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2)_第1页
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2)_第2页
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2)_第3页
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2)_第4页
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112建设地址113建设性质新建114建设单位115建设单位法人代表牛占平116联系电话1117报告编制单位12建设单位概况121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0万元。现拥有技术人员9人,其中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7人。聘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和水利局工程师为技术顾问。目前正在实施的新品种引进与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为民营性质县级科技示范园,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很好的市场前景。122法人代表简介,男,1967年3月29日出生,人,高中学历。经商多年,具有敏锐的市场分析能力和较强的企业管理能力。2003年投资100万支持家乡枣林建设,积极为家乡贡献力量。13建设内容及规模131主体工程1种养区园区拟建700亩莲藕种植区,100亩莲鳅混养区以及循环水池;2办公、服务区项目规划用地40亩作为办公、服务区。132附属工程1三通一平;2道路、绿化;3围墙、厕所、泵站、锅炉房、配电室、蓄水池。133建设规模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亩。其中莲藕种植区700亩,莲鱼混养区100亩,游客接待、办公综合区40亩,道路建设等10亩,所剩150亩作调剂使用。1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41投资估算项目估算总投资199701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用148544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1034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3799万元;预备费1461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403万元。142资金筹措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由企业自筹1000万元,剩余资金通过吸收外来资金解决。15报告编制依据151任务依据1报告编制委托书;2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3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和资料。152法律及法规性依据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号;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财发字199957号;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国农综字第28号】;5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综合规划;6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农计发200933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2旅游度假区管理暂行办法;13旅游规划通则;14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15洪洞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035220051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18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153技术依据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第三版;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16结论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是县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建设项目。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县政府对农业建设的总体规划,有利于促进该县休闲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该项目实施后不仅可提供300个就业岗位,缓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还可带动包装业,运输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可带动项目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数量一占地面积亩1000二建筑面积M2543005三员工定额1工作人数人3002工作日数D3653工作时数H84人均工资元800四动力消耗1电万KWH25572气万M375五总投资万元1997011建筑工程费万元1485442设备投资万元10340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37994基本预备费万元146155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4036年均收入万元15347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219368年均营业成本万元551879年均利润总额9821310投资回收期(税前)年29611投资回收期(税后)年33812内部收益率(税前)3413内部收益率(税后)30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分析21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补贴支持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其用地面积具有一定规模,其产品产值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使生态农业有了较快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是欧盟,1986年1996年欧盟国家生态农业占地面积年增比率达到30,生态食品和饮料销售额从1997年的5255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955亿美元。截止2009年,全球162个国家开始或已经开始发展生态农业,预计2009年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将占农业生产面积的2035。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FOAM)统计,截止2009年,全球生态农地种植用地面积共计3200万公顷。其中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占地面积最大,拥有600万公顷,占世界总生态用地面积的19;中国约有450万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其次是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有145万公顷和138万公顷。若从生态农业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业用地面积较小。据有关方面估算,截止2009年,全球生态产品的销售额已经达到625亿美元,欧洲自产的生态食品早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欧洲越来越多的从阿根廷、南非和中国进口生态食品。同时,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还包括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农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促进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搭建新平台;拓展农业功能,在发挥农业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解决就业等传统功能基础上,拓展生态保护、休闲农业、文化传承等新兴功能,走中国特色化农业道路。2009年农业部发表了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农计发200933号,指出从2010年开始,用五年的时间,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加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22行业准入类分析221党中央和国务院于2006年3月1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222农业部于2006年3月20日农业部关于贯彻落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拓展农业“观光旅游和文化传承的功能”。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之一。223县政府于2010年6月8日发布县池栽莲藕补助办法,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到莲藕产业开发。23生态观光园概况23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的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及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兴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各地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有的选择已有的自然风景区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建“观光果园”或珍稀动物养殖场;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有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兴建“水果世界”等等。232分布上的地域模式地域模式代表的是同一阶段农业观光旅游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它反映了开发者的区位与市场策略。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不同地区观光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的对比,其主要的类型可归纳如下表21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的地域模式模式区位及目标市场特点管理形式例注依托自然型距大中城市20公里以外,但交通便利以多个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基础条件较好,地貌类型齐全以独立的农业自然景观单元为依托范围广阔6平方公里左右基本保留农村各级组织分散管理接近原生自然江西井冈山观光农业区;湖北随州观光农业区;依托城市型距大中城市10公里之内以一个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借助一定的农业基础主要通过人工构造农业景观,以某一大中城市为依托范围较小2平方公里左右独立封闭的行政组织集中管理更接近人工主题公园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珠海“现代农业工业”233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功能分区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功能为主兼有度假、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游览区。按其功能的不同,空间区划可划分为四个分区1观光区由观赏型农业带、瓜果园、花卉苗圃、珍惜动植物饲养场构成,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2示范区由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构成、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使游客增长教益。3休闲体验区由当地乡村居民、乡村活动场所构成,营造游客能深入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体验农村经济发展。234生态观光园的目标1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因此,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是观光农业最基础的目标,特别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尤为如此。2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观光农业把改善生态、美化自然、造就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3示范观赏目标。这一目标是“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延伸。换句话讲,也是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三大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是三大目标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目标”既为长远利益拓展了空间,又是示范观赏目标的基础。而示范观赏目标为基础产业提高了知名度,拓宽了市场空间,促进了“直接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大常委会于2008年8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从法律上激励循环经济的发展。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综合规划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指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属于国家及地方支持行业中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是项目建设的最佳时机。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其必要性31项目的由来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种养殖业是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在生态观光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海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吃穿以外的生活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样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的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32我国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321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是生态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客观基础条件不同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动因是不同的,发展经济学家在总结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后认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1000美元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GDP1000美元以下以解决基本需求为主,1000美元以上居民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完善的社会服务。200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GDP更高。城镇居民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力和动因。322新农村建设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去努力,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着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努力建设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优质农业,在数量上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在质量和种类上满足消费需求;二是努力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农业,改变目前大肥大水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依靠牺牲资源、环境换取发展速度的农业;三是努力建设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开发独特优势资源,丰富市场供应;四是努力建设统筹生产生活的多功能农业,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满足城乡居民陶冶情操、休闲娱乐、体验农趣和乡村风土人情的需要,使农业成为传承中华农业文明、对青少年进行优良传统教育的载体。以现代农业建设为首要任务的新农村建设为生态观光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经济基础;而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手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促进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323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我国十三亿人口,其中城镇居民占40左右,城镇居民对生态观光业的发展需求剧增。我国地形地貌多样,生物资源多样,悠久的农业历史孕育了平原、高山、草原等众多类型的农业文化和民俗风情,这些区域特色和资源条件,都是极其宝贵的旅游资源,可以设计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休闲旅游项目。全国现有的2万多个旅游景区,一半以上分布在农村。近年来我国假日经济发展迅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量大幅增长,每个黄金周生态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景点接待游客规模均超过6000万人次;200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规模超过4亿人次;旅游收入达3000多亿元,其中农民从中直接获益约1200亿元。生态观光农业已成为城镇居民度假休闲的主要产品,拉动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产业。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31生态观光农业是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攀升,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美丽的风景、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产生走出城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到农村大自然去观光、休闲、度假的强烈愿望。生态观光农业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迎合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地消费心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项目选址于县镇村南端,108国道西侧,交通较为便利,距镇2公里,距市城区20公里,紧邻309国道、108国道。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因此,在该区域发展观光农业具有现实的需要,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32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开放型产业,也是一项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复合型产业。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给农村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再一方面大量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将先进理念、城市文明、市场意识、生活方式融入农村,促进农民思想观念更新、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市场意识增强、文化程度增高,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互动发展的局面。333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新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县镇村是以种植业为主要产业的新农村,现有人口2123人,人均年收入3800元,在其村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农民能够为游客提供划船赏莲花、泥鳅,同时还能满足临汾市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其效益和容纳的劳动力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因而成为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334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观光农业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将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拓展和提升,实行区域化布局、设施化种养、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功能化配置、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营销。既优化了农业资源要素,利用了闲弃劣质土地,提高了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又拓展了农业发展功能,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层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县是山西省市人口第一大县,资源丰富。“十五”、“十一五”期间,经济以发展工业为主。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付出了代价。发展生态农业不仅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为当地经济作出贡献,而且能够促进洪洞县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符合县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整体思路。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预测41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1990年5月15日,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经过20年来,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已取得较大发展。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开发以年均37的速度增加,1999年产品数量1360个,2000年产品数量总数为1831个,2007年达到15238个,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供的数字,全国绿色食品年生产量达到8300万吨,出口创汇214亿美元。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的7大类、29个分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产品、酒类、饮料类等,其中初级产品占3724,许多企业是大型知名企业,如运城市的胃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维之王食品有限公司、珊瑚红果业有限公司等,都是中国名牌产品。目前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西安、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绿色食品以其鲜明的形象、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位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相当一部分已成功进入了日本、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展示了绿色食品的广阔前景。项目建设单位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拥有9位资历深的种养植技术专家和一座县级科技示范园,在农业种养殖业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经验。项目使用的农药为山西大学化学研究所研制的有机农药。符合A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要求。项目使用的肥料为有机肥、生物肥、光合菌肥等A级绿色食品要求使用的肥料,且项目建设单位已与有限公司签订肥料供应协议。42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莲藕不仅肉白质脆、口感甘甜、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清热凉血,通便止泻、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血散瘀等药效。是大多数人喜爱的食品,是市场上的走俏食品。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较低,素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之美誉。泥鳅还有很好的药效价值。“泥鳅滑液”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泥鳅食疗具有开胃、滋补等效用。目前我国全国人口达14亿。根据统计局资料记载,2009年山西省人口342736万人,且人口总数仍将呈继续增长的趋势;临汾市2009年年末总人口为42217万人,城镇人口1617万人,乡村人口26047万人,城镇化率为3636;调查结果显示临汾市人口数量将继续增加;洪洞县现有人口76万,是临汾市第一人口大县。虽然近几年在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下,我国人口得到了相应的控制,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死亡率大大降低。因此,我国人口将继续呈增长趋势。2009年市生产总值达到763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49元,在全省名列前茅。县莲藕种植历史悠久,名扬三晋,享有“莲花城”之美誉。莲藕是山西省县主要土特产之一。悠久的种植历史、丰富的种植经验为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莲藕的规模种植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目前,在市仅有少数县、市适合种植莲藕,县现有莲藕种植企业仅种植场一家,其种植规模为200亩。因此,莲藕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市场前景看好。第五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51项目选址及可行性分析511项目选址项目位于县镇村,地理坐标为E11138164,N3610807,309国道南侧,108国道西侧,交通较为便利(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512项目选址的可行性分析1村镇发展规划与功能分区项目建设用地为村空闲的废弃地、非耕地,处于村的产业区,符合村的规划布局。2土地利用项目占地667000约1000亩,主要占地为镇工业园区土地及村309国道南侧的少部分空闲地,不占耕地和基本农田,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积极措施,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3环境承载能力项目对区域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及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影响。项目选址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和功能区划、项目用地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项目选址可行。52项目区基本情况521地理位置县位于山西省南部,盆地的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250,北纬36153623,县境东隔霍山与古县相接,西靠吕梁山与蒲县相连,北与霍县、汾西县为邻,南于临汾市接壤。南北最长处为475公里,东西最宽为55公里,总面积为1563平方公里。项目选址于县镇村南端,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522地形地貌县地处华北地区山西台北斜汾渭断陷盆地的北端,东部为霍山背斜西翼,西部为吕梁背斜东翼,主要构造为北东(NE)3050,属华夏系,多为高角度大断层。受此构造控制,全县地形三面环山,中部、南部低平,县城东部为霍山,主峰海拔2346M,西部为罗云山,海拔1500M,中南部海谷盆地,海拔一般为550M左右。全县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丘陵、山前倾斜平原,河谷阶地四种单元,其中以平原丘陵为主,海拔小于600M的河谷平原占总面积的403,6001000M的黄土丘陵占361,基岩山地仅占236,这些地貌基本以汾河为轴承成对称状。项目占地属于平川地带,并位于县镇村南端,符合县土地利用政策,项目选址合理且可行。523水文1地表水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3条,均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汾河自北向南流过全境,在境内汇集了东西两侧十余条支流,较大的支流有洪安涧河与曲亭河,其余均为季节性河流。汾河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在洪洞北部堤村乡杨洼庄入境流经5个乡镇,55个村,在甘亭镇天井村出境,境内长度458KM,河床平均宽度600M,多年平均水量265万M3,年均流量2625M3/S,最大洪峰流量2800M3/S,最小流量为07M3/S,河床标高上端52OM,下端430M,河道纵比降为2。洪安涧河发源于古县热留乡,在洪洞东南苏堡镇入境,在北营村流入汾河,境内长度22KM,多年平均径流量O78亿M3。此外,全县还修有几大渠系,即汾西的七一渠和通利渠,汾东的五一渠,霍泉的南、北干渠,洪安涧河南侧的跃进渠,曲亭水库的南北干渠,渠水主要来源于汾河,洪安涧河和霍泉,其中七一渠从汾河分流的流量为25亿M3/A。2地下水县的地形决定了地下水的总流向,一般地下水从北西、北东两个方向向汾河汇集,地下水埋深也沿流向方向由深变浅。洪洞县域内地下水的补给源除降水外还有地下水的径流,在天然条件下,山前地区浅层地下水补给深层地下水,河谷盆地中间则为深层补给浅层,洪洞县域内地下水的排泄除人工开采外,山区地下水一般出露成泉或以潜流方式泄入下游系统,丘陵台垣因地下水较浅,还以蒸发形式排泄,河谷盆地地下水天然排泄有两条出路一是通过地下径流泄入黄河;二是蒸发。3曲亭水库是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曲亭河上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坝址位于距洪洞县城东南15KM处的曲亭镇吉恒村南,控制流域面积1275KM2。目前坝高达49M,现总库容3440万M3,灌溉面积1056万亩。其中包括洪洞县曲亭、甘亭、冯张、城关、等6个乡镇及10余个村庄。项目种养业用水取自曲亭水库水,水色正常、水质清新、无特殊异味,经化验分析,PH值在6585之间,其它各项指标均满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中农田灌溉水和水产养殖用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要求;符合绿色莲藕种植和无公害泥鳅养殖的用水水质标准且能够满足“莲鱼混养”的用水需求。524气候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干旱多风,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凉爽天气较多。据洪洞气象站2009年地面资料统计,区域内气压变化范围在95079717HPA之间,平均9623HPA;年平均气温136,一月最冷,平均气温32,极端最低气温曾降至189,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6,极端最高气温40。平均气温年较差288;全年日照时段为225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567MM左右,年内降水特点是冬春少雪缺雨,夏季降雨较多,并集中在六、七、八月份,最大日降水量1066MM,年蒸发量17405MM,约为年降水量的36倍;无霜期19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66;最多风向以静风为主,频率38,其次是SW,频率为6,一年各月仍以静风频率最高,4、5、6、7、9月的主导风向为SW,1、3、8、11月为N风,2、10月为E风,12月则为SE风,年平均风速为13M/S,3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为18M/S,8、9月平均风速较小,为08M/S,最大风速为163M/S。每年出现八级以上大风天数平均为58天,沙尘暴天数为12天。县镇村气候温和,水系丰富,空气清新,空气中二氧化硫、悬浮颗粒无、氮氧化物的含量均符合绿色食品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能够满足莲、泥鳅对温度、水资源、空气环境的要求。525自然资源1农业县地处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黄土高原、汾河下游,是山西省的产粮大县,全县共有耕地100万亩,占全县面积的429,其中水浇地41万亩左右,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棉花、烟草、花生等,是山西小麦、棉花的主要产区之一。市农业局于2008年下发的市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拟在县设立市级农业示范区,使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利用。项目用地为甘亭工业园区和部分闲置土地。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生态农业,增加了土地利用率,符合当地政府实施的“菜篮子”工程。2植被县森林总面积3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47。其中森林面积为273万亩,森林主要由皮松、侧柏、油松、山杨、檀子松、普通毛白杨、刺槐、泡桐等树构成。集中分布于东西两山。全县牧草面积74503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3,其中天然草地74369亩,占牧草地面积的998,人工改良草地134亩,天然草地主要分布于东西两山。另外,汾河及其两岸的河漫滩还分布有较为丰富的湿地植物群落,全县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境内共有植物600多种,隶属于105科,哺乳类18种。526矿产资源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的矿种有2O多种,主要有煤、铁矿、石膏、硫磺、石英等,其中以煤炭为主,已探明储量达422亿吨,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527地震县是山西地震活动强度、频度都较大的地区,据山西省抗震办公室编制的山西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县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53项目建设可行性和有利条件分析531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项目位于县镇村南端,项目区域铁路、公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东接108国道和同蒲铁路,北邻309国道,距离市城区20公里。区内水资源丰富,汾河、泽垣渠环绕境内,曲亭水库年蓄水量约3700万平方米,霍泉常年出水量4M3/H,且霍泉管网已敷设到项目区域。天然气管道由南往北贯穿园区。用电直接接至农电专线518高压线路。532劳动力丰富项目所选区域周围有村、村、村、村等村庄,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当地工资标准较低,有利于项目的实施。综上所述,项目选址合理且有良好的建设条件。第六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6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611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生态园的建设本着尊重土地原生资源的原则,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612兼顾景观生态性与娱乐性在对生态园进行实地规划时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土地资源,采用莲鳅套养的生态模式,既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的多样性和趣味性。613开发“体验经济”通过生态园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的感受,吸引临汾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生态园的生产、生活中,增强农耕、民俗体验。614服务设施规划具有现代性在办公区、服务接待区、厕所等服务设施的规划上采用现代化的材质和设计方案。62项目规划原则县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规划,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可持续发展农业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项目根据自身特点和现状,因地制宜,坚持以农为本,以农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开发一片,建成一片,受益一片,滚动发展”的原则,以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和观光业为主要功能区进行开发建设,形成发展长龙经济的“三个构想”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积极发展观光业,适当发展加工业。规划原则621整体性与开放性原则生态园的规划将从整体布局着手,注重观光区和服务区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衔接、相互融合;注重生态园内部各功能区的有机结合。622经济性原则项目将充分发挥高科技公司的优势,强调用最少的人工和资金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强调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623参与性原则项目在观光项目的设置上充分考虑体现“参与感”、“体验感”,结合生态园自身空间广阔、景观丰富等特点,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生态园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层面地体验田园生活的情趣。624特色性原则特色是生态园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就愈强,因此,项目“莲鳅混养”为资源特色,使生态园具有更鲜明的市场特色。625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性原则生态园的规划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统筹规划,分期建设。为保证项目的健康发展,不仅要搞好规划,按规划组织实施,而且要根据资金投入合理分配,进行分期建设。63项目建设总体方案项目按功能规划为游客接待、办公综合区、种养区等;6312010320123年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1修建莲藕种植区和莲鳅混养区,完善其进排水系统;2完善“三通一平”工程。6322012320133年进行剩余工程的建设。1新建游客接待、服务及办公综合区2道路绿化、硬化。64项目建设内容641主体工程1种养区园区拟建700亩莲藕种植区,100亩莲鳅混养区以及循环水池;2办公、服务区项目规划用地40亩作为办公、服务区。642附属工程1三通一平工程;2道路、绿化;3围墙、厕所、泵站、锅炉房、配电室、蓄水池。65总图布置项目主要由种养区和接待、服务及办公综合区组成。详见附图2总平面布置图。表61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单位万元类别序号名称结构类型单位拟建面积单价造价备注一种养区1种养区混凝土亩800097202循环水库混凝土667000426680二办公、服务综合区1办公、住宿楼砖混31530500825224主体工程2小别墅砖混54000837801厕所砖混300082402围墙砖混M1700023403泵站砖混200081604锅炉房砖混300082405配电室砖混200081606蓄水池砖混M31800047207三通一平3000附属工程8绿化100000004409道路硬化混凝土1200000112000合计148544第七章项目技术方案71技术方案原则项目的技术方案依照项目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遵循自然、社会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建立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系统为目的,运用生态学的物资循环转化原理、生态位原理、边缘效应原理进行设计。72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项目使用“莲鳅混养”生态模式,藕田套养泥鳅技术利用泥鳅与藕田一生均只需浅水位的共性,在田块中既种莲藕又养泥鳅。莲藕行、株距较宽,可为泥鳅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盛夏高温季节藕叶高挺且宽、丛生繁茂。成为天然的遮阳棚,十分有利于泥鳅避暑度夏,泥鳅喜食水中细菌、小型寄生虫等动物性饵料,从而大大减少藕田病虫害的发生。泥鳅的粪便是藕田的优质肥料,从而可获得藕田、泥鳅双增产。藕田套养泥鳅是充分利用水资源、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好项目。73绿色食品莲藕生产技术绿色食品莲藕生产是指按照绿色食品莲藕产地环境的要求,选择适宜的生产基地,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综合运用相应的种植业和水产业生产技术,并协调运用其他相关技术措施,进行安全、优质莲藕产品的栽培、加工等生产活动。731项目区产地环境的符合性项目区位于村南端,四周有大片森林和村居民,大气、水、土壤等经国家指定的有关部门检测认定,完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NY/T3912000的要求,生态环境良好。1项目区土壤为中壤土,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在5675之间,含盐量在02以下,其他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中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要求,并且耕层较为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2莲田用水为曲亭水库水,水色正常、水质清新、无特殊异味,经化验分析,PH值在6585之间,其他各项指标均满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中农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要求水质环境质量检测报告详见附件。3项目区用电接自518农业用电供电专线,能够为项目区提供充足的电力。4项目区北邻309国道,东侧有108国道,交通便利,有利于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运进,也有利于莲藕产品的运出销售。732南斯拉夫雪莲种植技术1硬化池修建项目拟建莲池800亩挖池项目通过人工和机械将上部土推出,推深20CM;然后池底进行平整;池底硬化将整平的池底碾实,覆塑料薄膜,然后抹一层3厘米厚的砂浆;池壁硬化用砖垒建池壁与池底成直角,并用水泥砂浆抹面。池壁的高度大于莲藕所需水位最大高度。2品种选择与种植品种选择项目选用山东省济宁市生态莲藕发展中心的南斯拉夫雪莲品种,南斯拉夫雪莲,适宜于浅水种植。藕身洁白、粗壮肥大、主藕46节,长15米左右,生食清脆,淀粉含量高,味甜入口无渣,口感独特,亩产50006000公斤以上。施基肥藕池做好以后施基肥,每亩地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2030公斤复合肥,拌匀整平。种藕消毒莲藕在种植前用8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9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800喷雾种藕,此后用塑料薄膜密封后闷12小时,晾干后即可播种。种藕栽植种藕栽植,宜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栽植,每亩用藕种400500公斤,行距1525米,株距0515米,每穴栽植整藕或主藕12支,或子藕24支。按规定的株、行距排藕,藕头埋入泥中1215CM,后把节稍翘在水面上,以利用阳光温度促进萌芽。四周边行定植穴内的藕头要一律指向田内,以防莲鞭生长使伸出埂外;同时,田内各相邻行种植穴要相互错开,藕头错开并对空,这样可使萌生的莲鞭和长出来的茎叶在田内分布均匀,避免拥挤。3藕田水位调控水位管理原则是浅、深、浅,在幼苗期保持浅水位,以提高水温、低温,促进萌芽和生长。栽种初期,藕田水位可为35CM,浮叶出现后水位可加深至6CM,当出现立叶后可加深至810CM。当水藕出现12片立叶后,便进入了旺盛生长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要逐渐加深水位,以利于茎叶的较快生长,并可抑制细小分枝的发生。水位可从10CM左右,逐渐加深到2030CM。当后把叶出现后,植株进入结藕期,此期保持浅水位,有利于结藕和藕身的膨大,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可在后把叶出现后23天内将水位落浅至1015CM,以后再落浅至57CM4藕田追肥莲藕生长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生长期间还应适时进行追肥。一般追肥23次。第一次在出现12片立叶时进行,每亩施发酵好的有机肥10001500公斤或复合肥58公斤,以促进立叶生长;第二次在荷叶封行前进行,每亩施发酵好的有机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25公斤或尿素15公斤,第三次在终止叶出现时,每亩施发酵好的有机肥15002000公斤或尿素1520公斤或复合肥2030公斤,外加磷酸钙1520公斤。施追肥是宜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并避免在烈日的中午进行。施肥前应放掉部分田水,保持浅水层,肥料渗入土中后再注水至原来水位。如果叶面沾上化肥,应立即泼水冲洗以防灼伤。5补苗种藕栽植后,在萌发生长过程中常会出现缺苗断垄现象,缺苗断垄使田内有效株数不能得到保证,支柱分布不均,也会影响藕的产量。可用移栽藕鞭或种藕的方法进行补苗。移栽藕鞭时,要留有完好的顶芽和根须,并带2片叶子,栽植时要根据藕鞭的长度开好泥沟,并将芽头和藕鞭埋入泥中,小叶露出水面外。6防止病虫害栽种前进行药剂浸种1224小时,栽种后灌水前撒生石灰,每667平方米50千克,7月份全田喷洒50多菌灵50百菌清600培液,每67天喷1次,连喷23次。蚜虫可用10的吡虫啉或,3的啶虫脒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即可。切忌不可用氧化乐果,辛硫磷等药剂,以免烧叶。斜纹夜蛾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如45氯氰菊酯,25氯氟氰菊酯等农药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7采收从当年10月到第二年4月,可根据市场行情随时采收,采藕时可抓住后把慢慢拨出,也可用水泵冲池,等莲藕全部漂起捞起即可。为防治莲藕受冻,霜降后封冬前把池中水放干净,在池内覆盖5CM厚的柴草,秸秆或草苫。留藕种的藕池可灌水30厘米以上,以确保藕种不被冻坏。74无公害泥鳅养殖管理技术1泥鳅特性泥鳅体较长,前段稍园,后段侧扁。眼小,口下位,唇发达,口须5对。鳞小埋于皮下,胸鳍、尾鳍园形,基部有一园形黑点。体灰黑,并杂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体色一般因其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别。腹部颜色较浅,体表沾液丰富。泥鳅属底层鱼类,多栖息于静水及水体有软泥的底层,除特殊原因外,一般不到水体的上、中层活动。生长适宜水温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当水温在5以下,或夏天35以上,以及天旱少水时,它都会潜入泥层中进行“休眠”,只要土壤中稍有湿气能湿润皮肤时,就能够维持生命。泥鳅除用鳃和皮肤呼吸外,还能进行肠呼吸,这是它特有的生理现象。其肠壁薄而血管丰富,能进行气体交换,当水中缺氧时,它浮游水面,吸进空气,在肠管内吸收氧气,然后再从肛门排出废气。泥鳅的另一特点是极会逃走,当池水涨水时,只要池埂有洞,它就会大量逃走。尤其是在春、夏季晚间或雨天,水位上涨后,泥鳅很容易从进水口和出水口逃逸。因此,防逃是人工养殖泥鳅过程中值得重视的环节。泥鳅为杂食性,在幼苗阶段,体长在5厘米以下时,主要摄食枝角类浮游动物。体长58厘米时,转变为杂食,除甲壳类、昆虫幼体、丝蚯蚓等底栖动物外,还摄食藻类、高等植物和有机残渣、碎屑等。体长长到8厘米以上时,则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如硅藻和高等植物的根茎叶及种子。泥鳅特别贪食,在天然水体中多在夜晚摄食,产卵期和生长旺季,也在白天摄食。当水温在2527时,食欲最旺,生长迅速,水温超过30或低于15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泥鳅一般1冬龄可达性成熟。产卵期在49月,以57月最盛,适宜水温为2526。产卵时雄鱼紧紧卷住雌鱼,压着雌鱼腹部,使卵向体外排出,与此同时雄鱼排出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卵常产在水沟、浅水带、水田、水草禾苗根处。卵黄色,园形,粘着性较差。2泥鳅繁殖自然产卵繁殖在产卵池里放入亲鳅,当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在池内放置已消毒的棕片、杨柳树根、水草等作为鱼巢。发现泥鳅产卵后,将已附卵的鱼巢转入孵化池,同时再放入新的鱼巢,待其再产卵。受精卵孵化对水质水温要求不高,一般养殖水体均可孵化,最适水温为2028,大约2天左右时间仔鱼可以出膜。人工催产繁殖在45月气温适宜时,将亲鳅捕起,选择其腹部柔软,色泽略带粉红色,临近产卵征兆的亲鱼,体长在12厘米,体重50克以上,最好60克左右的个体,进行药物催产。其剂量,每尾雌鳅可用鲤PG1个或LRHA510微克,雄鳅剂量减半。然后将催产后的亲鳅放入产卵池,让其自行产卵受精或进行人工受精。最后将受精卵上巢进入孵化池孵化。这种方法可以准时大量有计划地获得鳅苗。放种补充繁殖这是最简便的繁殖方法。即在养鳅水体中投放适量成熟的泥鳅,到生殖季节放置一些人工鱼巢,泥鳅在养殖池塘中产卵,在原池孵化,苗种可用小箱培育,然后仍然在原池中饲养。3人工饲养水泥池养鳅池塘以泥底为好,水泥池池底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放种泥鳅3040公斤。在放种泥鳅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种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12002000公斤。每尾体长25厘米左右,体重4060克达到商品规格。75藕套泥鳅种养技术藕田养泥鳅属于高效生态养殖,一般亩产泥鳅150200千克以上。凡水位较低,淤泥层较薄的藕田,均可用来养鳅。1藕田改造在田块四周挖一条宽253米、深112米的环状鱼沟,两角或四角各设鱼溜一个。挖出的泥土筑成1米的斜坡田埂,坡上和四周环状鱼沟都要覆盖30目以上的白色尼龙网或聚乙烯网,两端及连接处均埋入土中,或在四周插上木板及钙塑板(入泥30厘米),注、排水口要建二道网,外侧可用聚乙烯网、内侧用金属网,以防逃鳅。2投放鳅种放养前应将田水排干,日晒34天,再按每亩撒米糠130千克。次日每亩再施畜肥250千克,晒45天。然后蓄水栽藕,栽藕一周后,每亩藕田放养10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