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1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2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3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4页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沁源梗阳煤业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规范我矿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保障本矿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及时有效地预防煤矿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的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煤矿安全规程(2011)、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长治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主要包括瓦斯爆炸事故、透水事故、矿井火灾事故、煤尘爆炸事故、冒顶片帮事故等。14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过程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其中,专项预案主要有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重大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重大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矿重大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长治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沁源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现场处置方案主要有矿井瓦斯、煤尘、水灾、火灾、顶板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综合应急预案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长治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外部相衔接的预案沁源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5应急工作原则15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应急管理工作为出发点,结合应急工作“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快速响应,协同处置;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把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备的手段,切实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和科学指挥能力。152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矿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矿山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救援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153平战结合,专辅互补充分发挥生产矿井作为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将正常生产、消灾演练与应急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救援队伍力量,引导,鼓励实现一队多能,一人多长,培训和发挥辅助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由原山西潞安甲义晟煤业有限公司、国营王和煤矿及国有空白资源整合而成,公司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北部王和镇后沟村一带。行政区划属沁源县王和镇管辖。经济性质,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能力90万吨/年。井田面积80331平方公里,批准开采111煤层,可采煤层共五层,分别为上组3、6煤层,下组910、10下、11煤。矿井保有储量7003万吨,设计可采储量3031万吨,现为基建矿井,服务年限241年;从业人员120人。212生产系统目前,该矿为基建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井筒采用半圆拱断面,锚网喷支护形式(山西省煤炭设计院)。掘进工作面岩巷采用炮掘,打眼采用MZ12型电钻打眼,煤巷采用SE200A型综掘机,运输方式为SGB620/30T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和DTC100/35/1322型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采用无级绳连续牵引和调度绞车牵引接力运输。213通风系统2131该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目前,该矿为基建矿井。三个井筒掘进工作面均采用FBD63/112型局扇压入式送风。2132矿井通风方法矿井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主要通风机安装2台FBCDZ1027B型矿用防爆轴流式通风机,1台工作,1台备用。目前,三个井筒掘进工作面均采用FBD63/112型局扇压入式送风。待形成通风系统后通风方法机械抽出式。214提升系统提升方式该矿提升为B800MM带式输送机,电机功率N132KW,施工前期为单钩串车;主斜井采用单滚筒JK2/20X型提升机,担负全矿提煤、下料等提升任务。井下运煤系统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和人工推送矿车运输。215综合排水系统本矿井主排水泵房设于主斜井底车场附近,矿井水泵房经主斜井敷设的两趟排水排至地面。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14M3/H,最大涌水量为24M3/H。井下主水泵房位于井底车场附近,主水仓容量为200M3,副水仓容量为180M3。水泵房安设3台4DA88型多级离心水泵,电机功率为37KW,额定扬程120M,额定流量46M3/H,排水高度100M。三台主水泵中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矿井水经主斜井敷设的2趟D1084钢管长度430M排至地面216矿井供电、通信及安全监控系统2161供电系统该矿井田内已建有35KV变电站一座。该变电站供电电源采用双回路,一回35KV电源引自王陶35KV变电站35KV母线段,导线型号为LGJ150,供电距离为6KM;另一回35KV电源引自古寨110KV变电站35KV母线段,导线型号为LGJ150,供电距离为15KM(规划中)。两回电源线路一回工作,一回(带电)备用,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能保证矿井全部负荷供电。2162通信系统通信系统采用HJD80A程控交换机。公司电话和县电信局连网,光缆直接进入公司并开通了直拨电话,外线可以直通各科室,内线电话通过4位号码自动交换,井下选用MHYVA3230208型防爆电话。地面科室可通过主机与矿外通话,主机对外设两对中继线,主要领导、调度等主要科室另设外线。本矿井上下共有电话52部,外线9部,内线43部,井上、下通讯畅通。2163安全监控系统矿井装备了KJ78N型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其中配备了基本分站3台,配备甲烷传感器9台、开停传感器3台、馈电传感器3台、风速传感器1台,监控系统运转正常。217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类型本区属于霍山岩溶水系统,构成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本区属于洪山泉域,属于泉域中部地带的径流地带。本地区由于各砂岩体含水层均为弱富水性,充水方式均以顶板淋水为主,因此,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类型。2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在煤矿井下作业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是煤矿五大致灾因素,这些危险、有害因素一旦引起事故,往往造成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火灾、水害、片帮冒顶、有害气体中毒和窒息等重大事故,酿成灾难性后果。,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矿井均为重大危险源高瓦斯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层自燃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及以上的矿井结合煤矿生产实际,风险分析如下221瓦斯事故的危害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我矿瓦斯和CO2涌出量鉴定结果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87M3/T,为低瓦斯矿井。瓦斯事故的危害一是爆炸产生高温火源;引起火灾,扩大灾情。二是爆炸产生高压、冲击波;瓦斯爆炸产生高温会使气体突然膨胀,而引起气体压力的骤然增大,对周围物体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三是有害气体;瓦斯爆炸后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爆炸后气体的氧浓度大为减少,如果有煤尘参与爆炸,一氧化碳的生成量会更大,危害更严重。222煤尘爆炸的危害2221煤尘爆炸危险性及煤层的自燃倾向据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报告,3、6号煤层火焰长度50MM,扑灭火焰岩粉量为60,煤尘有爆炸危险性。2009年7月由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对本矿910、11号煤层进行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鉴定结果煤的吸氧量分别为060CM3/G、054CM3/G,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均为类,属自燃煤层。2010年6月山西省地质矿产局二一三实验室对2、3、6、9、910、10下、11号煤层煤的自燃倾向性作了测试,测试结果3号煤层煤的吸氧量分别为065CM3/G,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自燃煤层;6号煤层煤的吸氧量分别为068070CM3/G,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自燃煤层;910号煤层煤的吸氧量分别为073075CM3/G,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容易自燃煤层;10下号煤层煤的吸氧量分别为069071CM3/G,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容易自燃自燃煤层;11号煤层煤的吸氧量分别为067072CM3/G,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容易自燃自燃煤层;2222煤尘爆炸的危害特点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焚烧的程度严重,爆炸能够连续发生,燃烧爆炸产物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使一氧化碳中毒成为人员的主要原因,在巷道壁面和支架上产生粘快和破渣。223透水事故的危害及预兆2231矿井水对煤矿生产的危害及影响由于矿井水的影响,可造成顶板淋水,使巷道内气体的湿度增加,泥水增多,不利于文明生产,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在生产建设中,矿井水量越大,安装排水设备和排水费就越高,提高煤炭开采成本。矿井水对设备有腐浊作用,缩短生产设备使用寿命。矿井水一旦越过矿井的排水能力或透水,轻者会造成矿井巷道或采区被淹,导致停产,重者会矿毁人亡。由于受到水的威胁,有些矿井在开采时需留设隔水煤柱。2232透水预兆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前,一般有以下预兆挂红,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水锈;挂汗,这是由于压力渗过微小裂隙凝聚于岩石和煤层表面。煤壁、空气变冷,人可以感觉到阴凉,用手放到煤壁上有凉感。出现雾气,由于工作空间与积水有温差。水叫,压力水与缝隙挤压,摩擦而发生嘶嘶的叫声。顶板来压,底板彭涨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224火灾事故的危害凡是发生在煤矿井下的或发生在地面而威胁井下安全的火灾,均称为矿井火灾。根据引火源不同,又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两类。外因火灾是指由外来热源造成的火灾;内因火灾是指煤炭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相互作用产生热量聚集而引起的火灾,又称煤炭自燃。矿井火灾的危害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使井下人员中毒或死亡。引起瓦斯、煤尘爆炸。毁坏设备和资源。影响正常生产,造成经济损失。225顶板事故的危害2251冒顶前的预兆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时,支架发生的劈裂声。掉渣,顶板严重破裂时,折梁断柱就要增加,随着就出现顶板掉渣现象。片帮,冒顶前煤壁所受压力增加,变得松软,片帮比平时多。裂缝,顶板的裂缝,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一种是由于采空区顶板下沉引起的采动裂隙。脱层,顶板快要冒落的时候,往往出现脱层现象。漏顶,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在大面积冒顶以前,有时因为背顶不严和支架不牢出现漏顶现象。2252试探有没有冒顶危险的方法主要有木楔法在裂缝中打入小木楔,过一段时间,如果发现木楔松动或夹不住了,说明裂缝在扩大,有冒顶危险。敲帮问顶法用钢钎或手锤敲击顶板,声音清脆响亮的表明顶板完好;发出“空空”或“嗡嗡”声的,表明顶板已经离层,应把离层的岩块挑下来。震动法右手持凿子或镐头左手指尖扶顶板,用工具敲击时,如感到顶板震动,即使听不到破裂声,也说明此岩石与整体顶板分离。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如图31所示。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安全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抢险救灾组医疗救护组技术专家组物资供应组后勤保障组警戒保卫组善后处理组图31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图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指挥机构及职责矿井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常务副总指挥由总工程师担任,副总指挥由生产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和机电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采掘、通风、机电、生产技术、安全等部门人员组成。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总经理、总工程师和其他领导必须立即赶到救灾指挥现场,组织抢救,总经理是负责处置事故的指挥者。在总经理未到之前,由常务副总经理或值班经理负责指挥。我矿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如下总指挥李海忠(总经理)常务副总指挥吴志伟(总工程师)副指挥李刀虎(生产副总经理)裴建胜(安全副总经理)梁宝善(机电副总经理)成员刘建兵(通安处处长)冯俊义(安全指挥中心主任)宋磊(生产技术处处长)陈书科(机电处处长)肖锡安(通安处副处长)孙金牛(安全指挥中心副主任)苏亚斌(供销处处长)张孝锦(后勤处处长)李方金(保卫科科长)吴军(综合办主任)322职责(总原则按照应急组织体系框图,有什么机构叙述什么机构;有什么人员叙述什么人员,要前后一致)3221总指挥是处置事故的指挥者,在矿常务副总指挥及副总指挥的协助下,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应急救援计划。(2)常务副总指挥是总指挥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总指挥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总指挥不在或总指挥无法履行总指挥职责时全权代表总指挥行使总指挥职责。(3)副总指挥(安全副总经理)根据指挥的命令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组织所必须的人员待命,控制入井人员,保证救险灾人员和器材及时到位,指挥抢救遇难人员。(4)副总指挥(机电副总经理)负责事故地点的电源控制及掌握矿井停送电工作,及时完成总指挥安排任务。(5)通安处处长按照总经理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为实现自然通风及恢复主通风机运转做好技术指导工作,重视主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组织瓦斯排放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6)生产技术处处长按照总经理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总经理进行抢救、撤人和灾害处理。(7)井下各区队队长、班长负责按本矿指挥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清点人数,及时向安全指挥中心汇报,并随时接受总经理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在撤退前当班第一责任者负责将动力、主副风机馈电开关打到零位并闭锁,关闭供水阀门。(8)安全指挥中心主任保证救灾人员的生活事宜,做好检查人员,灾害遇难家属及其他有关人员的接待安排工作,指挥保卫组配合公司保卫部负责井口要害部门的保卫和维持秩序,及时完成总指挥安排任务。323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具体事务工作。办公室设在矿井安全指挥中心,主任由安全指挥中心主任担任,副主任由相关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副总工程师及有关部门人员共同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1)负责矿山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2)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3)调动矿山应急救援力量,调配矿山应急救援资源(4)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山医疗救护工作(5)调用矿山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6)矿山事故扩大或专业领域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7)完成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324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事故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救护队组成,主要负责指挥井下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各种安全生产事故。设以下专业小组(1)抢险救灾组由矿山救护队和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的有关单位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实施现场抢险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2)技术专家组由与煤矿有关的技术专家和本矿技术负责人组成。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3)物资供应组主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4)警戒保卫组主要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人员疏散、治安及交通秩序维持等工作(5)医疗救护组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6)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车辆调度及后勤保障等工作。(7)善后处理组负责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和补偿等善后处理事宜。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建立和完善对瓦斯、自然发火、顶板的监测监控系统,一旦瓦斯超限,立即停产、撤人,并按事故进行追查。要有专人对瓦斯、一氧化碳、水害、顶板状态的分析,从技术、装备、管理、程序等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生。根据煤矿实际情况来确定监控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411我矿危险源的监控主要分以下三个方面(1)矿井在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加强对易发生事故的危险源进行监控,并指定专门人员和部门负责管理。对危险性较高的地点重点监控,及时分析有关监控信息,跟踪整改情况。(2)安全指挥中心负责全矿井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接收、报告、初步处理、统计分析工作。(3)矿井根据地质条件,可能发生灾害的类型、危害程度建立矿井基本情况和事故隐患及危险源台帐,同时上报集团调度中心备案,同时要立即停止生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控制事故发生的措施详见专项预案。412我矿危险源监控共有四种方式(1)井上下安设瓦斯报警断电仪,对井下重要地点及主要目标,设施进行适时监测、监控,按煤矿安全规程报警、断电、复电浓度范围予以布控。(2)各作业地点设立专职安全员、瓦检员予以及时不间断检查,同时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检仪。(3)井下主要作业场所及巷道设立巡回检查员,以便检查各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及监控管理人员工作的质量,劳动纪律。(4)我矿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跟班入井进行全面巡回检查。413我矿危险源监控措施4131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预防瓦斯爆炸以下三方面一是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二是防止瓦斯引燃;三是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防止瓦斯积聚和超限的措施。所谓瓦斯积聚是指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出现局部瓦斯浓度达到2,体积超过05M3的情形。加强通风管理,加强瓦斯检查与检测,加强排瓦斯巷检查,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瓦斯。防止引燃措施防止明火;防止爆炸火焰;防止电火花;防止其它火源。防止瓦斯灾害事故的扩大技术措施实行分区通风;简化通风系统;搞好综合防尘;编制周密的预防与处理瓦斯煤尘爆炸的计划;安全装置要齐全。4132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减少煤尘生成,防止煤尘沉积和飞扬的措施煤层注水;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通风除尘;喷雾洒水;冲洗粉尘。防止煤尘引燃。防止煤尘爆炸扩大的措施在巷道内设置水棚和岩粉棚。4133矿井水害的防治措施1坚持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2地面防治水主要包括填塞通道,排除积水,挖排洪沟,巩固防洪堤,整铺河底及河道。3井下防治水措施留设防水煤柱。开采煤层的顶板以上和底板以下与含水层及被淹井巷的距离要符合安全厚度的要求。在开采水害威胁较大的煤层时,除积极搞清水文地质情况外,还要在井巷适当地点建筑水闸门,以便与其它地区隔离。在有突水可能的地区、含水层、导水断层要进行疏放水,以消除水源对采掘工作面的威胁。注浆堵水。4134预防矿井火灾的措施(1)预防外因火灾的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使用不燃性材料;严禁明火取暖,施工;严格控制易燃物品的堆放,使用带盖的铁桶收集;设置防火材料,器材和设施。(2)预防煤炭自燃的措施正确选择开拓方式、巷道布置与采煤方法、要做到煤层切割量小,回收率高、回采速度快,采空区必须隔绝。防止漏风,做到风流稳定,漏风量小,通风网路中有关区段易于隔绝。进行预防性措施。利于阻化剂防火。(3)灭火方法井下灭火方法有直接灭火法、隔绝灭火法、综合灭火法。4135采场冒顶的预防措施顶板垮落类型可把采场大冒顶分为压垮型、推垮型、漏垮型三种(1)压垮型冒顶事故是由于坚硬直接顶或老顶运动时垂直与顶板无向的作用力,压段支架、或使支柱压入底板造成大面积冒落事故;(2)推垮型冒顶事故是由直接顶和老顶大面积运动造成的;(3)压垮型冒顶事故是由于老顶来压时发生的。预防措施(1)采用能及时支护悬漏顶板的支护架;(2)严禁工人在无支护空顶去操作。42预警行动根据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预报和预测结果,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对生产安全事故采取以下措施421接到矿井发生事故的信息后,及时下达预警指令。422及时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立即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到矿调度室集中并通知有关应急救援队伍、救援装备储备单位、救援技术支持单位,做好应急准备。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或采取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423根据事态发展,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424预警级别的划分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事故的可控性预警组织级别原则上分为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预警行动相应的级别)具体如下(1)有可能发生事故造成20人以上被困,或可能导致20人以上死亡,为红色预警;(2)有可能发生事故造成1019人被困,或可能导致1019人死亡,为橙色预警;(3)有可能发生事故造成39人被困,或可能导致39人死亡,为黄色预警;(4)有可能发生事故造成12人被困,或可能导致12人死亡,为蓝色预警。43信息报告与处置431信息报告与通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发现事故的第一人应立即报告矿井安全指挥中心(值班电话24小时值守电话内线8000外线03557960989),矿井安全指挥中心应立即通知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得到总指挥批准后,迅速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相关单位负责人。432信息上报与传递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通讯组应于1小时内向沁源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沁源县煤炭工业局、县政府应急办和乡政府企业办报告(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5)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险和处理的有关事宜。附信息报告程序41事故汇报程序图值班领导救护队矿领导医院各项目部上级安全指挥中心矿指挥中心事故地点通安处生产技术处机电处供销处后勤处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按有关规定全面负责本矿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情况给予协调或启动本预案。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本矿事故的可控性,应急响应原则上分为I级响应、级响应、级响应和级响应(本矿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应急响应相应的分级),具体如下(1)发生事故造成20人以上死亡(被困),或导致100人以上重伤,或导致50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为I级响应;(2)发生事故造成1019人死亡(被困),或导致5099人重伤,或导致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为级响应;(3)发生事故造成39人死亡(被困),或导致1049人重伤,或导致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为级响应;(4)发生事故造成12人死亡(被困),或导致19人重伤,或导致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为级响应;52响应程序本矿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步骤。应针对应急响应分步骤制定应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程序指导各类生产事故应急响应。矿井发生级煤矿事故时,启动本矿应急预案,本预案进入预备状态并上报有关部门;发生级煤矿事故时,启动本矿应急预案,并在指定时间上报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发生级和I级煤矿事故灾难时,需立即上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各类型生产事故(如瓦斯、煤尘爆炸、矿井火灾等)应按照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实施应急处置。在专项预案中明确应对次生事件的相关内容。当生产事故的事态无法有效控制时,应按照有关程序向国家应急机构请求扩大应急响应。521矿井发生事故达到级响应标准时,事故矿井立即启动矿井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矿应急救援指挥部进入预备状态,做好如下应急准备(1)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向指挥部领导和有关成员报告事故情况,指挥部主要成员到位,下达矿山应急指挥部领导关于抢险救援的指导意见。(2)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及时向指挥部领导汇报。(3)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事故类别、灾害情况和救援工作的需要,通知应急救援技术组、矿山救护大队、医院等单位和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522矿井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达到级响应标准时,立即启动预案,并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见附图51)。(1)矿安全指挥中心负责接收事故的报警信息(值班电话7960989),接到事故报告后事故的详细情况记录,并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到安全指挥中心集中。关闭是(2)总指挥(或总指挥授权)决定启动本预案,指挥部正式运转。(3)指挥部办公室整理事故资料、图纸,提供区域内矿山救援力量情况、矿山救援技术级等相关资料,供指挥部决策、指挥使用。(4)由总指挥或常务副总指挥组织研究、决策救援方案,指挥部成员根据指挥部决定各自的职责。(5)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确定委派现场工作组的人选和救援技术组的人员。事故发生接警信息接收与处理信息反馈否应急启动救援行动事态控制信息传报信息收集与分析有关成员到岗技术组到位应急队伍准备响应升级应急增援指挥部成员到位公众信息发布指挥成员赶赴现场技术组支援现场应急抢险医疗救护灾区人员撤离现场监测与评估附图51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程序示意图53应急结束当矿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排除后,本矿已经进入恢复阶段,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应急状态可以终止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并发布应急状态终止命令,宣布应急状态终止。在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需要,组织信息发布,说明有关事故处理完毕后的调查结果、采取的措施、善后处理的安排及预防改进措施等。6信息发布事故发生后,由现场指挥部总指挥授权安全副总经理裴建胜配合上级部门并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根据事故信息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其发布发生事故的具体情况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7后期处置应急救援结束后,本矿应做好如下工作(1)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灾人数,清点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设施等,对于在救援中损耗的应急物资必须重新更换配备,始终保持完好应急恢复应急结束总结现场恢复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状态。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整理好抢险救灾记录、图纸等,及时总结分析,写出救灾报告。(2)尽快恢复生产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矿井事故中可能会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如顶板垮落、火区复燃等,因此在恢复通风、清理现场时必须检查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加强支护等。(3)按照国家有关事故调查的规定,救灾完成后,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以充分吸取事故教训,从管理、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安全措施。(4)妥善安置遇难人员的家属,人力资源部门和工会组织负责做好遇难人员的详细统计资料,并及时报告煤矿安全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全力做好遇难人员亲属的接待、安抚和补偿工作。(5)人力资源处应组织编制对各类专业应急人员、本矿员工的再次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对应急培训进行总结,内容应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人员、培训效果、培训考核记录等。进一步加强职工事后安全再教育,以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6)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及抢险救援的过程,总结应急预案在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进行修改。8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1)矿山应急救援指挥部与沁源县郭道矿山救护大队、沁源县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沁源县人民政府、长治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建立畅通的通信网络。(2)矿山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建立应急专线电话,指挥部成员、指挥部办公室人员在住宅电话和手机作为备用联系方案,移动电话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3)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办公室、矿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以及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建立专线通信联系,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通信手段,保证通信联系畅通。(4)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与井下基地、井下基地与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系也须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建立起来。(5)矿对通信设施及设备定期及时进行维修,并及时进行更新。82应急救援队伍保障我矿成立了矿山救护队伍(兼职),随时做好处理重特大事故的准备。做好应急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煤矿应急能力;加强与其它煤矿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加强职工的自救互救能力。矿井与山西省沁源县郭道矿山救护大队签订救援协议。83应急装备保障(1)矿井负责按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要求,建立健全井上、井下消防材料库,储备局部通风机、水泵、风筒、水管、灭火器、施工材料(如料石、红砖、水泥、黄沙、方木、木板等)必需救灾装备及物资(后附应急物资配备明细表)。(2)物资供应科与生产厂家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保证应急救援时,急需装备能及时购买到货。84经费保障矿为矿山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物质、资金保障。矿必须将安全费用的10作为应急救援经费,保证专款专用,并能随时取出。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进行预算,财务处审核,经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审定后,列入年度预算;重特大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财务处对应急处置费用进行如实核销,并进行监管。85其他保障851交通运输保障(1)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必须保证井下和井上运送人员和救援物资的运输车辆的应急使用。(2)矿山救援和医疗救护车辆配备专用警灯、警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后,请求地方政府及时协调对事故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通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受交通信号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赢得抢救救灾时间。852矿山救援医疗保障(1)矿井发生事故时,矿井医疗站负责在第一抢救时间检查、急救遇险人员。(2)矿井与沁源县王和镇卫生院签定救护协议,为矿井医疗救护提供保障。853治安保障(1)发生事故后,由公安和保卫等人员维护矿井社会秩序和道路交通。(2)控制下井人员,无关人员不准下井。854技术支持我矿成立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组,为事故处理提供技术支持。855后勤保障我矿成立矿山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组,为事故救援提供物资支持,确保救援物资及时到位。9培训与演练91培训我矿应急办公室、党群工作部会同有关单位,每半年组织开展应急宣传教育培训,提高相关方面的应急意识,熟悉各类灾害下的应急救援程序及自救互救知识、相关避灾路线等,减少人员伤亡。人力资源处应组织编制对各类专业应急人员、本矿员工的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同时对应急培训进行总结,内容应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人员、培训效果、培训考核记录等。矿山救护队每月至少进行1次佩戴氧气呼吸器的训练,每次佩戴氧气呼吸器的时间不少于3小时;每季至少进行1次高温浓烟演习训练。新矿山救护队员必须经过3个月的基础培训,再经过3个月的编队实习,并综合考评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矿山救护队员。新招收的辅助救护队员必须经过45天的救护知识基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辅助救护队员。矿山救护队员、辅助救护队员,每年必须接受2周的再培训和知识更新教育。92演练煤矿本矿每年5月份必须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练。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应针对预案内容要求,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做好演练的策划,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总结内容应包括演练项目和内容、参加演练的单位、部门、人员和演练的地点、起止时间、演练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演练动用设备、物资、演练效果、改进的建议、演练过程记录文字、音像资料等。10奖惩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本矿给予表彰,并给予单位15万元、个人15千元的奖励。(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的;(2)抢排险事故或者抢救人员有功,使本矿和职工生命财产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的;(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且实施效果显著的;(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分别在管辖范围内进行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移交公安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不按规定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2)不及时报告事故真实情况,延误处置时机的;(3)不服从应急指挥部的命令和指挥,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救援资金或者物资的;(5)阻碍应急救援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进行破坏活动的;(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7)有其他危害应急救援工作行为的。11附则111应急预案备案按照有关规定,应急预案在长治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抄报长治市煤炭局、长治煤监分局、沁源县安监局、沁源县煤炭局等部门进行存档。112维护和更新本矿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修订条件如下(1)新法律、法规、标准的颁布实施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修订;(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的预案修订条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3)预案演练或生产事故应急处置中发现不符合项;(4)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变化;(5)其它需要修订预案的原因。113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114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备案后自企业负责人签发发布之日起实施。12附件121附表附表1矿井应急报告及救援单位联系方式附表2矿井应急召集单位人员联系方式附表3应急物资保障附表4应急救援自救互救队伍花名表122附图附图1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附图2井上、下对照图附图3巷道布置图附图4采掘工程平面图附图5通风系统图附图6井下运输系统图附图7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附图8排水、防尘、防火等管路系统图附图9井下通信系统图附图10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附图11井下避灾路线图附图12压风管路系统图第二部分安全生产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附件1沁源梗阳煤业公司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的测试报告,井田内3号煤层有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尘是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悬浮于采掘空间微小煤粒,粒径在小于1以下的煤尘悬浮于空气中遇火可能燃烧甚至爆炸。煤尘爆炸与瓦斯爆炸相比,具有产生能量大、燃烧时间长、产生CO多的特点,因此产生的后果和危害也最为严重。煤尘爆炸产生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1)未实行煤层预注水或注水效果差实践证明,合理的煤尘预注水能够降低工作面煤尘量的5080,不实行湿式作业,工作面将产生大量煤尘。(2)通风系统不合理,矿井空气中煤尘含量超限局部巷道断面小,不符合通风安全的要求;未进行风量配置或配置不合理,风速过大造成巷道及采掘工作面风速超限,引起煤尘飞扬;风速过小又不能将悬浮的煤尘及时带出工作面,其它降尘措施又不完善,使空气中的含尘量增多。(3)各扬尘点洒水降尘不力矿井喷雾洒水防尘系统不完善,各扬尘点洒水降尘不力,或防尘洒水管路未延伸至各原煤转载点;出煤时未及时开启喷雾洒水装置或已开启喷雾洒水装置但供水量不足。(4)降尘措施不力未及时清除巷道积尘,沉积在巷道四壁的煤尘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受到气浪冲击再度扬起形成“煤尘云”。(5)隔爆设施设置位置不合理井下隔爆水棚设置位置不合理,隔爆水袋数量不足或水量不足。(6)存在电火花、明火井下电气设备存在失爆现象。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井下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后,救援人员应按照“紧急救灾、妥善避难、安全撤退、救人优先”的原则抢险救灾。(1)以抢救遇难人员为主,必须做到有巷必入,本着“先活者后亡者、先重伤后轻伤、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救险。(2)在进入灾区侦察时,发现火源及时扑灭。确认灾区没有火源不再引起再次爆炸时,即可对灾区巷道进行通风。应尽快恢复原有的通风系统,加大风量,排除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迅速排除这些气体,既有利于抢救遇难人员,减轻遇难人员的中毒程度,又可以消除对井下其他人员的威胁。(3)消除巷道堵塞物,以便于救人。(4)寻找火源,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5)做好灾区侦察、寻找爆炸点、灾区封闭等工作。3组织机构及职责总指挥李海忠(总经理)常务副总指挥李刀虎(生产副总经理)副指挥吴志伟(总工程师)裴建胜(安全副总经理)梁宝善(机电副总经理)成员刘建兵(通安处处长)冯俊义(安全指挥中心主任)宋磊(生产技术处处长)陈书科(机电处处长)肖锡安(通安处副处长)孙金牛(安全指挥中心副主任)苏亚斌(供销处处长)张孝锦(后勤处处长)李方金(保卫科科长)吴军(综合办主任)31职责(1)总指挥是处置事故的指挥者,在矿常务副总指挥及副总指挥的协助下,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应急救援计划。(2)常务副总指挥是总指挥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总指挥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3)安全副总经理根据指挥的命令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组织所必须的人员待命,控制入井人员,保证救险灾人员和器材及时到位,指挥抢救遇难人员。(4)机电副总经理负责事故地点的电源控制及掌握矿井停送电工作,及时完成总指挥安排任务。(5)通安处处长按照总经理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为实现自然通风及恢复主通风机运转做好技术指导工作,重视主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组织瓦斯排放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6)生产技术处处长按照总经理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总经理进行抢救、撤人和灾害处理。(7)井下各区队队长、班长负责按本矿指挥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清点人数,及时向安全指挥中心汇报,并随时接受总经理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在撤退前当班第一责任者负责将动力、主副风机馈电开关打到零位并闭锁,关闭供水阀门。(8)安全指挥中心主任保证救灾人员的生活事宜,做好检查人员,灾害遇难家属及其他有关人员的接待安排工作,指挥保卫组配合公司保卫部负责井口要害部门的保卫和维持秩序,及时完成总指挥安排任务。32应急组织体系煤尘爆炸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主要由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以及现场应急指挥部组成,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主要由通风、机电、安监等部门的人员以及总经理、总工程师组成。附煤尘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图山西沁源梗阳煤业有限公司总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安全指挥中心生产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指挥中心主任运输队队长机电处处长后勤处处长通安处处长保卫科科长生产技术处处长地测科科长通风科科长应急科科长33指挥机构及职责331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煤矿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应参照综合预案的指挥机构设置,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后,总经理、总工程师和其他领导必须立即赶到救灾指挥现场,组织抢险,总经理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总经理未到之前,由值班总经理负责指挥。332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矿井安全指挥中心,主任安全指挥中心主任担任,成员由有关副总工程师及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共同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1)负责矿山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2)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3)调动矿山应急救援力量,调配矿山应急救援资源。(4)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山医疗救护工作。(5)调用矿山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6)煤尘爆炸事故灾难扩大或专业领域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7)完成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33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结合煤尘爆炸的实际情况,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可设五个救灾小组(1)通信供电主扇组熟悉井下各条供电线路,并绘制各采区变电所供电系统图。确保井下通信畅通,一旦发生煤尘爆炸时,能保持正常联系。根据总经理命令,必要时对主扇进行反风。(2)通风组负责日常的通风系统管理,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组织排放煤尘爆炸产生的有害气体,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完善必要的局部反风设施,确保重点地段能进行局部反风。(3)安全撤退组负责按指挥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清点汇总人数等工作,并及时汇报。要求各单位撤退前将动力、主副风机馈电开关打到零位并闭锁,同时关闭供水阀门。(4)后勤保障组供应所需物资、设备,并且保质保量到位。负责救援人员的食宿安排工作。(5)安全保卫组参加抢险救灾的全过程,根据批准的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调配检查人员,对作战计划的各环节、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确保作战计划安全顺利完成,发现不安全因素有权制止并提出安全可靠的补救措施,及时向本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听取指令。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保证井口附近无火源。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我矿危险源监控共有四种方式(1)井上下安设瓦斯报警断电仪,对井下重要地点及主要目标,设施进行适时监测、监控,按煤矿安全规程报警、断电、复电浓度范围予以布控。(2)各作业地点设立专职安全员、瓦检员予以及时不间断检查,同时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检仪。(3)井下主要作业场所及巷道设立巡回检查员,以便检查各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及监控管理人员工作的质量,劳动纪律。(4)我矿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跟班入井进行全面巡回检查。411减降尘措施在矿井生产和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尘量或降低空气中的浮尘含量,是防止发生煤尘事故,减少职业病发生的基本措施。应采取以下措施(1)通风防尘。通风是稀释和排除工作地点悬浮矿尘的有效措施,较适宜的排尘风速为152M/S。风速太高,易将积尘吹起;风速过低,则不能将浮尘带出采掘空间。(2)定期清除积尘。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必须及时清除巷道中的浮煤,清扫或冲洗沉积煤尘。(3)湿式钻眼。湿式钻眼就是用湿式煤电钻在煤层中钻眼。它具有良好的水密封性能,能有效地控制回采工作面和煤层掘进工作面的煤尘。(4)洒水防尘。洒水防尘是用水湿润沉积于煤、岩堆,巷道周壁、支架等处的矿尘。这样在煤岩装运或受到较高风吹时,矿尘不易被吹扬起来。产尘量大的地点和设备,要设自动洒水装置。(5)喷雾捕捉浮尘。在井下各转载点喷雾;放炮喷雾加速浮尘沉降,或者采掘工作面放炮前和放炮后恢复工作前,用防尘水管对巷道由外向里冲刷巷道两帮、顶等,一直冲洗到工作面为止,从而达到降尘的目的。(6)使用水泡泥。水炮泥是装水的塑料袋,用它代替粘土炮泥填入炮眼内,能起到消焰降温作用,爆破的热量可使水汽化形成水蒸气,从面达到降尘的效果。(7)采掘工作面的回风巷安设风流净化水幕。412防止出现引爆火源(1)严禁携带烟草和火种下井,井下严禁使用电炉和使用灯泡取暖;井下需要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时,应严格遵守规程有关规定。(2)严格执行放炮制度。爆破工要持证上岗,爆破作业应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严禁放糊炮,严禁用明火放炮和一次装药分次放炮。电雷管、炸药必须使用符合规程规定的,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变质和过期的炸药。(3)防止电气火花和静电火花。井下检修电器设备、设施时,必须先检查瓦斯,严禁带电作业。(4)防止摩擦和撞击火花。主要措施有在摩擦发热的装置上安设过热保护装置和温度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工作面遇坚硬夹石或硫化铁夹层时,不能强行截割,应放炮处理;定期检查截齿和其后的喷水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