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贵州某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贵州某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贵州某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贵州某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场110KV输变电工程可研设计第一卷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11月检索号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卷册目录版本号序号卷册号卷册名称0AB备注1A01可行性研究报告即本报告。2A02主要设备材料表3A03投资估算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工程概述911设计依据912工程概况913设计水平年914主要设计原则9141本工程项目设计特点和相应的措施9142主要设计原则和设计指导思想1015设计范围及配合分工11151系统部分11152变电部分11153线路部分11154通信部分112电力系统一次1121项目所在地区简况11211XX市简况11212XX县简况1522电力系统现状18211XX市电力系统现状18212XX县电力系统现状19213电网存在的问题2023电力系统发展规划23231电力性需求预测23232电力平衡252233电网规划27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925项目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供电范围3026接入系统方案30261接入系统方案拟定30262接入系统方案分析35263接入系统方案比较及推荐36264远景接入系统方案设想3727项目建设规模38271变电工程38272线路工程3828电气计算38281潮流计算38282短路电流计算4029系统对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有关电气设备参数的要求41291电气主接线41292主变压器参数选择41293短路电流水平41294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42295导线截面选择及线路型式42296低压无功补偿配置43210项目合理的投产时机443电力系统二次4431概述44311系统概况44312调度管理关系4432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4432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4322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45323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46324安全自动装置47325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473326对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4733调度自动化48331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8332远动系统48333电能量计量系统53334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54335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56336自动化设备的配置5734系统通信57341概述58342业务需求分析58343通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0344通信方式61345光纤通信方案61346微波通信方案63347载波通信方案63348调度数据网方案63349综合数据网方案633410各种业务通道方案643411辅助设施644变电站站址选择6541变电站站址65411站址区域概况66412站址的拆迁赔偿情况69413出线条件69414站址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及水资源条件69415站址工程地质70416土石方工程71417进站道路及交通运输72418站用电源72419站用水源734110站址环境7344111通信干扰734112施工条件734113综合评价与推荐站址7442变电工程设想75421系统概述76422电气主接线选择76423电气总平面76424电气设备抗震措施78425短路电流计算78426导体及主要电气设备选型79427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85428防雷接地90429电缆设施9143电气二次92431管理模式92432监测、监控范围92433配置方案96434与其他智能设备的接口100435高级应用功能101436电能表10244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102441元件保护102442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10445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104451直流系统104452站用电源系统106453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106454通信电源10646其它二次系统106461全站时间同步系统106462设备状态监测系统10747二次设备组柜及布置1075471二次设备组柜107472二次设备间布置110473接地110474防雷111475抗干扰112476电缆抗干扰措施和阻燃要求112477光缆相关要求11348变电土建113481站区规划和总布置113482建筑规模及结构设想115483附属设施11749配套项目工程设想119491XX110KV变电站119492务川110KV变电站1205线路工程设想12151概述121511设计依据121512设计范围121513设计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12152系统概况12253线路路径方案122531工作开展情况122532路径拟定原则122533变电站出线及原线路“”接点123534路径方案124535通讯保护125536林木跨越126537同一方向线路走廊优化12654地质情况简介126541地形地貌126542地质构造126543地层构成1266544水文地质126545矿产资源127546不良地质作用127547抗震效应127548沿线工程地质评价12855工程设想128551推荐路径方案主要设计气象条件128552线路导地线型式131553绝缘配置13756铁塔与基础140561铁塔140562基础14157线路环保分析142571环境保护标准142572电磁环境影响的保护措施142573环保及水保措施143574林木砍伐及房屋拆迁原则14458通信线路14559通讯干扰及影响145591对通信线路危险影响及干扰影响145592对无线电通信设施的影响145510投资估算145511技术经济分析1455111统筹规划出线廊道线路的影响145512线路主要材料表1456环境保护14661站址地区环境概况14662工程污染分析和防治措施147621工程建设过程中147622工程建成投运后14763环境影响初步分析及处理措施148631电磁辐射分析1487632噪音影响分析148633水体污染分析14864水土保持1497项目的节能设计分析14971系统节能设计分析14972变电站节能设计分析150721系统方案合理150722设备选用低损耗情况150723站内建构筑物节能措施15173送电线路节能设计分析1528抗灾减灾分析15281电力系统一次15282变电站15283送电线路1539资产全寿命周期分析15310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154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102投资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103经济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11主要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附件1XX电力公司关于本项目的中标通知书附件235110千伏配电网项目可研阶段主要结论及指标表附件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附件4相关支持性协议(内审时正在办理,未附)附图附图12010年底XX市110KV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图附图22010年底XX县35KV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图附图3XX场变接入系统前XX县电网地理接线图附图4XX场变接入系统图8附图52015年底XX县35KV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图附图62015年底XX市110KV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图附图7XX地区部分光缆网络图附图8XX地区A网部分拓扑图附图9XX地区B网部分拓扑图附图10XX地区综合数据网部分拓扑图附图11电气主接线图附图12总平面方案附图13变电站站址位置及线路进出线规划图附图14线路路径经过地形图附图15XX场变进出线平面图附图16杆塔型式一览图附图17基础型式一览图附图18导线悬垂金具串组装图附图19导线耐张金具串组装图91工程概述11设计依据1)XX电网公司关于“XXXX场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勘察设计”的中标通知书。2)XX电网“十二五”规划。12工程概况1)变电站部分拟建的XXXX场110KV输变电工程属于XX供电局“十二五”电网规划项目之一,位于XX地区XX县永盛社区西山村下场坝组打鼓坡。本期工程包括新建110KVXX场变电站(以下简称“本站”)和相应的110KV电源接入。拟建的110KVXX场变电站主变容量远期为240MVA,本期140MVA,电压等级为110/35/10KV;110KV出线远期4回,本期2回至110KVXX变1回,至110KV务川变1回;35KV出线远期6回,本期3回;10KV出线远期24回,本期12回。变电站采用户外HGISPASS布置。根据现场收资,110KVXX变及110KV务川变本期无工作内容。2)线路部分将110KV凤务沙线“”接开断接入进新建110KVXX场变。3)通信部分自110KV凤务沙线“”接点至新建XX场变间架设2条24芯OPGW光缆,新建段长度分别为12KM和16KM,同时完善XX场变及对侧变电站相关通信设备及高频加工设备。13设计水平年本工程预计2013年投产,设计水平年取2013年;远景水平年取2020年。14主要设计原则141本工程项目设计特点和相应的措施本工程平面布置参考南方电网变电站模块化标准设计(2011年版)第四卷110KV变电站模块化标准设计模块;其中主变、35KV及10KV采用第二册1035KV、10KV及主变模块子模块CSG110BJ3ZBW1子模块;110KV配电装置主接线方案采用CSG110BJ1ADF1子模块,其配电装置采用第一册110KV配电装置子模块J1HNQ1子模块;无功补偿采用第五册子模块第十二篇Z4WGR3子模块;门卫室采用第四册第六篇CSG110BGOJCS2子模块、二次设备间参照CSG110BG1JDW1子模块并作相应优化。本工程严格依照南方电网3C绿色电网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版)执行,结合建设和运行需求,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将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等理念融入工程设计。统筹考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保护环境等因素,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全站布置合理紧凑,便于生产管理,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建筑面积,协调周围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设备采用全生命周期效益最优原则,合理控制费用。线路设计已考虑注意避开沿线的特定建筑物及构筑物;综合考虑线路走向,尽可能减少线路长度,并靠近现有公路或规划公路,方便施工运行,以提高线路可靠性,降低工程投资;充分考虑沿线地质,地形条件对送电线路可靠性的影响。142主要设计原则和设计指导思想本工程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变电站应能够安全、可靠地向用户供电;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选择已综合考虑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省投资、便于过渡或扩建等要求;主变压器高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采用大电流直接接地系统,中、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采用不接地系统;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应满足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110220千伏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条例、数字化变电站技术规范、南方电网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2011版)及南方电网3C绿色电网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版)等有关专业技术规程的要求;主变压器保护采用主后备保护分体配置微机型保护,全站各电压等级系统均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变电站监控系统采用成熟先进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按无人值班设计,站内设备通信采用IEC61850标准;远动设备满足远动信息采集和传送的要求,选用性能优良、运行可靠的定型产品,其容量按远期规划确定。线路设计选择的送电线路的路径,已综合考虑施工、运行、交通条件和线路长度等因素,对各种方案综合进行了比较。15设计范围及配合分工151系统部分11根据供电要求、电网现状、负荷预测、电力电量平衡和电网规划等,对该工程的建设必要性和接入系统方案进行技术论证,并提出推荐接入系统方案;根据有关规范和相关要求,确定变电站的建设规模;根据需要配置无功容量;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合理地选择送电线路截面和设备参数。152变电部分主要为XXXX场110KV变电站的设计,具体内容为确定XXXX场110KV变电站各级电压的主接线;根据系统计算结果拟定主要电气设备参数;选择可行的变电站站址方案,作出相应的布置方案;拟定变电站监控、保护、远动及通信方案并确定主要技术要求;拟定变电站土建设计原则与确定设计方案。核实对侧110KVXX、务川变电站电气一二次设备能否满足本次开断“”接要求。153线路部分根据推荐的接入系统方案,拟定线路路径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推荐路径;拟定线路气象条件组合情况;推荐导地线型号并提出设计原则;拟定线路绝缘配合与防雷接地方案、杆塔型式与结构、杆塔或电缆构筑物的基础型式、通信线路设计方案及环境保护措施。154通信部分根据推荐的接入系统方案,结合XX地区电网通信系统相关规划,本工程XX场110KV变电站是XX地区电网通信系统的骨干节点之一,本站将接入XX地区A网和地区B网网络,同时,完善载波通道。2电力系统一次21项目所在地区简况211XX市简况(1)地理概况XX市位于XX省的北部,是中国西部的重镇之一,属于国家规划的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产业带建设的主要区域。地理位置在东经1053610813、北纬2782912之间。市域东西绵延2475KM,南北相距2325KM。东与铜仁地区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相邻,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相邻,南与省会贵阳市接壤,西12南和毕节地区相邻,西与四川省交界,北与重庆市接壤。中心城区南到省会贵阳市144KM,北达重庆市239KM。全市总面积30762KM2,为XX省总面积的1746。XX市辖两区二市十县,分别为两区(红花岗区、汇川区)、二市(赤水市、仁怀市)、十县(习水县、桐梓县、XX仡佬族苗族县、道真县、正安县、XX县、务川仡佬族苗族县、XX县、湄潭县、余庆县)。XX市地理位置图详图211。图211XX市地理位置图(2)气候特点XX市属于中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多云寡照,绝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由于地形复杂,海拔悬殊,境内是一个多样性的立体气候类型。全市可分为四个垂直气候带,分别为丘陵河谷地区中亚热带气候,低山地区相似北亚热带气候,中山地区相似南温带气候,海拔1500M以上的山地则相似中温带气候。(3)地形地貌XX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在云贵高原的东北部,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500M,在全国地势第二级阶梯13上。全市平坝及河谷盆地面积占657,丘陵占2835,山地占6508。大娄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成为天然屏障,是XX市内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在地貌上把XX市划分为两大片山南是XX高原的主体之一,以低中山丘陵和宽谷盆地为主,耕地比较集中,土地利用率较高,是粮食、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地;山北以中山峡谷为主,山高谷深,山地垂直差异明显,耕地比较分散。南片占全市总面积的376,北片占624。全市地貌类型根据成因可分成三大类,分别为熔蚀地貌区、熔蚀构造地貌区和侵蚀地貌区,其中以溶蚀和熔蚀构造地貌(岩溶地貌)分布最广,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5。全市海拔最低处在赤水市境内与四川省合江县交界的习水河与赤水河汇合口,海拔221M,最高处在桐梓县的柏枝坝箐坝自然保护区牛角寨,海拔2227M,是大娄山山脉的最高峰。(4)交通条件公路高速公路规划为“三纵两横、一联一环”的路网,长约902KM;主干公路规划为“四纵三横、九联一环”的路网,长约2535KM。铁路规划形成“两纵一横两射”的格局,川黔铁路纵贯全境,渝黔高铁已开工建设,向南与贵广高铁对接,通车后从XX出发,可在6H内到达广州。港口与航道以乌江渡港、赤水港为枢纽构建“两主九副”的港口格局;以赤水河、乌江航道为骨干,其他一般航道为补充,构建通江达海的内河航道体系。航空XX新舟机场在进行改建,按4D级建设,预计2011年底进行通航试飞;国家民航局2005年已批复茅台机场银水场址,该场址位于仁怀市高大坪乡银水村,是市域辅助机场,飞行区等级为3C,终端发展为4D,将于2011年底开工建设。(5)资源概况XX市河流均属长江流域,以大娄山山脉为分水岭,把全市河流分为乌江、赤水河和綦江三大水系。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2506MW,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60682MW,已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14366MW。在乌江干流的XX段,已建成的乌江电站和构皮滩电站,水电装机容量为4250MW(其中乌江电站1250MW,构皮滩电站3000MW),全市正在形成大中小为一体的水电群,赤水河、芙蓉江、洪渡河、桐梓河以及湘江、綦江水系,都在进行中小水电开发。XX市内已探明的矿产有60多种,其中煤、铝土矿、钛、锰、镁、钼、钡、烧碱等在国内省内占有重要地位,已形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钛、锰、烧碱、高性能钢丝绳等原材料生产基地。煤炭资源总储存量在全省仅次于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全市在1500M深度以上的煤炭资源总储存量在260亿T以上,已探明储量504亿T。XX市已14建成的鸭溪、XX、习水三大火力发电厂,装机1390MW,加上在建的桐梓电厂等,与水电建设并进,XX作为“西电东送”的能源建设基地,已构成“水火电并举”的电力格局。XX市内有野生和常见的高等植物2009种,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典型,具有植物区系南北过渡性和起源古老性的特点。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占全省稀有动植物资源总数的933,其中黑叶猴、白冠长尾雉、大灵猫、银杉、桫椤、珙桐、金花茶等83种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XX市的粮、油、烟、畜、茶、竹、中药材,均为重要和特色资源。XX全市森林覆盖率44,高于XX省和全国比率。全市已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38个,总面积453554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7,包括著名的国家级赤水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和赤水森林竹海、燕子岩、红花岗区凤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赤水、余庆、XX、湄潭、XX等5个县(市)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XX市所辖二区二市十县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90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23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36783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4007亿元,增长13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54,比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05,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41,比上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XX市20052010年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图详见图212。图212XX市20052010年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图15从图212可以看出,XX市2010年年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3倍,翻了一翻多,从2005年开始,XX市年生产总值始终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这是XX市不断坚持XX省“南下、北上、西进、东联”的开放思路,实施“依托黔北、紧连渝筑、面向三沿、扩大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XX市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走好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发展路子,把XX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明富裕的现代化城市。212XX县简况(1)地理概况XX县地处黔北,地理位置在东经1073110756、北纬27322821之间;东与德江县、思南县相邻,南与石阡县、余庆县接壤,西与湄潭县相邻,北与正安县、务川县接壤;南北长901KM,东西宽426KM,全县总面积1883KM2;距省会贵阳市250KM,距名城XX市110KM,是XX市的东大门。全县辖龙泉镇、土溪镇、永安镇、XX镇、花坪镇、永和镇、进化镇、蜂岩镇、琊川镇及新建乡、石径乡、何坝乡、王寨乡、天桥乡共9镇5乡86个村(社区)。XX县行政区域图详见图213。16进化镇蜂岩镇王寨乡永和镇何坝乡石径乡花坪镇永安镇绥阳镇新建乡土溪镇湄县县南思德江县县川务正安县凤冈县龙泉镇潭琊川镇天桥乡阡石县庆余县N图213XX县行政区域图(2)气候特点XX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720M,多年平均气温152,多年平均降雨量12572MM,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3)地形地貌XX县地处黔中丘原区,地势呈南北翘起并向东倾斜的马鞍形,全县83的地方在17海拔1000M以下,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15。(4)交通条件XX县现有326国道由南向北横穿县境中部地区,西南侧通过湄潭接XX市,东北侧通过德江县、沿河县到达重庆秀山县。在建的杭瑞(杭州瑞丽)横贯县境。(5)资源概况XX县主要矿藏有原煤、重晶石、含钾页岩、龙纹石、硅石、白云石、水晶、大理石、高岭土、黄铁矿、磷铜矿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烤烟、辣椒、花生、茶叶等。县境内自然人文景观奇特,素有“黔中乐土”的美誉,有距今约45亿年世界上最早的陆生植物化石“黔羽枝”、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玛瑙山“古军事洞堡”、明代摩崖石刻“夜郎古甸”、中华山“万古徽猷”,有集道学、佛学、易学文化为一体的“太极洞”和世界最大汉书“凤”字摩崖,有茶香飘逸的中国西部茶海森林公园、碧波荡漾的九道拐十里长河、神秘的万佛峡谷以及民间傩戏、花戏等。(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XX县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2301亿元,比2005年的986亿元增长133,年均增长126,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91239调整为351748。XX县20052010年GDP及年增长速度图详见附图214。图214XX县20052010年GDP及年增长速度图近年来,全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发展战略,以营造绿色环境、建设绿色基地、实施绿色加工、打造绿色品牌的“四绿工程”为载体,奋力拼博,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列(评)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国无公害生猪养殖示范县”、“全国农村能源建设先18进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XX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绿色发展战略,以生态经济为统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努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2电力系统现状211XX市电力系统现状2111XX市供区概况XX电网供电范围包括XX市辖两区二市九县,分别为两区(红花岗区、汇川区)、二市(赤水市、仁怀市)、九县(习水县、桐梓县、XX仡佬族苗族县、道真县、正安县、XX县、务川仡佬族苗族县、XX县、湄潭县),不包括余庆县,另供铜仁地区的德江县,供电总面积为3116518KM2,其中城市电网面积17485KM2,县级电网面积2941668KM2,2010年XX电网供电辖区常住人口78552万人,常住人口密度252人/KM2。2010年,XX供电局完成全社会用电量1355亿KWH,同比增长1312;供电量11518亿KWH,同比增长1427;售电量107亿KWH,同比增长13888。最高全社会用电负荷2265MW,同比增长523;最高供电负荷1838MW,同比增长435。2112XX市电网现状截止2010年底,XX电网有500KV变电站1座,为鸭溪500KV变电站,主变总容量2250MVA;220KV变电站7座,分别为南白、新蒲、XX、海龙、桐梓、赤水、上坝220KV变电站,主变总容量1830MVA,另有4座220KV用户站;110KV变电站51座,主变总容量3593MVA,另有16座110KV用户站;35KV变电站94座(包含县局),主变总容量75995MVA。XX电网500KV线路总长438348KM,220KV线路总长1582271KM,110KV线路总长16037KM,35KV线路总长18369KM。XX市500KV电网是XX省骨干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鸭溪500KV变电站通过2回500KV线路至鸭溪电厂,1回500KV线路至息烽500KV变电站,2回500KV线路至福泉500KV变电站。220KV主干网架由500KV鸭溪变220KV南白变220KVXX变220KV海龙变500KV鸭溪变组成的双环网;金沙电厂(位于毕节电网内)、习水电厂、乌江新厂三个电源点分别通过220KV线路注入四角环网的两个节点上,其中金沙电厂、习水电厂接入鸭溪500KV变电站,习水电厂接入赤水220KV变电站,乌江新19厂接入南白220KV变电站;220KV网架通过220KV海龙变220KV桐梓变220KV上坝变向北延伸,通过220KV南白变220KV新浦变向东延伸;另有2回220KV线路与重庆电网连接。2113XX市电源现状截止2010年底,XX电网已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的电网,统调机组装机容量为5213MW,其中中调直调火电接组装机容量为3440MW,占总容量的66,中调直调水电装机容量为1250MW,占总容量的24;地调直调小火电装机容量为111MW,占总容量的2,地调直调水电装机容量为412MW,占总容量的8。此外,XX各县调范围内小水电装机容量为25655MW。2010年底XX市110KV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图详见附图1。212XX县电力系统现状2121XX县供区概况XX电网主要由110KV及以下各级电网和地方小水电构成,担负着县城及全县14个乡镇的供电任务。XX县电网供电面积1883KM2,用电人口4386万人,常住人口密度233人/KM2。2010年,XX供电局完成供电量1973亿KWH,同比增长5831,最大供电负荷431MW,同比增长487。2122XX县电网现状截止2010年底,XX电网有110KV变电站2座,分别为XX、进化110KV变电站,主变总容量915MVA;35KV变电站5座,分别为龙台、XX场、城中、永和、小河35KV变电站,主变总容量269MVA,另有2座35KV用户站。XX电网110KV线路总长88KM,35KV线路总长1631KM。XX电网110KV网架为XX110KV变电站通过110KV凤务沙线(沙坝电站T接至该线路)至务川110KV变电站,通过110KV凤茶线至德江煎茶110KV变电站,通过110KV绥凤线至XX110KV变电站,通过110KV湄凤进线至湄潭110KV变电站,进化110KV变电站T接于110KV湄凤进线上。35KV网架分北部地区及南部地区,北部地区由XX110KV变电站通过35KV凤阳线及凤龙线分别供XX场、龙台35KV变电站,为单回辐射式供电;南部地区通过110KVXX变35KV永和变35KV小河变110KV进20化变及110KVXX变城中变110KV进化变线路对分别对城中、永和、小河35KV变电站供电。2010年,XX电网在建35KV变电站2座,分别为永安、天桥35KV变电站,电源分别来自城中、小河35KV变电站。2123XX县电源现状截止2010年底,XX县有地方小水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为93MW,单机最大容量为22MW,各小水电站通过35KV及10KV专用线路并网,其中通过35KV等级并网2座,通过10KV等级并网5座。2010年底XX县35KV及以上电网地理接线图详见附图2。213电网存在的问题2131XX电网存在的问题(1)220KV及以上主网存在的问题。(A)网架中电源点分布不均由于XX电网负荷的迅速增长,220KV及以上主网的建设已明显滞后,导致目前XX电网在正常运行方式下仅能满足“N1”的底线。XX电网电源主要以鸭溪500KV变电站为核心,XX电厂、XX、海龙、桐梓、上坝220KV变电站片区均无电源并网,只能通过南遵双回、鸭海三回及习桐綦与之相连,在线路故障停运或检修时,均需控制南遵双回、鸭海三回及习桐綦断面,而鸭南双回断面需有乌江新厂控制,需要合理建设500KV变电站,解决220KV断面潮流“卡脖子”问题。(B)220KV变电站布点不足XX电网220KV变电站主要在XX城郊及XX县,其余县局只有赤水市、桐梓县、道真县拥有220KV变电站,随着XX县、仁怀市地区负荷迅速发展,区域缺乏220KV变电站作为电源支撑,急需新建220KV变电站。(C)220KV环网中联络线输送功率受限220KV鸭南双回、南遵双回、鸭海三回、海桐三回、习桐綦均存在“N1”或“N2”情况断面潮流受限,甚至在枯期乌江新厂全停时220KV鸭南双回也存在断面输送功率受限造成局部限电情况。如220KV鸭海三回任意一回故障停运或检修时,220KV鸭南双回断面按不超过480MW控制,220KV鸭海双回按500MW控制,若此时乌江新厂全停,则220KV鸭南双回潮流最大将超过600MW,比控制潮流超出120MW,最难以控21制的220KV南遵双回断面和220KV双回断面,此时需采取限电方案。(D)220KV主变负荷过重正常运行时,南白220KV变电站主变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XX县周围负荷的发展,2010年南白220KV变电站1、2主变负荷最高已达350MW,但主变容量只有360MVA,主变负荷过重,容载比严重偏低。随着XX县和平工业园区的建设,用电负荷将不断增加,必须尽快扩建南白220KV变电3主变或加快忠深220KV变电站的建设进度,将南白220KV变电站部分负荷转移至忠深220KV变电站,以缓解南白片区的用电负荷需求。新蒲、上坝、赤水220KV变电站能满足负荷要求,其余变电站基本能满足负荷要求,但所有220KV主变均不满足“N1”要求,在主变故障停运或检修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不灵活,特殊情况仍需采取限电措施。(2)高压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A)网络结构不合理,供电可靠性差至2010年底,XX电网的51座110KV变电站中,24座采用非典型接线,占47;95座35KV变电站中,41座采用非典型接线,占43。总体来说,非典型接线所占比重很高,高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的典型化水平有带提高。XX电网所辖的各个县级电网供电区域面积大,变电站布点相对偏少,110KV变电站大多需要跨区与其它110KV变电站联络,造成110KV电网接线复杂。35KV电网虽然跨区接线的情况较少,但由于110KV变电站布点不足,同样造成接线混乱的现状。至2010年底,XX电网有8座110KV变电站及22座35KV变电站采用单辐射接线模式,虽然在F类供电区属于典型接线模式,但其网架结构薄弱,供电安全性、可靠性较差,难以满足未来的供电要求。(B)供电能力较差,重载变电站及线路较多截止2010年底,XX电网共有9座110KV变电站及44座35KV变电站、13回110KV线路及11回35KV线路重载。造成变电站重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变电站布点不足,造成部分变电站负荷较重,无法由其他变电站转供;二是变电站的主变容量偏小。造成线路重载的原因包括网架结构不标准,高压线路截面偏小。(C)部分变电站设备老旧,无功补偿不足XX电网高压配电网中部分变电站设备老旧,运行时间较长。另有部分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不足,其中12座110KV变电站及36座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不足10。(D)输变电工程建设存在困难变电站站址、线路通道选择困难。由于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城市景观要求的提高,电力设施选址越来越困难,线路通道由于点多面广,同时对线路两端或线路下方已有22的建筑物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使得线路的通道难以落实。(E)高压配电网抗灾能力仍需提高XX电网部分架空线路分布在易受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区域,特别是习水县、桐梓县、XX县等处于高海拔地区,遭受冰冻灾害的几率较大。XX电网在2008年和2010的冰灾中,都遭受了重大损失。同时由于部分高压线路由于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在冬季容易容易出现因线路结冰造成的故障停电。2132XX电网存在的问题(1)XX电网无220KV电源点支撑,110KV网络结构薄弱,输电线路跨区域连接,供电可靠性较低。截止2010年底,XX电网无220KV电源点,现有的XX110KV变电站由海龙220KV变电站经过岩门、风华、XX110KV变电站及新浦220KV变电站经湄潭110KV变电站供电,线路长度分别为107KM及84KM,110KV输电线路距上级电源超过60KM。XX110KV变电站还通过110KV凤茶线转供德江县煎茶、德江110KV变电站负荷,线路长度为54KM。进化110KV变电站电源进线T接于110KV湄凤进线上,为单线单变结构。XX电网110KV网络结构十分薄弱,输电线路均为跨区域接线,导致供电可靠性较低。(2)XX电网北部地区无110KV电源点支撑,35KV网络结构薄弱,输电距离较长,供电可靠性较低。截止2010年底,XX县北部地区无110KV电源点支撑,XX场、龙台35KV变电站由XX110KV变电站通过35KV凤阳线及凤龙线供电,均为单辐射式供电结构,在建的永安35KV变电站由XX110KV变电站通过城中35KV变电站转供,同样也为单辐射式供电结构。XX电网北部地区35KV网络结构薄弱,供电可靠性较低。(3)XX电网负荷发展较快,现有变电站无法满足供电要求。近年来,XX县坚持“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经济建设。XX县中部地区建设有机生态工业园,主要定位生产有机食品、加工制造及大型物流中心,北部及南部地区发展有机茶叶种植面积,生态养殖业,整合中小型煤矿等,多项措施并举使得XX县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经济发展导致用电负荷急剧增加,现有的变电站已无法满足负荷增长的要求。23电力系统发展规划231电力性需求预测232311XX县电力需求预测XX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八百年古代军事城堡、千年银杏树群、太极洞、两亿多年前的黔雨枝化石,并称为XX的几大奇迹。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形成了底蕴深厚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近年来,XX县坚持“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倡导低碳建设、品牌化发展,以中国茶海之心景区为重点,依托XX锌硒有机茶叶产业,挖掘有机田园文化,利用良好生态优势,在全省成功探索出“茶旅一体化”的生态旅游发展道路。XX县结合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区域定位与发展目标如下坚定不移地推进“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发展战略,突出“坚持好、着力快、优化结构、追赶到位”主基调,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产业化三大战略,加快构建“三生一有”(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也和有机田园文化)绿色战略体系,集中一切优势力量,聚合一切资源要素,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上项目增投资,千方百计转方式调结构,千方百计保增长惠民生,力争通过努力,全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发展目标占全省、全市比重增加,力争2015年年生产总值达55亿元。经济的发展必定促进负荷的需求,结合XX县电网现状及规划发展,以XX市“十二五”配电网规划为依据,得出最终预测结果。XX县负荷预测结果表详见表231。表231XX县负荷预测结果表单位MW年份2010(实际)20112012201320142015XX县431563699749786823比上年增长132136503737增长率()30632416715494416由表231可以看出,XX县负荷平均增长率为1421,其中在2011年及2012年呈现跳跃式增长,主要是由于这两年大用户用电负荷增加所致。XX县大用户负荷预测结果表详见表232。表232XX县大用户负荷预测结果表单位MW序号大用户名称供电电压等级2010(实际)201120122013201420151西部水泥厂35KV1010202020202碳酸钡厂35KV145454545453茶叶加工10KV111214141424序号大用户名称供电电压等级2010(实际)201120122013201420154复合有机肥厂10KV111115有机工业园聚居区10KV2273851010106杭瑞高速公路施工用电10KV113合计142252352369369369比上年增长11010017002312XX场变供区电力需求预测拟建的XX场110KV变电站位于XX县XX镇,建成主供XX县北部地区,主要为土溪镇、新建乡、永安镇及XX镇,辖区总面积5884KM2,占XX县总面积的312。近年来,该片区结合实际情况,坚持“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经济建设。该片区大力发展有机茶叶种植面积、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等,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扩大基地规模,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形成了有机茶叶、粮食、烤烟等支柱产业和辣椒、中药材、各种鱼类、西瓜等后续产业,促进了该片区两个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北部地区富含丰富的煤炭资源,根据XX县整合煤矿、生产结构调整及合理矿权设置后,北部地区有设计能力为90000T/年的煤矿共7处,其中土溪镇共4处、新建乡共1处、XX镇共2处。整合后的煤矿用电负荷较以前大增,且属于重要用户。根据XX县北部片区实际现状,结合片区规划发展,参照XX县电网20092013规划中数据,得出负荷预测结果。XX场变供区负荷预测结果表详见表233。表233XX场变供区负荷预测结果表单位MW年份2010(实际)20112012201320142015XX场站供区7788102118136157增长率()14291591156915251544由表233可以看出,XX场变所供XX县北部地区负荷平均增长率为1532,高于XX县平均负荷增长率,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基础差、底子薄弱,近年来得到大力发展的原因。至2013年,XX场变供区负荷将达到118MW。232电力平衡252321XX县电力平衡电力平衡原则(1)平衡范围为XX县;(2)现有变电容量为XX变(1201315MVA)、进化变(140MVA);(3)负荷数据取上述正常预测结果,平衡年份为20102015年;(4)其它一般原则按有关规程规定执行。电力平衡结果XX县电力平衡结果表详见表234。表234XX县电力平衡结果表单位MW/MVA项目/年份2010(实际)20112012201320142015供区预测最大负荷431563699749786823电源出力000000负荷所需容量431563699749786823所需变电容量(19)81910701328142314931564所需变电容量(21)90511821468157316511728总变电容量9159151315171517151715已有变电容量9159159151315新增变电容量4040新建西山站40新建XX场站40变电容量盈余(19)9615513292222151变电容量盈余(21)102671531426413项目投产后容载比212163188229218208根据表234所示,在“十二五”期间,XX电网通过新建110KV变电站,到“十二五”末期,容载比维持在20以上,满足规程规定要求。2322XX场变供区电力电量平衡电力平衡原则(1)平衡范围为XX场变供区;(2)供区内现无110KV变电站;(3)负荷数据取上述正常预测结果,平衡年份为20102015年;26(4)其它一般原则按有关规程规定执行。电力平衡结果XX场变供区电力平衡结果表详见表235。表235XX场变供区电力平衡结果表单位MW/MVA项目/年份2010(实际)20112012201320142015供区预测最大负荷7788102118136157电源出力000000负荷所需容量7788102118136157所需变电容量(19)146167194224258298所需变电容量(21)162185214248286330总变电容量000404040已有变电容量0000新增变电容量40新建XX场站40变电容量盈余(19)146167194176142102变电容量盈余(21)16218521415211470项目投产后容载比339294255由表235可以看出,至2013年,XX场变所供XX县北部地区负荷将达到118MW,仅靠龙台、永安、XX场35KV变电站供电已无法满足负荷增长的要求,且由于北部地区无电源支撑,因此,建议2013年建成投运XX场110KV变电站。233电网规划2331XX市电网规划XX电网“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500KV变电站2座,分别为诗乡、深溪500KV变电站,新增主变容量2250MVA,新增500KV线路长374KM。至2015年,XX电网共有500KV变电站3座,主变容量4500MVA,500KV线路长812KM。XX电网“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220KV变电站13座,分别为营盘、元村、下坝、何坝、夜郎、兰堡、礼仪、苟江、湄江、桃符、龙泉、大坎、XX220KV变电站,新增主变容量2940MVA,扩建220KV变电站1座,为赤水220KV变电站,新增主变容量180MVA,新增220KV线路1130KM。至2015年,XX电网共有220KV变电站20座,27主变容量4950MVA,220KV线路长2712KM。XX电网“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110KV变电站45座,新增主变容量2123MVA,扩建110KV变电站5座,新增主变容量210MVA,增容110KV变电站1座,新增主变容量995MVA,退出运行110KV变电站1座,退出主变容量63MVA。至2015年,XX电网共有110KV变电站95座,主变容量59625MVA。与本工程相关规划分列如下2012年建成投运XX市诗乡500KV变电站,远期主变容量3750MVA,初期投运主变容量1750MVA,新建500KV鸭溪变诗乡变双回线路,导线型号为4LGJ400,新建220KV诗乡变何坝变单回线路,导线型号为2LGJ240。2012年建成投运务川县大坪110KV变电站,远期主变容量240MVA,初期投运主变容量140MVA,开断110KV上务线接入,新建110KV浞水变大坪变单回线路,导线型号均为LGJ185;2013年建成投运务川县桃符220KV变电站,远期主变容量3180MVA,初期投运主变容量1180MVA,新建220KV上坝变桃符变单回线路,导线型号为2LGJ240,开断110KV浞水变大坪变单回线路接入,开断110KV凤务沙线接入,导线型号均为LGJ185;2013年建成投运湄潭县湄江220KV变电站,远期主变容量3180MVA,初期投运主变容量1180MVA,新建220KV诗乡变湄江变单回线路,开断220KV新浦变何坝变单回线路,导线型号均为2LGJ240;2013年建成投运湄潭县复兴110KV变电站,远期主变容量2315MVA,初期投运主变容量1315MVA,开断110KV何坝变湄潭变单回线路接入,导线型号为LGJ185;2013年建成投运德江龙泉220KV变电站,远期主变容量3150MVA,初期投运主变容量1150MVA,新建220KV何坝变龙泉变单回线路,导线型号为2LGJ240,开断110KV煎茶变德江变单回线路接入,导线型号为LGJ185;2015年建成投运XX县XX220KV变电站,远期主变容量3180MVA,初期投运主变容量1180MVA,开断220KV诗乡变何坝变单回线路接入,新建220KV诗乡变XX变单回线路及220KVXX变何坝变单回线路,导线型号均为2LGJ240;2015年建成投运务川县牛塘110KV变电站,远期主变容量220MVA,初期投运主变容量120MVA,开断110KV桃符变XX场变单回线路接入,导线型号为LGJ185。2332XX县电网规划282011年建成投运永安35KV变电站,远期主变容量为25MVA,初期主变容量为15MVA,新建35KV城中变永安变单回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50;2011年建成投运天桥35KV变电站,远期主变容量为25MVA,初期主变容量为15MVA,新建35KV小河变天桥变单回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50;2012年建成投运何坝220KV变电站,远期主变容量3180MVA,初期投运主变容量1180MVA,新建220KV新蒲变何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