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记录实例_第1页
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记录实例_第2页
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记录实例_第3页
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记录实例_第4页
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记录实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记录实例根据校审记录表和审图单位审查意见书,设计存在的问题一般概括为下列四个方面一、不满足设计深度要求的问题;二、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问题;三、不符合相关专业规范重要规定的问题;四、存在的其他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建筑施工图一、不满足设计深度要求的问题1建筑说明中外窗户气密性等级不详。二、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问题注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第212条基地高程一、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二、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2住宅入口处(楼梯间附近)上方有外廊无防护措施,违反强制性条文规范GB500961999中第423条规定。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第423条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设置雨罩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3“FSB”防水涂料(防水宝)为指定产品,违反国家建筑法第六章第五十条规定。4厂区中民用建筑与丙类生产车间合建时,需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成不同防火分区,防火墙上的门窗均未采用相应等级防火门窗,消防设计原则不符合规范要求,违反强制性条文规范GBJ1687中第338条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338条丙、丁、戊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规范第331条的规定,但单层、多层戊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第521条的规定执行;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M。注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立的生活室与所属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600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331条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31的规定本规范另有规定者除外。表331厂房的防火间距M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101214三级121416四级141618注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燃烧构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以后有关条文均同此规定。甲类厂房之间及其与其他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2M,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M。高层厂房之间及其与其他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3M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盖耐火极限不低于1H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甲、乙类厂房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不应小于4M。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甲、乙类厂房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不应小于4M。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的外墙均为非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当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5。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厂房,其防火间距可按四级确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521条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的规定。表521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M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679三级7810四级91012注两座建筑相邻较高的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顶不设天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且相邻的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5M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5M。两座建筑相邻两面的外墙为非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当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5。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建筑物,其防火间距可按四级确定。5钢结构车间屋面承重构件未注明涂刷防火涂料,构件耐火等级达不到二级耐火等级要求,违反强制性条文规范GBJ1687中第201条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201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201的规定本规范另有规定者除外。6设备房、办公室面积大于100平方米,应开两个门,违反强制性条文规范GBJ1687中第531条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531条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一、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6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门;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内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4M,且人数不超过80人时,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但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时,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二、二层或三层的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符合表531的要求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表531耐火等级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2人数一、二级二、三层500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三级二、三层200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四级二层200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三、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四、设有不少于2个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如顶层局部升高时,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200M2,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楼梯,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口。7钢筋混凝土屋面采用无保温架空隔热层屋面,屋顶表面最高温度达不到要求,违反强制性条文规范GB5017693中第511条规定。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511条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三、不符合相关专业规范重要规定的问题1GB500961999中第361条规定普通住宅层高不宜大于28M,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第361条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0M。2设计说明中使用106涂料,不符合闽建科20027号公告,2002年4月起不能使用。3无障碍坡道坡度125,不符合规范JGJ502001中第724条规定。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第724条不同位置的坡道,其坡度和宽度应符合表724的规定。坡道位置最大坡度最小宽度M1有台阶的建筑入口1121202只设坡道的建筑入口1201503室内走道1121004室外通路1201505困难地段110181204宿舍中食堂餐厅面积与厨房面积比例失调,不符合规范JGJ6489中第313条规定。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第313条100座及100座以上的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的餐厨比宜为11;二、餐厨比可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调整。5办公室注明使用人数大于30人时,门应外开。以符合规范JGJ1687中第747条的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第747条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甲、乙类生产房间除外,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疏散用的门不应采用侧拉门库房除外,严禁采用转门。6屋面分格缝纵横方向间距均不宜大于6米。违反GB5020794第4342条。7地面面积较大,整体面层应作伸缩缝,违反GB5003796第605条建筑地面设计规范第747条底层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伸缩缝、横向伸缩缝,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纵向伸缩缝应采用平头缝或企口缝,其间距可采用36M。2纵向缝采用企口缝时,垫层的构造厚度不宜小于150MM,企口拆模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宜低于3MPA。3横向缩缝宜采用假缝,其间距可采用612M高温季节施工的地面,假缝间距宜M。假缝的宽度宜为520MM;高度宜为垫层厚度的1/3;缝内应填水泥砂浆。8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第522条学校主要房间的净高,应符合表522的规定主要房间净高表522房间名称小学教室中学、中师、幼师教室实验室舞蹈教室教学辅助用房办公及服务用房净高M310340340450310280注1合班教室的净高度根据跨度决定,但不应低于36M。2设双层床的学生宿舍,其净高不应低于300M。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第535条三层以上的教学楼,宜设垃圾管道。10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第623条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栏杆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四、存在的其他方面的问题1缺总平面图,总说明中缺方案批复文件,图纸校对不细。2总平面图中民宅区住宅与拟建宿舍楼之间的距离应标注清楚,防火要求是否满足要求3两宿舍壁柜隔断能否满足隔声要求应采取隔声措施。4变形缝B120MM,应选用图集闽97J091/61详图。变形缝构造不详。5建议居室门窗应设吊挂窗帘的设施。规范要求。6建议屋面采用国标99J2012图集中有关做法。第二部分结构施工图一不满足设计深度要求的问题1未标出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21条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921的规定。表341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摘自混凝土规范341条环境类别条件一室内正常环境二A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B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三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四海水环境五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注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J24的规定表921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C20C2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201515302525303030二A202030303030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二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问题1板支座负筋和板跨中配筋偏小,不符合混凝土规范951条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表951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力类型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06一侧纵向钢筋02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注A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B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C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D当钢筋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2柱通长筋小于支座筋的1/4,不符合混凝土规范1137条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37条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3生产车间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以混凝土柱牛腿及混凝土梁作为基础,结构体系对抗震不利,不符合规范GB500112001中第352条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352条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4抗震钢结构的材料性能指标要求未注,不符合规范GB500112001中第392条第3款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392条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1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烧结普通粘土砖和烧结多孔粘土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2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他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2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一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3钢结构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材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2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应大于20;3钢材应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5钢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未注,不符合规范GB500182002中第413条规定。6级钢与级钢的连接,采用E50型焊条,不满足“当不同强度的钢材连接时,采用与底强度钢材相适用的焊接材料”要求,不符合GBJ1788中第821条规定。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中第821条焊缝金属宜与基本金属相适应。当不同强度的钢材连接时,可采用与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接材料。7环境类别采用二类A,部分主体结构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等级和保护层厚度均不符合混凝土规范第921条和第342条的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342条一类、二类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结构混凝土应符合表342的规定。表342结构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环境类别最水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KG/M3)一065225C2010不限制二A060250C250330B055275C300230三050300C300130注A氯离子含量系指其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B预应力构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表中规定提高两个等级;C素混凝土构件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表中数值减25KG/M3;D当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掺合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剂时,可适当降低最小水泥用量;E当有可靠工程经验时,处于一类和二类环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F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可不作限制。8框架柱纵筋、角筋及箍筋不足;对剪跨比大于2的柱和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小于4的柱、楼梯柱及其他短柱,箍筋应全长加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2条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114121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率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表114121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柱类型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框架中柱、边柱10080706框架角柱、框支柱121,00,90,8注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B框架柱和框支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符合表114122的规定;抗震等级箍筋最大间距MM箍筋最小直径MM一级纵向钢筋直径的6倍和100中的较小值10二级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00中的较小值8三级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50柱根100中的较小值8四级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50柱根100中的较小值6柱根8表114122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注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C框支柱和剪跨比2的框架柱应在柱全高范围内加密箍筋,且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D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柱,当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箍筋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抗震等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9楼梯活荷载取20KN/M2未按消防疏散楼梯35KN/M2取值,不符合规范GB500092001第411条规定。10建筑场地类别错误,计算书及图纸均为类土,地质勘察报告为类,计算书应重算,违反强制性条文621315条。11无桩顶作用效力应计算书。违反强制性条文511222条。12加密区箍筋间距100H/475MM;200300,三不符合相关专业规范重要规定的问题1柱中纵筋净距大于200不符合混凝土规范11413的规定;柱宽为500者,应配4根纵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13条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400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2结施图中未对独立基础进行说明。当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底层柱混凝土柱强度等级时,应根据规范GB500072002第827条规定进行柱下局部承压验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827条扩展基础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础底面积,应按本规范第五章有关规定确定。在墙下条形基础相交处,不应重复计入基础面积;2对矩形截面柱的矩形基础,应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3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4当扩展基础的混凝土等级小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尚应验算柱下扩展基础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3特征周期值TG取045秒计算。按GB500112001第514条表5142应取035秒,结构体系计算偏保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514条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掁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5141采用;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5142采用,计算8、9度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注1周期大于60S的建筑结构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应做专门研究;2巳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应允许按批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采用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表514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地震影响6度7度8度9度多遇地震004008012016024032罕遇地震050072090120140注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表5142特征周期值S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第一组025035045065第二组030040055075第三组035045065090泉州市及周边地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和特征周期值一览表地区名设防烈度地震加速度地震分组场地类别表内数字为特征特征值泉州市7015G二030S040S055S075S石狮市7015G一025S035S045S065S晋江市7015G一025S035S045S065S南安市7010G二030S040S055S075S惠安县7010G二030S040S055S075S安溪县7010G一025S035S045S065S永春县6005G二030S040S055S075S德化县6005G二030S040S055S075S莆田市7010G二030S040S055S075S仙游县6005G二030S040S055S075S厦门市7015G一025S035S045S065S福州市7010G一025S035S045S065S马尾区7010G二030S040S055S075S泉州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明细表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特征周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010G015G020G035S040S045S鲤城区江南其余全部丰泽区全部东海其余洛江区全部全部泉港区全部全部晋江市磁灶青阳、安海、陈埭、东石、池店、罗山、内坑、龙湖、永和、英林、紫帽、西滨金井、深沪全部石狮市其余祥芝、永宁全部南安市其余水头、石井水头、石井、官桥其余安溪县桃舟、剑斗、感德、湖头、福田、祥华、长坑、兰田、芦田、尚卿其余全部德化县全部杨梅、葛坑、汤头、桂阳上涌、大铭、春美龙浔、三班、龙门滩、南埕、雷峰、盖德、国宝、美湖、赤水、浔中、水口惠安县其余净峰、小乍、山霞、崇武、百崎、张坂、东岭、东园、涂寨、东桥小乍、山霞、崇武、百崎、张坂、东岭、东园、净峰其余永春县全部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第二组注本表摘自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2002年4月30日印发的闽建设200237号文件4单桩承载力提高,无桩静载试验报告。PHC采用400,应有厂家产品说明书,说明可承受设计值为1500KN,提供产品说明复印件。5柱断面700,箍筋肢中距大于200,应加密。6各层LL2挑梁构造不妥,不能稳定,建议取消,或采用其他办法。7顶部小型结构应乘放大系数。8桩顶箍筋加密区范围小于35DD桩径,不符合规范JGJ9494中第41。34条规定9柱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不满足最小体积配箍率的要求,不符合规范GB500112001中第63。12条规定。10屋面板的板面未配置温度收缩钢筋,不符合规范GB500102002中第101。9条规定。四、存在的其他方面的问题1予应力桩的桩尖混凝土标号用C30偏低,应画出桩尖的配筋大样,桩承台配筋应注明根数和直径,应符合最小配筋率要求,对桩检测应提出要求;沉管桩施工说明应包括拔管速度、混凝土塌落度、如何防止水进入桩管、混凝土如何浇灌等;为抗液化,桩承截力应折减。地梁配筋应上下一致,且不少于316,同时地梁箍筋不小于8;基础施工图中应设沉降观测点。地梁配筋过大建议加高梁;独立基础大样未提供基底埋深。考虑地基土腐蚀性,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水泥用量;应满足独立基础015的最小配筋率要求。桩基持力层为强风化层,地质勘察剖面图无强风化层。桩无定位图,尤其是双柱桩基,未考虑双柱轴力不同对布桩的影响,缺布桩计算书,桩基说明中缺少桩的主要参数指标,28米跨梁断面250700偏小,造成配筋大,应加高断面。屋面梁未按WKL构造配筋;支座负筋长度不足。3水箱柱应设吊筋。水箱套用旧规范图集,应满足新规范最小配筋率要求。4短跨大于4米的板厚取100偏薄,应按短跨1/36取110或120,并应按构造配筋。屋面混凝土部分裂缝宜控制在020MM以内;板面高度不一样,支座负筋应断开;屋面板厚度应比计算书厚1公分。5墙体长度超过6米应设构造柱,并标出截面和配筋。6第一跑支撑斜板的梯梁直接放在地面上不合理,应加垫层。7构件编号对应关系不清。结构布置与计算书不同;施总说明中混凝土标号与各层结构图混凝土标号不相符。说明套用太多,互相矛盾,应统一合并;议根据福建省建设厅闽建设函200341号文件的要求,对结构设计总说明进行适当的删减;周期折减系数错误;伸入上层的柱,在本层结构图上应涂黑;应注明屋面坡度及排水方向,并说明是否结构找坡;圆弧形阳台应标注出尺寸和圆弧半径R;梯间荷载传递交待不清,无法判明;基础计算采用旧规范PKPM软件计算,未执行GB500092001新规范;主次梁交叉加强筋总图说明为加218应补详图梁详图则为850应补根数,相互矛盾8柱根柱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范围内箍筋应加密。同一柱断面内柱主筋直径差别太大,柱计算长度与实际不符。9整体计算取9个振型,耦联计算,振型数偏少,另外,输出总体信息缺少混凝土强度等级,风荷载输入值等数据,无法判定其与实际是否相符;10结构计算总信息中,周期折减系数,中梁、边梁刚度放大系数均取10,与实际情况不符,第三部分给排水施工图一、不满足设计深度要求的问题二、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问题1某厂房室外消火栓间距超过120M,消防水池容量不足,违反规范GBJ1687中第83。2条第三点及83。4条第一点的规定。三、不符合相关专业规范重要规定的问题1说明中应说明生活给水系统安装完毕应冲洗消毒。2缺室外给排水总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