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天煤矿1603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_第1页
路天煤矿1603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_第2页
路天煤矿1603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_第3页
路天煤矿1603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_第4页
路天煤矿1603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华集团乌海能源有限公司路天煤矿1603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1630工作面编制人施工负责人总工程师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1603工作面作业规程会审意见一、存在的问题二、处理意见参加审批人员签署意见单位签署意见签字总工程师安检处长生产矿长生产技术科通风队安检科动力科供应科信息中心调度施工单位作业规程月审记录规程名称审核时间主持人会审地点参加审核人员名单审核结果1604采煤作作业规程贯彻、考试登记表组织人传达人班组贯彻时间跟班队长班长应到人数实到人数签字姓名成绩姓名成绩姓名成绩目录第一章概况9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9第二节煤层9第三节煤层顶底板10第四节地质构造10第五节水文地质11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12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13第二章采煤方法14第一节巷道布置14第二节采煤工艺14第二节设备配置19第三章顶板控制20第一节工作面支护设计20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21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22第四节矿压观测23第四章生产系统24第一节运输24第二节一通三防25第三节排水31第四节供电30第五节照明通信32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3第一节劳动组织34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5第六章煤质管理36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37第一节一般规定37第二节通用安全技术措施38第三节防治水39第四节机电40第五节各专业工种安全技术措施42第六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51第七节试运转、初采初放、收尾回辙组织管理措施56第八节顶板控制58第九节运输61第十节两巷与文明生产64第八章主要机械设备与保养65第九章操作规程71第十章应急措施避灾路线及六大系统76第十章风险预控管理87第一节各工种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87第二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分析及存在场所104前言路天矿业公司四采区1603工作面位于四采区副井南部,其东部为F公逆断层,西部为1601工作面采空区,上部与二采区公乌素逆断层重叠部分由16综放工作面及巷柱式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地表为原地表,地面无其它建筑物体。1603工作面走向长611米,倾向长155米,煤层倾角1115度,煤层平均厚度804米,属16煤层;煤层结构复杂,共分为161、162、163、164四个分层,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法,煤层硬度系数F2,适应放顶煤开采。作业规程编制依据1、回采地质说明书及相关地质资料,根据所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编制。2、相关规程规定,相关内容根据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等规定进行编制。3、作业规程编制指南,根据编制指南相关内容格式进行编制。4、路天矿业公司1603工作面放顶煤开采设计,根据放顶煤开采设计进行编制。5、设计图纸,根据标定设计图纸进行编制。6、风险评估,根据风险预控管理表编制,初采初放、过断层、破碎带。工作面行人等技术安全措施,编制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重大事故预防措施。第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水平名称1603采区名称四采区地面标高/M12001237井下标高/M11001035地面相对位置四采区工业广场东南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地表为原地表,回采将造成地表塌陷,但地面无其它建筑物,故不会带来影响。井下位置及与四邻关系四采区副井南部,其东部为F公逆断层,西部为1601工作面采空区,上部与二采区公乌素逆断层重叠部分由16综放工作面及巷柱式开采形成的采空区。走向长度/M611倾斜长度/M155面积/M292800第二节煤层煤层厚度/M平均804煤层结构复杂煤层倾角/度1115开采煤层16层煤种1/3JM稳定程度稳定煤层情况描述物理性质特征16煤呈黑色、条痕褐黑色,弱玻璃玻璃光泽,局部见弱沥青光泽,硬度中等。线理状,条带状结构,块状、层状构造,参差状及阶梯状断口。内外生裂隙发育,裂隙中充填少量泥质物。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半暗型,煤岩显微组份以凝胶化基质为主,以丝炭、半凝胶化基质、角质等为辅。煤中杂质主要为同生期的泥质物、黄铁矿等,含量较少。赋存情况该采区16层煤由161、162、163、164四层煤组成,结构复杂,煤层倾角变化不大,煤层硬度系数为F2,煤层厚度稳定。四层煤之间均含有20CM左右的夹矸。第三节煤层顶板顶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构造顶板细砂岩134灰色、深灰色石英为主原生顶板泥岩131深灰色含植物化石直接底细砂岩230灰色石英为主老底砂泥岩103深灰色含植物化石附图1煤岩层综合柱状图第4节地质构造一、地质构造分析1、根据勘探资料和已施工的巷道资料本区地质构造简单,为一单斜构造,走向204左右,倾向114左右,倾角1013,平均11。从1603切眼施工过程看,在工作面的东南部区域范围煤层倾角较大,走向没有变化。运输顺槽掘进规程中遇到两个小断层,一个在YS4与YS5导线点之间,断层走向175,倾角65。断层落差1M,另一个在YS9与YS10导线点之间,断层走向166,倾角31。断层落差02M,回风顺槽掘进过程中遇到一断层,断层走向153,倾角70。断层落差1M,切眼掘进过程中遇到一断层,断层走向166,倾角40。断层落差15M。2、由于受公乌素逆断层影响靠近断层附近的煤层结构较为破碎。根据地质资料,1603工作面内还存在一条F35逆断层,探巷与切眼均未揭露,资料记载F35逆断层靠近回风顺槽,回采过程中可能揭露此断层,断层附近煤层结构会较为破碎。断层名称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M)对回采影响程度F公逆南北东4560逆断层6090留设了断层保安煤柱,对工作面回采影响不大F35南北东65逆断层12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未揭露二、其它因素对回采的影响1603工作面无熔岩陷落柱和岩浆浸入体现象,所以回采中不予考虑。第五节水文地质一、水文地质情况1、根据原精查地质报告,矿区含水层含水贫弱,大气降水补给匮乏,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由于小窑采空区积水情况不清,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复杂型。2、16煤层位于C31地层中,C31顶部和上部C32为本地区的第含水带,全厚约70M,地表裂隙率为1191312,简易水文观测消耗量为003158M3/H,含水较丰富,Q00369L/SM,K0138M/D,水质为SO4CLKNACAMG。3、该工作面掘进期间未揭露公乌素逆断层,断层因落差较大,两侧岩层会破碎,裂隙发育,断层导水情况不明,回采过程中易发生冒落引发的顶板裂隙水及采空区积水。在工作面低洼处形成大的积水,影响正常回采。4、1603工作面东上部为二采老综放工作面,根据老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积水面高程(1149M水平),计算得出老综放采空区积水量为126794M3,静储量丰富,动水补给情况不清,涌水量可能增大,采取探放水工作面后剩余积水量为40000M3左右。5、1601采空区放水期间最大涌水量Q120M/H,1601采空区存在动水,动水补给量Q30M/H左右。二、涌水量正常涌水量80M/H最大涌水量150M/H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经计算工作面应安装满足排水能力不小于180M3/H的水泵及管路,以确保安全生产。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瓦斯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煤尘经中国煤炭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测定煤尘具爆炸倾向性影响回采的其煤的自燃经中国煤炭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测定类,不易自燃地温地质报告中未涉及地温资料,根据相邻矿井开采情况,无地温异常区CO2含量较低它因素地压无异常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工作面走向长611M,倾向长155M,煤层平均厚度为804M,容重为145T/M3,则地质储量为Q地611155804145110407089吨二、计算损失量1设计底煤损失Q底(工作面与运输交叉三角煤损失量)Q底可采走向S145611(05604)145106314T2初采顶煤损失Q初采Q初采顶煤跨落步距放顶煤高度工作面长度145T/M3255241551452944225T3、工作面放顶煤损失率按8取,顶煤损失量Q顶Q顶可采走向工作面长度放顶煤高度145861115552414585756545T4、落煤损失按2计算,Q落可采走向工作面长度采高1452611155281452769004T三、工作面实际可采储量Q采Q(Q底Q顶Q初采Q落)110407089(10631429442255756545769004)100831001T工作面回采率10083100111040708910091四、可采期N走向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611/48127月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1603工作面回风顺槽设计断面(4M3M)为矩形,运输顺槽设计断面(42M3M)为矩形,两顺槽均沿16煤层走向布置、沿底板掘进,支护为锚网梁锚索支护,工作面(切眼)沿煤层倾向布置,走向推进。该工作面走向长度611M,倾向长度155M,煤层平均厚度804M,煤层倾角为1115度,硬度较小,结构复杂,特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作面运输顺槽经溜煤眼与主井贯通,原煤直接经溜煤眼给煤机溜至主井皮带运上地面。附图2巷道平面布置图第二节采煤工艺一、采煤工艺1603工作面采用倾斜厚煤层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且放顶煤采煤法,工作面按倾向长壁布置,ZF6400/20/32型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护,MG300/700WD双滚筒采煤机落煤、装煤,顶煤通过矿压自然垮落,自溜装煤;工作面前后部各安设一台SGZ764/630型刮板输送机一部,分别运输采煤机落煤与放顶落煤。端头斜切进刀。设计采煤机割煤高度28M,截深08米,放煤步距为08米,实行“一刀一放”制,采放比为1187。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二、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简介交接班收机尾段支架护帮板上行割三角煤移机尾支架调整上下滚筒位置下行清底煤伸出机尾段支架的护帮板由下向上依次推移机尾段刮板输送机收机头段支架护帮板采煤机下行割煤至机头处跟机移架调整上下滚筒位置上行清底煤移前刮板输送机机头伸出机头段支架护帮板由下向上依次推移前刮板输送机斜切进刀采煤机入刀停机放顶煤移后部刮板输送机清浮煤二工艺要求1、交接班由上下班跟班副队长、班长、验收员及特殊岗位人员双方进行现场交接,对当班设备完好情况、放顶煤情况、工作面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等必须交接清楚。接班后,对存在问题进行处理后方可开始当班正规作业。2、割三角煤斜切进刀本工作面采用上端头割三角煤斜切进刀方式先将该段支架的护帮板收住,并接上一班采煤机上行割三角煤至上出口,左滚筒在下,右滚筒在上。调换滚筒位置,采煤机下行清煤至进刀口,下行割煤,同时进行推移机尾刮板输送机。采煤机割至下出口,调换滚筒位置,上行清底煤至进刀口,将弯曲段刮板输送机推直,并将该段支架地护帮板伸出,及时护帮,完成斜切进刀过程。割三角煤进刀时,必须保证割煤进刀长度不小于35M,把前刮板输送机推平推直,进刀结束,采煤机进入缺口停好后要停电摘离合器并实现与前部刮板机的闭锁,将采煤机滚筒落地后方可进行其它工作。附图3斜切进刀示意图3、割煤双滚筒采煤机前滚筒(前进方向的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上行未清完的煤由铲煤板在推移刮板输送机时自行装入溜槽。割煤时严格将采高控制在27M29M之间,使支架有足够的空间与行人空间,顶板、底板必须割平且不留底煤,将煤壁割成直线。4、移架采煤机下行割煤时,滞后采煤机10米左右由下向上分段逐步移架。移架的操作顺序为收护帮板收伸缩梁降前后立柱移架伸前后立柱伸伸缩梁打开护帮板移架时,为防止咬架或挤架,一定要控制降架高度不超过相邻支架侧护板高度的2/3,支架到位后,依靠本架侧护板调整支架倾角,缓慢将支架升起,使支架接顶严实。当顶板破碎时,要放慢割煤速度,及时跟机带压擦顶移架。移架时采用挂线移架,保证工作面支架移到位后成一条直线。降架时先降后柱,后降前柱,升架先升前柱后升后柱,尽量做到后柱下降量比前立柱多,立柱下降量控制在200MM以内,使支架顶梁带有一定倾角7,保证支架前梁接顶严实。若顶板局部破碎,支架前梁漏顶空顶,应及时采用刹杆、板梁进行刹顶,使支架前梁、顶梁能有效支撑顶板。支架高度严格控制在2729M之间,出现超高,偏低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支架的稳定性和支护状态良好。出现挤架、歪架、咬架现象时,应及时处理,严禁强拉硬推。5、推移刮板输送机采煤机由机头向机尾返空刀清扫浮煤时,从机头滞后采煤机18M由下向上按顺序推移刮板输送机,在推移刮板输送机的过程中严禁出现死弯或损坏连接销,将刮板输送机推到位后,立即将工作面防滑油缸的操作阀片打回“0”位,并必须保证刮板输送机推到位后成一条直线。若前部刮板输送机出现严重下滑或上窜时,要通过伪斜开采来调整工作面。6、转载机移设及端头支架推移转载机前,由班长、转载机司机对转载机机身及该地段刮板输送机进行检查,清除矸石、煤及影响推移的其它障碍物。检查转载机前后超前支护是否影响转载机前移,提前进行处理。转载机前移时,必须派专人观察行走轮的运行情况,发现卡阻、跑偏时要及时进行处理。移机头,机尾端头支架时,先移2架,再移3架,最后移1架。7、放顶煤放煤时,为了利于端头维护,机头、机尾前五部支架不放顶煤。放煤步距为08米,即采取“一刀一放”方式。放煤时采取自上而下多轮顺序放煤。放煤时要掌握好放煤量,以防压死后部刮板机,放煤见有大量矸石流出时,立即停止放煤。每班必须由固定的专职放煤工进行放煤。三、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WLSH1YCLSH2YCLSYCH1H21550880414591131548吨式中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L工作面长度MS工作面循环进度MY煤的密度取145T/M3H1采煤机截割高度MH2顶煤厚度MC回采率取91第三节设备配置一、机电设备参数序号名称型号功率/KW数量1采煤机MG300/700WD70012前部刮板输送机SGZ764/63063013后部刮板输送机SGZ764/63063014转载机SZZ830/25025015破碎机PCM16016016电缆液压拖动单轨吊DYT1417乳化液泵BRW400/31525028皮带输送机DSP63/100/21251251二、液压支架参数工作面配备MG300/700WD型采煤机一台,ZF6400/20/32型液压支架101部,ZFG7200/19/36过渡支架6部,SGZ764/630型刮板输送机工作面前后各一部。液压支架参数支架型号工作阻力KN支架高度MM工作高度MM中心距MM数量/部ZFG7200/19/367200190036002700290015006ZF6400/20/32640020003200280015001011603运输顺槽配备DSP63/100/2125带式输送机一部,SZZ830250型转载机一部,PCM160型破碎机一部,BRW400/315型乳化液泵两台,DYT14电缆液压拖动单轨吊一部,KBSGZY1000型移变一台,KBSGZY800型移变两台,KBSGZY630型移变一台,KBSGZY500型移变一台,KBSGZY315型移变一台。第三章顶板控制第一节支护设计一、支护设备选型根据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所述,以及1604和1601工作面支架选型及使用情况,该工作面选用ZF6400/20/32型放顶煤支架和ZFG7200/19/36型端头支架进行支护。液压支架主要技术参数1、工作面顶板压力预算按采煤工作面标准规定,1603工作面支架需要承受的载荷为8倍采高的岩石重加最大厚度的顶煤重。顶板压力Q8采高岩石重力密度工作面长度支架最大控顶距(82825155546)KN473928KN2、工作面支架的工作阻力计算工作面共有101部ZF6400/20/32型液压支架和6部ZFG7200/19/36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F101640072006KN689600KN名称ZF6400/20/32ZFG7200/19/36支架高度MM2000320019003600工作高度MM2827002900工作阻力KN64007200初撑力(KN)5232中心距MM15001500顶梁最大外型尺寸MM4646最大控顶距5446最小控顶距4646可见FQ,故该液压支架适应于该工作面。二、乳化液泵站乳化液泵站选用BRW400/315型,两泵一箱,泵站布置在运输巷设备列车之后。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一、工作面常规支护1、工作面支护1603工作面共安装ZF6400/20/32型液压支架101部,支架中心距为15米,工作面最大控顶距5446MM,最小控顶距为4646MM,端面距控制在340MM以下,移架推溜步距为08M。2、上、下端头支护上下端头各安装ZFG7200/19/36型液压支架3部。二、特殊情况顶板管理1、初采初放顶板管理2、未采阶段顶板管理3、过断层时顶板管理以上管理措施见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管理一、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顶板管理1603工作面两巷原支护为锚网梁锚索支护。回风巷在距工作面不小于20米巷道内,距两帮煤壁05米处各打一排支柱,采用08米铰接顶梁配合28或35米单体液压支柱进行维护,距工作面10米范围内在巷道中间加打一排单体支柱进行超前维护。运输巷采用4米圆木配合28或35米单体支柱维护,支护长度不小于20米,间距为08米,10米范围内在转载机上帮加打一排支柱。行人侧宽度保证在07米以上。尾巷侧采用一排点柱维护。遇巷道超高地段采用圆木刹顶进行维护。二、端头管理上、下端头维护采用4米型钢梁配合单体支柱支护,分别在前、后部刮板输送机机头和机尾顶板处靠第一部支架最后一部支架2侧各打2对型钢梁8根,其支护间距为15M,形成四对八梁走向抬棚支护并随着回采向前迈步前移,迈步步距为16M,支护必须保证一梁三柱。在第一部支架尾梁侧加打一行液压单体支柱,要求将每根液压单体支柱打在原有的木棚棚粱上,并在尾巷侧靠采空区打一排切顶密集。并朝采空区打好戗棚。三、工作面端头单体支柱的回撤随工作面的推进,上、下端头支护随采随回,八点班回撤,回撤方式为人工回撤。单体卸载时利用卸载手把远距离操作,等顶板稳定以后人员方可采用拔柱器进行回柱。四、工作面支护材料的使用数量及备用存放管理。1、支护材料使用情况、单体支柱使用数量22米20根、12米5根、28米200根、35米150根。、铰接梁使用数量08米80根。型钢梁使用数量12根。2、备用情况所有的备用材料数量按所使用材料的10计算备用12米1根、22米2根、28米20根、35米15根;铰接梁8根,型钢梁备用1根。圆木存放数量50根。金属网存放数量30卷。3、存放管理所有支护材料统一存放在回风巷距工作面100M处,材料必须上架、挂牌管理,靠巷道下帮码放整齐。废旧材料及时进行回收,消耗材料及时向井下补存。附图4工作面支护平面、剖面图第四节矿压观测一、工作面矿压观测设备采用KJ24型压力传感器进行连续监测。二、观测点设置工作面每隔12架设一测点,共设9个测点。三、巷道矿压观测上下巷超前维护范围采用单体测压计检测液压支柱的初撑力,要求支柱的初撑力不小于90KN,每班支设后必须逐一进行检测。四、矿压观测目的1603工作面进行对支架阻力观测、两巷超前支护范围内液压单体支柱阻力观测,以及支护质量动态监测,根据观测结果对工作面顶板活动规律、来压特征、工作面支架受力特点,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和分布特点,顶板、煤层稳定性、工作面支护质量等进行定期分析,并进一步了解煤、岩体力学参数等基础数据。第四章生产系统第一节运输一、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运煤设备及装、转载方式1603工作面前、后部各安装一部SGZ764/630型刮板输送机分别运输采煤机截割落煤和放顶落煤,运输巷经PCM160破碎机破碎后由SZZ983/250转载机转载。然后由DSP1063/2125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煤至溜煤眼。经溜煤眼给煤机均匀溜至主井运输巷DTL100/90/3250皮带输送机运至地面。SGZ764/630型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为800T/HSZZ983/250型转载机,运输能力为1000T/HDSP1063/2125型带式输送机,运输能力为1000T/H二、运煤路线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破碎机转载机转载至顺槽皮带溜煤眼给煤机主井皮带落地三、运料路线1、回风顺槽地面副井1603上车场1603回风巷工作面2、运输顺槽地面副井1603下车场1603运输巷工作面四、行人路线1、回风顺槽地面猴车行人斜井1603上行人斜巷1603回风顺槽工作面2、运输顺槽地面车行人斜井1604下行人斜巷1604下车场副井1603下车场1603运输顺槽工作面附图5运输系统图第二节一通三防一、通风系统一风量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100Q采KC100011818M3/MIN式中Q采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Q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KC瓦斯不均匀系数取18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采60VCSCK6008(464544)/2281281285M3/MIN式中VC工作面风速当工作面温度在1520。C时,V051M/S,取08M/SSC工作面平均断面积M2K断有效断面系数取123、按工作面最多人数计算Q采4N480320M3/MIN式中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80人4、按风速进行验算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工作面风速必须满足025M/SV4M/S按最低风速验算V采Q采/60HL最大K供V采81285/605442816056M/S按最高风速验算V采Q采/60HL最小K供V采81285/604642816065M/S经验算,025V采4,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式中K供为供风系数取16,V采为工作面风速。5、工作面风量确定为81285M3/MIN二通风路线新鲜风流副井1603下车场1603运输巷1603工作面1603回风巷总回风巷竖风井排入地面附图6通风系统图二、瓦斯防治()瓦斯检查1、回采过程中应注意上隅角形成的顶板冒落空洞中瓦斯聚集,此处要严格瓦斯管理,及时处理上隅角瓦斯聚集。2、瓦检员要持证上岗,所携带的瓦检仪要完好,灵敏度可靠。每班对工作面检查的次数不少于两次,且检查时间应均匀。3、所有人员进出回风巷时,严禁将两道风门同时打开,造成风流短路。4、瓦检员对检查地点的气体浓度、空气温度,测定数据要定点准确监测,认真填写瓦斯手册、牌板,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必须做到无空班、漏检、假检,并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5、当班队长、班长及其特殊工种应积极配合好瓦检员的工作。6、机尾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注意上隅角瓦斯检测仪的示数,当示数接近规定时,应及时采取措施。7、停风的工作面恢复供风后,必须通过瓦检员进行检查,经证实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8、每班跟班领导及采煤机司机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检仪。(二)瓦斯监控监测1、工作面设专职瓦斯检测员检测瓦斯。检测地点设在、工作面进风流(指运输巷至工作面煤壁线以外的风流);、工作面风流(指距煤壁、顶板、底板各20CM以外的风流和以采空区切顶线为界的空间风流);、上隅角(指工作面回风侧最后一部支架处);、工作面回风流(指距工作面10M以外的回风巷内不与其它风流回合的一段风流)。2、在1603运输顺槽皮带机头处设一个烟雾传感器。再设一部甲烷传感器,甲烷浓度大于10时报警,甲烷浓度达到15时断电,甲烷浓度小于10时复电。设一氧化碳传感器一部,一氧化碳浓度大于00024时报警。3、在运输顺槽设备列车处安设馈电传感器一部,甲烷传感器一部,甲烷浓度大于05时报警、断电,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浓度小于05时复电。在转载机桥身处顶板安设一部烟雾传感器,一部一氧化碳传感器,其浓度大于00024时报警。4、在工作面上隅角安设一部甲烷传感器,安设位置为距回风顺槽上帮30CM,距顶板20CM。其浓度在超过10时报警,超过15时断电,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小于10时复电;安设一部一氧化碳传感器,其浓度大于00024时报警;安设一部氧气传感器,其浓度小于18时报警;安设一部温度传感器其温度超过26时报警。5、在回风顺槽距工作面10米处安设一部甲烷传感器,其浓度在大于10时报警,大于15时断电,小于10时复电。6、在回风顺槽内距主回风巷10米处安设一部一氧化碳传感器,其浓度大于00024时报警;安设一部温度传感器其温度超过26时报警;安设一部风速传感器,其风速超过8M/S时报警;安设一部甲烷传感器,其浓度在大于10时报警,大于15时断电,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小于10时复电。附图7监测监控系统图三、综合防尘系统一防尘管路系统地面静压水池副井1603下车场1603运输顺槽工作面1603回风顺槽工作面附图8供水防尘系统图二防尘措施1、降低工作面浮尘保证采煤机内外喷雾系统完好,必须要求雾化程度要好,做到喷头无堵塞及短缺现象,要加强管理,每天检查维护一次。工作面每隔20部支架设一个三通,每天接管冲洗工作面一次。在工作面及运输巷各转载点设喷雾装置消除飞扬浮尘,降低进入工作面风流中的含尘量。2、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每隔50米设一个三通,用于冲洗巷道。3、定期23天冲洗巷道煤尘,注意保护好电器设备。4、距工作面上下出口30米处各安设两道全断面净化水幕,喷头迎风安设,以降低进入和排出工作面风流中的煤尘。5、在运输巷皮带上每隔150米安设一部自动喷雾装置,每天设专人维护确保正常使用。6、搞好个体防护工作,采煤机司机、移架工、放炮工等工作人员都要佩戴好防尘口罩。7、煤层注水为减少生产过程中产尘量,以超前向煤层注水的方式在1603工作面回风顺槽下帮,采用ZDY1900S型专用钻机沿煤层倾向打眼,设计眼钻孔深为110米,钻孔间距为20米。注水方式为静压注水,待煤层充分出汗时停止注水。三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措施在运输巷、回风巷内各安设30米的隔爆水袋,保持距工作面100米。每周至少检查2次工作面各转载点的煤尘,定期冲洗。同时对隔爆设施安装的地点、数量、安装质量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四、防治煤层自燃发火措施1、内因火灾防治措施、工作面尽可能提高放煤效果,提高回采率,做到采空区最大限度少丢煤。、加强工作面设备管理,减少事故,在保证工作面放煤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加大推进速度。、每班瓦检员加强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检查,密切监测工作面CO、CO2及温度变化,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在上巷安设束管气体监测设备,由矿信息中心定期取样分析,及时准确测定CO等有害气体浓度。一旦发现有害气体超过规定要求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在回风巷尾巷预埋一趟注浆管,以便能够及时向采空区注浆灭火;在运输巷尾巷埋设一套注氮管路,利用每天八点班停产检修时间向采空区注氮,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在工作面中部和上隅角各安设一部测氧仪,氧气浓度一旦低于18发出警报,同时在注氮期间工作面设专人巡回检测氧气浓度。、在工作面开采期间,通风队定期检查工作面上部地表裂缝,必须及时组织力量充填、封堵漏风。、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及时对1603工作面进行封闭。2、外因火灾预防措施、生产过程中,各班必须清理工作面各地点浮煤。、生产过程中用过的棉纱、油脂及可燃物,必须由专人负责,放在铁桶内回收,铁通必须有盖。、皮带机头、各配电点以及油脂存放地点等重点地段必须设置灭火器材,灭火器不少于2个,05M3砂子铁锹和铁叉等工具。、工作面洒水管路必须完好。、工作面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带式输送机各种保护必须齐全、可靠,杜绝输送带摩擦导致高温冒烟或明火现象。、严禁任何人员携带烟火。、一旦工作面发现火灾,现场人员必须立即采取一切可能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调度室。第三节排水一、水仓位置回风巷在掘进过程中淋水量较小,经探无积水现象,因此在巷道低洼或容易积水地段打长4米、宽2米、高2米的水仓即可满足排水要求;运输顺槽在平行于运输巷下方6米处掘一条泄水巷,泄水巷与运输巷每隔30米打联络巷,用于控制采空区涌水及布置管路排水。二、排水设施在运输巷450M处布设3台55KW排水泵,其中一台为备用泵,3台92KW潜水泵配合55KW水泵集中排水,其中一台为备用泵。回风巷内不布设水泵。三、管线布置及排水路线运输巷布置两趟4寸PE管管路。排水点运输巷副井水沟自流至主井水仓;由主井水仓排至地面。附图9排水系统图第4节供电1603运输顺槽及工作面供电由中央变电所向工作面变压器直接供电,供电分以下线路KBSGZY1000/6/1140型移动变压站一台;KBSGZY800/6/1140移动变电站两台;KBSGZY630移动变电站一台;KBSGZY500移动变电站一台;KBSGZY315移动变电站一台;其中1000KVA移变供前部刮板输送机和乳化液泵;一台800KVA移变供采煤机;另一台800KVA供后部刮板输送机;一台630KVA移变供转载机、破碎机和乳化液泵一台500KVA移变供皮带机、游车、绞车、信号及照明,一台315KVA移变供运输顺槽水泵。1603回风顺槽供电回风顺槽供电直接取井下中央变电所的电源,供无极绳绞车和通讯照明。附图10供电系统图第五节照明通讯一、通讯系统由矿监测中心在井下安设3部防爆电话,皮带机头安装一部4100698,转载机机头安设一部4100698,回风巷机尾安设一部(4100418),地面办公室及值班室安设两部串联电话4100970。1603上下巷以及工作面安设全套KXH3/127型通讯声光信号器,上下巷每隔50M安设一部声光信号器,工作面每隔10部支架安设一部信号器。并对下料工配有对讲机,以便随时联系。另外,班长以上管理人员以及部分岗位工配备小灵通,便于井下与地面随时取得联系。二、照明系统上下巷内每隔50米安设一盏防爆照明灯,工作面每隔15米安设一盏防爆照明灯。附图11通讯照明系统图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1、工作面循环方式循环进度08米,昼夜循环数2个。2、作业形式采用“两采一准”作业,即两班生产一班检修。3、劳动组织工作面采用分段综合作业,各作业组负责本段的移架、推溜、清煤等工作。检修班实行专业工种包机制。附图12循环作业图劳动组织表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甲班乙班检修班合计副队长1113技术员1113班长1113组长22610验收员112采煤机司机336溜子司机224转载机司机112电工11810支架工66820上下端头工224放煤工224看泵工1113清煤工336超前维护工1010皮带司机224抽水工1113采煤机维修工33乳化液泵维护工22皮带维护工88溜子维护工33钳工33队长、书记及地面辅助人员1111合计252562112第六章煤质管理序号项目单位设计1工作面走向长度米6112工作面倾斜长度米1553放煤高度米5244采高割煤米285煤层倾角度11156工作面回采率917正规循环率808可采储量万吨1109月进度米4810日循环个数个211循环进度米0812循环产量吨13154813日产量吨26309614月产量吨25天计算6577415煤层灰分2416坑木消耗M3/万吨517油脂消耗公斤/万吨30018截齿消耗个/万吨5019可采期月4020回采工效T/工53321采放比118722作业方式二采一准一、煤质指标煤质指标表MAVQSY工业牌号152429840525191/3JM二、提高煤质的措施1、加强放煤工的责任心,放煤时必须坚持做到“见矸关门”的原则,有矸石流出时,立即停止放煤。2、工作面及两巷杂物及时清理,严禁混入煤流。3、检修更换的各种配件、器材、杂物一律集中回收处理,不得混入煤流。4、工作面回采遇断层时,必须加强断层带顶板管理,防止漏、冒顶事故的发生,继而增加煤质灰分。5、工作面过断层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面,适当丢底或降低断层处采高,以减少破岩量。6、断层带移完架后,及时收回后部刮板输送机,防止矸石落入溜槽。7、加强机组司机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做到工作面不割底(底板无明显的刀痕)。8、加强工作面支架管理,减少跑、漏液现象,防止水煤。9、生产过程中采煤机和各转载点的喷雾做到开机开水,停机停水,原煤水分过大时,适当降低喷雾量,防止煤质水分超标。10、移架时适当降低尾梁,伸出插板,严防矸石窜入煤流。11、地面由风选进行人工选矸。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1、工作面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规程,熟悉各工序的工艺要求和技术操作要领,牢记安全措施,避灾路线,没有学习和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严禁上岗。2、坚持现场交接班制度,各岗位工种、验收员必须现场交接班,上班遗留问题必须给下一班交待清楚。3、工作面回采工程质量和顶板控制,要按国有煤矿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以及以安全、标准化、整理、清洁、准时、素养为内容的“6S”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做到动态达标,安全生产、文明生产。4、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隐患不排查不生产”。5、验收员必须按照“三大规程”及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标准”严格验收,对不合格的工程应及时返工处理。6、其它均按煤矿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7、所有岗位工都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现场交接班制度、设备检修制度和质量验收制度,并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第二节通用安全技术措施1、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2、井下一切容易碰到衣襟的传动和传动部分都必须加防护罩,防止发生意外。3、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检修或操作电气设备。4、机组运行过程中,机道内严禁行人、作业。5、任何人员不准蹬皮带和刮板输送机。6、在皮带输送机和转载机上经常有人员过往的地点必须设置过桥,过桥要安全、牢固、可靠。7、工作面停风或瓦斯超过15,设备必须断电,停止一切工作,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经瓦检员确定瓦斯浓度降至1以下时方可恢复工作。8、工作面需放炮作业时,必须由专职人员担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制度。9、所有人员在处理液压管前必须关上截止阀或停止乳化液泵,并进行泄压,严禁带压作业。10、任何情况下,不得将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杜绝风流短路。11、井下工作人员严禁脱岗、窜岗和睡岗。12、井下盲巷必须悬挂警戒牌,设置栅栏,严禁任何人员进入。13、井下各类司机及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14、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井下严禁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15、井下移动变电站、各油脂存放点、带式输送机机头等处应配备05M3的灭火沙箱,沙箱内要有足够的沙袋(不少于15个),配齐合格的灭火器(每处至少2台)、消防锹和铁叉。16、井下电缆必须悬挂整齐,严禁悬其它物件。17、正常生产时,打开各转载点喷雾。18、井下所有通讯、信号系统必须灵活、可靠。19、井下各类司机及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第三节防治水1、1603工作面煤层赋存浅,地表塌陷严重,雨季要特别加强防洪工作,雨季回采时,班班要有专人现场观察,发现涌水量增大或异常情况应立即撤人,并汇报实际情况听从调度指挥。2、工作面回采推进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3、在工作面初采时,必须探明工作面上部采空区的积水情况,有积水时必须先打钻眼放水,然后才能开始工作面回采工作。4、工作面回采时必须密切注意各处的漏、涌水情况,发现漏淋水有异常时,必须停止回采作业,待探清水源及水量并进行充分处理后,方可继续正常回采。5、1603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的水沟及时清理保证流水畅通,并在运输顺槽下帮平行打泄水巷,并布设水泵及管路,集体排水。6、工作面有积水时,安设潜水泵及时排除积水。7、对工作面的液压系统全面检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8、工作面或巷道内有挂红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立即报告调度室,及时采取措施,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9、工作面的冷却水要集中外排,不得进入工作面煤流系统。10、有淋水时,及时保护好电器设备,严防进入到电器设备内部,造成电气设备损坏。11、乳化液泵箱水不得外溢。12、两巷喷雾和阀门不得漏水,出现滴漏时必须进行处理。第四节机电一、设备检修及管理措施1、工作面所有设备的维护、检修均按本规程第五章设备检修和维护和操作规程规定进行。2、采煤机司机、支架工、泵工、运输工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一律不准上岗操作。3、检修班要建立设备的运行和检修、维护台帐,记录清楚设备的运行状况,设备实行包机责任制管理,责任到人。4、所有设备要按规定加足合格的油液,严禁带病作业。5、所有设备严禁带电、带压检修、搬迁。二、油脂、截齿使用管理措施1、所有设备的油脂必须按规定的品种、牌号使用,不得随意更换油质的品种、牌号。2、乳化液浓度按规定配备,水必须使用清水,不得使用井下水及其它污水。3、泵站液压系统中各级滤网及过滤器要定期清理更换,泵箱每月应清洗一次。4、油脂要设专人负责管理,注油时应防止煤粉落入。5、油脂要存放在安全地点,防火、防污染。6、及时更换截齿,保护好齿座不被损坏,坚持交旧领新制度。7、要建立加油记录及油脂截齿使用台帐。三、泵站及设备列车移动安全措施1、移动设备列车时,班组长以及跟班领导应现场指挥工作。2、所有设备必须停止供电,抽出接地极。检查列车间连接装置,保证牢固可靠。3、牵引前,列车两侧及轨道上的杂物应彻底清理干净,所经轨道铺设质量达到永久轨道铺设质量要求的标准。4、根据电缆长度,定出列车牵引距离,严禁拉坏电缆、电气设备。5、牵引前应检查绞车的稳固情况,确保四柱一锚,以及钢丝绳、钩头的可靠性,巷道坡度变化情况以及巷道高、宽等不合适处应及时整改。6、牵引列车时,必须有防跑装置。根据巷道坡度松车起车。7、牵引开始先使牵引绞车钢丝绳缓慢开紧,去掉一切阻车装置司机要集中精力,动作准确,杜绝误操作。8、迁移时,严禁超拉车,严禁损坏电缆和电气设备,列车周围严禁站人,无关人员要躲到安全地方,牵引过程中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的规定。9、迁移结束后,要加设绝对可靠的阻车装置(选用卡道器配合大链固定车轮和轨道),严防发生跑车。10、列车移动完后应放在无淋水支护完好地段。第五节各专业工种安全技术措施一、采煤机司机1、采煤机司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获得培训合格的人员持证上岗操作。2、操作采煤机前,司机必须发出信号,待人员撤离采煤机后,方可开动采煤机。牵引速度要由小逐渐增大,严禁一次将采煤机速度加到最大,严禁带速度更换牵引方向。3、采煤机喷雾装置、冷却系统必须完好才可割煤。4、采煤机上必须安装刮板输送机急停装置和闭锁装置。5、更换截齿或距离滚筒上下3米内有人工作时,必须切断采煤机电源,闭锁刮板机,摘开滚筒离合器手把。6、采煤机因故暂停时,必须打开隔离开关和离合器。7、严禁使用采煤机牵拉、顶推、托吊其它设备物件。8、严禁强行截割硬岩和带载启动,带病运转。9、机组司机必须随时观察顶板和煤帮的变化情况,观察刮板输送机的工作运转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机处理。10、采煤机运转中,司机要集中精力,割煤时要注意观察顶底板,做到不飘刀、不割底、不留伞檐、顶底板平、煤壁直。不得割碰顶梁或单体支柱,不得采用采煤机破碎矸石。司机应该时刻注意煤壁和顶板的动态,做好自主保安,严防被煤矸砸伤。11、采煤机运行时,应注意拖拽装置,防止拉坏、挤坏电缆及水管等。二、刮板输送机司机1、刮板输送机司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获得有培训合格证的人员持证上岗操作。2、工作面输送机机头与转载机应搭接合理,应有500MM以上的卸载高度,不拉回煤。3、检修处理刮板输送机故障时,必须切断电源,闭锁控制开关,挂上停电牌;4、接链点动时,人员必须躲离链条受力方,正常运行时,司机不准面向刮板输送机运行方向,以免断链伤人。5、用刮板输送机运送作业规程等规定允许的物料时,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措施的规定;6、刮板司机要随时清理机头杂物、积煤,注意机器升温,保持风窗、减速器的卫生。严禁岗上睡觉。7、每次起动刮板输送机时必须先点动,等待30秒后,方可正常启动;8、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处有人作业时,运输顺槽转载机输送机必须停机,待作业完毕,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才可启动刮板输送机。9、输送机需反转时,应在机头机尾、煤机处设专人看管,并清理可能进入底槽的煤及杂物。10、链子出槽、飘链和中部槽拱起时,及时停机处理。三、胶带输送机司机1、胶带输送机司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获得有培训合格证的人员持证上岗操作。2、胶带输送机运行中要做到不跑偏、不过载、无挂卡,各部位无浮煤,卸载合适,输送带松紧适宜,扫煤器齐全可靠。3、严禁使用胶带输送机运送设备和超重物料。4、输送机运转时禁止清理机头、机尾滚筒及其附近的浮煤,严禁拉动输送带的清扫器。5、处理输送带跑偏时严禁用手、脚及身体的其它部位直接接触输送带。6、在输送机上检修、处理故障或做其它工作时,必须闭锁输送机的控制开关。7、严禁人站在输送机上点动开机。8、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和交接班制度,不得撤离岗位或岗上睡觉。四、乳化液泵站司机1、乳化液泵司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获得合格证的人员持证上岗操作。2、按规定压力供液,不准随意更改。各部件保护齐全可靠,运转方向为正传。3、按规定配制乳化液,配比严格控制在35。4、检修泵站必须停泵,修理、更换主要供液管路时必须关闭主管路截止阀,不得在井下拆检各种压力控制元件,严禁带压更换液压件。5、严禁擅自打开卸载阀、安全阀、蓄能等部位铅封和调整部件的动作压力,在正常情况下,严禁关闭泵站的回液截止阀。6、液压管路要吊挂整齐,保证供液、回液畅通。7、开泵前必须发出开泵信号,停泵时必须发出信号,切断电源,断开隔离开关,无论是停泵还是开泵的工作期间泵站司机均不得脱离岗位,更不能岗上睡觉。8、随时补充乳化液,但液面不得溢出,乳化液箱不得敞盖工作,严禁不经过滤网直接向泵箱加入乳化液油。五、无极绳绞车司机1、绞车司机必须经专门培训获得合格证的人员持证上岗操作。2、绞车司机必须穿工作服,扎紧袖口,精力集中,谨慎操作,不得擅自离岗,不做与本岗无关的事情,行车时不准与他人交谈。3、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不作业”的规定。4、严禁超载、超挂、蹬钩、扒车。5、矿车掉道时禁止用绞车硬拉复位。6、正常停车后指较长时间停止运行,应闸紧滚筒;需离开岗位时,必须切断电源。7、绞车信号必须灵敏可靠,制动力可靠,各种防护罩齐全、牢固,必须带电放车。六、移架工1、液压支架工必须熟悉支架性能、构造、原理和液压控制系统,掌握支架操作规程。2、在液压系统截止阀、隔离阀关闭状态下,严禁操作支架。3、支架应保持完好状态,否则不准操作支架。4、支架所用的阀组、主柱千斤顶一般不准在井下拆检,可整体更换,更换前尽可能将缸体缩到最短,接头处要及时装上防尘帽。5、通过支架的管线必须吊挂排列整齐,不得有砸、压、挤、埋和扭折现象,否则不准操作支架。6、备用的各种液压胶管、阀组、液压缸、管接头等,必须用专用堵头堵塞,更换时用乳化液清洗干净。7、更换胶管和阀组液压件时,只准在“无压”状态下进行,而且不准将高压出口朝向任何人。8、严禁随意拆除和调整支架上的安全阀。9、采煤机采煤时,必须及时移架,当支架与采煤机之间的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应当要求停止采煤机。10、移架时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的移架顺序移架,不得擅自调整和多余操作。11、移架时,其下方和前方不得有其他人员工作。12、移架受阻时,必须查明原因,不得强行操作。13、必须保证支架紧密接顶,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移架支护。14、拉架、升架、提架脚、处理咬架、摆架时前立柱附近3米范围内不得站人,防止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