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课程合理性的确立——我校“四大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的高等教育哲学分析_第1页
中医经典课程合理性的确立——我校“四大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的高等教育哲学分析_第2页
中医经典课程合理性的确立——我校“四大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的高等教育哲学分析_第3页
中医经典课程合理性的确立——我校“四大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的高等教育哲学分析_第4页
中医经典课程合理性的确立——我校“四大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的高等教育哲学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经典课程合理性的确立我校“四大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的高等教育哲学分析254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第5卷第3期RESEARCHESINMEDICALEDUCATION2006VO15NO3中医经典课程合理性的确立中医教育我校“四大经典“课程教学改革的高等教育哲学分析廖雅琪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教育研究室,广东广州510405摘要】本文从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政治论角度对广州中医药大学2世纪90年代进行的“四大经典“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行理性分析,这场教学改革,深刻反映出高等教育哲学政治论对我国高等中医教育发展的影响通过这场改革,中医四大经典课程确立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合理性,使其深厚的学术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关键词】中医经典课程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政治论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5692O06O3025402ESTABLISHINGTHEFOURCLASSICALCOURSESINHIGHEREDUCATIONOFTCMANANALYSISOFTHETEACHINGREFORMOFTHEFOURCLASSICALCOURSESLIA0YAAIGUANGZHOUUNIVERSITYOFTCM,GUMGZHOU510405,CHINA【ABSTRACT】BASEDONTHEPHILOSOPHICALTHEORYOFKNOWLEDGEANDFIOMTHEPOLITICALANGLES,THISPAPERANALYSESTHETEACHINGREFORMOFTHEIBURCLASSICALCOURSESCARRIEDOUTINGUANGZHOUUNIVERSITYOFTCMDURINGTHE1990STHEREFORMREPRESENTEDTHEPROFOUNDINFLUENCEOFPHILOSOPHYTHEORIESANDHIGHEREDUCATIONPOLITIESONTH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OFTCMANDFIRMLYESTABLISHEDTHEFOURCLASSICALCOURSESINHIGHEREDUCATION【KEYWORDS】CLASSICALCOURSESOFTCMPHILOSOPHICALTHEORYOFHIGHEREDUCATION,POLITICALTHEORYTEACHINGREFORM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在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体系中属经典课程从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论,政治论理性角度,对我校“四大经典“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高等中医药教育中经典课程合理性问题1中医院校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保存,传授和发展中医理论基于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的观点,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作为保存,传授中医学理论体系及其学术思想精髓的有效载体在高等中医院校的教育中获得了合法性地位,成为中医必修科闷11中医四大经典课程的历史源流内经成书于秦汉时期,确立了中医整体观的指导思想和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被视为中医理论的渊源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个部分组成伤寒论主要阐述外感发热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相应的诊疗原则和方法金匮要略则主要阐述内伤杂病病理变化规律及其诊疗原则【收稿13期20OS0907F作者简介1廖雅琪,女,在职研究生,副研究员,主研方向高等医学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和方法伤寒杂病论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创建理法方药一体化的辨证论治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从两晋直至明清时期,随着伤寒论,金匮要略辨证论治体系临床运用的深入和认识的变化,部分医家逐渐认识到伤寒论虽阐述了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但详于寒而略于温因而“脱却伤寒论,另市新说“,创立了温病学秦汉时期的内经,东汉末年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明清时期的温病学共同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据有关史料,在唐代,官方已将内经,伤寒论列为医官选拔必考科目在清代,民同直至新中同时期,尤论师徒传授或学校教育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4典课程始终被列为中医必修科目从认识论角度,四大经典课程以其知识的内在逻辑反映中医理论体系及其学术思想的精髓,获得必修课地位获得了课程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中的合理性12四大经典课程在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中曾陷入困境我校历代中医学人崇尚研习经典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创办之初,就组建了内科诊断金匮教研室,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作为首批中医课程设立其后在一批着名专家牵头或参与下,分化组建了教研室,在课程,教材,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建设,逐步规范化,科学化2O世纪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第5卷第3期RESEARCHESINMEDICALEDUCATION2006VO15NO3L25570年代末至8O年代中期,在复建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教研室后,我校的经典课程教学,采用统编教材,实行以原文注解,释义的教学,培养了一大批有较强研渎古籍能力的人才20世纪90年代,四大经典课程教学日渐出现困境经典课程教学重在以经解经,对原文注解,翻译与诠释,使原来源于中医临床实践的经典中医理论未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使经典课程成为“无用“之中医知识研读经典古籍一旦成为教学目标,教材的更新就无所适从,更难反映临床最新研究成果经典课程有占典文献课程化的趋向经典课程的教师应具备既是教师,又是医生双重身份才能将经典课程的内涵讲清将中医疗效在临床中充分体现,而缺乏临床医疗经验,缺乏名医,名师使经典课程教育缺乏中医学临床实践的强力支撑学术远离现实并非专制时代下的遗风,而是学术必不可少的条件研习经典的学术传统对于保存,传授中医理论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研习经典,以经解经,脱离四大经典赖以生存的中医诊疗,医治实践,使四大经典课程教学面临困境也致使我校中医学教育从实践之学,经验之学走向纯粹的理论之学四大经典课程面临严峻的选择要么失去课程存在的合理性,要么进行教学改革,为经典课程注入新的生命力13思考从课程发展历史角度四大经典课程在中医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奠定了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底基和框架高等教育哲学政治论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四大经典课程作为中医学理论知识,不仅促使学医者出于对医学的好奇而追求它更因为它对我国民众的健康,医疗服务有着深刻的影响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的生命力持续,不仅在于其内涵逻辑,而且也在于其可发展空间假设内涵,逻辑是学科,课程存在的根基,那么,学科对创新知识体系所发挥的作用,课程对培养人才的作用,对现实社会服务的作用则是学科,课程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当四大经典课程对培养中医高级人才起不到良好作用时,其课程生命力必然面临困境专业院校里,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论和政治论之争是非常明显的口在医学专业院校教育实践中,认识论和政治论之分歧是存在的,其不协调是正常的正由于矛盾,不协调,才有高等中医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2高等中医院校的责任与职能基于高等哲学政治论观点,四大经典课程必须发挥其医学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有用“作用,发挥其在培养中医药人才中的素质作用在高等中医教学,中医临床医治实践中重获合理性并可持续发展21中医大学生学习中医药科学的目标与任务四大经典课程必须发挥医学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作用在高等教育内部,人们追求知识主要是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川中医大学生学习中医药科学,掌握扎实的中医药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经典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和经典方剂的临床运用,具备较高的中医药素养,主要是为了成为中医生而过去根据经验就可以解决的政府,企业,农业,劳动,原料,国际关系,教育,卫生等问题,现在则需要极深奥的知识才能解决,获得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人才的最好场所是高等学府高等中医院校培养的医学人才将为理解人们的健康问题,以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维和医治能力,解决人类复杂的疾病问题,为人民健康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中医经典课程为中医学生提供了完整的中医理论思维框架,为了发挥经典课程的医学理论指导作用,我校将内经由中医入门课程确定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提高课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确定为中医L临床基础学科课程明确了内经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与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的关系,解决了经典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界限模糊,内容重复等弊端,确立了四门经典课程在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理论,核心丰干地位其中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教研室相继在第一附属医院组建病区运用经典课程所及的中医理论方药为主诊治疾病,治疗糖尿病,类风湿病,甲亢,癫痫,热证脑病等疑难病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22中医学是实践之学,经验之学高等中医教育是实践性的专业教育,发挥经典课程在培养中医药人才中的素质作用为人民健康服务,为本省经济建设服务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以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从纯粹的研经,讲经教学转变为医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经典教学回归中医临床,使中医临床教学,医疗有理论支撑,有实践操作和疗效的底气,经典课程教一医结合使其在高等中医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获合理性专业教育应该是实践性的,它与把普通原则用于具体的智慧或才能有关I1高等中医教育是实践性的专业教育,运用经典将经典课程中有关医治的普遍原则用于具体的中医辨证论治之中改革经典课程的结构发挥经典课程在培养中医药人才中的素质作用内经课程立足于内经理论的拓展与应用,根据教与学双方的需要,开设了难经选讲,中医理论研究进展等选修课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课程的教学,紧密联系临床实际既深透阐述经典原文,叉结合临床实际进一步发挥其实用意义,全而提高中医药人才的中医素质掌握理解中医理论充分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有良好的中医辨证思维和临床医治能力,取得较好的医治疗效同时,也提高了经典课程教师教学,医疗,开展中医学科学研究的水平四大经典课程所在教研室均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教育,科研课题数项,建设了中医基础理论公共实验室,中医疑难病症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基地专科专病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敏益和经济效益为了生存并产生影响,大学的组织和职能必须适应周围人们的需要它必须像社会秩序本身一样充满活力和富于弹性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是下转第265页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第5卷第3期RESEARCHESINMEDICALEDUCATION2006VO15NO3265的一些检查项目如化验,B超,CT等检查都要求空腹进行,这就意味着涉及这些检查项目的病人都要“忍饥挨饿“到检查结束近年来,许多医院都很关注这一问题,以提前开诊做检查来缩短病人空腹候检时间而北京肿瘤医院除此之外,还为需要空腹检查的患者免费提供一份早餐,有面包,鸡蛋,牛奶,豆奶,果汁等,这种好处是患者在其他医院通常都享受不到的这些想病人所想,满足病人就医需要的服务,会带来许多潜在的公众3塑造和推销医院形象现代社会,信息工具高度发达,信息量急剧增加,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社会公众有了更多比较选择的余地,医院不积极恰当展示和宣传自己,难以被公众所注意,选择无数的事实证明,在高度竞争的时代,同样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谁宣传的好,宣传的成功,在人们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高当然自上接第255页摆脱不了服务职能的LLL高等中医院校作为中医药学高深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它必将承担起为社会公共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能为顺利实现这种服务职能,高等中医院校本身必须充满活力和富于弹性,为获得这种活力,必须进行高等中医教育教学改革,中医四大经典课程的教学改革使我校的教育实践充满生命力,富于弹性,使中医基础理论的根基深厚而有发展空间,使经典课程发展有了科学的生长点,并构建了医学教学,临床医疗,教育科学,医学科学研究协同发展的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模式它吸纳了现代大学的理念为保持高等中医精英教育内涵奠定了基础23思考从高等教育哲学政治论角度,四大经典课程以其基本理论经典理论根基,发挥中医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作用发挥经典课程在培养中医药人才中医素质的作用,将中医学知识转化为中医医治能力经典课程在高等中医教育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并充分展示其知识的实用与有用高等中医药教育使中医药学成为我国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中医学因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而独具民族性,特色性高等中医药教育在推进中医药学现代化过程中起了加速动力作用,同时也对保存民族医药,弘扬民族文化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高等中医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既有以追求医学知识为目的的医学教师及理论者,又有以治病救人,促进人类健康为目标的医生,医学家他们共同面对人类复杂的疾病问题,共同寻求人类健康的科学方法医学教学一临床实践与医疗一教育科学医学科学协同发展的教育模式,将有利于他们更科学,更客观地达成共识中医学知识尤其是经典理论知识,是受过中医学专业训练的人才能掌握的高深医学学问,它同时需要现代医学,现代科我宣传的基础和前提是货真价实,所以医院既要脚踏实地的完善自我,叉要寻求机会主动积极地推销自己总之,只有通过以持续改善和严格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为中心的医院质量管理,辅以一定的传播沟通活动才能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最终获取高额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回报参考文献李欣,侯延武浅谈医院的公共关系FJLJ中国医院管理2001,5532刘玉玲新编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