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柴河镇群力村山葡萄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海林市柴河镇群力村山葡萄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海林市柴河镇群力村山葡萄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海林市柴河镇群力村山葡萄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海林市柴河镇群力村山葡萄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海林市柴河镇群力村山葡萄基地建设二、项目性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项目所在地黑龙江省海林市柴河镇四、建设单位海林市柴河镇群力村林海农家种植场五、建设单位法人代表于开河2第二节项目建设背景近年来,尤其是国家实施中央一号文件以来,通过免征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农民的收入得到迅速提高,农民生产热情空前高涨。海林市柴河镇农民主要生产作物是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一是通过科学生产,农作物单产提高;二承包林业耕地,扩大耕地面积;三是靠政策性减免和补贴。从收入结构分析,收入的60以上依赖玉米、大豆等大田作物创造经济效益。由于土地面积有限,加之土地嵴薄,大田农作物单产已经达到一定的限度,如果单纯依靠大田作物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已经十分有限,更谈不上快速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广大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重大创新。“十一五”规划中,中央提出“富农政策”,而对于农业农村工作产业化是行之有效的“富农”途径。省政府在2003年就明确提出了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引进新科技、新品种,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具有市场前景3的产业基地,抓点示范、连点成线、以线扩面,以绿色山产品开发占据市场,以规模化生产抵御市场风险,才能全面带动农民致富。4第三节项目规划原则和思路一、规划原则根据市场分析和实地勘测,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研究和论证,从作物选择、生产规模、产销结结、示范基地建设的实际,制定以下项目建设原则。1、资源利用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在保证当地农民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适宜土地,转移富余劳动力,开发山葡萄产业,带动农民致富。2、示范引导原则。运用科学管理方式和生产手段,高标准建设山葡萄生产示范基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引导农民参与到山葡萄生产中来,优化产业结构。3、筑巢引凤原则。完善一系列软、硬环境建设,搭建山葡萄生产和产品开发平台,吸引投资商,借助社会投资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4、龙头保障原则。走“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路子,引进和培育有实力的山葡萄加工企业,带动山葡萄种植产业的发展壮大。5、市场导向原则。面向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合理制订制定生产、经营策略。柴河镇群力村山葡萄基地以生产原材料为主要目标,引资适度开发深加工产品,适当兼顾高、低档消费5需求。6经济效益原则。农作物生产科技先行,借鉴国际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努力取得最佳的投资回报,同时充分考虑项目开发建设的社会、环境效益综合提升。7、易操作实施的原则。统筹研究远景发展蓝图与近期建设策略,合理安排用地布局与项目组织,有利于迅速形成规模,有利于分期实施、逐步完善。二、规划思路在国家出台惠农政策扶持农业生产,鼓励农民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有利条件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山葡萄国内需求量呈逐步递增的趋势,市场需求不断加大。在充分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柴河镇地理气候、耕地面积、土地地质条件,项目规划设计从实际出发,以示范基地建设和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两个方面进行了考虑,融示范与开发为一体。6第二章项目概述第一节项目区域概况一、地理位置柴河镇地处海林市中部偏北地区,西部与横道河镇接壤,北部与二道河子镇接壤,东部与林口县搭界,南部与牡丹江相邻西邻省会哈尔滨310公里,东距绥芬河、东宁口岸175公里和210公里,距牡丹江25公里,距海林市45公里。图佳铁路、201国道贯穿全境,与滨绥铁路、301国道公路相联,铁路贯通全国六大干线,可直达北京、天津、济南、大连。公路可东出海参崴、南下图门江。二、自然条件柴河镇地处张广才岭东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2939475512941606、北纬44441624446492。城镇呈带状分布,镇址两侧崇山峻岭,林木葱郁,植被保护极好,水系发达,牡丹江自南向北在镇区中部穿过,经群力村汇入东北最大的人工湖莲花湖。地属黑龙江省气候区划中的牡丹江半山间温和半湿润气候。受大陆性季风和海洋性环境的双重影响,四季变化明显。无霜期一般85125天,植物生长期7120140天,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积雪期长,年降雪日数为68天,积雪日数超过130天,积雪平均厚度为3060厘米。三、城镇规模柴河镇行政区总面积801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43个自然屯,一个街道办事处。镇区面积为124平方公里。其中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为2公里。镇内驻有森工系统的柴河林业局、柴河林机厂、柴河纸板厂和国铁等省直驻镇单位。全镇总人口89万,其中镇区人口59万人,农村及周边林场人口3万。地方人口27万,其中城镇人口11万,农村人口16万;林业人口62万,其中分布在城镇48万,分布在林场14万。柴河镇总用地为92941公顷,其中江河水域面积为14069公顷,空地面积为24928公顷,建成区面积为53944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7319平方米。四、产业现状柴河镇属浅山区,拥有地方林地5672公顷,耕地3989公顷,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坡和半坡岗地上,多集中于牡丹江及头道河流域。多年来,农业一直以种植业为基础,以棚室和露地蔬菜、食用菌、肉(奶)牛等产业支撑,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8总收入实现17572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702元,同比增长371。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同时依托山区资源优势,柴河镇及林区企业近几年在绿色环保林产品开发上做足了产业品牌文章,其中以“绿松缘”牌松仁露、“黑森牌”山野菜等一批绿色林产品加工企业相继在上海、沈阳、台湾、欧美、中东国家和地区开创了同类产品市场。9第二节项目建设优势项目所在地海林市柴河镇群力村生产环境良好,交通运输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一是对外交通便利。距柴河镇镇址18公里,通过柴河林业局运材公路与镇区和牡丹江、海林、林口等地相连。二是水资源丰富。耕地紧邻黑龙江省最大的人工湖莲花湖,整个水域面积133平方公里,地上和地下水资源蕴藏量丰富,取水极为方便。三是土壤条件适宜。基地所在地的土壤PH值符合山葡萄生长要求,土质含丰富的有机质。四是地势地形有利。地处森林边沿,地形趋缓,不仅土质肥沃,而且有利于排水。五是可开发面积较大。项目所在地适合种植山葡萄的土地面积约有100多公顷,四边纵深地带适宜面积可达到1000多公顷。为适应市场需求开发具有林区特色的新产业,2006年以来,柴河镇群力村引进了山葡萄种植业,当年成功试种100亩,取得了较好的市场经济效益。在典型示范的引导下,2007年群力村山葡萄种植发展到500亩。10第三节项目建设前景山葡萄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浆果。果实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多种,富含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并含有维生素和维生素等多种维生素,以及锌、铜、硼等多种微量元素。食用山葡萄具有补肾、养神补血、降血压和开胃等功能。常食可防止和治疗神经衰弱、胃痛腹胀等病。山葡萄籽榨的油可降血压、降胆固醇,叶可作畜禽饲料。目前,山葡萄主要用于酿酒。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外对山葡萄酒及山葡萄其他制品的需求会大增。根据国际市场标准,果汁酸度越高越好销,价格也越高。一般来说,酸度每增加05个百分点,其价格每吨可上升1000元左右。尤其是用山葡萄酿成的葡萄酒中含有一般葡萄酒未含有的酪氨酸和组氨酸。含有这两种氨基酸的葡萄酒营养丰富,芳香可口,色泽艳丽,既可作为饮料,又可作为贫血患者的补剂,深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在国际市场上也独领风骚。11第三章项目建设意义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通过各种中介组织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这些中介组织或龙头企业,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帮助农户屏蔽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农户经营的效益,促进农产走向专业化和商品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通过“公司农户”、“专业协会农户”、“股份合作”等组织形式,使企业与农民之间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在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进行利益互补,农民除了可以得到种植业、养殖业的收入外,还可以分享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的比较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应运而生,这是千百万农民在农村改革实践中的创造,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一种组织上的创新。12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业。随着一体化生产组织的日益完善,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逐步配套,产业化所带来的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必将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分流和就地转化。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实行产业化有利于解决这种小规模经营与采用科学技术的矛盾,形成一种新型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系,不仅适应了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也必将对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产生积极的影响。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乡镇企业在小城镇的相对集中又吸引了城市先进的技术、资金、人才和设备,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经济交融。这种经济联合,可以使城乡优势互补,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缩短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利用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吸引金融资本向农业产业流动。农户经营和公司组织连接的产业化形式,从实践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并为将来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和金融推动农业的产业化进程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13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由于农村重眼前利益的根深蒂固传统思想限制,怕风险、观望意思较重,再好的项目也需要示范示引导。因此,柴河镇群力村山葡萄基地建设项目,通过投资企业作为主体进行开发建设,企业以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实力,先期进行山葡萄种植、加工、销售。通过一个前期运作,让农民看到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在当地和周边农民中产生巨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促进部分农民自主投入到山葡萄种植项目中,农民的高额经济效益通过口口相传、实地考察可以进一步带动更多的农民投资生产种植山葡萄等高效经济作物,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通过投资企业的介入,基地建设方为确保经营利润和农民利益,采用“四保政策”进行农田推广,实施产业化经营。农田推广是产业化的基本形式,开展农田种植,发挥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由产业化企业作为四保实施的龙头,向农户作出四项保证。一是保证良种供应。二是保证技术跟踪服务,每户建档、专人负责、及时指导、全程跟踪,保证农户按规范种植;三是保证底价收购,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规定收购底价。14通过保障农户收入,真正可以做到通过产业化种植,使农户增收,企业增效。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柴河镇计划重点引进山葡萄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品种,主要生产山葡萄干红、山葡萄半干红、山葡萄红酒及山葡萄饮料等品种。同时加大山葡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成一个建成苗木生产基地。通过本项目的投资建设,必然会带来对山葡萄原料的需求,促进山葡萄原料种植基地的发展。同时,规模化的生产还会带来山葡萄果酒生产基地的发展。海林市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本项目的产业化发展,能够与原有的森林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新的山葡萄原料种植与果酒生产的参观旅游项目。基地的种植户可以与企业合资方式经营基地,对基地进行集约化管理,企业与基地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全作方式,以签订产销合同将双方全作关系加以明确和互相约束,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形成山葡萄产业化持续发展。1、苗木基地建设。柴河镇群力村山葡萄基地项目以高起点、高标准为建设原则,在对国外相关基地进行研究分析、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发展1000亩山葡萄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2、山葡萄加工厂建设。投资625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5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300吨的山葡萄生产加工企业。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1、项目建设总投资构成建设项目总投资总金额755734万元,其中种苗基地投资130734万元,山葡萄加工厂建设625万元。2、估算依据投资估算按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编制,并对工程造价进行了多次调整。设备及原材料费参照目前的市场价格,建安费及其它费用,依据有关工程定额和取费标准。3、投资估算16投资估算表估算价格项目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万元备注合计755734一、种苗基地1307341、苗木万株266102662、配套设施台套40001552134(1)泵房平方米5050025(2)机组台套1200002(3)高压线路米55040跨湖(3)进水池座12500025含进水管路(4)低压线路米500402含电标(5)变压器座1400004(6)配电盘台1200002(7)干管米80010584含镇支墩(8)支管米52003015617(9)喷头个20226513143(10)观测仪器、技术人员培训1(11)规划管理勘测设计1二、山葡萄加工厂6251、固定资产投入万元4875(1)厂房购置120(2)房屋办理费用2(3)房屋维修及改造50(4)锅炉和供暖设施设入15(5)院内路及下水设施25(6)围墙35(7)果酒设备(储酒罐、灌装线)125(8)调味品设备(包装、调制)6(9)调料罐(10个)20(10)车辆15(11)化验室5(12)公司办公费用1(13)流动资金1002、市场费用95518(1)哈尔滨进店费(5家店,每家店4个单品每个单品500元)1(2)哈尔滨库房2(3)酒店进店费(买断5000元/店,5家店,共计划50000元)5(4)哈尔滨运营车辆(2台)5(5)哈尔滨运营费用(月)15(6)市场费用6(7)账款(每个训压款15月,结款2月,每月销售额50000元)10(8)帐款(酒店结帐期为两月,每月销售50000元)10(9)流动资金55二、资金筹措柴河镇群力村山葡萄基地建设项目达到投产标准,所需资金755734万元。其中自筹300万元,拟申请上级关部门专项资金解决455734万元。19第六章效益分析野生山葡萄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家植山葡萄继承了野生山葡萄优点,稳定了产量。充分利用黑龙江的特殊土壤、气候、生态环境中培育的山葡萄适应性、抗病性极强,按常规栽培管理无病虫害发生,基本上不受化肥、农药污染,浆果营养价值极高,果皮富含具抗衰老、防癌治癌双重医疗保健作用的白藜芦醇和具有软化心血管作用的前花色苷。经常适量饮用山葡萄酒和山葡萄汁,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用其鲜果制成的绿色有机食品适应现代消费潮流。因此,市场对山葡萄的需求呈增长趋势。山葡萄基地建成后,通过改良品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山葡萄的品质和产量都将有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