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至通海高速公路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1页
江川至通海高速公路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2页
江川至通海高速公路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3页
江川至通海高速公路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4页
江川至通海高速公路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审核批准江川至通海高速公路项目总承包II标目录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114应急预案体系215应急工作原则32危险性分析321工程概况3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43组织机构及职责431应急组织体系432应急组织结构图533应急组织职责6331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职责633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职责6333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7334各分组职责74预防与预警941危险源监控9411监测监控9412预防措施1042预警行动11421预警级别124211蓝色预警124212黄色预警134213橙色预警134214红色预警134215预警信息134216预警的发布和解除144217预警响应1443信息报告与处置15431信息报告与通知15432信息上报16433信息传递175应急响应1751响应分级17511一级响应启动标准(扩大救援响应)18512二级响应启动标准(项目部级救援响应)1852响应程序18521一级响应程序19522二级响应程序19523响应程序流程图2053应急结束21531事故情况上报事项22532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236信息发布237后期处置238保障措施2381通信与信息保障2382应急队伍保障26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684经费保障3285其他保障32851交通保障33852医疗保障33853治安保障339培训与演练3491培训34911培训的内容34912培训目的3492演练3510奖惩3611附则36111术语和定义36112应急预案备案37113维护和更新37114制定与解释37115应急预案实施37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南方工程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办法;南方工程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江通高速公路项目总承包部应急救援预案。13适用范围131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施工管区。是项目部对施工生产与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出判断并加以控制的依据。适用于项目部承包施工的各类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切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132项目部主要事故类别如下1、深基、挖孔桩、隧道坍塌。2、门式起重机、架桥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倒塌;脚手架倒塌;自制非标结构倒塌。3、火灾。4、爆炸。5、中毒和窒息。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重特大交通事故。8、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9、应急指挥认为必须启动应急预案的其他事故,如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火灾,高处坠落等。14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属项目部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卡)共同构成项目部应急预案体系。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主要明确救援的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15应急工作原则151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由控制事故向预防事故管理转变,不断提高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152应急预案工作实行项目经理、作业队长负责制,坚持作业队服从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服从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统一指挥的分级负责制。153重大事件应急预案以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最大限度降低财产损失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154重大事件应急预案工作按照工程特点和现场布局,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2危险性分析21工程概况本标段主线长1258KM。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建设标准,设计时速8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45M,分离式路基宽度21225M,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级。本标段主要构筑物有5座大桥,义广哨大桥(长480米),李官庄大桥(长75108M)、文家山大桥(长6395M)、上普塘大桥(长673M)、大新村大桥(长501M),桥梁全长304458M;4条隧道,义广哨隧道长235M,李官庄隧道(分离式)长750M,小公山隧道(双连拱式)长275M,大黑冲隧道长340M,隧道总长1600M;2座互通,杨广互通(B型单喇叭立交)、秀水沟互通(T型枢纽立交);1座服务区(通海服务区)。全线路基土石方开挖合计4431068方,土石方填筑2899578方。工内设置21座桥梁,T梁1079片,箱梁40片,空心板103片,整体式实心板3片。涵洞共计84座。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根据项目部的施工内容和特点及与周边外界环境的关系,项目主要存在的危险源有隧道开挖支护,承台基坑的开挖与支护,墩台、箱梁架设、高空作业,由于工期紧,道路交通,架梁施工及冬季施工时防风,跨路、地下管线及高压线附近的施工,另冬季施工时防煤气中毒,生活区临时用电、食物中毒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详见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表。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项目部成立建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张南海副组长解文生张争林孙广庆组员钟昌学李炳涛杨朝锋陈文佳周小君王凯民赵勇陈明军方齐家汤进陈长江倪金瑞李祝春邹祥学林晓峰周治宇抢险救援组组长孙广庆组员宁秋明张正刚张伟峰张健狄永福赵雄王家连李祝春林安陈明军王生忠刘治民安全保卫组组长张争林组员方齐家赵勇王红彬贺彤邹祥学申孝军赵升后勤保障组组长解文生组员周小君安缘彦范文广何通仁李登陈长江汤进医疗救护组组长王凯民组员李金芳朱志敏周强倪金瑞善后处理组组长李炳涛组员王琦白丽君董文辉事故调查组组长钟昌学组员杨朝锋王志伟陈文佳孙小俊32应急组织结构图应急组织结构图如下33应急组织职责331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职责研究制定、修订本项目部应对建设工程事故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负责指挥特别建设工程施工事故的具体应对工作。分析总结本项目部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对工作,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负责本指挥部所属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承办上级应急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33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社会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抢险救援组孙广庆安全保卫组张争林后勤保障组解文生医疗救护组王凯民善后处理组李炳涛事故调查组钟昌学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张南海副组长孙广庆解文生张争林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333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保持与事故现场总指挥的直接联络;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组织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根据各施工场区、加工厂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兄弟标段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334各分组职责抢险救援组组织实施救灾抢险工作,把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负责事故事件现场安全状态的监测。负责隧道内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工作。负责抢险结束后现场的清理恢复。安全保卫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维持事故现场秩序。负责隧道外围人员的疏散工作。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后勤保障组负责抢险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抢险救援时通讯畅通。负责救援交通车辆保障工作。负责向社会各界和政府寻求帮助。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事件现场伤员紧急救护、联络、运送工作。负责事故事件现场卫生防疫工作。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救护工作。善后处理组负责伤亡亲属的安抚工作,处理善后事宜。事故调查组负责组织各类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配合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调查工作。对各类事故事件提出处理意见和预防措施。上报事故事件调查报告。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监测监控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制定出防控措施,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实施,严格执行现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程序,落实防控措施。加强现场巡视,对危险源进行辩识登记,掌握危险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和日常巡查,对危险源防控措施进行动态监控,认真整改存在隐患和问题。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检查处罚,切实增强全员安全责任意识。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适度提高工程施工安全设防标准,从而提升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制订和实行施工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检测、维护保养、验收制度。制订和实施项目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安全投入。实行24小时值班电话制度,负责信息的收集与传递。办公室安排专人每天收集气象台、电视台等部门发布的气象信息和疫情通报,当有大风、大雨、大雪、大雾、异常气温等恶劣气候以及重大疫情发生时,应立即报告应急小组相关人员。对于重要危险源,应配备专职安全员或值班人员,采用目测或仪器监测等有效方式对重要危险源进行实时观察观测。当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按81通信与信息保障中规定的联系方式报告应急小组。11对于一般作业场所,应有专职或兼职安全员进行巡视,随时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及时排除险情。当有重大异常情况发生时,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按81通信与信息保障中规定的联系方式报告应急小组。412预防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施工中要经常分析假设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2对于重要危险源项目,如运架梁施工、连续梁施工、高处坠落、临时用电、消防、食物中毒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南方工程公司备案。上述重要危险源项目施工期间,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人员跟班作业,随时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及时排除险情。3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和本工区特点,制定出相应切实可行的重大安全事故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4各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施工人员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意识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5在应急抢险过程中,需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人员和可用场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怠慢。6对应急救援人员应按制定的预案经常进行培训和必要的演练,使其了解施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救护规程,熟悉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救援行动的技能、方法、注意事项、常见故障的处理和维护保养的要求等。7充分做好下列各项准备工作A、思想准备。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模拟演练,增强全体员工灾害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灾减灾的思想准备。各单位要进行充分的抢险安全知识培训和模拟演练,让参建员工做到心中有数。B、组织准备。建立健全工区项目部的应急指挥机构,落实责任人,加强抢险队的建设。C、工程准备。对于预制箱梁的运架工程,跨路连续梁施工,要密切注意气候气温变化情况,避免在大雪天、大雾天进行上述作业;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与保养工作,使各种设备、机械处于完好状态。D、抢险人员、料具准备。按照工程特点和分布情况,各单位储备必需的抢险物料,合理配置。F、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42预警行动(1)当应急小组接收到现场值班人员、安全员、其他作业人员或相关渠道传递来的预警信息时,应立即予以核实并判断该预警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严重程度,如属于下列情形之一则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或应急方案。A、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B、虽不属于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情况发生突然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C、应急小组组长认为有必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之一的,根据51响应分级中规定的应急响应级别,由相应级别的应急小组组长发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2)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小组组长应立即向本单位最高负责人报告,申请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请求支援。A、当质量、安全事故后果或事态极为严重,超过了本项目事故处理和救援能力的;B、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范围超过了本项目管辖范围的;C、应急小组组长认为有必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请求支援的。421预警级别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预警级别。4211蓝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蓝色预警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蓝色预警时;主要节日元旦、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重大会议国家、省、各地召开党代会、人大、政协会议;特殊季节夏季高温、雨季、汛期、冬季严寒;施工高峰期之前;日常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发现典型或带有普遍性的安全生产问题后;上级主管部门下发蓝色预警后。4212黄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黄色预警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黄色预警时;本项目发生一起较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时;上级主管部门下发黄色预警后。4213橙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橙色预警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橙色预警时;本项目发生一起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时;上级主管部门下发橙色预警后。4214红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红色预警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红色预警时;本项目发生一起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时;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红色预警后。4215预警信息预警信息主要对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避免事故发生提前进行警示,有针对性地作出符合项目部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提示项目部各协作队认真分析和查找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深刻吸取已发生事故的教训,总结经验,确保安全。预警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4216预警的发布和解除各级预警由项目部安全环保部经安全总监和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发布和解除。发布和解除形式有召开会议、下发文件两种。4217预警响应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相应级别预警时,项目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各部门、协作队按照本预案相应级别规定进行响应。蓝色预警响应各部门、协作队按照职责分工,坚持领导带班,昼夜有人值班,随时保持通信联络畅通。根据情况,项目建设工程事故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巡查。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员上岗到位,密切关注自然灾害,做好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黄色预警响应在蓝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带班,加强巡查,关注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报告。领导小组组长批准,组织全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排查。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有关部门、协作队保持联系,各类有线、无线通信设备处于开通状态。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员上岗到位,严格制止并纠正违章施工现象,尽快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密切关注自然灾害,做好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橙色预警响应在黄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各有部门、协作队密切关注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隐患整改及自然灾害情况,各部门、协作队带班负责同志要随时掌握情况,全力消除安全隐患。必要时调整施工时段或停止户外现场施工。应急队伍随时待命,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进行抢险,建议项目民避开有关工程。红色预警响应在橙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各有关部门、协作队高度关注重大危险源及自然灾害动态,带班负责同志要主动了解掌握情况,加强值班和监测密度。必要时,停止高处作业。43信息报告与处置431信息报告与通知重大事件和事故发生以后,施工队必须在10分钟内报告项目部,项目部在30分钟以内利用电话、传真等一切快速手段,将简要情况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有关规定,必须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方报告的,为确保报告的全面规范性,报告内容应经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上报,该过程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完成。向上级主管部门的报告,由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按以上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写出简要书面报告上报,书面报告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重大安全事故的对外报告和公布,由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全环保部)统一归口管理。具体信息报告与通知要求如下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电话突发安全事故时,事故发现人员立即报告施工队负责人,由项施工队负责人拨打值班电话报告事故情况或直接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应急值班人员接警后,立即将警情报告应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为有效开展事故救援活动,现场施工队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寻求社会救援力量。火灾项目负责人拨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求援。急救项目负责人拨打120,向医疗急救中心求援。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类别、地点和相关设施;遇险人员人数;现场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应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发出启动本预案的指令;应急值班人员接到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后,立即向各救援小组成员下达赶赴现场指令。接到突发安全事故指令的各救援小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抢救排险。根据事故类别及时向事故发生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432信息上报事故信息上报采取分级上报原则,最终由项目部安全总监向政府有关部门上报。信息上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部门、协作队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联系电话、报告人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项目所属各工区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初步掌握的人员伤亡(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事故报告部门、协作队、报告人、批准人、报告时间及联系方式等。事故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按照国家规定,在1个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报告。433信息传递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现场施工队负责人应急值班电话或直接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各应急小组应急小组人员项目部有关部门。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按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预案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一级(扩大救援响应)”和“二级(项目部级救援响应)”两级。响应标准如下(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511一级响应启动标准(扩大救援响应)存在下列任意一种情况,启动一级响应。项目部应急机、应急力量或资源不足,无力控制事态,需要上级增援的;事故后,有3人以上被困的;已经或可能导致3人以上死亡的;事故单位项目经理部所属公司总部业主监理、咨询设计院集团公司地方相关部门信息传递流程图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以上中毒(重伤)的;已经或可能导致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512二级响应启动标准(项目部级救援响应)存在下列任意一种情况,且本项目部有能力控制事态的,启动二级响应。事故后,有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的;已经或可能导致3人以下死亡的;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以下中毒(重伤)的;已经或可能导致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52响应程序项目部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警情判断、应急启动、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事态控制、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施工现场突发事故发生后,由现场应急总指挥根据事故情况,确定响应级别。需启动一级响应时,一级救援响应启动前,二级响应必须已经启动。521一级响应程序应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认为符合二级响应启动标准时,或者当现场现有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不能满足抢救行动要求时,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及时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支援。上级应急增援力量到达后,由现场副总指挥负责组织项目部各应急救援小组与上级应急救援小组衔接。现场所有本项目部应急人员和应急小组应服从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挥。遇有不同意见或特殊情况需要说明时,应通过本项目部应急救援总指挥或副总指挥进行反映。522二级响应程序突发安全事故时,事故发现人员立即报告施工队负责人,施工队负责人立即发布停工明令,指令电工断电,并清点人数。同时拨打值班电话报告事故情况或直接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应急值班人员接警后,立即将警情报告应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同时,现场施工队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寻求社会救援力量,拨打120急救电话,遇火灾时还应立即拨打119求援。应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时,确定响应级别,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各救援小组成员赶赴现场,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收集分析事故初步情况,并做好上报工作。应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按本预案确立的基本原则和专家建议指挥救援工作。对事故影响范围内的非应急人员进行疏散,指挥各应急救援小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事态得到控制后,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安排布置应急恢复和应急发布有关工作。事故发生时,必须保护现场,对危险地区周边进行警戒封闭,按本预案营救、急救伤员和保护财产。如若发生特殊险情时,应急指挥中心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523响应程序流程图接警警情判断信息反馈启动预案信息收集联络、上报应急增援应急资源调配应急行动事态控制扩大应急应急恢复应急结束信息发布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现场抢救医疗救护人员撤离、疏散信息传递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报警事故发生应急避险应急指挥无关人员否相关人员是否二级预案一级预案一级预案53应急结束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预案实施之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应急总指挥根据事故的发展状态认为必须终止的,由应急总指挥下达应急反应终止令或授权事故现场操作副总指挥明确应急预案终止的决定。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应急结束后,将事故情况上报;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所需有关情况及文件;写出事故应急工作总结报告。531事故情况上报事项发生事故工程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532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事故报告人情况;事故发生前和救援过程中有关的影响资料;事故初步上报情况及报告内容。6信息发布事故发生后,由领导小组副组长代表代表应急小组,把应急救援各阶段进展情况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发布的信息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同,客观准确表述事故态势、发展状况及救援情况。救援结束后,事故调查和处理信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布。7后期处置经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后,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积极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的污染物处理、必要设备设施的抢修、人员情绪的安抚及抢险过程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善后处理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做好伤亡人员善后赔偿工作。8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预案中必须确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讯系统,以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地联系。建立有效的通讯体系,其体系应考虑的因素有1)应急人员之间;2)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3)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4)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5)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6)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7)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8)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见下表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电话组长张南海电组长张争林电文生电广庆电目部办公导小组成员电话号码见下表姓名职务/部门/队电话号码张南海项目经文生副书争林安全总昌学总工程广庆副经炳涛副经朝锋工程管理部主文佳质量管理部副主小君物资设备部副主凯民经营管理部副主勇财务管理部副主齐家安全环保部见习主明军综合队队晓峰隧道长江拌合站负责金瑞路基二队负责祥学桥梁二队负责祝春桥梁一队负责进路基一队负责部救援力量的联络方式外部救援力量的联络表单位电话玉溪市公安局0877227704玉溪市安监局08772025058通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气象路)08773803050通海县公安局(秀山镇环城西路)08773801850通海县消防大队08773803687通海县国土局08773801143通海县卫生局08773011153杨广镇派出所08773661025安全保卫组负责定期维护上述联系方式,遇有电话变更,及时更新,确保联络畅通。82应急队伍保障在项目部施工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参加到应急救援工作,事发单位施工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项目部必须建立一支现场自救队,成员由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组织骨干施工人员组成,由项目部安全环保部负责领导,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在存在重要危险源场所,各单位应按规范储备应急抢险物资,并做好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储备的有关工作。抢险物资供应组应及时掌握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情况,及时调整储备物资品种,提高科技含量。应急物资清单单位名称江通高速公路总承包部II标序号物资类别名称型号数量单位摆放位置保管人联系电话备注1挖机1台小公山隧道2装载机2台小公山隧道3挖机1台李官庄隧道4装载机2台李官庄隧道5挖机1台大黑冲隧道6工程机械装载机2台大黑冲隧道7铁锹10把小公山隧道8洋镐5把小公山隧道9编织袋150个小公山隧道10应急联络电话5台小公山隧道11对讲机5支小公山隧道12工具器材警棍2个小公山隧道隧道队林晓合站负责人陈长基二队负责人倪金梁二队负责人邹祥梁一队负责人李祝基一队负责人13铁锹10把李官庄隧道14洋镐5把李官庄隧道15编织袋150个李官庄隧道16应急联络电话5台李官庄隧道17对讲机5支李官庄隧道18警棍2个李官庄隧道19铁锹10把大黑冲20编织袋150个大黑冲21铁锹10把大黑冲22编织袋150个大黑冲23应急联络电话5台大黑冲24对讲机5支大黑冲25警棍2个大黑冲26口哨20个项目部2724小时值班电话1台项目部汤梁三队负责人胡磊1398174123428急救药箱1个杨广服务区29急救药箱1个杨广互通30急救药箱1个李官庄隧道31急救药箱1个文家山大桥32急救药箱1个上普塘大桥33急救药箱1个大新村大桥34急救药箱1个小公山隧道35急救药箱1个秀水互通36急救药箱1个大黑冲隧道37常用急救药品、物品灭火器120个各协作队营地38消防水泵1台李官庄隧道39消防水泵1台文家山大桥40消防水泵1台小公山隧道41消防水罐(车)2个移动水车42消防供水管道350米各施工队43消防设施设备防毒面具10张小公山隧道44手套20双小公山隧道45雨鞋10双小公山隧道46雨衣10件小公山隧道47防毒面具10张李官庄隧道48手套20双李官庄隧道49雨鞋10双李官庄隧道50雨衣10件李官庄隧道51防毒面具10张李官庄隧道52手套20双李官庄隧道53雨鞋10双大黑冲隧道54雨衣10件大黑冲隧道55防毒面具10张项目部56手电筒10把项目部57雨伞10把项目部58应急抢险个人防护用品手套20双项目部59雨鞋10双项目部60雨衣10件项目部84经费保障应急专项经费由安全投入款项支出。使用范围应急物资购置、保养维修;应急演练费用;事故救援;事故赔偿等。85其他保障项目部设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全环保部。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备用一辆应急交通运输车辆,备用车辆只承担距部门、协作队较近的运输任务,司机手机电话24小时开机,一旦应急事故发生,通知司机速回。安全保卫组应常备用于应急突发事故的警戒带,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在事故现场治安警戒使用。项目部卫生所应当常备医疗急救用品。安全负责人应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用锹、镐、撬棍等进行检查、保养、维护。定期更换灭火器,日常维护消防设备设施的有效使用,清除消防器材前及安全通道的遮挡物,保持消防器材应急使用及安全通道畅通。应急组织机构的全体成员,应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的观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勇敢、科学、冷静应对事故,不能盲目、蛮干。遇到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其它潜在危险时,必须有防范措施或请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在组织机构内,当正职休假,开会等外出时,副职必须承担起正职应当承担的责任。851交通保障必须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建筑物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特点,确立应急反应状态时的救援安全通道体系,体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与场外连接通道,并应准备好多通道体系设计方案,以解决事故现场发生变化带来的问题,确保应急反应救援安全通道能有效地投入使用。受影响区域的疏散交通,在对施工场区周边情况的摸查基础上,应确立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络。应急反应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下达应急反应疏散令。保卫疏导组引领受影响区域的居民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852医疗保障现场临时医疗组主要负责抢救伤员等工作,并联系当地医疗卫生防疫部门负责事故区防疫消毒工作,联系当地医院负责伤员救治工作。853治安保障公安民警主要负责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警戒指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交通管制指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9培训与演练91培训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项目部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反应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年初制定生产计划时,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包括应急救援知识辅导、有奖知识问答、救援设备现场操作、自救常识演练等。要求每名职工有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突发事故后各类自救常识,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等一般应急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