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油库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油库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油库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油库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灯塔油库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灯塔油库二一三年十月1总则11目的保障油库运营期间的设备和人身安全,提高应对运营期间期间突发环境事件处理能力,高效有序地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12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大运为主;全面预防、重点保障;统一领导、快速反应;依法规范、科学决策;资源整合、协同合作。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9年5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施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6月1日施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年5月1日施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国家安全生产事故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施行。贵州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黔字监应急2011216号)。14适用范围和时间14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预防和处置灯塔油库内因事故或意外性事件等因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或破坏,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受到危害或威胁的突发环境事件。具体包括1、水环境污染事件。2、大气环境污染事件。因油库事故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使大气环境受到污染;3、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环境污染事件油库发生的溢油污染,油料运输过程中因交通意外等原因引发的溢油污染事件;4、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可能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件。142核心控制区域油库所在的铜仁市碧江区灯塔办事处坳上坪村半径3公里范围内区域,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15重点风险分析151主要危险物质分析和重大危险源辨识1511灯塔油库重点要害部位及存量(灯塔油库重点要害部位划分图详见附图2)灯塔油库储存的油品为汽油、煤油和柴油,其存量与分布如下1罐储存柴油,为立式内浮顶油罐,容积为1000M3;2罐储存汽油,为立式内浮顶油罐,容积为1000M3;3罐储存汽油,为立式内浮顶油罐,容积为2000M3;4罐储存汽油,为立式内浮顶油罐,容积为2000M3;5罐储存柴油,为立式拱顶油罐,容积为3000M3;6罐储存柴油,为立式拱顶油罐,容积为3000M3,16号油罐布置在同一罐组堤内。7罐储存煤油,为卧式油罐,容积为80M3;8罐储存煤油,为卧式油罐,容积为80M3,7号和8号油罐布置在同一罐组内,目前该储油罐已停用。灯塔油库总容积为12160M3。1512危险物质特性分析油料,特别是轻质油料,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和扩散性,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具有易积聚静电和热膨胀性,正是由于这些特性的存在,使它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灯塔油库主要储存汽油、煤油和柴油,其危险特性分述如下汽油为GB31类易燃液体,(31001)(1)危害健康吸入汽油蒸气能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心动加速等现象,吸入大量蒸气时,会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障碍。空气中浓度为002(体积分数)时,对敏感的人有轻度的症状。长期皮肤接触工业性汽油会产生脱脂作用。误饮汽油会引起呕吐、消化道的黏膜敕症状,进而出现抽搐、不安、心力衰弱、呼吸困难。(2)燃爆危险特性汽油闪点为43,自燃点280456,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爆炸极限1476。(3)急救措施和灭火方法急救措施吸入蒸汽的患者应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皮肤接触用肥皂彻底洗涤。误服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灭火方法小面积可用雾状水扑救,面积较大时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水泥灭火。煤油为GB33类易燃液体(33501)(1)危害健康毒性与汽油相似,但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性较强。(2)燃爆危险特性易燃,闪点40,自燃点,210,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475,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燃烧的危险。(3)急救措施和灭火方法急救措施吸入蒸汽的患者应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皮肤接触用肥皂彻底洗涤。误服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灭火方法小面积可用雾状水扑救,面积较大时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水泥灭火。柴油可燃液体(1)健康危害吸入柴油蒸气能引起头痛,皮肤接触会发红,眼睛接触会发红、刺痛;误饮会恶心、肚痛、严重时会造成呼吸困难。(2)燃爆危险性自燃点350380,爆炸极限为0665,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爆蒸气混合物。(3)急救措施和灭火方法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休息。食入,清洗嘴、喉,就医。灭火方法干粉、水成膜泡沫,泡沫、二氧化碳。151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汽油、煤油、柴油贮运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危险、危害,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无法保障生产安全,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该油库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如下(1)火灾爆炸危险汽油、煤油为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可形成混合性爆炸物,遇明火或火花会引起火灾爆炸危险。柴油为可燃液体,具有火灾危险,遇明火即燃烧,火焰传播速度较快,具有安全生产性。若油中含有水分,则可能发生喷溅现象,而且具有复燃性。因此该油库在储运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危险。(2)泄漏危险因进油管线及出油管线内含有油料,如遇地震、设备阀门损坏等原因可能造成管线内油料泄漏,污染环境。1514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存在重大危险源单元必须登记建档和上报备案。现对灯塔油库储存的油品进行分类和确认,并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辨识对该油库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1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物质确定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2002年版)(国家安监局2003年第1号),确定储存区存在的危险物质,再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列出的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4类危险物质表,来确认可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物质。I单元划分根据灯塔油库的实际情况,以独立的储罐组为危险单元。II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III重大危险源辨识指标贮存区内储存的危险物质,其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中规定的临界量,即定为重大危险源。2重大危险源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由于3汽油储罐容积2000M3,所形成的液池面积最大,故本次模拟分析选取3汽油罐作为分析对象。该罐区设高14M的防火堤,如果油品泄漏后流到地面形成液池,遇到火源燃烧会形成池火灾。池火灾的主要危害来自火焰的强烈热辐射。故选用汽油池火灾模型对该罐组事故后果进行模拟分析,依据稳态火灾作用下热通量伤害准则来确定各个伤害及财产损失半径,为重大危险源分级提供依据。经计算如下热辐射的不同入射通量所造成的损失入射通量KW/M2对设备的损坏对人的伤害备注375操作设备全部损坏在10S内有1死亡,1MIN内100死亡250在无火熖,长时间辐射下,操作设备损坏10S内造成重大烧伤,1MIN内100死亡125有火熖,木材燃烧10S内造成1度烧伤,1MIN内100死亡40重伤16轻伤1、25KW/M2为木材燃烧的最低能量。2、125KW/M2为塑料熔化的最低能量。油罐区池火灾模拟结果计算模型死亡半径R1(M)重伤半径R2(M)财产损失半径R3(M)池火灾2215533133重大危险源等级重大危险源等级是依据可能导致事故后果模拟分析得出的死亡半径、重伤半径和财产损失半径内可能造成的事故性质进行划分,其划分标准见下表。将罐区重大危险源周边情况与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析结果相结合,对灯塔油库储罐区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重大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重大危险源等级死亡人数(人)重伤人数(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一级3010010000二级10295099500010000三级39104910005000四级1291000罐区与周边环境的间距及人员、财产分布情况与重大危险源所处的方位周边建筑物名称离危险源距离(M)人数建筑物设施固定资产(万元)储油罐区南面坳上坪村民组200300油库储罐区重大危险源等级评估表项目计算值特定半径内作业人员可能伤亡人数分级结果坳上坪村民组200M50人可能重伤10人三级4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结果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灯塔油库储存的危险物质中汽油和煤油列入标准中的B类危险物质(易燃物质)。标准规定,汽油贮存区存量等于或大于20T时即定为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灯塔油库汽油储罐总容量为5000M3,单罐最大存量可达2000M3,存在贮存区重大危险源。另,经汽油池火灾模型计算结果分析,在死亡半径、重伤半径内无任何人员及财产损失,财产损失半径内可能造成财产破坏损失约1500万元,因此,灯塔油库的重大危险源等级为三级。152其他危险源及分析(1)洪水灯塔油库所在的铜仁市,依山傍水,河穿城而过,于2011年5月,本地曾发生大雨洪水,但对油库付油区、接卸泵房、储油区等均无重大损害,未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但在长时期暴雨可能导致油库发生山体滑坡、卸油泵房、付油区被淹的危险。(2)山林火灾灯塔油库周围杂树杂草众多,四周又被生活居民区逐渐包围,周围居民如用火不善,引发山木林火灾,极易可能蔓延到油库内,引发火灾等危险。2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21应急组织机构油库突发环境事件组织机构由油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领导,下设物质保障组及医疗救护组、抢修组、警戒疏散组、战斗组。22应急组织体系221油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运营期间,油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油库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总指挥罗开云(油库主任)电副总指挥张勇(油库副主任)电何朝江(主任助理)电成员油库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应急指挥部工作职责(1)协调制定油库突发环境事件管理的政策和实施办法;(2)协调和指导制定突发环境事件专项预案;(3)组织、指挥和协调开展各级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工作,决定启动和实施本预案,(4)决定应急处置工作的重大事项;(5)组织开展环境事件应急演习和应急宣传教育等工作。222专业应急组织及职责23指挥权的衔接1应急预案启动后,油库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转为现场救援指挥部,油库应急总指挥或其指定代理人即为现场应急指挥。专业应急救援组织负责人组成人员职责战斗组HSE管理员梁巨军计量员接卸班巡视员A接受救援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负责油库发生各类应急安全生产事故的人员抢救、现场灭火、油品拦截、回收等抢险工作B承担油库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警戒疏散组设备管理员李涛门卫付油、化验员A接受救援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负责油库发生各类应急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场隔离区秩序维护、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疏散现场人员和物资、告知周边居民存在的危险,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周边居民疏散等B在事故现场设置安全疏散方向标志;C)承担油库救援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抢修组安全维修班长崔道宏维修工电工A接受救援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负责设备设施的抢修,提供应急设备和有关参数,保障抢险用电供及B承担油库救援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医疗救护组综合管理员何朝江开验票员帐务员A接受救援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抢救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并对伤员初步救护,配合当地医疗机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负责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B承担油库救援应急执行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物资保障组数质量管理员杨正宇后勤人员驾驶员A接受救援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负责油库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现场所需抢险物资的供应工作,包括抢险设备、消防灭火器材、个人防护用品等;保障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人员及被疏散人员的生活所需,并提供交通工具B承担油库救援应急执行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2如仓储中心或上级应急指挥部到达现场,则现场应急指挥权立即移交给仓储中心或上级现场应急指挥。3若当地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介入时,则现场应急指挥权应移交给政府应急管理机构。3事故分级、预防和预警措施31事故分级根据环境污染、人体危害、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将突发环境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I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II级)、较大突发环境事件(III级)和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级)四个等级并实行相应的预警级别。32预防措施321运营期间,各相关职能小组定期检查油库功能区(附图3)的消防安全情况、消防器材布置(附图4)、学习和演练巡查线路图(附图5)、油库灭火方案(附图6)、灯塔油库疏散图(附图7)。322巡查小组负责每天巡查污染源单位的安全生产记录及现场安全情况,发现隐患,应立即整改;323巡查小组加大对油库核心控制区域的重点污染源(附图8)的巡查和监管力度,如发现异常,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对事件进行妥善处理;324运营期间,应急监控保障组安排值守人员,配备各种常用应急处置物资,一旦有突发污染事故,迅速进行先期处置。33预警措施331预警等级根据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受事故影响的范围等,将预警级别由重到轻分为红、橙、黄、蓝四级预警级别情形预警颜色级预警预判为特别重大事故,即有可能发生级事故及险情红色级预警预判为重大事故,即有可能发生级事故及险情橙色级预警预判为较大事故,即有可能发生级事故及险情黄色级预警预判为一般事故,即有可能发生级事故及险情蓝色332预警发布、解除级预警信息由油库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并发布和解除,级及以上预警信息由上级或政府应急机构发布和解除。333预警行动油库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预测结果及各岗位上报的预警信息,经评估后采取以下预警行动1符合油库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发出启动本预案的指令;2通知各岗位进入预警状态;3指令相关岗位采取防范措施,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4事故报告41事故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急小组必须以最快捷的方式,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油库应急指挥部或相关部门,再由相关部门报应急指挥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4)事故救援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5)需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救援的有关事宜。42现场先期应急事发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在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同时,应迅速启动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和采取应急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控制事态,防止事故扩大。5应急响应51分级响应511一般、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由油库应急指挥部启动本应急预案。522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指挥部启动本应急预案做好处置,及时报市应急指挥机构,建议启动市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52基本响应程序521接突发环境事件报警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5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迅速查明事故基本情况,初步给事故定级,并报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紧急研究决定启动本预案,并将事故基本情况报区政府、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和相关成员单位。523本预案启动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按应急指挥部要求(1)组织、协调调查处置组紧急出动,前往现场;(2)负责通知应急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协调相关成员单位参与应急工作(3)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增派有关专家、人员、设备、物资赶运现场增援或请求上级部门给与技术支持。53响应时间要求油库应急办公室接突发事件警情后,属于一般、较大的污染事件,30分钟内将基本情况报应急指挥部,属于重大、特别重大事件的,15分钟内将基本情况报告应急指挥部,所有级别事件处理完毕后60分钟内将详细情况报告应急指挥部;各专业小组接警后,接报后3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置。15分钟内启动相关预案进行先期处置,并报告应急指挥部。需咨询专家的,30分钟内通知有关专家。54扩大应急当突发环境事件中衍生出新的污染事件,或污染强度和范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超出预期的程度时,由应急指挥部启动扩大响应程序,并向市应急指挥机构报告。6事故应急措施61通用处置措施61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指挥部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指挥、协调应急工作。612现场指挥部可根据突发环境事件需要,启动相关专业应急组。参与处置工作的专业应急组应立即赶到现场并开展工作。(1)警戒疏散组应迅速对事故现场实行安全警戒、治安管制和交通管制,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维持秩序,及时疏散人员;(2)抢修组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控,组织实施污染物的现场围堵,防止或减少污染物流入水道或扩散到大气环境,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监测等取证工作,确定事故影响程度和类型,按确定后的污染处置方案和救援方案开展相应工作,并对事发地周边区域进行水或大气监测;(3)医疗救护组负责对现场可能受伤的人员进行诊断和救治;(4)专家组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事件等级的判定进行科学评估,为应急工作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导应急处理和处置工作。62专项处置措施621水环境突发污染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一突发水体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置。622大气环境突发污染事件,按照本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二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置。623油库应急指挥部或现场指挥部确认突发环境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已经消除后,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后,现场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624接到应急结束指令后,现场指挥部解散,后期处置工作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指导各相关单位继续完成。7后期处置71善后处置711各有关部门要迅速采取措施,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尽快恢复当地的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712调查处理组应尽快清除现场污染物,防止二次污染,尽快恢复到安全状态;713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配合上级部门对重、特大环境事件区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恢复重建建议。72调查和总结721应急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对事发原因、影响范围、程度、处置经过、评估核实事故所造成损失、责任单位奖惩、援助需求等做出综合调查评估,形成报告,并及时报油库应急指挥部。722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区政府对在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中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监察部门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有瞒报、漏报、迟报、不报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73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事故影响程度和类型,形成事故公告报应急指挥部,经同意报区政府审定,由应急管理办公室向媒体和社会统一发布。8保障措施81应急队伍建设保障811运营期间,为进一步提高油库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立足现有应急资源,整合运营期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队伍体系,统一指挥和调度。812为确保运营期间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应急成员根据职责分工,按照贵州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组织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增加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物资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保证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能有效防范对环境的污染和扩散。82经费保障财政部门要优先保障运营期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经费。9预案编制和培训演练91预案编制本预案是油库运营期间环境质量保障方案的一部分,由油库突发环境事件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编制,并于2013年10月底完成并付诸实施。92培训演练921油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应急演练、演习,提高各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各种队伍要合理部署和配置,完善装备,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能力。922所有担负应急救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都要按职责组织相应的演练。通过演练,查漏洞、补措施,不断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10附则本预案由灯塔油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附件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根据环境污染、人体危害、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I级)、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II级)、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III级)和一般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级)四个等级并实行相应的预警级别。1、特别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1发生1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2因环境污染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10000人以上;3因环境污染事件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4因环境污染造成我区主要水源地(划入铜仁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的水源)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2、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L发生3人(含3人)以上、10人(含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20人以上、50人(含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0000人以下;3因环境污染事件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4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街道级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5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件。3、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II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L发生2人(含2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10人以上、20人(含2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下;3因环境污染事件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4因环境污染造成我区主要水源地受到污染但未造成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4、一般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环境污染事件1人员出现受伤情况,或中毒(重伤)10人(含1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事件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工矿企业等单位的生产废水对外部环境直接排放,对街道级水源地造成污染但未造成取水中断的事件;4交通意外等原因造成的较大规模的溢油事件(溢油面积200以上)。附件2油库运营期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图应急指挥部附件3油库运营期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流程图重大险情时级及以上电动报警、手摇报警、对讲机报警油库应急办公室(值班主任)应急办消防安监局战斗抢险组设备抢修组警戒疏散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其他副总指挥油库应急总指挥仓储中心副总经理第一发现人向险情区域作业人员下达停止作业或撤离指令公安局环保局周边单位附件4专项处置预案专项预案之1突发水体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进一步加强油库运营期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及时、高效、妥善处置突发水污染事件,切实保障油库运营期的环境安全。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处置油库运营期间突发的水体污染事件。13水环境污染事件的类型根据本预案的特点,污染事件类型主要分为(1)油库泄漏及意外事故等导致的水体污染;(2)电镀、线路板、表面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产生的突发水体污染事件;(3)公路、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引发的水体污染事件;(4)其他的突发污染水体事件2应急处置措施21突发油类污染水体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211封闭雨水排口,修筑围堰,将已溢出的油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防止油类污染物直接或间接进入地表水体造成污染扩散;212对已进入河流等地表水体的油类污染物,采取拦截、吸附等方式减少水面浮油的浓度,降低油类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和程度,防止造成跨界流域污染;213油库应急指挥部向受到影响或可能受到影响的农民、养殖场发出警告,或对其实施强行关闭。214消防部门要迅速赶赴现场,防止溢油引发的火灾事故22突发环境事件造成水源污染处置措施。221应立即切断污染源,控制污染物不再排进水源222组织现场监测,分析水源水质受污染的程度及范围,预测变化趋势。23跨界流域污染的处置措施对已造成跨界流域污染或可能造成跨界流域污染的,在上级应急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建立应急工作通报机制、联合监测制度及联合防控制度,上下游实现同时监测、互交监测结果,同时监控污染物的迁移速率、浓度变化趋势等,为应急处置提供依据。附件5专项预案之2大气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进一步加强油库运营期间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及时、高效、妥善处置突发大气污染环境事件,切实保障油库运营期间油库周边的环境安全。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处置油库运营期间突发的大气污染事件。13大气污染事件类型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主要类型(1)化工、电镀、电子、线路板、危险废物处理等导致的突发大气污染事件;(2)未经许可焚烧工业垃圾、有毒有害物等引起的突发大气污染事件;(3)运载危险化学品的汽车、火车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引发的突发大气污染事件。2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21基本处置原则当污染物为有毒有害气体时,应急响应人员必须携带足够的特种防毒器具,并为人员、车辆、个体防护装备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当污染物为易燃易爆气体时,现场应严禁烟火,机动车远离污染源。22处置措施221首先应采用关闭阀门、修补容器管道等方法,阻止有害气体的继续外泄。同时对已泄漏的有害气体及时进行洗消。在处置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整体的救援体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散。222对已着火燃烧的有毒有害气体或易燃易爆气体,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气源前,不应扑灭火焰,以免有毒有害气体或易燃易爆气体扩散,造成更严重的大面积中毒或火灾爆炸事故。223对于有毒有害气体或危险化学品泄露,人员伤亡的,医疗救护组组织受伤人员就医和现场抢救。安全保障组和相关街道办疏散受到影响或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员。224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与可使用的中和剂,见下表有毒气体名称氨气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硫化氢中和剂水、稀盐酸(高浓度区)苏打等碱性溶液大量的水苏打等碱性溶液附件6企业应急通讯录附件7应急专家通讯录附件8环境监测机构负责人通讯录附件9外部联系企业通讯录附件10油库运营期间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一环境风险评估的目的本次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目的是根据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的结果以及现场调研和初步研究成果,分析和预测油库运营期间环境风险源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评估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性事故,提出防范措施和改进建议,以使环境突发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为运营期间油库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本次评估以油库环境突发事件、油库及油库周围敏感区域和潜在风险源(点)作为重点,结合以往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况,利用经验判断进行评估。二风险识别和分析(一)油库环境突发事件风险识别和分析油库目前主要从事火灾危险性为乙类易燃液体,在其接卸、储存和输出等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火、爆炸、跑油以及人员中毒和污染环境等风险。究其事故事故危害的类型与后果,尤以着火爆炸和跑油等为危及油库安全和能否确保其原油正常进行的最有害和最危险因素。为此,结合本专项安全评估具体情况,重点对储油区、泵房、付油区进行有害因素的分析与辨别。1油罐区油罐区是油库的重点部位,也是重大危险源,加上作业频繁,油罐附件和管件较多,又存储大量易燃易爆油品,为事故高发区域。经类比分析,该区域存在着爆炸、跑油、高空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等事故风险。(1)在储油区内违章用火(电)或使用非防爆器具以及铁器碰撞等引燃(爆)可燃气体并造成火灾爆炸事故。(2)管线腐蚀、冻裂、膨胀、法兰垫等破损造成成品油泄漏或环境污染,遇到明火还容易发生爆炸事故。(3)错开(忘开)阀门,不同油品的管线连接处无盲板隔离等造成成品油的混、串甚至跑油,油罐基础沉降不均或基础下沉而使油罐变形或破坏,造成漏油,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4)油罐吸阀失灵或因外部因素而导致“呼吸”量不够,造成油罐吸瘪或爆裂,致使油罐损坏并跑油,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爆炸事故。(5)灌顶采样操作时,员工未按规定着装,静电可能引燃(爆)可燃气体并造成火灾爆炸事故。(6)灌内清洗不力,通风不良或灌内温度高,个人防护器具配备不好,进灌作业防护措施不力,罐内气体检测以及取样分析不实等,造成人员中毒或中暑。(7)登灌作业风险大、盘梯滑等造成作业人员失足而坠落。(8)灌顶检修工具物料摆放不合理,大风等将灌顶杂物刮落造成落伍伤人或设备等。2输油泵房输油泵房是油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油库的心脏作用,因为油库的一些主要的作业以及各种油品的输送都必须通过泵房才能实现,加之其作业场所空间有限,又集中布置很多设备和管件,且作业频繁,动、静密封点多,是发生油品跑、冒、滴、漏,造成油蒸汽集聚,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爆炸。(1)油泵密封不好,材质不合格,造成油品渗漏,特别是溢出的轻质油品蒸汽极易发生爆炸。(2)管线配管,支撑不合理或机泵基础不适。致使油泵振动大,或紧固件松动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严重时将造成焊接口开裂,油品外冒,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爆炸。(3)压力表未拧紧,根部焊接口有缺陷,造成油品漏油,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爆炸。(4)泵抽空可能引起机泵和管线的振动,长时间抽空易损坏密封件或泵体,从而造成成品油泄漏,污染环境,甚至造成火灾爆炸和人员伤亡。(5)电机绝缘不好,接地失效,导致电机漏电,造成人员触电事故。(6)泵房运转不稳定,噪声超标,可能对人员人身健康造成伤害。(7)泵类设备安装不恰当,检修不及时,可造成泵在运行时振动大、噪音大,易于烧毁电机或螺丝飞出伤人或触电。3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