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学费水平评估与学费定价机制研究》_第1页
《我国大学学费水平评估与学费定价机制研究》_第2页
《我国大学学费水平评估与学费定价机制研究》_第3页
《我国大学学费水平评估与学费定价机制研究》_第4页
《我国大学学费水平评估与学费定价机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大学学费水平评估与学费定价机制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设计(活页)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大学学费(本课题主要指公办大学普通本专科学费,下同),是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以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敏感问题,也是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围绕大学学费问题的是非曲直、学费标准的多少高低,不同群体之间展开的论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自1087年西方最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成立,到1810年威廉洪堡创立现代意义的大学(HUMBOLDTUNIVERSITTZUBERLIN),世界大学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潘懋元,1996)1。但学费制度并不与大学制度同生,早期大学基本是免费教育,在当代,西欧很多公立大学仍实行免费或基本免费教育,非洲法语国家、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基本还是免费高等教育,这几年,西方大学收费标准有上升趋势(李庆豪、沈红,2005)2。可见,大学是否收费,收费标准的高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各国也找不到统一的学费定价标准和模式。学费制度改革往往在议会、政府、学生、大学、党派以及学者中产生激烈的争论,甚至引发街头抗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收费经历了免费(1988年以前)少量收费(1989年,200元左右)招生并轨收费(1996年,2000元左右)较高收费(1999年以后,4000元左右,热门专业和发达地区更高)等四个阶段。不断攀升的大学学费即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徐国兴,2003)3。本课题组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费的研究成果和社会新闻进行了检索分析。从1994年以来,中国期刊网(CNKI)收录的关键词为“学费”的文章为418篇,“百度”搜索有关“学费”的新闻及信息891万条,说明社会和学术界对学费问题的关注程度。我们发现学术期刊有关学费的论文在理性地分析学费的性质、学费的管理,且大部分赞成收费(范先佐等,1998)4;而绝大多数社会新闻,包括政府权威报刊则是对学费一片“讨伐”之声,“学费杀人”、“因学卖身”、“因学致贫”之类的负面报导每年在高考前后不绝于耳(周大平等,2001)5。教育经济学论证了学费作为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依据(闵维方,1998)6,论证了学费是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一种形式(王善迈,2000)7,提出了确定学费的“成本决定原则”、“支付能力原则”、“受益原则”等原则(DBRUCEJOHNSTONE,2003)8。西方大学学费的定价思路目前是在成本计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的,但如何确定和评估学费定价标准,在理论界和现实中还是个难题(艾伦R奥登、劳伦施O匹克斯等)9。我国现行大学学费定价运用的主要是“成本法”,即按不超过生均成本的25,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确定学费(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国家计委,1996)10。但问题是,作为学费定价基础的生均成本如何计量,目前我国大学生均成本是多少,政府和高校都没法回答,理论界也莫衷一是,因此,学费受到多方质疑甚至责难。可见,目前对我国大学学费问题的研究,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能满足大学学费制度改革的需要。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大学的学费水平和相关政策进行客观的、综合的评估,在学费定价中,找到学生(家长)、政府、学校等各方的利益均衡点,为学费制度改革和学费定价提供可操作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是当前学费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在于理论上,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与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探究我国大学学费的性质与功能,厘清学费与高等教育成本、公共财政、与社会心理文化、与高等教育发展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等要素之间的互动机制,创新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学费理论。实践上,通过对中国大学学费水平的比较、分析和评估,对我国当前学费水平和学费政策进行科学地评价;运用学费理论,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完善中国特色的大学学费定价机制,为学费定价、学费制度创新提供路径选择。(二)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本课题研究目标是运用教育经济学、公共经济学、高等教育学、统计学、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借鉴西方学费理论与学费改革经验,以我国公办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为重点,通过对当前我国大学学费水平的定量测试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我国大学学费水平与国外主要西方国家的差异,研究学费与居民负担能力的均衡、与财政支付能力的均衡、与教育成本的均衡、与教育质量的均衡,评估总结我国现行学费水平和学费制度的特点与缺陷,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学费定价方法和定价机制,为政府学费定价和学费机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初步设计)1、大学学费的性质、特点与历史变迁(1)学费的界定、性质与特点(2)西方及主要发展中国家学费制度的现状和变迁(3)民国时期的大学学费(4)新中国20世纪80年代前的免费教育(5)中国大学学费改革20年特点、绩效和缺陷(6)学费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比较与历史的研究方法2、我国大学本专科学费水平的实证分析(重点部分)(1)学费标准的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2)学费与高校财政拨款收入的均衡性分析(3)学费占生均成本比重的实证分析(4)学费与居民负担能力的实证分析(5)学费与贫困生资助制度适应性的实证研究(6)学费与升学意愿的实证研究(7)学费与中国文化传统及人们心理承受力的实证研究(8)学费与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实证研究(9)学费与教育收益的实证研究(10)我国大学学费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力的模型与实证研究(11)我国当代大学学费水平评价、判断和选择3、学费定价的理论、方法与管理模式研究(难点部分)(1)公共定价理论与方法及其在学费定价中的运用(2)学费定价理论在我国运用的特殊性问题研究(3)影响学费形成与定价的主要因素及其程度的实证研究(4)学费定价的各种方法比较与我国的运用(5)学费定价中学生(家庭)、政府、学校等多方博弈的理论与实践(6)贫困生资助制度与改善学费制度环境研究(7)学费的定价程序、方式与法治管理4、我国大学学费定价方法与制度改革研究(1)我国现行学费定价制度与方法的缺陷与不足(2)改革学费定价的理论与方法选择(3)改革学费定价的制度路径(4)学费定价的学术研究与政策创新互动关系研究本课题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本课题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研究基点,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研究背景,以西方学费理论和学费定价方法为借鉴,以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基本制度和管理体制为制度假设,以当代教育经济理论和方法、公共经济理论和方法、教育理论和方法、统计理论与方法、会计理论与方法为基本理论假设和方法选择,对我国大学学费水平和学费定价机制开展研究,其创新性表现在(1)选题立意与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本课题对我国当前大学学费水平和学费定价制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无论是选题立意上还是研究视角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这种研究还不多,本课题应是一种创新。(2)研究内容的创新。我国对大学学费问题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学费的教育成本补偿性质、学费的作用等理论研究阶段,而对于学费改革和学费定价的很多现实问题,特别是我国学费水平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学费的定价方法与学费定价机制问题研究不够,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研究方法的创新。目前学费问题的研究以理论研究、规范研究、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典型研究不够,本课题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实证研究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一般研究和典型研究相结合,充分运用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本课题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实证研究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同时,一般研究和典型研究相结合,充分运用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对个别地区和高校学费进行典型研究和重点研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统计、调查和分析手段,对我国大学学费的统计调查,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此为基础,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法、典型调查法、教育统计法等方法,对学费收入与高校财政拨款收入的均衡性、学费占生均成本比重关系、学费与居民负担能力的关系、学费与贫困生资助制度适应性、学费与升学意愿的关系、学费与中国文化传统及人们心理承受力、学费与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学费与教学质量的均衡性进行实证研究,并将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大学学费水平比较,最后对我国当代大学学费水平进行基本判断和评价。运用中西方学费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实际,研究和创新我国学费定价理论,为改革我国学费定价机制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课题研究思路、方法、步骤和技术路线示意图如“图一”图一本课题研究的技术线路与实施步骤(初步设计)我国大学学费水平的结论研究目标学费的一般问题研究中西方学费制度现状和历史我国本专科学费的实证研究学费的统计与调查学费与财政拨款学费与生均成本学费与居民负担能力学费与升学意愿学费与教育供求学费与困难学生资助学费与教育收益大学学费水平的国际比较学费定价理论、方法与模式我国大学学费定价改革的政策建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两类限填20项);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本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多项政府教育、财政、社会科学部门的课题研究。出版教育经济类专著两部,公开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获得省部级奖三项。主持或参加制订了教育财政与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很多研究成果被政府有关部门直接采用。近年部分研究成果如下成果(课题)名称成果形式刊物、出版社或课题单位发表或完成时间备注(1)高校经济研究(获湖南省第七届优秀社科成果奖)专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独著(2)公共经济与教育财政研究专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2人合著(3)高等教育成本学费机制的理论创新与制度改革研究研究报告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2001年下达,2005年结题主持完成(3)湖南省高等教育生均成本测算和学费形成机制研究研究报告湖南省教育厅2003年重点课题2003年下达2006年结题主持完成(4)也论高等教育学费论文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4/02独著(5)高等教育学费的准价格机制及其运用研究论文现代大学教育2004/02独著(6)高等教育成本计量中几个特殊问题的探讨论文教育与经济2004/01独著(7)高等教育生均成本界定、测算与运用论文教育与经济2005/012人合著(8)教育成本与学费的互动机制及教育财政对策论文财政研究2004/112人合著(9)教育成本计量困境与教育财政对策研究论文财政研究2006/102人合著(10)优化教育成本,控制和规范高校消费性支出论文中国高教研究2004/093人合著(以上为本课题主持人的部分成果,限于篇幅,未列本课题参与者成果)(二)主要参考文献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李庆豪、沈红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学费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以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和美国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5(9)3徐国兴我国高等教育学费研究十五年J教育与经济,2003(1)4范先佐论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1陈爱娟高等学校学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1)5周大平呼唤明明白白的高校收费J了望2001/206闵维方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1998(2)7王善迈论高等教育学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6)8DBRUCEJOHNSTONE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M沈红、李红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艾伦R奥登、劳伦施O匹克斯学校理财政策透视M杨君昌译,上海上海财大出版社,2003BURD,STEPHENHIGHSTAKESONTUITONJTHECHRONICLEOFHIGHEREDUCATION2003VOL493429DEPARTMENTOFEDUCATIONANDSKILLTHEFUTUREOFHIGHEREDUCATIONMLONDONHMSOSTCLEMENTSHOUSE11,18,85THECHRONICLEOFHIGHEREDUCATIONFEB4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2002DIGESTOFEDUCATIONSTATICS,2001EB/OLHTTP/NCESEDGOV/PROGRAMS/DIGRST/D02TFASP/2004121510国家教委、财政部、国家计委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N教财字1996年101号文(三)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项目负责人男,44岁,教授,主任系某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带头人,学校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会计学会理事,湖南省省情与对策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了国家课题2项,省部级基金课题4项,还主持完成了多项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发展计划部门委托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出版教育经济类专著2部,获湖南省优秀社科成果等政府奖励3项。参加了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和省财政厅、教育厅教育财政与财务等问题的调查研究与制度建设,提供调查报告多份。参与者之一(女,41岁,经济学博士,处长)财政部教科文司长期从事教育财政管理的专家,直接参与了政府有关教育财政与学校财务管理改革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参与了国家和省级课题的研究。参与者之二(女,41岁,教授,副院长)多年从事财政理论研究,发表相关论文二十多篇,专著2部,主持了两项省级基金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