化,因为最优化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目标,而人们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总是受到来自内外部条件的约束。理想化目标很难实现。二本章对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管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管理进行对比分析,你认为对吗你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和补充1管理目的不同西方一切为了经济利益。中国把政治利益放在首位。2管理方式不同西方采取自由竞争的方式,追求卓越,中国采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追求和谐。3内源性动力西方个人主义,中国集体主义4管理方法西方科学的实证的方法。中国伦理的,说服的和示范的。5西方重视理性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中国重视情感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6西方管理过程追求标准化和规范化,中国重策略的发挥。三工业时代的管理和信息时代的管理有什么区别管理理念,所处环境,管理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管理方法,信息的有用性,学习型组织等管理手段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一学科性质问题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因为它是介于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社会学科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从教育学和经济学这两门社会科学中分化出来,但又在具体内容上,把教育学的知识与经济学的知识综合起来,分化与综合并进,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边缘性质的一门社会科学。本文的观点是教育经济学隶属于经济科学体系,属于部门经济学性质的学科。教育经济学属于部门经济学。二学科研究对象国外学者的看法日本投资角度研究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门学科。欧美教育经济学是研究人力资本理论的一门学科。前苏联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表现特点。国内学者看法略共同点1经济学科总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2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的关系3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4教育与智力开发,科技发展的关系5运用数量化统计和计算方法问题。2本书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三学科研究的任务与意义(一)学科研究的任务1研究教育的社会经济地位,说明教育的经济意义,论述教育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在社会广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作用。2研究教育领域内基本经济规律所起的作用和所表现的特点。3研究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相互关系,探讨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培养,训练和储备的经济价值,预测社会再生产对各种规格人才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需求计算各种专门人才和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对国发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经济报酬。4研究教育投资,教育成本,教育规模经济,教育经济效率和教育经济效益的原理,原则,计算模式和数量指标及具体计量模式和方法,说明它们各自的具体内容与发展规律。5研究教育与社会广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说明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以用教育产业,教育市场,教育消费,教育经营,教育产权,教育服务等问题,探讨如何正确地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引入教育领域的问题,以及关于教育与物质商品市场,人才市场,科技市场,劳务市场等关系问题。(二)学科研究的意义1可以提高对教育具有战略地位的认识,促使人们正确认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及教育内部的一些经济规律,认识教育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中的战略重点与战略意义,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提高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与经济效益。2可以变革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3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初评资料4促进教育科学数量化,防止教育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减少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提高教育效率和经济效益。5通过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为科学地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及规划提供依据。第二节学科体系与研究方法一学科概念体系(一)经济1指社会生产方式的运动2指物质资料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2指物质资料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3把经济理解为节约,是说劳动时间的节约可以发展生产力,因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归要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二)教育教育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依据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对受教育都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开发其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三)教育投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和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四)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和间接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总和(五)教育经济效率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即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六)教育经济效益指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二学科体系构成西方和日本学科体系教育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教育投资,教育经济效力,教育经济收益。我国1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以及该学科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2教育经济学学科确立所依据的理论基础3宏观层面阐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及作用,论述教育对经济的依存性和教育以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4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具体概念,范畴,定律,原则,规律,以及计算模式和数据指标。5人力资源配置与组合和劳动报酬问题。6教育事业发展规模,速度,规划的制订以及教育未来发展战略等问题。三学科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一)研究方法(一般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1经济分析法,即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平衡分析和综合分析等。2教育研究法,主要是通过教育调配和教育实验的途径,描述,测量教育变量与其他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3经济计量法和教育经济法,简称数量方法。4比较研究法,包括水平比较,因素比较,标准化比较,平均值比较等。5概算法,也称估算法,这种方法多采用简化比的开工,因此有时也称为简化法。(二)研究原则1学科的思想性与学科的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批判与吸收相结合的原则第三节学科发展的历史一学科领域兴起与开拓(一)学科产生的理论根源1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如何起飞的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2解开经济增长计算过程中的“经济迷宫”采用所谓的“集合生产函数分析法”是把生产的增长看作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即土地,人力,资本增长的集合表现,其具体公式是(略)二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学科产生的影响结构性失业和教育(三)政治背景及阶级根源美苏争霸和掩盖阶级根源二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一)萌芽时期20世纪20年代初到50年代末萌芽前苏联斯特鲁米林于1924年写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最早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用数量化,定量化的语言阐述教育的国民经济意义,是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体力劳动与学校培训的关系,第二部分是脑力劳动与教育程度的关系。沃尔什的人力资本观他采用的是“现值折算法”主要从个人的教育费用与收入比较入手,他主要是学生达到可以入大学的年龄算起,认为只有大学教育及其他专业教育,才具有资本的特征。这时期的特点1有了论文及专著,而且数量在不断增加2产生时期,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从观察在业劳动者身上论述与讨论教育的经济意义和价值。(二)形成时期1966年教育经济学选集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形成的标志。亦有人认为英国的韦锥1962年的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经济学初步形成的标志。舒尔茨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他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是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源泉。他认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延长人的寿命,提高人的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教育投资的最大特点是对人的劳动不是从量的方面去判断,而是从质的方面去衡量,即把人的劳动是教育装备的结果,劳动的教育装备率高,劳动生产率也就高,从而增强创造收入的能力,同时他还认为教育投资是土地,人力,物力资本之外的另一个生产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教育投资可以转化为经济收入,并且具体提出并设计了教育收益率计算公式与“经济增长余数分析计算法”丹尼森美国经济增长的资料和我们的选择,他把教育因素算在人力资本因素中,没有把人力看作是独立的因素,从人力因素中找教育因素,并提出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增长多因素分析法”细致地计算了教育的经济价值,他把经济增长的原因,凡能分析出来的都尽是分解出来,他对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则是在具体计算方法上更加和确切,对教育经济学的进一步数量化,定量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特点1有了以“教育经济学”命名的专著2有了评价教育经济学研究成果的著作3有了这门学科理论基础的专著4有了较为细致的计算方法的著作及评价5有了关于这门学科的选编书目和资料,6学科研究的范围与内容也有很大的扩展,大量涉及到了教育与规划,财政等方面的关系7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教育经济学学者和专家,为教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发展时期特征1研究的内容及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如研究教育的生产性,研究社会对教育需求的预测等2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重视研究教育对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的适应问题。3在研究工作组织方面,国际性研究组织与机构不断增加4在具体计算方法研究方面,数量化,定量化以及数学模型设计等计算方法继续重视,并且有了计算方法方面的专著。5国际上许多国家大学里开设了“教育经济学”课程。三中国教育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引进,吸收,借鉴国外学科(二)建立中国教育经济学倡导阶段(三)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筹备组成立1980年9月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经济学学术讨论座谈会(四)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成立1984年10月成立第四节学科研究成果一西方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重要研究成果(一)沃尔什他的人力资本观曾在西方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有影响的论文,他在文章中用了各级毕业生收入增长和求学费用的数据资料,分析研究并回答了青年学生上大学是否值得的现实经济问题,文章从个人投入与个人收入的角度,应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和“现值折算”的方法,研究并具体计量了教育经济收益问题。收入现值计算公式(略)费用现值计算公式(略)特点第一,他是从学生达到入大学年龄时算起的,认为彼此才可考虑学生收入能力及其市场价格。第二,在目前只有大学教育和其他专业教育才具有一般资本的特征。第三,对受教育者的未来收入,除考虑到残废,就业率等折扣外,还用一定的利率4进行扣算,然后再把退休年龄以后各年收入折算成现值“全部加总起来,计算受教育后的现值收入。20世纪70年代,他的生产中的教育他把教育在经济生产中的作用方式,区别为“工作效果”和“分配效果”所谓的“工作效果”就是指教育能提高工作的劳动能力,从而提高劳动效率,所谓“分配效果”指教育能提高工作获得和分析有关成本,以及其他生产投入特性的信息能力。(二)舒尔茨他是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奠基人,他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三大方面,即农业经济,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理论。他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也称为“教育投资收益率计算法”其步骤是第一步,计算社会积累的教育总投资第二步,计算教育投资收益率第三步,计算由教育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增加部分的比例。(三)丹尼森他倡导的“经济增长多因素分析法”被称为计算教育经济效益最细致,最深入的一种方法。有关的步骤第一步,综合计算各级教育程度从业者平均工资,并与具有八年教育程度的从业者平均工资进行数量比较。第二步分析其他因素与教育因素的间接作用。特点第一,他把所有可能作为经济增长的因素,先从大的方面划分为三大类,即人力,资本,单位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变动,劳动力教育因素归属在人力当中。第二,他在计算各级教育程度劳动力平均相对于具有八年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工资差别时,发现只有占5分之3的正规教育起着直接影响作用,即他所说的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区别开,只有有形教育才对工资差别有直接影响作用。第三,由于他的计算方法是从各级教育程度劳动力出发,不是从经费出发,且又是通过平均每年增长比例的相对数来分析问题的,只算教育的5分之3,所以他计算教育在国民经济增长率比重比较细致。第四,他的“经济增长多因素分析法”是一小步深入的,他力图分析影响经济增长和生产发展的全部因素,在他分析完教育因素和其他因素之后,他还继续深入分析,结果分析教育对经济间接作用因素,即劳动力知识增长和过去知识积累的应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四)韦锥英国教育经注学家,他于1962年出版了以“教育经济学”命名的专著。(五)布劳格他是英国的教育经济学教授,他的代表作教育经济学导论被认为是有代表性的教科书,他的书是以“代价效益”分析为主线的,在“代价效益”分析中,他采用了“人力资本”这一概念,同时也以需求,供给关系作为观察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反对国家干涉,主张尽量让各人自己选择,通过市场来反映人力供需条件,他所用的“代价效益”分析方法,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六)希恩他的教育经济学一书主要观点第一,研究了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所起的作用,所占的比重,以及不断增长的趋势。第二,教育部门是经济部门,教育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包括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第三,教育作为一项投资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体现在人身上,特别是劳动都身上,因此教育投资不同于物力投资。第四,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具有长期性,在一定时期才显示出效果。第五,教育与生产技术改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易分清楚,因为技术革新同技术研究研究联系着,虽然最终同教育联系着,因此分析教育投资效益,要有复杂的长远的眼光。(七)萨卡罗普洛斯他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比较研究中成绩显著,并在理论观点和计算方法上均有新的进展。学科研究内容的重点转移学科研究方法和计量方法的重点转移学科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性的理论和结论)1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其教育的社会收益就越高2教育的人人收益率总是大于社会收效率,国家总是对教育做出许多补贴。3在受教育问题上,人是会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做出反应的,可以利用经济效益来调节教育的发展4教育并非公是筛选人才的手段,它能提高人的能力,能力对劳动者的就业将起主要作用5教育对均衡收入所起的作用是很小的,而且因各国条件而不同6家庭社会地位对学生就业和劳动报酬是有影响的7测量到的先天能力差异对教育收入的影响不大8许多行业劳动者之间有很大的替换性9推测若干年后各行各业具体的劳动力需要的确实数量,几乎是无益的。10在学生成绩中,家庭的因素不亚于甚至还要大于学校的因素11国家就注意教育经费的有效使用和补贴政策二前苏联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研究成果(一)斯特鲁米林他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这是世界上第一篇用数量统计的方法,用数量化语言专门论述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文章的主要结构第一,论述体力劳动与学校培训的关系1劳动者年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凸弧线形,即起初有提高的作用,到34岁以后出现下降的趋势。2劳动工龄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也表现为起始时作用比较大,到了20年后这种影响就开始明显减弱了3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总的来说具有一贯的促进作用,也呈现了前强后弱的态势,但教育作用所表现出的明显下降趋势则比较缓慢。第二,脑力劳动与教育程度的关系1劳动者年龄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同样是先升后降2劳动者工龄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也表现在先升后降3劳动者教育程度对工作效率的作用,比对体力劳动者的作用更大。斯特鲁米林采用的是“劳动简化比计算法”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劳动简化比系数第二步,求出第一级教育程度劳动都的全部平均工资收入第三步,把全部平均工资收入与净产值挂钩,通过工资等级算出工资增长,再经工资增长为中介,反映净产值增长。主要理论观点有四1教育具有生产性质,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更是如此。2衡量劳动者的贡献应该用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用净产值为指标。3举了实际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例子,具体加以证明。4运用了劳动简化比计算方法,并且认为教育创造的经济价值,有一部分是可以计量的。主要贡献在三方面1具体数量化地分析了教育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论证了教育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说明劳动者学历与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成正比例关系。2投资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要比投资物的基本建设所带来的收益快,增长更多。3最早使用了“劳动简化比计算法”使教育经济效益数量化。(二)科斯塔年主要理论观点1认为国民教育是个重要的非物质生产部门之一,但教育属于经济部门,称为部门经济学。2认为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演说和社会再生产理论作为理论基础。3把专家培训和劳动报酬作为重要内容。4对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评述。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第一节教育劳动学说一从最初的定义上观察凡是直接从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属于生产劳动的范畴。二从社会形态上观察三从扩大了的概念观察1教育是一种劳务性或服务性的劳动。2从扩大了的生产劳动概念角度来说,教育是培养不一定要亲自动手且可以远离过去对象的生产管理售货员,工程师,工艺师,设计师和技术人才的劳动。3教育劳动对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生产和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生产性质。教育具有生产性同时也具有消费性第二节社会再生产与教育一教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功能(一)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它除了生产自身的价值外,还能创造新的价值。(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主要是指提高体力劳动者的智力水平,把一个非熟练的劳动力提高成为一个熟练的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形态,主要指劳动力所从事的劳动,是以体力形态为主,还是以脑力形态为主。二教育在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再生产中的作用(一)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二)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三)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有效形式第三节劳动价值学说与教育一教育费用是劳动力价值的构成部分二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一定的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劳动者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知识的劳动。三教育劳动将影响社会经济价值的形成四种主要的劳动简化比1把复杂劳动者简化为简单劳动者,或者把复杂劳动量简化为简单劳动量2教育程度简化比,就是用不同的教育程度的劳动者所创造的不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劳动简化比3劳动报酬简化比,即工资简化比。4教育经费简化比第三节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一,筛选假设理论第一,同意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水平看作是正比例关系第二,与人力资本理论的不同点,这一理论认为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他认为教育只是反映能力,但不提高人的能力。教育本质就是信息,不是通过教育过程提高能力并获得经济效益,而是通过劳动市场的信息获得经济效益,教育在劳动力市场只是一个筛选装置或者是教育信号,所以教育的作用直接反映在雇主对劳动力的筛选上。二,社会化理论社会化理论是研究教育如何培养,训练劳动个性特征,从而为生产服务,为发展经济服务,论证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一,批评了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当中,教育的作用首选不在于提高劳动知识技能或谁知能力,而在于它的社会化作用,所谓社会化,即着重培养和训练社会生产中需要的各种劳动力的个性特征。第二,教育作用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经济效益上说,教育,培养和训练不同个性特征的劳动力,能顺利地做好不同技术水平的工作,起到岗位职责对口,生产顺利进行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教育与社会不平等关系上说,教育不但没有促进社会平等,而且还会再生产社会不平等。三劳动力市场其一,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教育水平是比较高的,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成立的,但在将要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教育水平是比较低的,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不成立的。其二,在种族方面劳动力主要市场是由白人占统治地位,这个市场工资待遇较高,就业机会多,工作比较保险,而次要市场的则不然。总之,这一理论认为教育程度与劳动工资的关系,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但在将要劳动力市场,对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正相关关系是持怀疑态度的,进而谁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有把劳动力不同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劳动力在不同的劳动市场受到不同的待遇,说明教育有把人等级化的作用。第三节人力资本理论评析一人力资本理论说价值及贡献贡献1它正视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力资本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突破了传统经济增长因素土地,人口,物的资本的局限,肯定了人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2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中科技和教育的重要价值3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4在理论上把消费纳入生产过程。5同时它还带来了经济学中的资本理论,增长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其中特别是把劳动力质量纳入资本的范畴是有重要价值的。不足1它不对社会经济现象作比较深入的研究,观察,从其内部本质关系出发,提示其矛盾的实质,而是掩盖了西方世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矛盾,欺骗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2这一理论也不可能找到社会经济运动的真正规律,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才能真正提示其实质,在西方资本主义根本性的矛盾仍然是劳资之间的关系。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意义1它促进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经济发展规划计划2它使人们认识到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3它给了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带来飞速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普遍提高。4同时它也大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强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三人力资本理论的某些合理性第一,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理论上改变了以物质资本投资为主导的理论格局,为经济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是有贡献的。第二,人力资本理论中“全资本”的概念指出了人的作用胜过物的作用,对人投资超过对物的作用,对人投资超过物的投资的观点也是可取的。第三,人力资本理论十分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对于探讨人口问题,劳动结构性就业和人才质量问题,是有意义的。第四,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投资人力资本的核心观点是合理的四人力理论的社会局限性第一,它把一切都资本化了,把人等同于资本,贬低了人的价值,因此它具有阶级局限性的一面。第二,从政治角度分析,人力资本理论所宣扬的是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和阶级差别需要的价值观。第三,人力资本理论从方法论上,力图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自己的体系,证明自己的结论。第四章第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一生产发展决定科技发展二科技是社会生产的推动力量第一,科学是潜在的社会生产力。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的重要因素。第三,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效率发展程度,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程度。第二节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一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二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三教育是科技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第三节知识经济与教育一知识经济的基本含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或者说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人力资源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二知识经济的命题由来第一,美国经济增长多年来一直持续,快速发展,出现了惊人的奇迹。第二,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快速持续发展集合生产理论函数略第三,知识,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实际作用体现第四,美国的微软公司为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三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1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增长2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3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4人力资本素质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四知识经济对教育改革的影响1宏观上,必须真正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思想,改变教育仍是公益事业的观念,树立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生产知识,扩散知识的产业,教育是生产性投资的观念。2基础教育仍坚持抓好普及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把它们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