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集美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集美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集美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集美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美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有效做好辖区内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处置和善后工作,指导和规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将事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的暂行办法、集美街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街道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集美街道辖区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电磁辐射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在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事件;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事件等。二、工作原则本应急预案所称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在我区域内造成或可能造成对人身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秩序一定影响的较大的环境污染事件。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普及环境应急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环境安全意识。建立加强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二)属地负责、部门合作街道办对辖区内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负总责。各社区及时掌握并报告社区范围内的突发环境事件,街直各部门要按照应急预案的职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不断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办事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调度,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实施分级控制、分级管理。不同等级的突发事件,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和响应。(四)依靠科学、快速反应不断完善应急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贮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依靠科学,规范业务操作,实现应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三、突发环境事件分类突发环境事件,根据类型分为水污染、海洋污染、大气污染、放射性污染、生态破坏等事件。四、组织机构与职责(一)组织机构(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成立集美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主任任组长,分管环保工作的街道副主任任副组长,街道各部门(中心)主任、集美派出所所长、集美交警中队中队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及各社区居委会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治办,负责日常工作,综治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综治办、党政办、财经办工作人员组成。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调查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警戒监控组、应急物资保障组6个工作组,事件发生后,应急指挥部及各组立即开始运转,组织指挥和协调相关部门对事件现场进行处理。(二)工作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及各小组的职责(1)环境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制定、修订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根据事件发生后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负责组织环境应急工作的各种保障。部署应急工作的公众宣传和教育,统一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信息。定期组织预案的演练。(2)综合协调组由党政办主任任组长,综治办、安监站配合。综合协调各应急小组的行动,及时传达区应急指挥部的指令,通报各应急小组的应急工作情况,指导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危害。负责应急工作情况、指示、信息的报送、传达等联络工作。根据需要负责向上级应急办公室报告事件情况及请求援助。负责环境应急过程记录,评价行动,组织编写应急事件报告。负责协调组织环境应急工作的各种保障。(3)现场调查组由综治办、安监站、纪工委组成,综治办负责人任组长。配合上级环保部门负责事件的现场调查和取证,主要调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原因以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污染源种类、数量和性质,事件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及可控性;提出应急处置措施建议;协助有关单位做好人员撤离、隔离和警戒工作;协助立案调查事件责任。(4)抢险救援组由综治办、民兵应急分队组成,综治办主任为组长。营救受伤人员,撤离疏散现场及周边危险地带受到威胁的人员。划定危害区域,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控制、消除危害源,排除可能引发次生、衍生和耦合事件的隐患。(5)医疗救治组由综治办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为组长。负责制订救治方案,指导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提出医疗卫生资源调配方案,并组织实施。(6)警戒监控组由集美派出所、集美交警中队、巡逻队组成。负责布置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对事件相关责任人进行监控。(7)应急物资保障组由综治办、财经办、党政办等部门组成,财经办负责人任组长。组织抢险物资、救援设备、器材等及时到位。保障应急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保障电力、通讯、交通设施安全畅通。2、各部门职责(1)党政办本着及时主动、正确引导、遵守纪律、严格把关的原则,做好对事件处理的信息发布工作。车辆调度以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2)财经办保证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突发事件处理所需的装备、器材等物资经费,并做好经费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参与事件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3)街政办负责事件现场及配合上级环保部门测定环境危害的成分和程度;对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区域发出警告,落实控制措施;事件得到控制后配合环保部门指导现场遗留危害物质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消除。(4)综治办负责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分队进行应急模拟演习;组织参与事件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4)街属其它部门根据突发事件处理的需要,配合做好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5)派出所做好法制宣传,密切注视事件动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有关的突发事件,查处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协助环保部门做好污染调查,落实各项强制隔离措施。(6)交警中队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时,负责维持现场交通秩序。(7)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受伤人员治疗与救护,确定受伤人员专业治疗与救护定点医院;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负责统计伤亡人员情况,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8)各社区对辖区环境安全工作负责。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时,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辖区内各单位落实环境安全预防措施;协助和配合相关部门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调查处理。五、应急准备(一)强化环境执法监管,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杜绝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二)加强危险源和危险物的日常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三)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做好应急人员、技术装备的准备和演练。六、应急响应(一)应急启动1、值班人员得知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尽可能详细了解并认真记录有关情况,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单位、污染物种类、性质、规模、数量、人员伤亡、气象条件、周边环境、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情况,并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2、一般突发环境事件,街道领导小组上报区环保领导小组,由区环保分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处理后及时报区政府办公室及区环保局污染控制处备案。3、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应及时报告组长、副组长,同时报告区政府办。4、组长应迅速召集综合协调组的负责人根据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迅速作出是否启动本预案,并视情通知各小组进入预警状态。(二)应急响应的主要措施1、综合协调组、现场处置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要及时了解、掌握环境应急事件的有关信息,优先保护可能受到危害的居民区、学校、医院、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目标。同时督促发生事件的单位落实企业应急预案,采取各项应急措施,减轻或消除对环境危害和生态破坏,并接受相关部门的调查处理。现场调查组全面开展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初步判断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对可能被污染的空气、水体和土壤开展应急监测和动态监控,并进一步判定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及事件等级,随时掌握和报告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综合协调组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展态势下达指令,并做好应急事件处理情况记录。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应把抢救受害人员作为救援的首要任务,及时、有序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控制、消除危险源。2、建立警戒区域。要根据事件危害程度,及时建立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进行紧急疏散,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3、确保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应急防护、救援器材、设备和经费等及时到位,保障电力、通讯安全畅通。七、事件报告与信息发布1、发生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协调组按规定程序向各级有关部门及时报告。2、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向社会及时、准确、全面发布环境事件的有关信息。要正确引导舆论,注重社会效果,防止产生负面影响。八、应急终止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件处理和控制情况,报请区政府宣布结束应急状态。应急状态终止后,现场处置组应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和实际情况,开展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九、应急终止后的行动与后期处置1、处置工作结束后,根据需要督促事发单位开展环境安全后评估工作,对环境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评估环境危害及中长期环境影响。2、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个人的法律责任。3、对严重违规违纪、失职渎职事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十、本预案至颁布之日起施行。附件1、集美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2、集美街道各社区信息报送员通讯录3、应急分队花名册4、放射源分类5、突发事件等级划分二一二年一月十日附件1集美街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林志斌(街道办事处主任)副组长杨志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成员孙学军(街道综治办主任)吴平(办事处主任科员)戴幸生(街道财经办主任)陈向阳(街道街政办主任)陈新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亚斌(街道安监站站长)周建福(集美派出所所长)黄海勇(集美交警中队中队长)张惠敏(岑东社区居委会主任)孙清华(岑西社区居委会主任)陈丽卿(浔江社区居委会主任)石海凤(盛光社区居委会主任)苏颖(银亭社区居委会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孙学军(兼),副主任潘文华附件2集美街道各社区信息报送员通讯录社区应急电话及传真信息报送员应急联络方式岑东社区电话6257538传真6180922胡春西社区电话6687666传真6681230郑秀珠6101899浔江社区电话6687665传真6067543陈丽光社区电话6067575传真6106155陈夏亭社区电话6102608传真6060779吕悦注1社区信息报送员主要负责及时收集并报告信息。2社区信息报送员得到信息后,要在第一时间向街道应急值班室报告。(应急电话6068330,传真6067160)附件3应急分队花名册单位集美街道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党团员婚否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1叶挺才男8206职高团员否集美区高浦村第五组北门路136060093873502051982062600192谢志民男8602中专团员已集美区浔江路139号138599686063502111986022300113陈忆鹏男9010中专清白否集美区集岑路126号158592097473502111990102100114陈俊麒男8902清白清白否集美区渡南路67号137997707063502111989020800195陈震庆男8810初中清白否集美区集岑路112号137992604203502111988102800136陈捷男8812初中清白否集美区大社路28号137997672793502111988122000137黄晓鹭男8311初中清白已集美区岑西路26号138604110093502111983110200148李小龙男8109中专清白否集美区渡南路24号139608340573502111981091500189陈清鸿男7904职高清白已集美区大社路195号1895009760035021119790408001810陈鹏飞男8502中专清白否集美区大社路166号1395001282735021119850216003611陈泽存男8508高中清白否集美区大社路85号1385006664935021119850817001612陈晓斌男8811中专清白否集美区渡南路30号1510599958435021119881130001213陈志鹏男8601大专清白否集美区集岑路152号1385003248935021119860121001914陈谷溢男8307职高团员否集美区岑东路165号1510596939935021119830723001915陈晓寅男8602中专团员否集美区盛光路29号1598076117035021119860214001616陈奭怿男9004中专清白否集美区祠前路19号1360600767335021119900427003417吴思凯男9006中专清白否集美区盛光路34号1580590262735021119900603001818陈弘男9102中专清白否集美区集岑路178号1340073522835021119910209001019刘钟山男8410初中清白否集美区盛光路184号13459040196350211198410090018附件4放射源分类1类源个人极度危险。如果不被安全管理或可靠保护,将很可能对处理这类源或接触这类源超过几分钟的人员造成永久性损伤。如果接近这一数量的无屏蔽物质几分钟至1小时,伤害将可能是致命的。如果由于火灾或爆炸而散开的这一数量的放射性材料,有可能但不大可能对直接接近的人员造成永久性损伤或生命威胁。对几百米以外的人仅具有极小的或没有导致立即健康效应的风险,但污染区域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去污。去污区域的范围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源的类型和大小,是否散开或怎样散开,以及气象条件)。对大源,去污区域可能达到1KM2或更大。1类源几乎不可能将公共补给水源污染到危险水平,即使放射性材料高度可溶。2类源个人非常危险。如果不被安全管理或可靠保护,可能对处理这类源或在短时间(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接触这类源的人员造成永久性损伤。如果接近这一数量的无屏蔽物质几小时至几天,伤害将可能是致命的。如果由于火灾或爆炸而散开的这一数量的放射性材料,有可能但非常不大可能对直接接近的人员造成永久性损伤或生命威胁。对1百米以外或更远的人仅具有极小的或没有导致立即健康效应的风险,但污染区域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去污。去污区域的范围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源的类型和大小,是否散开或怎样散开,以及气象条件),但不可能超过1KM2。2类源根本不可能将公共补给水源污染到危险水平,即使放射性材料高度可溶。3类源个人危险。如果不被安全管理或可靠保护,可能对处理这类源或接触这类源达数小时的人员造成永久性损伤。如果接近这一数量的无屏蔽物质几天至几周,伤害可能是致命的(尽管不大可能)。如果由于火灾或爆炸而散开的这一数量的放射性材料,有可能但极度不大可能对直接接近的人员造成永久性损伤或生命威胁。对几米外的人仅具有极小的或没有导致立即健康效应的风险,但污染区域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去污。去污区域的范围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源的类型和大小,是否散开或怎样散开,以及气象条件),但可能不超过1KM2的一小部分。3类源根本不可能将公共补给水源污染到危险水平,即使放射性材料高度可溶。4类源不大可能有危险。这类源非常不大可能对任何人造成永久性损伤。然而,如果不被安全管理或可靠保护,可能(尽管不大可能)对处理这一数量的无屏蔽放射性材料或接触它或接近它达许多周的人员造成临时性损伤。如果由于火灾或爆炸而散开的这一数量的放射性材料,不可能对人员造成永久性损伤。5类源没有危险。这类源不会对任何人造成永久性损伤。如果由于火灾或爆炸而散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