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_第1页
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_第2页
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_第3页
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_第4页
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丽水市环境保护局丽水市农业局二零一七年二月目录前言1一、“十二五”丽水市畜禽养殖情况2(一)丽水市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2(二)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情况5(三)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取得的成效和经验6(四)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8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0(一)指导思想10(二)基本原则10(三)规划依据11(四)规划时限和范围12(五)规划目标13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15(一)完善畜禽养殖场区域布局15(二)严格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准入17(三)实施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工程18(四)加强全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23(五)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24(五)重点工程25四、效益分析28(一)环境效益明显28(二)助力生态农业发展28(三)保障农民增收29五、保障措施30(一)加强领导,落实防治目标30(二)明确重点,细化防治措施31(三)增加投入,加大政策扶持31(四)加强宣传,营造治理氛围32附表1丽水市各县(市、区)禁养区划分附表2丽水市各县(市、区)限养区划分附图1丽水市各县(市、区)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图附图2丽水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件1浙江省美丽生态牧场创建标准(试行)前言畜牧业是我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在保障城乡畜禽产品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活跃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牧结合不紧密、区域布局不合理、污染治理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逐步显现,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为确保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市委市政府“五水共治”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治理,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深化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现畜牧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及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一、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及主要问题(一)丽水市畜牧业生产基本情况1、畜禽养殖情况“十二五”期间,丽水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按照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2015年末全市生猪存栏4882万头,家禽存栏39161万羽,分别比2011年减少174和216,具体数量变化详见表11。表11“十二五”丽水市畜禽养殖存栏情况年末存栏量年份生猪(万头)牛(万头)羊(万只)家禽(万只)兔(万只)2011年59113527934998113282012年58653258004856212412013年60133117924618111852014年52572958383655511192015年488227990839161932010203040506070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生猪(万头)牛(万头)羊(万只)家禽(十万只)兔(万只)图11“十二五”丽水市畜禽养殖存栏情况比较图从区域分布上看,生猪存栏量排名前三的县(市、区)是龙泉、莲都、遂昌,家禽存栏量排名前三的县(市、区)是缙云、莲都、松阳。具体数量详见表12。表122015年末各县(市)畜禽养殖存栏量年末存栏量地区生猪(万头)牛(头)羊(万只)家禽(万只)兔(万只)莲都区79114350879344008青田县58879111873294118缙云县594153323610008049遂昌县64131500302406004松阳县62021860384325023云和县21020600241753029庆元县29818820821925087景宁县33952481452184507龙泉市80124870783954106全市48822789290839161932莲都区,1620青田县,1204缙云县,1217遂昌县,1313松阳县,1270云和县,430庆元县,610景宁县,694龙泉市,1641莲都区青田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云和县庆元县景宁县龙泉市图122015年末各县(市)生猪存栏占比情况2、规模化养殖场(户)情况据统计,全市有规模畜禽养殖场(户)1610家。从地区分布来看,缙云县、莲都区和龙泉市的养殖场(户)数量居全市前三位,分别为463家、254家和182家(表23)。从畜禽种类来看,我市畜禽养殖场(户)以生猪养殖为主,共有630家,占比3913,其次为家禽养殖场(户)485家和羊养殖场(户)342家。表13各县(市)畜禽养殖场统计表单位家种类地区猪牛羊鸡鸭鹅兔其他特种养殖合计莲都区1611539102513254青田县5694115184/143龙泉市11411351156/182云和县37101621311/116庆云90缙云县1044869417311463遂昌县467231320/91松阳县694111871/110景宁县285069761/161丽水市6301313422042811841610松阳县,683景宁县,1000遂昌县,565缙云县,2876庆云县,559云和县,720龙泉市,1130青田县,888莲都区,1578莲都区青田县龙泉市云和县庆云县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景宁县图13各县(市)畜禽养殖场分布情况对比图(二)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情况据统计,2015年丽水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04439吨、氨氮排放量50244吨,占当年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9636、氨氮排放量的636,其中,规模化养殖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4775吨、氨氮2937吨。表14丽水市农业源及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表单位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地区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规模化养殖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农业源氨氮排放量排放总量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氨氮排放量规模化养殖场氨氮排放量莲都区99650109488180481460116249371130177718982青田县720088471496842916536992100637900435552龙泉市629194262150123681371956404722714537778云和县320000027120301354435576800287690220437庆云县112429211242922265922683944547422557缙云县6881517651881717448868600518250149954遂昌县311442230881422189869755700335510286985松阳县1342883013065687321251916496701237018508914景宁县1140560108206033679420659010967055868丽水市52347457504439042047752789919550244032937027(三)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我市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治理,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深化畜牧业转型升级,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现畜牧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了一些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切实改善了环境质量。特别是“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对存栏生猪50头以上养殖场进行了重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1、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根据我市区域环境承载力,制定实施丽水市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方案、关于加快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与商品有机肥推广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畜牧业发展和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九县(市、区)都发布实施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方案,在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区域严格实施禁养和限养制度。2、执法监管得到加强认真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网格化监管工作机制,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把监管的责任和压力精准地传导到县级相关部门、乡镇和村级。同时,加强责任网格间的联动,实现对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为保障我市生态环境,解决突出的畜禽养殖环境问题,全市各县(市、区)环保局多次会同农业部门对辖区内禽养殖场(户)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落实管理档案,一场一档,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监管。重点加强对禁养区或其他环境敏感区的检查,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情况,污染治理设施、废物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3、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我市以“五水共治”为契机,落实畜禽养殖实行禁养区制度,以点带面逐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牧业污染治理工作,全市9县(市、区)共关停养殖场(户)近2000家,所有保留下来的年存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都基本落实了“一场一策”治理措施。推进畜禽排泄物治理利用,整治提升并通过验收的养殖场630家,落实生态消纳地506万亩,建成粪便收集处理中心14家。4、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实现常态化我市自2013年创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以来,在全省首创动物防疫网格化管理系统,制定实施丽水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方案、关于强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常态监管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九县(市、区)因地制宜推行病死动物规模场自行处理与公共设施集中处理相结合、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等方式,实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据统计,全市累计投资1084万元,建成年处理能力720吨的无害化处理厂2个、配套收集点3个,公共无害化处理窖池90个,基本构建起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监管机制,有效保障了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四)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市畜牧业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围绕突破畜禽养殖业污染瓶颈问题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十二五”特别是“五水共治”以来,坚持把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作为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大整治力度,深化美丽牧场建设,加强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完善和创新,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新环保法的发布实施,对一些畜禽养殖场违法排污行为形成了强大震慑作用。但是,丽水生态畜牧业发展既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除了宏观经济增速下降、畜牧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本快速上升等共性挑战外,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面还面临着以下困难1、养殖业从业人员污染防治意识不强我市传统畜禽养殖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主动治理污染的意识不强,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少数养殖业主环保意识淡薄,重效益而轻防治,不重视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存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不到位情况,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2、畜禽养殖场整治长效机制不健全我市畜牧业规模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与省内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处于偏低水平,部分规模养殖场在经过整治后,仍存在污染治理设施不到位,场区不够整洁卫生,场内杂物乱堆乱放、垃圾收集不完全,相关标识不明显等问题。场区“洁化、绿化、美化”工作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些畜禽养殖场的养殖档案、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台账记录等也不够完整规范。3、环境治理保障机制不到位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需要较大的投入,限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的迁移和进行污染治理设施,单靠企业自身投入难度较大。丽水不少养殖场投资不足,出现雨污分流不彻底、配套堆粪房面积及沼气池容积不符合等情况,达不到治理效果,有的养殖场虽建了设施但未经环保部门验收开始运作,畜禽排泄物的处理利用方面不科学等。4、畜禽养殖场量大面广我市是传统的农业地区,除规模养殖场外,我市尚有部分散养养殖户无法有效纳入统计口径。部分中小养殖户看准清养关停背后的商机,因市场变动而产生动态调整,受利益诱导,加大了养殖量,却未建设相关污染防治设施,导致产生新的畜禽污染问题。5、基层环保执法监管力量薄弱目前,我市环保执法和监测力量只能勉强应对工业企业的日常监管,相较于养殖企业、养殖户的量大面广,乡镇基层普遍缺乏专业环保执法人员,导致农业生产领域的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不够。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三五”期间,我市生态畜牧业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为指导,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为核心,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为重点单元同时兼顾其它养殖户,加快美丽牧场建设,推广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方式,发展农牧结合、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提高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改善丽水市区域环境质量、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提供环境安全保障。(二)基本原则1、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保护问题为重点,统筹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关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规模化养殖场的整治力度,有针对性地实施一批重点工程。2、资源利用,农牧结合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要求,鼓励畜禽养殖规模化、粪污利用资源化和专业化,发展适合不同养殖规模和养殖形式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模式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污染防治措施优先考虑资源化综合利用,推进农牧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深度融合的生态链。3、因地制宜,分类管控本着科学有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整体把握畜禽养殖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成因,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针对重点区域的分布,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采用形式不同的治理方案,以差异化管控措施,提高防治成效。4、政府引导,疏堵结合完善规范标准、监督执法等约束手段,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强化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环境监管,共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对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给予资金扶持,对生产和使用有机肥的企业给予补贴,提高养殖企业主动治理和生产有机肥的积极性。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资金实行养殖户自觉投入、政府鼓励引导、社会支持参与,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推动生产方式生态化转型。(三)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修订)(2015年);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36号);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浙江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5932005;浙江省生猪养殖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201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浙政发201339号);丽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个五年规划纲要(丽政发201618号);丽水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年)丽水市各县(市、区)环境功能区划(浙政函2016111号);丽水市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浙政函201571号);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丽政办发201454号)。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划、文件等。(四)规划时限和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为丽水市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含养殖小区)和其它养殖户,覆盖莲都区、丽水经济开发区、龙泉市及青田、云和、庆元、缙云、遂昌、松阳、景宁县。规划基准年2015年,规划时限为20162020年。(五)规划目标“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也是丽水畜牧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时期,丽水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贯彻实施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契机,以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为抓手,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全面推进清洁养殖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按照各县(市、区)禁养区划分方案,全面完成禁养区、限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搬迁、关闭工作;完成生猪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治理、设施修复改造和标准化提升。进一步提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标准化、生态化水平,基本建立生态消纳为主、工业治理为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体系,基本解决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和环境质量的突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全市畜牧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业层次提升,生猪、家禽饲养量1分别控制在130万头、2972万只;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均较2015年减少5以上。以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为主要途径,大力发展规模生态养殖,提高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整治达标率达到100以上,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98,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畜牧业生态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农牧融合发展、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按照“洁化、绿化、美化”的要求,完成150家美丽牧场的建设,各地畜禽养殖规模与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基本建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制度和长效机制,畜牧业生产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实现畜牧业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表21“十三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主要指标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现状值(2015年)目标要求1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全面关闭、搬迁、拆除、清理污染整治指标2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上养殖场生态治理扫尾工作13家全面完成1饲养量是表明一年中饲养总头数,按年初存栏量(即上年末存栏量)数加上年内繁殖成活幼畜数再减掉年内存畜死亡数来计算。3年存栏生猪50头以下和水禽1500只以上养殖场的扩面整治。散养户11586户,水禽场39户基本完成1生猪饲养量129万头130万头畜禽控制指标2家禽饲养量1372万只2972万只1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04439吨较2015年减少5以上污染物总量控制2畜禽养殖氨氮排放量50244吨较2015年减少5以上1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9798污染治理2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100100创建指标1美丽牧场创建数/150家三、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十三五”是丽水拓展生态文明发展空间,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五年。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并重,完善畜禽养殖场区域布局,推广畜禽养殖科学发展模式,着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程,推进美丽牧场创建,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使我市生态畜牧业真正实现“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的发展目标。(一)完善畜禽养殖场区域布局严格执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浙江省生猪养殖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和丽水市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方案等文件,根据丽水市环境功能区划及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养殖场区域布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已建禁养区和限养区,全面落实禁养区和限养区环境管理制度,实现长效管理。继续加强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划分和建设,重点加强各乡镇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定和建设。1、禁养区范围主要依据2015年发布的丽水市环境功能区划,禁养区主要为自然生态红线区、人居环境保障区;同时包括辖区范围内的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等。“十三五”期间,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区域环境功能定位和环境保护要求,禁止在辖区的禁养区内新建畜禽养殖场,在2016年底前严格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2、限养区范围限养区主要为环境功能区划中的生态功能保障区、其它需限制养殖的区域等。限养区内不得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对限养区内已经建成畜禽养殖场,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订综合整治方案,采取强化建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有计划关闭搬迁等措施加强畜禽养殖场整治。对保留下来的畜禽养殖场,围绕农牧结合生态布局,进一步优化调整种养业的空间布局,优化畜禽养殖种类、规模和总量,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或达标排放。3、适养区范围全市行政区域内除禁养区和限养区以外的其它区域范围为适养区,主要为环境功能区划的农产品环境保障区。各县(市、区)要充分考虑适养区范围内种植业对畜牧粪便的消纳吸收能力,实现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方式。大力推广“两分离三配套消纳地”、“两分离三配套有机肥加工消纳地”、“发酵床有机肥加工”等养殖技术。到2020年,基本实现规模化养殖场从规范牧场到生态牧场的转型升级。(二)严格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准入各县(市、区)要依据辖区土地消纳能力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并依法开展畜禽养殖产业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确保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符合区域环境功能定位和环境保护要求。加强畜禽养殖业生产过程环境管理。农业部门要指导制定规模化养殖场技术规范,抓好畜禽养殖排泄物生态消纳、综合利用工作,按照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和浙江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发证与备案登记。环保部门严格执行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落实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措施,加强建设项目工程监理,严格项目验收,确保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效果。要对符合国家和省排污许可证申领条件的规模化养殖场,根据申请依法发放排污许可证,对符合国家减排要求的规模化养殖场(含生态消纳)按要求核定减排绩效。在运营期间各部门都要依据职责加强设施维护与运行管理,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率。(三)实施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工程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之路,落实畜禽养殖场主体责任,鼓励畜禽养殖场科学养殖,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着力构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田园风光特色明显的生态畜牧业新格局。大力推广“两分离三配套消纳地”、“两分离三配套有机肥加工消纳地”、“发酵床有机肥加工”养殖技术;建立区域性有机肥加工厂、无害化治理工程及与排污量相匹配的农业示范基地,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提升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水平,到2020年,实现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1、推广畜禽养殖场生态养殖模式落实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快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的建设。加快粪污存贮及处理设施建设,实施节水改造、粪污贮存、固液分离、厌氧发酵、深度处理等减排工程。鼓励养殖场采取堆肥发酵还田、沼液沼渣还田、生产有机肥、基质生产、燃料利用等方式,促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推进养殖专业户废弃物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建设,促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大力宣传施用有机肥,在果园、茶园、农田等建立有机肥使用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培育和壮大有机肥市场。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主线,促进农业废弃物和沼液资源化利用。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以生态消纳、达标排放为治理衡量标准,主推“猪沼果(粮、菜、茶、竹)”、“两分离三配套(有机肥加工或槽罐车运送)消纳地”、“非接触式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有机肥加工”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加快养殖场整治提升,加大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推进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畜禽排泄物收集处理中心建设,切实加强对利用畜禽排泄物工厂化生产有机肥的工艺研究。鼓励有条件的莲都、龙泉、缙云等地区开展生猪粪便有机肥厂,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功能区、畜牧业循环工程,全面加强我市畜牧业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打造区域性养殖区规模效应,实现区域内畜禽排泄物循环利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动物防疫规定,实施畜禽定点屠宰企业改造提升工程,加强畜禽屠宰加工场、粪便集中处置场、病死畜禽集中处置场等场所的污染治理,对染疫畜禽以及染疫畜禽排泄物、染疫畜禽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等病害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二次污染。建立区域性公共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采用化尸窖、高温高压、生物降解、焚烧炭化等符合当地实际的处理工艺,从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入手,积极推进生猪政策性保险与无害化处理有效融合试点工作,做到收集体系健全、处理工艺先进、运作机制完善、政策保障到位。在全市2个县级集中处理厂和26个乡镇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工程,在2016年底前实现全市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收集体系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艺。2、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水综合治理畜禽养殖场污水不仅含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和高浓度固态悬浮物,而且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氨氮含量高,给猪粪污水生化处理,特别是脱氮处理带来很大困难。针对畜禽养殖场污水的特点,应根据不同规模,实施了相关污水处理改进工程。污水处理后出水农灌还田,不仅解决了污水出路问题,还利用了污水中的肥料成分、减少了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和处理成本及排污收费,具备循环经济的价值。表31不同规模污水处理组合工艺模式养殖规模存栏量(头)进水水质要求推荐工艺组合出水水质家庭养殖户50畜禽粪便污水户用沼气池作物小型养殖场500畜禽粪便污水无动力厌氧池作物中小型养殖场502000COD4000MG/L厌氧农业利用中型养殖场20005000COD4000MG/L厌氧生态化处理大型养殖场5000COD4000MG/L厌氧好氧处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经济欠发达地区少于50头养殖量(猪)的农村家庭养猪户,可采用户用沼气池作物利用组合技术,猪粪、尿、冲洗污水与厕所、厨房等生活污水混合流入沼气池,沼气池与猪圈、厨房、厕所连建,自产自用,实现家庭能源清洁化、废物资源化,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庭院经济发展。对于家庭养殖或存栏500头以下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从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角度出发,建议采用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装置,厌氧出水可进一步进行生态处理(人工湿地或稳定塘)或由作物利用,资源化利用率高,出水CODCR基本可达标排放。存栏2000头以下或日处理污水量30吨以下的生猪养殖场,可采用厌氧农业利用组合技术,工艺简单,管理、操作方便,工程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存栏20005000头或日处理污水量3080吨生猪养殖场,可采用厌氧生态化处理组合技术,可提高工艺处理单位效率,管理、操作方便,处理后排放的污水浓度较低,基本满足农田灌溉的要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存栏5000以上或日处理污水量80吨以上甚至更大规模的养殖场,应采用厌氧好氧处理组合,工艺处理单元的效率高,工程规范化、管理、操作自动化水平高,对COD、NH4N的去除率高,出水能达标排放;有机肥料开发充分,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对周围环境影响小。3、开展生态牧场建设工程按照浙江省美丽生态牧场创建标准(试行)“场区布局合理、设施制度完善、生产全程清洁、产出安全高效、资源循环利用、整体绿化美化”要求,加快我市美丽生态畜牧业建设,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规模畜禽养殖场要结合国家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等工作,因地制宜,按照创建标准,编制好“一场一策”创建方案,明确创建内容和措施,并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参观交流等形式,做好技术服务与指导,确保完成示范创建预期目标。农业畜牧部门统筹安排生态循环农业资金,对通过考核验收的美丽生态牧场给予一定的奖励,明确支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按照土地承载能力和有机肥需求,促进养殖业与种植业的有机融合,整体规划布局现有的大中型规模牧场和农牧结合的家庭牧场,全面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十三五”期间,全市力争培育150家以上丽水特色美丽牧场,着力打造生态安全、环境友好型畜牧业。表33丽水市“十三五”美丽牧场培育计划年份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计划数36家34家30家25家25家(四)加强全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可从源头有效减少病死畜禽的污染。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常抓不懈。1、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动物生产、销售、运输、屠宰等各环节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制定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切实提高各地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要以建立完善的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体系为依托,以强化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动物疫情的预警预报、预防控制、应急处置能力和依法治疫水平,加快推进动物防疫的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现代化步伐,为全市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2、继续加强基础建设的投入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基层防疫工作条件,完善和配套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手段和检验、检测设备,配备防护设施,建立稳定地动物防疫财政投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3、完善基层防检人员动态管理机制各县(市、区)要把动物防疫情况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定期对基层防检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综合评价。把基层防检人员培训纳入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整体计划,建立健全基层防检人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采取各种培训方式对其进行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等各类培训,切实提高防检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文明执法能力。严肃基层防检人员工作纪律,规范基层防检人员行为,建立健全基层防检人员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形成一道坚固的动物防疫防火墙。(五)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的环保督察力度,督促乡镇基层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环境监管责任。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督执法,建立健县(市、区)、乡镇、村三级畜禽养殖污染线下网格化巡查机制。推动主要乡镇、街道成立区域环保管理基层所,加强基层环保所人员配备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定期组织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畜禽养殖企业监督管理以及污染防治信息进行统计和报送等工作,依法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未成立镇环保所的加强配备乡镇、街道环境监管员,充分发挥作用,加大乡村环境保护理念宣传,提高畜禽养殖企业环境污染设施的运行和管理效率,及时协助解决畜禽污染问题。充分发挥乡镇基层政府村级组织的监督力量,建立环境日常监管机制,将养殖散户纳入规范管理,实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全覆盖。对采用达标排放的畜禽养殖场,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每年实施一次监督性监测。畜禽养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以各县市、区为对象,提升畜禽养殖环境监测和监督执法能力。充实县级环境监测、畜禽养殖污染物快速采样、分析等仪器设备以及环境监察机构的现场执法装备。推动主要乡镇、街道成立区域环保管理基层所,加强基层环保所人员配备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定期组织环保所人员业务培训,全面贯彻落实环境监管网格化要求。(五)重点工程1、确定优先项目的依据选择有利于提高丽水市畜禽养殖业发展水平,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明显的项目或工程,主要原则如下(1)有较大的排污总量削减或综合环境效益;(2)有污染防治技术示范作用;(3)有产业结构调整导向作用;(4)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项目。2、重点项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中的各项主要任务,必须落实到工程之中,通过重点工程的带动作用,推进区域整体环境保护工作。各县市重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生态畜牧业循环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畜禽无害化处理工程等11项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77亿元。各重点工程项目及其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期限和投资估算见表34。表34丽水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工程序号地区项目名称项目内容规划时间项目投资(万元)项目预期效益责任单位1莲都区碧湖现代农业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功能区、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功能区、生态资源涵养和优势特色种植功能区、物联网和精准装备功能区(丽水山耕梦想园主题农业特色小镇)等。2014201634400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和畜产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产生品牌化、集约化生产效应,提高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生态消纳利用莲都区政府2莲都区生态养殖场扩建与提升、标准化养猪场新建、生态精品畜牧业培育生态养殖场的整治与提升、栏舍改造与扩建,标准化规模猪场的新建、生态精品畜牧产业规划与建设。201620202000提升畜禽养殖场集约化水平,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生态消纳利用莲都区政府3龙泉市龙泉市生态畜牧业循环工程加强畜牧生态养殖示范小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市畜牧业养殖良种化、标准化、无害化建设,建成生猪规模养殖户200个,特色养殖户100户,新建肉鸡养殖基地10个(年出栏2000万羽)。2016202013000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生态消纳利用龙泉市政府4缙云县新建一个现代化畜禽定点屠宰厂占地20亩,建设日屠宰生猪400头、年屠宰生猪15万头的现代化生猪屠宰厂,并预留家禽、牛羊等定点屠宰车间。201520202000畜禽宰杀无害化处理缙云县政府5松阳县规模化畜禽养殖整治工程分区管理,禁养区经营性畜禽养殖排查、拆除;限养区搬迁或原地改造提升;适养区规范化、亮20162017500推进畜禽养殖排泄物污染深度治理。松阳县政府点建设。6松阳县标准化畜禽定点屠宰场新建生猪屠宰用房2700平方米,附属用房500平方米,屠宰、消毒、检验等设备1套、冷库冷链设施1套,以及污水和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预留牛、羊、鸡定点屠宰项目及用地。201620203000畜禽宰杀无害化处理松阳县政府7青田县高湖镇朱坑农业综合开发总用地面积1000亩,一期主要是种养殖,养殖野猪、肉羊、牛、蛋鸡、绿壳蛋鸡、贵妃鸡、野鸡、鱼等,以养殖的粪便作为肥料,种植苗木、果树等。二期主要是餐饮、农家乐;打造两条有特色的山谷红枫谷和樱花谷等。201720198000畜禽养殖和生态种植业综合开发利用青田县政府8青田县青田县畜禽无害化处理工程总用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集中处理病害家畜禽,保护生态环境。2017202012000病害家畜禽无害化处理青田县政府9遂昌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规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户)实施排泄物综合利用和污水处理提升工程,达到无害化处理。201520161000搬迁猪场4家,提升改造猪场6家。遂昌县政府10景宁县生猪养殖污染畜禽养殖排泄物污染深度治理。20162020600推进畜禽养殖排泄物污染深度治理。景宁县政府11庆元县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整治工程规模养殖场整治提升,建设整村集中供气工程(中心)2个,推广建设“楼式发酵床”养殖新技术模式的规模猪场4家。201620201200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生态消纳利用庆元县政府合计77700四、效益分析(一)环境效益明显通过依法划定禁养区并关停搬迁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对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进行重点整治,将有效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农村居民健康得到保障。通过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项目,有效缓解瓯江、钱塘江、飞云江、闽江等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通过推进散养密集区和养殖专业户连片集中经营,发挥废弃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环境成效,农村地区粪便乱堆、污水乱排的现象有所改观,村容村貌得到改善,人畜混居状况有所缓解,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提高。(二)助力生态农业发展通过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进程,实施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综合利用工程,能够实现区域内畜禽排泄物循环利用,加大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生态消纳综合利用率。随着区域集中有机肥加工工程建设和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提升区域内耕地质量和生态农产品品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推进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市本地商品有机肥年生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全市年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6万吨以上,可以有效减少我市农业种植化肥的使用量。(三)保障农民增收通过落实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污染源头管控、加强技术引导示范、推行清洁养殖方式等措施,将促进畜禽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引导产业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机肥生产、沼气能源等工程建设,将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产业链有效延伸,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价值,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拓宽农民创收渠道。随着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带动区域内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精品化、无公害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民效益,保障农民增收。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防治目标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加强沟通协调,明确责任分工,深入推进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工作。农业部门要根据现代畜牧业、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养殖方式转变,做好辖区内规模畜禽养殖项目的审核工作。负责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的日常监管,配合环保、建设、国土等部门适时抽查,准确掌握辖区内污染防治动态;做好养殖场污染治理、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指导服务。环保部门要负责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的日常监管。对日常检查中发现涉嫌偷排、漏排、直排等违法排污行为以及存在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污染防治“三同时”未验收等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建立健全形成市县乡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各县(市、区)政府须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进一步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对本辖区内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负总责,各乡(镇)、街道作为本辖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做好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鼓励各县(市、区)要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本辖区的乡镇(街道)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层层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防治工作责任。鼓励县(市、区)政府与本辖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签订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协议,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成效显著的企业,予以表彰或奖励。(二)明确重点,细化防治措施加强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的贯彻落实,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根据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和区域环境承载能力,细化养殖场整治的验收标准,明确污染物治理设施建设和达标排放要求。落实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实施养殖业主“承诺制”。鼓励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兼并小养殖场(户),支持大型养殖场投入治理资金。引导小型养殖场(户)连片、联户整合,建立养殖小区、养殖合作社,整合资金共同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鼓励有运营资质的环保公司开展畜禽养殖场委托运营管理业务,保障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有效运行。完善档案管理。实施“一场一册”档案管理工作。各地必须将保留的所有规模养殖场都纳入到“一场一册”的管理体系中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实施治理。在完成治理并通过验收后,要及时将粪污处理工艺、设施建设、消纳协议、运输排放记录、验收意见以及相关证明照片及视频影像资料等有关资料进行汇总,形成完整的、可供实时查阅的整治验收档案。(三)增加投入,加大政策扶持通过涉农财政资金渠道,逐步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投入,充分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手段,吸引地方和社会资金投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在畜牧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中,各县(市、区)要出台畜牧业转型升级、污染防治、生态循环资源化利用等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畜禽粪便、沼液收集处理配送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有机肥加工、沼液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加大对现有规模养殖场的生态化设施改造,特别要制定出台科学合理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关停搬迁补助政策,落实补助经费。各县(市、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积极向国家和省里争取各项项目资金,如“五水共治”整治项目、减排项目、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美丽乡村项目、生态村镇项目等等,整合各项目资金有效应用于污染防治工作,减少污染防治资金压力。在国家、省市逐步加大投入的同时,各地要结合实际,鼓励养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研究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建立配套技术推广政策。通过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创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新方法、新途径。(四)加强宣传,营造治理氛围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微博微信等不同媒介,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广泛宣传,推广农村畜禽养殖管理和污染防治实用技术,提高从业人员和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政府引导、业主自律、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建立我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家信息库,为环境管理和技术咨询提供支撑。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重点培训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设施管理和运行维护、实用技术等,把畜禽排泄物治理技术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及时通报各地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进展、亮点与问题,对治理不力、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主体进行曝光,掌握舆论宣传工作的主动权。积极鼓励村民自治组织和畜禽养殖协会制定相关规程,提高广大养殖户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行为。附表1丽水市各县(市、区)禁养区划分县(市、区)主要区域莲都区(1)丽水市莲都区范围内的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2)城市建成区及其周边1000,米范围内(周边不足1000米的以第一山脊为界);(3)碧湖镇、大港头镇、老竹镇、雅溪镇所在地人口集中区周边500米范围内(周边不足500米的以第一山脊为界);(4)省级河道瓯江干流、市级河道好溪、松阴溪沿岸200米范围内,县级及县级以下河道主干流、山塘、水库两侧100米范围内(周边不足100米的以第一山脊为界),通济堰主干渠两侧100米范围内;(5)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龙泉市(1)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点)、森林公园、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省级自然保护小区;(2)城市建成区及其周边1000米范围内区域、各建制镇(乡)建成区及其周边500米范围内区域、农村居住相对集中区域及其周边200米范围内(距分水岭山脊不足相应距离的以分水岭山脊为界,除本类第1项范围外)区域;(3)经市级以上政府批准的工业园区及各工业集聚区块(包括园区及区块的规划控制范围,除本类第1、2项范围外区域);(4)岩樟溪引水工程、竹垟水库的集雨区范围内(除本类第1、2项范围外)区域;(5)紧水滩水库龙泉段库区沿岸1000米范围内(以水库正常蓄水位的水位线为准,距第一山脊不足1000米的以第一山脊为界,除本类第2、3项范围外)区域;(6)主要交通道路(丽龙、龙庆、龙浦高速、省道、主要通景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内(距分水岭山脊不足200米的以分水岭山脊为界,除本类第1、2、3、4、5项范围外)区域;(7)瓯江龙泉溪干流及其重要支流(八都溪、均溪、大赛溪、大贵溪、安仁溪、岩樟溪、住溪)河道两侧各200米范围内、其他支流河道两侧各100米范围内(距分水岭山脊不足相应距离的以分水岭山脊为界,除本类第1、2、3、4、5、6项范围外)区域;(8)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等明确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青田县(1)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森林公园、文物和历史遗迹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2)城市建成区及其周边1000米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