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_第1页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_第2页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_第3页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_第4页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ZC/YKJEJSCM113下0301塔拉迪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首采工作面编制人乔京森施工负责人总工程师主管矿井长批准日期2006年03月13日执行日期2006年03月13日目录矿审批意见4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4作业规程复查记录5第一章概况5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5第二节煤层6第三节煤层顶底板8第四节地质构造8第五节水文地质9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10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12第二章采煤方法12第一节巷道布置12第二节采煤工艺16第三节设备配置22第三章顶板管理26第一节支护设计26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27第三节顺槽及两端头顶板控制29第四节矿压观测33第四章生产系统34第一节运输系统34第二节通防与监控系统35第三节供、排水系统45第四节供电系统46第五节通讯照明监测系统51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6第一节劳动组织56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8第六章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58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61第一节一般措施61第二节顶板控制63第三节防治水68第四节一通三防69第五节起吊、辅助运输管理69第六节机电设备管理80第七节验收员、防尘工、清理工90第八节拉移148架安全技术措施91第九节煤质管理91第十节其它93矿审批意见会签单位及人员签字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贯彻时间听传达人听传达人年月日姓名工种成绩签字姓名工种成绩签字作业规程复查记录作业规程名称施工单位旄施工单位复查时间参加复查人员签字一、存在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13下03综放工作面位于十一采区东部,为十一采区第一个3下煤层工作面。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一煤层名称煤3下水平名称740水平采区名称十一采区工作面名称113下03工作面标高(M)71657995758地面位置位于矿井西南部,光俯河东侧1050米,辽沟河东南侧690米,地面为农田,有部分鱼塘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北距八里铺断层煤柱110M,南到740水平大巷保护煤柱,西部为设计的113下02工作面,东及北面距十一采边界巷68M。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回采后将引起地面下沉,对地表的农田等有影响。走向长(M)2165倾向长(M)7955594247面积(M2)18823780第二节煤层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3下层煤,为十一采区第一个开采的3下煤层。具体情况如表12所示。煤层情况表表二煤层厚度(M)3552455煤层结构复杂煤层倾角()2127开采煤层3下煤层普氏系数(F)191左右稳定程度稳定其它情况煤3下,黑色,以亮煤为主,夹暗煤条带,玻璃光泽。工作面煤层产状变化大,煤层倾角212,平均7;煤层底板标高71657995M,平均758M。煤厚3552M,平均455M;煤层结构复杂,局部含一层厚0204M的泥岩夹矸,煤层普氏系数F一般在191左右,为软中等硬度煤层。附图11113下03综放工作面地质综合柱状图第三节煤层顶底板工作面顶板以灰白色中砂岩为主,局部有泥岩伪顶,易破碎冒落;煤层底板为泥岩,具膨胀性。煤层顶底板详细情况见表1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三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老顶中砂岩99516513225灰白色,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层理发育,泥质胶结,含少量云母碎片,F613直接顶伪顶泥岩01005灰黑色,含植物叶部化石碎片,质软易破碎冒落,F153直接底泥岩0530175灰黑色,含植物根部化石碎片,岩性松软,具膨胀性,F24老底粉砂岩195537灰黑色,块状,裂隙发育,裂隙面多充填菱铁矿结核,性脆易破碎,F36老顶以灰白色中砂岩为主,局部有泥岩伪顶,易破碎冒落;煤层底板为泥岩,具膨胀性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该面地质条件复杂,在回采范围内两顺槽及切眼在掘进过程中预计共揭露落差0550M的正断层11条,对回采都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断层发育规律,预计运输顺槽揭露的F9207和轨道顺槽揭露的F9212正断层及运输顺槽揭露的F9205和轨道顺槽揭露的F9210正断层为一条断层。断层情况详见表14。断层情况表表四断层名称走向倾向倾角落差M性质断层预计延展长度(M)F92011031937005正14F9202135456521正40F9205132428728正整个工作面F9206125357506正34F92073452555026正整个工作面F9208231136513正62F9256151056518正58F9209105157025正68F9210125358050正整个工作面F9211119298533正124F92123502606035正整个工作面二、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受八里铺断层断层及褶曲的影响,预计该面NW向隐伏正断层较发育,地质条件较复杂。该面煤层起伏变化较大,煤层倾角212,平均7,宽缓褶曲发育。煤层走向基本上为NWW向,倾向NNE,总体趋势为南部高、北部低。第五节水文地质一、含水层分析对该面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为3下煤层顶底板砂岩,是直接充水含水层,顶板砂岩平均厚4357M,底板砂岩平均厚65M,其富水性弱,涌水形式为煤层顶底板渗水、淋水,对正常回采影响较小。二、其它水源分析1、由于煤层埋藏深,不受地表水的影响;2、3下煤层上距侏罗系砂岩含水层143180M,侏罗系砂岩水不会对工作面回采造成充水威胁;3、工作面西部外侧325M处157号钻孔封闭不良;4、工作面两顺槽及切眼掘进过程中揭露的地质构造都不含水;5、工作面与八里铺断层上盘距离均大于断层防水煤柱,满足安全需要。因此,没有影响该面正常回采的水源。三、涌水量预计该面正常涌水量为25M3/H,最大涌水量50M3/H。四、防治水措施1、工作面回采前须打钻对煤层顶板砂岩水进行探放。2、加强顶板初次垮落期间的水文地质观测工作。3、启封157号封闭不良钻孔。4、已对八里铺断层上盘防水煤柱进行了探测,满足安全要求。5、加强两顺槽各低洼点的排水工作。在工作面两顺槽均安设108MM排水管路,在两顺槽低洼点设4寸三通截止阀及排水池,安设排水能力不小于75M3/H的排砂泵,采用并联方式排水,两顺槽各有两台备用排砂泵。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表15瓦斯低瓦斯矿井煤尘爆炸指数3951左右,有煤尘爆炸危险煤的自燃有自燃发火倾向,自燃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最短为33天煤层底板温度36左右地压125MPA煤层伪顶老顶直接底普氏硬度F191左右1536013024附图12113下03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轨道顺槽、采面切眼剖面示意图图12113下03综放工作面运输顺槽、轨道顺槽、采面切眼剖面示意图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工业储量1156万吨;可采储量设计回采率为801,可采储量926万吨。二、采煤工作面服务年限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94247/25056376个月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一、采区巷道布置十一采区位于井田南部中区,东部为八里铺断层保护煤柱,西至30464550经线,北到高压线煤柱,南至3910000纬线与济宁三号煤矿为界,在采区周围布置有采区边界巷,南部布置有740水平轨道大巷740水平回风大巷740水平胶带输送机大巷,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布置。二、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113下03工作面布置在740水平大巷以北,两顺槽均与740水平大巷成7437夹角;其中轨道顺槽通过轨顺联络巷与740水平轨道大巷相连,构成工作面的进风、辅助运输系统;运输顺槽通过溜煤眼与740水平胶带输送机大巷沟通,构成煤炭的运输系统,同时通过十一采边界巷联络巷与740水平轨道大巷相通,完成行人、老料回收、备件供应等任务,又通过回风道与740水平回风大巷形成回风系统。三、巷道的几何参数及支护形式1、轨道顺槽轨道顺槽通过113下03工作面轨顺联络巷与740水平轨道大巷相连,沿煤层底板布置。顺槽断面为矩形,规格净宽净高4030M,断面积120M2。采用锚网梁支护,锚杆规格顶板锚杆采用规格为202500MM,帮部锚杆采用规格为201800MM,均为树脂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轨道顺槽用于材料运输和进风。2、运输顺槽运输顺槽通过溜煤眼与740水平胶带输送机大巷沟通,沿煤层底板布置,通过回风道和740水平回风大巷相连,通过十一采边界巷联络巷与740水平轨道大巷相连。顺槽断面为矩形,规格净宽净高4030M,断面积120M2。采用锚网梁支护,锚杆规格顶板锚杆采用202500MM树脂锚杆,间排距为800800MM,帮部锚杆采用201800MM树脂锚杆,间排距为700800MM;用于煤炭运输和回风。3、轨顺联络巷采用锚网喷支护,断面为拱形断面,顶部和两帮均采用202200MM的树脂锚杆,间排距800800MM,墙高为1600MM,净宽为4300MM,净面积为1624M2。4运顺联络巷采用锚网喷支护,断面为拱形断面,顶部和两帮均采用202200MM的树脂锚杆,间排距800800MM,墙高为1500MM,净宽为3500MM,净面积为978M25、切眼切眼距740水平胶带输送机大巷874635M,根据十一采边界巷保护煤柱确定具体位置;断面为矩形断面,净宽净高74003000MM,断面积222M2。支护形式为锚网梁加两排液压单体支柱加两排锚索支护。北帮采用201800MM锚杆支护,顶板锚杆采用222400MM树脂锚杆,间排距均为800800MM;东帮采用381800木锚杆,间排距800800MM;锚索规格为186000MM,间排距16001600MM;单体支柱采用一梁三柱,排距800MM,间距1M,梁为半圆木。6、煤机机窝净深净长净高1500160003000MM,支护形式为锚网梁加一排锚索,锚杆和锚索规格同切眼。四、设计停采线设计停采线位于740水平大巷保护煤柱。巷道参数表表21巷道名称进、回风断面形状净面积支护形式备注113下03轨顺进风矩形120M2锚网梁煤巷113下03运顺回风矩形120M2锚网梁煤巷运顺联络巷进风拱形978M2锚网喷岩巷轨顺联络巷进风拱形1624M2锚网喷岩巷切眼进风矩形222M2锚网梁单体支柱锚索煤巷附图21113下03综放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示意图第二节采煤工艺一、采煤工艺113下03综放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工作面自北向南、后退式开采。双滚筒采煤机割煤,采高28OLM,截深为08M。、采放比煤机沿下煤底板割煤,上部顶煤由支架收回插板摆动尾梁进行放煤。煤机割煤高度28M,放煤高度175M,采放比为10625。生产过程中应依据煤厚变化及时调整采放比和放煤方式,减少后部放煤损失,提高煤质。、初始放煤步距当工作面推过切眼后,应随采随放。根据我矿综放工作面顶煤初垮步距,预测113下03综放工作面顶煤初垮步距为710M左右。、循环放煤步距根据我矿综放工作面的经验,循环放煤步距定为采用一采一放,即割一刀煤放一次顶煤。循环放煤步距为08M。、工序1工作面中部正常割煤工序割煤移架推前溜放煤拉后溜。(2)上端头正规循环作业工序采煤机向上割第一个三角煤拉后溜移正常架放煤煤机进刀推移前部运输机拉移端头支架拉端头处后溜拉移转载机停机联网采煤机向上割第二个三角煤拉后溜移正常架放煤煤机进刀推移前部运输机拉移端头支架拉端头处后溜拉移转载机停机联网、回撤密集、支改柱梁向机尾方向正常割煤。(3)下端头正规循环作业工序采煤机向下割第一个三角煤拉后溜移正常架放煤煤机进刀推移前部运输机拉移端头支架拉端头处后溜停机联网采煤机向下割第二个三角煤拉后溜移正常架煤机进刀推移前部运输机拉移端头支架拉端头处后溜停机联网向机头方向正常割煤。、放煤方式采用单轮顺序式放煤法,对于顶煤垮落不充分的采用单轮顺序折返补放放煤法二、落煤方法1、采煤机的进刀采煤机的进刀采用端部自开缺口、斜切进刀的方式,斜切进刀段长度为35M,进刀深度08M。双向割煤,往返一次割两刀。具体操作如下(1)采煤机向下(上)割透端头煤壁后,从上(下)推移刮板运输机,使得刮板运输机弯曲段为20M后,将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调换,向上(下)进刀,通过20M的弯曲段至35M处(23支架或114支架处),使得采煤机达到正常截割深度(即08M)。按要求推移刮板运输机至平直状态。(2)将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调换,向下(上)割三角煤至割透端头煤壁。(3)割完三角煤以后,将两个滚筒的上下位置调换,采煤机空机返回,进入正常割煤状态。附图四采煤机进刀方式示意图(炮眼布置图(正、俯、侧视图)2、采煤机正常切割正常割煤长度为2165M,采煤机以35M/MIN左右的速度向上(下)割煤,直至割透上(下)端头煤壁。采煤机正常割煤采用前滚筒在上部、后滚筒在下部的方式。3、放煤采用单轮顺序放煤,割、放煤平行作业。放煤从下(上)往上(下)依次进行,首先打开放煤口,放煤,当有矸石放出,关闭放煤口;再进入下一架的放煤,直至每一刀结束。对于顶煤跨落不充分的采用单轮顺序折返补放放煤法。4、放煤工艺要求放煤工序是各工序的关键,要按下列要求进行(1)在工作面初采阶段,煤机从机尾上行割煤一刀,下行割煤时放顶煤。(2)正规循环阶段在煤机割煤的同时进行单轮顺序放煤,实行采放并行作业,采放点间距不小于15M。(3)放煤步距严格执行一刀一放。(4)放煤结束后应关闭放煤口,并确保过煤高度不小于500MM。(5)严格执行见矸关门的原则。6、初次放煤和回采结束时的注意事项(1)初次放煤时,两端头切顶线处需加强密集支柱支护,且所有支柱和支架都要达到初撑力。(2)为便于撤面,距工作面停采线15M左右停止放煤,在支架顶部铺设双网并加钢丝绳,为撤面创造条件。三、运输机上窜下滑管理(一)、调面依据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两巷地质剖面图、面内地质构造分布情况。2、前后部运输机头与转载机搭接情况,确保搭接、卸载合理,底链不拉回头煤。3、确保机头人行路畅通,同时兼顾机尾出口畅通。4、调面以前部运输机机头位置为准,同时兼顾后部机头位置。(二)、调面方法1、经验调面法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工作面上下两巷底板高差的变化不断调整工作面。工作面俯采,且面内无背斜、向斜构造,调面原则是下头超前上头的距离等于两头高差;工作面仰采,且面内有背斜、向斜构造,调面原则是下头超前上头的距离约等于两头高差的一半。2、调面根据运输机上窜下滑的快慢分别采取(1)设拐点法。(2)撇三角煤法配合单向推溜。(3)撇三角煤法。(4)设拐点和撇三角煤相结合。(三)、调面注意事项1、回采前,矿测量部门应在两顺槽标好点,每10M一个点,第一个点要与两顺槽垂直。生产过程中每班验收员把运输机头、尾的进尺和运输机与转载机的搭接情况分别填写在质量验收单上,以便于值班人员参考,由工程技术人员定期填图,根据现场实际测量数据确定调整数据。2、拉架时利用侧护板及时调整好支架,确保架间均匀,不挤架、不咬架。3、在调面过程中应保证工作面的工程质量,保证工作面运输机齐直,确保卸载合理,及时靠转载机,严禁出现运输机拖后的现象。4、如果工作面斜长增大,出现两头都短的情况时,以运输机搭接卸载合理为主;机尾割不通时,采取开帮或延长一节溜槽;(届时补充相关措施)。5、如果工作面斜长变小,运输机两头都长或者由于运输机上窜下滑导致机头、机尾无人行空间时,挂“停机行人“牌,坚持停机行人。6、调面采取撇三角煤方法时,由当班质量验收员,确定支架定线位置,并顺好支架确保齐直。7、运输机上窜时,及时倒煤机电缆,以防电缆过紧出现机电事故。8、调面过程中,注意控制好顶板,避免端面距过大,造成顶板事故。9、工作面初始旋转段的调面方法另行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四、工序质量及要求工序质量及要求表22工艺名称质量特征技术要求端头进刀斜切进刀长度不低于35M,每刀截深08M。煤壁平直煤壁平直,与顶底板垂直;无伞檐。采高均匀采高控制在2801M。割煤顶底板平无台阶;不留底煤;支架前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高度不大于300MM。支架直支架排成一条线,偏差不得超过50MM。支架正支架与顶底板垂直;歪斜15M,弯曲角度500MM。五、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工作面每日按12个循环组织生产,每个循环为一采一放,每个循环进尺08M,设计割煤高度28M,放煤高度175M,日进尺96M,月工作日29天,正规循环率90,则循环产量2165455081358085110T日产量851101290919188(T)月产量9191882926656万吨月进尺96299025056(M)可采期9424725056376个月在实际生产中,根据现场条件和加强技术管理可增加正规循环个数,提高工作面单产。六、提高回采率措施1、加强对回采率的管理与考核,实行专人管理,严格按矿回采率的有关规定进行奖罚。2、地测中心要加强对工作面断层等构造的预测预报工作,工作面过断层前要制定专项措施,提高回采率,保证煤质。3、生产过程中,煤机割煤沿煤层底板推进,放煤时加强管理,严禁丢顶煤,对两端头尽量加大采高,减少丢煤。第三节设备配置一、综采设备选型根据113下03综放工作面顶底板岩性、煤层赋存状况和矿压参数,该面选用以下设备1、支架端头支架选用ZTF6500型液压支架,正常支架选用ZFS6200型液压支架带提架千斤顶,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端头支架型号ZTF6500/19/32支撑高度1932M宽度14901660MM中心距1570MM额定工作阻力6577KN额定初撑力6157KN支护强度075MPA操作方式本架操作对底板比压205MPA(2)中间支架型号ZFS6200/18/35中心距1500MM支撑高度1835M宽度14101580MM额定工作阻力60006250KN额定初撑力50635274KN操作方式本架操作支护强度08086MPA对底板比压19MPA2、采煤机选用MGTY400/92033D型电牵引采煤机,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采高2235M2滚筒截深08M3牵引速度0915M/MIN4装机总功率920KW5电压3300V6卧底量460MM7滚筒直径18M3、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前部运输机选用SGZ1000/1050型中双链刮板运输机,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输送量2000T/H2链速120M/S3电机功率2525KW4电压3300V后部输送机选用SGZ900/1050H型中双链刮板输送机,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输送量1500T/H2链速131M/S3电机功率2525KW4电压3300V4、转载机选用SZZ1000/400型转载机,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输送能力2500T/H2电机功率400KW3电压3300V4链速18M/S5转载机与皮带机有效搭接长度13M5、顺槽皮带运输顺槽选用SSJ1200/4315型皮带机一部,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运顺皮带机技术参数(1)带宽1200MM(2)运输能力1800T/H(3)带速355M/S(4)电机功率4315KW(5)电压1140V6、破碎机选用PCM200型破碎机一台,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破碎能力2200T/H2电压1140V3最大输入块度1000800MM4出口粒度150300MM5电机功率200KW二、综采设备布置1、液压支架布置该工作面切眼两顺槽巷中皮中平距为2215M,净煤柱宽2165M,从两顺槽实测地质剖面图可知,两顺槽最大高差15M,工作面最大面长斜长为21686M,另外考虑到调面最大超前7M时工作面最大斜长为21694M。工作面切眼布置148组支架,其中,第1、2、3、和145、146、147、148架为端头支架。安装时按4MM的安装间隙考虑,其支护长度为14815040004222588。1支架中心线至转载机中心线的距离为1467MM。根据工作面实际安装经验、切眼内的起伏情况,安装有必要时相应增加一组中间液压支架和中部槽。安装支架时在支架与前部运输机连接范围内支架尽可能调斜。2、工作面运输机根据支架与运输机的配合尺寸,确定(1)工作面前部运输机机头链轮中心线距转载机中心线663MM。自机头依次为机头62M,中部槽为142节,每节15M,机尾5M,考虑4MM安装间隙,故前部运输机铺设长度为62142150400045224772M(2)工作面后部运输机机头链轮中心线距转载机中心线331MM,自机头依次为机头45M,中部槽141节,每节15M,安装间隙4MM,机尾45M,故后部运输机铺设长度为4514115040004452210683、顺槽转载机、破碎机、皮带运输机布置运输顺槽布置一部SSJ1200/4315型皮带运输机并配一台转载机和破碎机,皮带中心线内错巷道中心线500MM布置,转载机中心线与皮带机中心线成41度夹角。另外根据现场安装情况决定是否卧转载机。4、移动变电站布置移动变电站布置在轨道顺槽,距工作面约100M,随工作面开采移动。5、辅助运输设备轨顺辅助运输系统在轨道顺槽采用无级绳牵引绞车,轨顺联络巷用JD40调度绞车负责老料的回收和备件供应。运顺在皮带储带仓后面安设一部JD25回柱机协助抽皮带,运顺联络巷采用JD40调度绞车负责老料的回收和备件供应。大巷采用电机车运输。附图23113下03综放工作面设备布置图第三章顶板管理第一节支护设计1、经验计算支架工作阻力(容重法计算)据公式RFHN98P式中N支架荷载相当采高岩重的倍数一般为68,取0;H采煤高度0M;F支护面积0M2;R顶板岩石容重0T/M3;P0经计算得P397612KN,即工作面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应不小于397612KN,该面选用的支架额定工作阻力为60006250KN端头支架为6577KN,均满足要求。支架支护强度PTP/F397612/75475268KN/M22、参考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最大平均支护强度610KNM2。3、选择工作面支护强度5268KNM2105、每个钻孔注水量QLBMRQ式中Q一个钻孔的注水量L工作面钻孔长度,取150MB钻孔间距,20MM煤层平均厚度471MMR煤的容量,取135T/M3Q煤体的水分增加率,10每个钻孔注水量Q15020471M135101908M3每个钻孔注水量随钻孔长度及煤层厚度变化而变化。6、钻孔直径75MM。7、钻孔倾角及高度钻孔基本平行于煤层顶底板,始终保持在煤层中,钻孔距底板高度15M。8、超前工作面时间15天。9、注水方式原始应力区静压注水。10、注水压力范围102MPA。11、注水孔施工主要设备MK3型钻机,YPA型封孔器。12、封孔长度25M。工作面每月进行一次煤体水分考核。(三)割煤时的防尘措施1、采煤机内外喷雾降尘配备喷雾泵,确保水压达到35MPA。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采煤机内外喷雾必须加压。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采煤机外喷雾必须使用二次负压降尘装置或高压荷电喷雾装置。2、架间喷雾降尘在工作面支架每架安装一组不少于3个喷嘴的手动喷雾降尘装置,实现移架喷雾和采煤机割煤时其下风流能够手动打开510组架间喷雾拦截粉尘。(四)移架、放煤时的降尘措施在综采支架上必须安装移架、放煤喷雾系统,并且要保证设施完好,雾化良好,正常使用。在工作面支架每架安装一组不少于3个喷嘴的放煤口喷雾降尘装置,实现降柱、移架或放煤时本架和下风侧邻架同步喷雾,且喷嘴位置适当,喷雾方向正确。(五)煤流运输环节的降尘措施工作面前、后部运输机转载点喷雾应固定在转载机挡煤板上,安设不少于3个喷嘴,喷嘴间距200300MM。破碎机采取有效的封闭措施,并喷雾降尘,其喷头不少于5个,并安装外喷雾降尘装置,喷雾方向应朝向煤流抛物线方向。转载机转载点喷雾应安设3个喷嘴,相对固定在转载机头上。运输顺槽胶带输送机转载点喷雾要实现自动化。(六)水幕防尘措施在工作面两顺槽各安装两道水幕,喷雾降尘净化风流,水幕安设位置设三通截流阀,轨道顺槽在距开口以里100M、200M左右各安设一道净化水幕,运输顺槽在工作面距下出口不超过30M,距离转载破碎机100M左右各安设一道净化水幕,实现运煤同步喷雾。(七)隔爆设施在轨道顺槽和运输顺槽各布置一组隔爆水棚。隔爆水棚的主要参数见表41隔爆水棚参数表表41地点断面积(M2)水袋总数(个)水量(升)棚区长度(M)水袋棚间距(M)轨道顺槽12642560201253运输顺槽12642560201253隔爆水棚首排距工作面距离不得小于60M且不大于200M。1隔爆水袋的安设要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并符合下列要求(1)水袋距顶网、两帮的间隙(纵向投影)不小于100MM,有轨道时,距轨面(无轨道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18M,棚组内各排水棚的安装高度应保持一致;棚区所处的巷道有挑顶时,其断面积和形状应选择与前后20M长度保持一致的地段。(2)水棚与巷道变坡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3)由于工作面顺槽起伏大,受运输影响时,水棚位置可根据现场情况,并经矿分管领导批准后,确定具体位置。(八)通风降尘加强工作面通风管理工作,控制风速在1920M/S为宜。(九)个体防护工作面采煤机司机、支架工及回风侧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佩带防尘口罩进行个体防护。(十)粉尘浓度的测定测尘员应对落煤、司机操作采煤机、移架、放煤、运输机运煤及其他工序严格按规定测定粉尘浓度。(十一)洒水冲洗巷道措施113下03面轨道顺槽每100米、运输顺槽每50M供水管路中设一三通阀门供防尘洒水用。三通阀门均为6分,外带100MM长鱼鳞管。运输顺槽供水管路三通阀门须配备25米长的防火专用软管。工作面回风巷每7天、进风巷每月至少冲洗一次,并清除堆积的浮煤;回风巷距工作面100M范围内及工作面每班冲洗一次。六、防治自然发火工作面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3天,且地温较高。工作面生产前须另行编制113下03综放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1、注浆输送线路运输顺槽地面制浆站风井219南翼回风大巷159南翼回风下山159740水平回风大巷159113下03运顺回风道108113下03运输顺槽108113下03采空区108轨道顺槽地面制浆站风井219南翼回风大巷159南翼回风下山159740水平回风大巷159740水平回风1号联络巷108740水平胶带输送机大巷108113下03轨顺通风立眼108113下03轨道顺槽108113下03采空区1082、注浆管路要求运输顺槽全长铺设注浆管路至距切眼30M处,轨顺注氮管路全长铺设至切眼小于30M,全管路承压能力10MPA。顺槽注浆管路安设要求(1)顺槽主管路必须用108管路。(2)卡拦与卡拦连接处保证严密不漏水(浆)。(3)所有管路必须进行防腐处理。(4)管路沿底板敷设,每6M设置一个50砼管墩,且在阀门前后各加设一个砼墩;在阀门前加设一个固定装置,其它地方每20M设置一个固定装置。(5)在工作面顺槽管路入口处管路上设108MM一个截止阀门,截止阀出口处管路上预设一个压力表(015MPA)和15MM阀门一个。(6)管路要紧靠帮,距帮不大于03M(超挖处除外)。3、主要技术参数(1)注浆方式1)采用113下03面轨、运顺埋管注浆方式。2)注浆条件不具备时改为运顺撒阻化剂,轨顺进行汽雾阻化。(2)浆材粉煤灰加稠化剂,每25M3灰浆加两袋(40KG)稠化剂。(3)灰水比1211。(4)输送倍线NL/H5328/8330970010式中L进出口管路总长度,5328MH进出口最小标高差,M(地面3359M,工作面底板7995M,高差83309M)。(5)灰量每产万吨煤混合浆量不少于100M3。注粉煤灰量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注粉煤灰后不流入工作面、不影响生产为准。4、注浆工艺本工作面南高北低,采用随采随注浆方式。(1)工作面切眼埋管注浆工作面切眼液压支柱后侧埋设一路108钢管,每2节留设一个三通,不设阀门,钢管要用道木护住,防止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时压坏钢管,顶板垮落后实行注浆。(2)工作面顺槽埋管注浆当工作面轨道顺槽高于运输顺槽时,在113下03工作面轨道顺槽预埋108钢管,每18M作为一个注浆段,实施轨顺注浆;当工作面运输顺槽高于轨道顺槽时,在113下03工作面运输顺槽预埋108钢管,每18M作为一个注浆段,实施运顺注浆。两顺槽高度相差2米以下时,两顺槽同时注浆。原则上按注浆总量大于每产万吨煤消耗灰浆量100M3的要求执行,但要保证每次注浆后灰浆不流入工作面。2英寸管距工作面不超过50M。3停采线注浆工作面推进至停采线,留设一路108钢管,布置方式同开切眼注浆,撤完面后在两顺槽施工密闭墙,密闭墙预留注浆管孔,注浆量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确定。5、粉煤灰要求(1)、根据采煤量确定注浆量,灰浆要搅拌均匀,浆液要保证质量要求。(2)、每次注浆前注浆工要首先检查管路及工作面地点支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井下注浆工要浆前将阀门打开,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浆量。(4)、工作面堵管、爆管、阀门漏浆时,要首先通知井上停止下浆,关阀门进行处理。(5)、每次注完灰浆后要保证3040MIN用清水冲洗管路。(二)、提高回采率,减少采空区丢煤,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1、采煤机割煤时尽量加大采高,两出口处的浮煤要清理干净。2、丢煤区应定期填图,汇报通风科,建立丢煤区防灭火处理记录。3、工作面推进速度按要求不低于70M/月。(三)、汽雾阻化汽雾阻化是将阻化剂溶液,以漏风为动力,漂流到采空区,覆盖遗煤表面防止氧化而达到目的。1材料阻化剂为浓度为20的MGCL2溶液。2设备(1)溶液配制箱一个,长宽高120810M。(2)加压泵型号WG242型阻化多用泵。(3)汽雾发生器喷雾组一个34个喷头3设备存放位置溶液配制箱和加压泵放在平板车上和移动变电站一起移动,并且尽量靠工作面布置。(四)、注氮防灭火措施工作面有自然发火征兆时及停采后利用注氮管路进行防灭火。1、空区气体或温度发现异常,及时从轨道顺槽预埋管(用木垛保护),外面加打黄土墙或泡沫墙,运顺施工碎煤墙,及时从轨顺向采空区进行注氮防火。2、氮前先冲洗注氮管路,确保管路畅通、无积水、不漏气。3、注氮期间确保氮气浓度不低于97,工作面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4、工作面注氮期间加强对回风隅角、回风流中的氧气、一氧化碳等气体检查,确保各种气体浓度达到规程要求。5、工作面注氮线路地面制氮机风井159南翼回风大巷159南翼回风下山108南翼740M回风大巷108南翼740M皮带大巷108113下03轨道顺槽108(五)、其它防灭火措施1在工作面运输顺槽距回风出口2030M处安装一氧化碳传感器,对工作面一氧化碳进行连续监测,监测数据出现波动较大时及时将有关数据报表送矿有关领导及通风科、通风队。2每周对回风隅角、回风流气体人工取样色谱分析一次,分析内容有CO、CH4、CO2、O2等,特殊情况减小分析周期,并把分析结果报分管矿领导及通风科。3利用束管监测系统对工作面回风隅角进行气体监测分析。4工作面生产时,应尽量加快工作面的推进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确保在采区开采期限内回采完工作面;工作面推进速度每月低于70M时,加强工作面监测、注浆、注氮等防灭火措施。5工作面过断层等地质构造带时,加大工作面注浆量,并将丢煤情况及时上图备查。6工作面进、回风隅角每隔30M建一道碎煤墙,要求堆至顶板,作用为改变采空区风流方向,减少工作面老空区热量涌出。墙体要接顶接帮严实;工作面开采初期在工作面初次放顶后进行注粉煤灰。当工作面老空区跨及时,冒落严实,可延长碎煤墙施工距离。7采煤工作面采到停采线时,必须采取措施使顶板冒落严实;回采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煤柱和顶煤。距离停采线100M前,必须编制工作面剩余段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8、工作面工作人员要注意挂汗及煤焦油味等现场的自然发火征兆,发现异常及时报通风科及通风调度。9、对工作面通风系统每周测定一次风量、每半月测定一次压力,并做好原始记录,不经总工程师批准严禁改变通风设施。(六)、其它降温措施预计工作面最高气温28,采取如下降温措施。1、工作面进风风量设计为1210M3/MIN,工作面风速为24M/S,顺槽风速为165M/S,以降低沿程风流的温升,加快巷道围岩冷却带的形成,以降低围岩的放热量,必要时可适当加大工作面风量。2、工作面轨、运顺端头吊挂挡风帘子,作用为改变采空区风流方向,减少采空区漏风,降低采空区热量涌出。3、压风管路轨道顺槽开口处设一截止阀,截止轨道顺槽压风管路散热,。不用压风时,关闭截止阀。4、工作面高防开关设在工作面进风流以外,以防止高防开关散发的热量进入工作面间。5、进行合理的劳动组织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6、对工作面施工人员进行体检工作,对患有职业病禁忌症的工人,不得安排工作面内与运输顺槽内工作。7、施工期间供给合理的饮料和营养,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附图41113下03综放工作面通风运输示意图42113下03综放工作面安全监控系统图。43113下03综放工作面供、排水、压风、注浆(氮)系统图。第三节供、排水系统一、供水系统1、供水路线(1)轨道顺槽地面清水池副井(219)南翼轨道大巷(159)南翼5号联络巷(159)南翼轨道下山上车场(159)南翼轨道下山(159)740M水平轨道大巷(159)113下03轨顺联络巷(108)113下03轨道顺槽(108)。(2)运输顺槽地面清水池副井(219)南翼轨道大巷(159)南翼5号联络巷(159)南翼轨道下山上车场(159)南翼轨道下山(159)740M水平轨道大巷(159)十一采边界巷联络巷(108)113下03运顺联络巷(108)113下03运输顺槽(108)。2、轨道顺槽供水管路中每100,运输顺槽供水管路中每50设一三通阀门,供防尘洒水用,三通阀门均为6分,外带100长鱼鳞管。工作面巷道入口处进水管路中安装反冲式水质过滤器,同时在转载机和泵站前端要安设反冲式水质过滤器,过滤器质量要可靠,过滤网不低于120目,并定期进行冲洗;工作面两顺槽供水管自顺槽开口设一个供水截止阀,开口以内防尘供水管路每500M设一截止阀。二、排水系统1、从113下03工作面地质剖面图上可以看出,该面基本上南部高,北部低。工作面最低点轨顺在距切眼口81附近,运顺在距切眼口42附近。工作面两顺槽均安装108排水管,在两顺槽低洼点处设三通与排水池相沟通,采用二级排水,安设KGQ2250排砂泵(最大扬程50),采用并联排水方式,有两台以上备用泵。轨道顺槽最大高差为84,二级排水接力点在离切眼360(与最低点高差40)位置处的低洼点,运输顺槽最大高差为73,二级排水接力点设在离切眼494(与最低点高差40)位置处的低洼点。2、排水线路轨顺113下03轨顺联络巷740水平轨道大巷南翼水仓中央水仓副井地面。运顺113下03运顺联络巷十一采边界巷联络巷740水平轨道大巷南翼水仓中央水仓副井地面。第四节供电系统一、用电负荷的统计用电负荷统计表表41设备型号及数量技术数据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台数PEKWUEVIEA240033002902403802761采煤机MGTY400/92033D120330062前部运输机SGZ1000/105012525330021143后部运输机SGZ900/1050H12525330021144转载机SZZ1000/40014003300905破碎机PCM200120011401206乳化液泵GRB315/3153200114031207喷雾泵KPB315/16A2751140468顺槽皮带机SSJ1200/33153315114031909顺槽附助设备600600注17项为工作面主要设备的装机容量PE4425KW二、供电方式的确定由于本工作面等用电设备的装机容量大,供电距离远,为保证供电质量及便于现场管理,供电方式确定如下1、6KV电源均引自南翼3变电所;2、工作面、皮带机头、顺槽开口等处均设置6KV移动变电站,工作面、皮带机、顺槽辅助设备的供电均由移动变电站低压馈电开关馈出;3、轨道顺槽开口处设两台高防开关,分别做为工作面两路6KV电源的控制保护开关;4、顺槽辅助设备用变电站低压侧另设两台低防开关,分别做为上下两顺槽的660V电源馈电开关,两顺槽各敷设一条660V干线电缆。供电线路走向如下1、工作面的供电引自南翼3变电所740水平轨道大巷113下03轨顺联络巷113下03轨道顺槽工作面移动变电站。2、顺槽皮带机的供电引自南翼3变电所740水平轨道大巷十一采边界巷联络巷113下03运顺联络巷113下03顺槽皮带机机头。3、顺槽辅助设备的供电引自南翼3变电所740水平轨道大巷顺槽辅助设备用变电站113下03轨道皮带顺槽。三、移动变电站的选择根据负荷情况,将各类负荷分组供电,变电站的需用容量采用需用系数法计算,各变电站的选择结果及负荷分配见表421、1变电站采煤机、后部运输机等SEKXPE/COSPJ0561950/071564KVA式中KX0406P/PE0406525/19500562、2变电站前部运输机、转载机等SEKXPE/COSPJ0621450/071279KVA式中KX0406P/PE0406525/14500623、3变电站破碎机、乳化液泵13、喷雾泵13等SEKXPE/COSPJ0521025/07757KVA式中KX0406P/PE0406200/10250524、4、5变电站顺槽皮带机等SEKXPE/COSPJ06945/07810KVA式中KX0406P/PE0406315/945065、6变电站顺槽辅助设备等SEKXPE/COSPJ04600/07343KVA变电站的选择结果及负荷分配明系表表42负荷技术数据序号变电站型号规格负荷名称PEKWSKVAIGAKX1BRUSH2500/66/34KV采煤机后部运输机195015642740562BRUSH2000/66/34KV前部运输机转载机145012792240623KBSGZY1250/66/12KV破碎机乳化液泵13喷雾泵1310257573840524KBSGZY800/66/12KVKBSGZY800/66/12KV顺槽皮带机945810410065KBSGZY400/66/069KV顺槽辅助设备60034330004四、高、低压配电装置的选择根据设备选型原则及设备配套实际情况,选择本工作面高、低压配电装置,本工作面高、低压配电装置的选择结果见表43高、低压配电装置选择结果明细表表43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台1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BGP9L6G6000V300A32隔爆真空负荷中心CHP333300V700A23真空磁力起动器QBZ400/1140C400A1140V134隔爆软启动装置QJR1300/660300A660V25真空磁力起动器真空馈电开关BKD1400Z/660Z400A660V26真空磁力起动器QC83Z120N/660120A660V17真空磁力起动器QC83Z80N/66080A660V108磁力起动器BQD108080A660V109照明信号综合装置BBZ41140/133V310照明信号综合装置BBZ4660/133V211皮带综合保护装置KJH14127/36112通讯、控制装置TK2002五、高压电缆的选择1、工作面电源电缆按长时允许电流选择电缆截面IYIG由于本工作面负荷较大,故将工作面用电设备分为两回路供电,其中采煤机、后部运输机等为回路,前部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乳化液泵、喷雾泵等为回路。根据电缆型号选型原则,本工作面6KV电缆选择矿用监视型屏蔽电缆,、回路型号规格均为UGSP6000370335/3JSMM2IY230AIG2179AIG1151A按短路电流校验电缆的热稳定性250/50/MIN2MCTJIDS按电压损失校验电缆截面UKPL7UU1U2U3127323213663其中U31024130907971309213为南翼3变电所至工作面电缆回路电压降,U1为下井电缆电压降,U2为中央变电所至南翼3变电所电缆电压降,电缆校验满足要求。2、顺槽皮带机电源电缆选择聚氯乙烯铠装型电缆,VV226000335MM2IY118AIG78A电缆校验满足要求。电缆选择结果见表44高压电缆选择结果明细表表44电缆名称型号规格截面MM2起点止点长度M聚氯乙烯绝缘铠装型电缆VV226000395南翼3变电所顺槽高防开关2900矿用监视型屏蔽电缆UGSP6000370335/3JS顺槽高防开关工作面移动变电站2900聚氯乙烯绝缘铠装型电缆VV226000335南翼3变电所顺槽皮带机变电站900聚氯乙烯绝缘铠装型电缆VV226000335南翼3变电所顺槽辅助设备变电站900六、低压电缆及设备专用电缆的选择根据电缆选型原则及电缆供应情况,选择低压电缆及本工作面设备专用电缆,电缆选择结果见表45低压电缆及工作面设备专用电缆选择结果明细表表45电缆名称型号规格截面MM2长度米根数负荷名称矿用橡套电缆331型3300V395150502采煤机等干线矿用橡套电缆7S3300V370150383601采煤机矿用橡套电缆331型3300V395150502刮板运输机等干线矿用橡套电缆7S3300V350125383802运输机机头矿用橡套电缆7S3300V3351163802运输机机头矿用橡套电缆7S3300V350125381502运输机机尾矿用橡套电缆7S3300V3351161502运输机机尾矿用橡套电缆7S3300V3501253833511642042011转载机矿用橡套电缆UPQ11403501164001破碎机矿用橡套电缆UPQ1140395125302喷雾泵等干线矿用橡套电缆UPQ1140350116303乳化液泵矿用橡套电缆UPQ1140325110303喷雾泵矿用橡套电缆UPQ1140395125104皮带机干线矿用橡套电缆UCPQ114037011636204皮带机矿用橡套电缆UP100037011611001轨道顺槽负荷干线矿用橡套电缆UP100035011612001皮带顺槽负荷干线矿用橡套电缆UP1000325110101顺槽负荷支线矿用橡套电缆UP1000316161001顺槽负荷支线矿用橡套电缆UP1000310162001顺槽负荷支线矿用屏蔽拉力控制电缆TK130X22530510001工作面、皮带通讯控制等第五节通讯照明监测系统一、通讯系统及有关配置工作面每15M、运输机头、机尾及转载机头各设扩音电话与移动电站处TK200控制台联系;控制台与皮带机头各设一部通讯电话与地面联系;皮带顺槽每隔100M设扩音电话与皮带机头TK100控制台联系。二、照明系统及有关配置工作面、两顺槽、变电站、皮带机头、皮带三岔口、各绞车处及摘挂钩地点设矿用防爆荧光灯,以充分照明。移动变电站处灯具间距不大于5米,工作面处灯具间距不大于15米,照明装置选择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