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万套联合制造茶叶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年产2万套联合制造茶叶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年产2万套联合制造茶叶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年产2万套联合制造茶叶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年产2万套联合制造茶叶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产2万台套联合制造茶叶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号编制单位芜湖XX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二九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则4一、项目概况4二、项目背景6三、企业简介11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市场分析12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二、产品市场分析13三、市场竞争力及风险分析15第三章原辅材料需求来源及公用设施情况17一、劳动力资源17二、主要原辅材料来源17三、燃料及动力供应17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18一、项目区概况18二、场址选择22第五章技术路线与方案23一、工程技术方案23二、生产工艺流程25三、主要设备方案26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29一、总图布置29二、工厂运输32三、公用工程33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36一、环境保护36二、劳动卫生与安全37第八章组织管理、人力资源配置39一、组织管理39二、人力资源配置40第九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41一、项目管理41二、项目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41第十章节约能源42一、原则与要求42二、节能措施43第十一章节水措施47一、原则与要求47二、节水措施47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9一、建设投资估算49二、流动资金估算51三、资金筹措51第十三章效益分析52一、成本分析52二、销售收入52三、税金53四、财务效益分析53五、盈亏平衡分析54六、财务评价结论55七、社会效益分析55第十四章结论及建议55一、可行性研究结论55二、建议56附表第一章总则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年产2万台套联合制造茶叶机械项目2、承办单位芜湖市XX科技有限公司3、项目负责人4、项目类型新建5、建设地点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6、建设内容为推动芜湖市周边及安徽省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振兴芜湖市经济,适应茶叶市场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力。芜湖市XX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年产2万台套联合制造茶叶机械项目。项目拟新征土地33333万平方米(约5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7100平方米,建设生产用厂房12000平方米,半成品及成品仓库约10000平方米,产成品检验检测用房约1500平方米,研发中心及办公宿舍用房约3000平方米,配电等其他辅助用房600平方米。拟购置车床、磨床、数控铣床、钻床、刨床、冲床、剪板机、电焊机、氧焊机等生产设备及其他必要辅助设备,并配套建设道路、绿化、给排水、消防、变配电等附属工程。7、项目建设投资指标根据芜湖市招商引资项目评估暂行办法的要求项目容积率为081,投资强度为每公顷120004万元/公顷(合150万元/亩),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占总占地面积225,建筑系数为7118。8、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6487万元,建设期利息151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001万元。所需资金计划由项目承办单位自筹42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000万元。9、项目效益(1)项目达产后,年加工生产联合制造茶叶机械2万台套,年均实现销售收入30000万元,年销售利税总额25439万元。项目所得税后净现值为59308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为2547,总投资收益率2701,盈亏平衡点6775,投资回收期602年(含建设期),贷款偿还期283年(含建设期)。(2)项目建成后可促进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同时,项目可直接安排500人就业,解决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并能带动当地机械加工业的配套发展,同时带动运输、包装、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较大幅度提高当地茶农收入水平,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10、项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芜湖统计年鉴2007;(3)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7)新的有关财务制度;(8)城市污染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建设部、环保总局、科技部建城(2002)124号;(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二、项目背景1、政策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加快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繁育、饲料饲养、疫病防治、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培育和推广超级杂交水稻等优良品种。加强物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改革传统耕作方式,推行农业标准化,发展节约型农业。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缓释氮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适用技术。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安徽省“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制造水平。开发数控机床、电器设备、环保设备、船舶及船用柴油机、农用机械等市场潜力大的产品,争取在电力设备、建筑机械、新型农业机械、矿山设备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安徽省“十一五”制造业发展规划指出我省制造业企业需提高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实行开放式自主创新,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加大对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加快提高骨干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加大对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支持大企业集团加快建立和完善技术中心,提高研究开发费用投入,加强企业专利技术申请和保护,积极参与产品标准制定。创建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的支持平台,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财税、贸易等激励机制。安徽省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发展规划的通知指出开展绿茶清洁加工技术研究,名优茶机械化、标准化加工技术研究和关键设备的研究,以及绿茶连续化、智能化加工的绿茶示范生产线。2、我国茶产业现状近年来,我国茶叶产业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2007年茶园面积达160万公顷,产量达114万吨,产值260亿元,名优茶产量达30万吨,内销数量超过80万吨,比上年增长11,销售金额达320亿元,比上年的205亿元增长28。茶行业发展整体趋好。从总体上看,我国茶产业发展喜人,但茶产业总产值和附加值并不高,行业发展水平落后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观。我国目前有近1亿茶农,大多以传统的方式经营茶业,销售范围和规模都无法做大。未来,我国茶产业必须走一条以精深加工为核心技术的产业化之路。目前,茶叶产量持续增加,市场热点频繁切换,多类别茶品种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茶市的主要特征,同时也主导着未来几年我国茶市发展的方向。专家指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处于较快发展时期的我国茶产业还有较大拓展空间,茶产业的工作重点也将全面转向通过精深加工提高效益和品牌培育上来。3、安徽省茶产业现状(1)概述茶叶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全球性商品。安徽是我国重要产茶区,我省目前有25个县(市)产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霍山黄芽”、“屯溪绿茶”等名茶蜚声海内外。其中“祁门红茶”和“屯溪绿茶”堪称茶中国粹。“祁红”为世界红茶之珍品,已有百年历史,与印度的“大吉岭”、斯里兰卡的“乌伐”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以“高香”、“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安徽现有茶园160万亩,年产茶叶5万吨,从事茶叶生产的茶农500多万人。宣城是安徽的主要产茶区,有敬亭绿雪、涌溪火青、溪口云雾、汀溪兰香等名贵茶叶品牌,而处于宣城的郎溪县有十万亩茶园种植能力,有茶农50000多万家。郎溪茶叶每年向日本和其他地方进行茶叶出口。大型茶场如宣郎广茶叶公司、敬亭山茶场、九连山茶场、周王茶场等大型国营茶场。茶叶收入是山区农民的主要的经济来源,茶叶加工机械是他们的最重要生产工具,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劳动效率和劳动强度,更直接影响他们的经济效益。目前广大茶农使用的小型茶机只是茶叶杀青机,茶叶烘干及茶型制造靠手工来完成,茶叶杀青与茶叶烘干分开进行,为了保证烘干速度,茶叶烘干往往需分几个地方同时进行,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制茶质量难保证、能量消耗高等诸多不足。经济条件好的茶农添置了茶叶烘干和茶叶制造系列机械,虽解决了增加茶叶制造产量,但投资强度增大,据调查,投资家庭用全套茶叶制造流水线需花8万元左右,而且这些机械的添置也需要大量的工作面和人员的看护。这些因素构成了茶农制茶成本的相对提高。茶叶生产和加工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如石台县横渡镇六坊村高山村民组,以前手工制作茶叶人均只有300元,现在采用机械制茶,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增长10倍,泾县订溪乡成立绿缘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实行基地化生产、机械化加工、品牌化宣传、网络化营销,带动基地农户增加收入4000余元。据统计全省年产毛茶6万吨以上,年茶叶销售总产值17亿元左右。随着茶叶精加工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运用,茶叶的产量和产值正呈逐年上升趋势。(2)安徽茶产业发展趋势分析茶叶收入是安徽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抓好茶叶生产,提高茶叶收入是山区各级政府和农民最为关心的大事。“十五”以来,山区各级农机部门紧紧围绕这一重点开展农机化工作。重点实施了“名优茶加工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通过示范辐射,促进了山区茶叶生产与加工机械步伐。据统计全省茶叶机械拥有量达到111310台(套)。茶机发展势头迅猛,仅黄山市今年就新增各类名优茶机5500台(套),另外六安、宣城茶叶加工机械化水平也相当高,分别达到70和65。茶叶生产中的田管机械化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劳动日值提高,农村劳动力相对紧张。“十五”期间在茶区农机部门试验示范的引导下,茶叶生产中的中耕、植保、修剪、采摘等机械化技术措施已逐步被广大茶农所认识,茶农购置管理机械热情高涨,尤其是茶叶修剪机发展较快,如休宁县2006年新增800台,保有量已达到1800多台。另外,茶园中耕机、茶叶采摘机、植保机在有些地方也得到快速发展。名优茶加工机械化成为茶叶制作的主流机械,装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过去茶叶加工主要是手工制作,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加工质量难以保证,现在高效、低耗、优质的茶叶加工设备越来越受茶农欢迎,黄山市机制名优茶占名优茶总量的90以上,大幅提高了茶叶加工附加值。加工机械也由单机向成套、由简易向高档、由小型向大型发展。落后的半机械化的加工机具逐步被淘汰。在调查中发现,上世纪90年代推广的小型作坊式名优茶加工机械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是茶叶加工复式化机械设备,如茶叶杀青工序已普遍使用连续滚筒杀青机;理条工序使用连续理条机;链板式连续烘干机代替原来的翻板式烘干机等新型名优茶加工机械作业。茶叶加工装备结构正在优化调整,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从调查情况看,推广机械化加工技术后,当前名优茶产量平均提高了30,价位提高了25,并带动省内外茶叶加工机械生产企业的发展。茶叶加工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机合作社等市场化服务模式不断涌现。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国家对质量及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加上国际市场“绿色壁垒”的逐步升级,茶叶质量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和茶农的重视。在调查中看到,比较规模的茶叶加工厂已实现了燃料、废料、原料、半成品、成品间的分离,并做到加工厂房环境的净化和美化,有的茶叶加工厂还架设运输索道,从高山上收购鲜叶直接送到加工车间,避免了运输中产生污染及变质。产业化生产、市场化服务在茶区已经引起政府重视和农民关注。近年来大部分茶区农民在政府的引导下,将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等活动有机结合,成立了诸如有机茶生产合作社、茶叶协会等组织,仅黄山市就成立了32个这种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茶叶生产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农民尤其是一些加工大户和加工企业的认可。茶叶加工正在由个体到联户、由小型到大型集约化方向发展。名优茶不断出现,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我省经无公害、绿色、有机“三认证”的茶园面积已达到140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80。目前,全省近30个县(市、区)生产几十种品牌茶叶,其中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霍山黄芽、屯溪绿茶、涌溪火青等名茶蜚声海内外。综上所述,安徽茶产业发展总体状况良好,茶加工机械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就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背景环境。三、企业简介芜湖市XX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注册资金500万元,企业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独立法人企业。企业有多项自主发明专利和技术革新创造,主要生产汽车门附件配件和农业机械产品的研发制造加工。与国内长城汽车公司、浙江吉利汽车公司、上海华普汽车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奇瑞汽车公司、江淮汽车公司等20多家汽车主机厂家直接配套,汽车配件年生产、销售额达7000万元。去年企业通过TS16949国际管理体系认证,产品通过国家质量检测中心认证。企业拥有高级技术人员50名,中级技术人员80名。一线操作工人180名,全部技术人员来自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具有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在完善现有产品技术革新的前提下,不断开发新产品,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各项政策。全面打造以政府各项政策精神领域为企业发展总目录,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道路,为开发和生产本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市场分析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响应政策号召的需要。十七大报告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我国炒茶机械加工产业存在着生产规模小、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相对不足、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问题,致使该产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产品开发投入不足,不适应现代茶叶产业发展的要求。这些已成为影响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芜湖市XX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安徽省内一家专业从事机械装备加工生产的企业,积极响应中央及省政府的号召,增加技术改造投入,提高研发创新水平,为振兴安徽茶叶产业做出贡献。2、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工艺水平,适应市场的需要。茶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其消费市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茶叶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我国自古就是产茶大国,茶叶资源丰富,茶叶产品种类繁多,我国居民已有上千年饮茶的传统习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产量持续增长,极大的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但近代以来,从茶叶的加工制作看,印度、锡兰和日本等主要产茶国都先后实行了现代化的茶叶生产方法,而我国大部分产茶地区虽然引进了一些现代制茶工具,但在广大农村远未普及,仍然沿用1000多年前的小手工作坊式的制茶工具,与社会需求极不适应。公司所研发的家庭用自动联合制茶机实现茶叶烘、烤、型机械化,将茶叶杀青与烘烤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化流水作业,并利用杀青的余热来烘茶,实现热量循环使用,对降低广大农户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制茶质量、降低能量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目的建设将会大大提高生产能力,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可加强新产品开发力度,适应市场的需要,满足茶农对制茶机械的迫切要求,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科技含量以及市场竞争能力,占领、站稳市场,增强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二、产品市场分析1、安徽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是茶叶大国,安徽省是全国主要产茶区,每年的茶叶产量和茶叶出口量都排在全国前列。自2000年以来,安徽省茶叶生产己连续6年实现增产增收。目前,安徽省拥有茶园约L2万公顷,年产茶叶约5万吨,其中绿茶产量4万多吨,产值7亿元左右。2006年安徽省茶叶出口204万吨,居全国第三,出口创汇约3329万美元,数量同期比下降859,金额上升1172。安徽省经无公害、绿色、有机“三认证”的茶园面积己达到140万亩,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80。据我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安徽省绿茶出口165万吨,出口金额2671万美元,数量、金额均居第二位,数量同比下降1228,金额上升88L。占安徽省全年茶叶出口的81左右。但是,安徽茶叶产业发展存在茶叶技术含量低,深加工不够的问题。首先茶叶的品种老化,基本上以安徽自然优势发展起来的品种为主,缺乏新的茶叶品种。还存在各个地区产品相似度较大的弊端。比如“毛峰”,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黄山毛峰”,安徽很多地方的茶企业生产“毛峰”。其次,产品加工技术较低。安徽老化品种种植主要依靠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大部分还是依靠手工操作,机械化程度低,这主要是因为安徽茶叶企业“广而散”。再者,传统工艺的茶制作没有发扬。早在徽商时期,安徽的茶叶加工工艺就极其复杂,从毛茶进号到出成品茶,一般要经过火合、筛、拣等多道工序,而且徽州茶商对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和规定。安徽茶叶生产既没有达到自动化生产,而且一些传统工艺又没有发挥其优势。2、我国茶叶机械加工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茶叶在我国分布广,茶叶是我国南方省份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茶叶加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前我国茶叶生产一般是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国营茶场也是手工制炒的多,茶叶加工的机械化程度不高。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小型茶叶加工机械是80年代、90年代的产品,产品结构简单,烘干靠手工,用木炭加热,为了保证烘干速度,茶叶烘干往往需分几个地方同时进行,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茶叶质量难保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大,茶农开始一家一户作坊式生产,转变化由专业制茶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制茶机械也将朝着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外茶叶机械大多为大、中型,加工量大、价格高、耗电量大,适合于茶场、农业合作社等,不适合于广大茶农。他们现在普遍使用的是小修理厂手工加工的机械化程度很低的茶机。三、市场竞争力及风险分析1、市场竞争力(1)芜湖市XX科技有限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和模具研发能力,在产品研发和生厂上已达到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先进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手段,并严格按照TS16949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和生产。所产主要产品汽车门铰链,以其可靠的质量、合理的价位、优质的服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2)芜湖市XX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小型自动联合制茶机,采用标准化生产模式,所有部件都按国标配置,冲压件部分都由模具保证。该机由炒茶机、鼓风机和烘箱三大部分组成,解决了茶农对茶叶机械化制作的技术问题,对推进茶叶小规模机械化制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决了经炒茶制作成形的茶叶自动输送进入烘箱烘干,成品等自动输入的技术问题,大大减轻茶农生产茶叶的劳动强度,此小型自动联合制茶机使用二相电,具有省时、省工、省电、节能、环保等特点,特别适用茶农家用。,因此,该产品顺应市场需求,必将迎来广阔的销售市场。2、风险分析(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市场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产出品市场买方垄断,项目产出品的价格急剧下降;或者出现投入品市场卖方垄断,项目所需的投入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这种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项目产品的预期效益减少;技术风险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和新替代产品的出现,导致购买转向,减少了对项目产品的需求,影响产品的预期效益;人员风险随着公司生产的不断扩大,公司对技术、管理、资本运营、营销的高级人才将有持续的需求,若不能挖掘到合适的人才,也将会对公司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企业领导人员和主要研制人员都是机械加工行业内的专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可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项目实施不存在人员风险;政策风险国家的一些宏观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等)发生变化,会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风险。目前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明确要大力发展农业及机械装备产业,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自然风险项目实施受外界影响及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较小,基本无自然风险。(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牢固的立足点;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该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非常先进,在目前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特点,加之管理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因而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提高商标、品牌、信誉,信誉度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要在国内外市场上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念,扩大商标和品牌的影响力,争取更宽更广的国内外市场。第三章原辅材料需求来源及公用设施情况一、劳动力资源芜湖市,为安徽省省辖市,现下属三县(芜湖、繁昌、南陵),四区(镜湖、弋江、鸠江、三山)。全市面积331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20平方公里。200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2688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二、主要原辅材料来源该加工项目所消耗的主要原辅材料为包括角钢扁铁、方管、圆管、元钢、铁板、不锈铁板等,可从省内马鞍山钢铁公司购得;弹簧衬套、国标标准件等外购外协件可从省内外市场购置。三、燃料及动力供应项目建设地燃料、电力供应充足,完全可以满足项目生产的需要。供电芜湖市供电设施齐全,可满足企业用电需要。供水本项目用水利用城市供水管网,其生产、生活用水可充分保障。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一、项目区概况(一)芜湖概况1、芜湖市概况芜湖市,为安徽省省辖市,现下属三县(芜湖、繁昌、南陵),四区(镜湖、弋江、鸠江、三山)。全市面积331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20平方公里。200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2688万人,比上年增加232万人,增长10。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9度21分、北纬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2、自然条件芜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摄氏度,日照时数20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芜湖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全市土地面积331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30平方公里。3、经济发展2007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578亿元,比上年增长517。其中,城镇投资41759亿元,增长543。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2847亿元,本年项目建成投产率52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24。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85亿元,比上年增长568;第二产业投资23494亿元,增长889,其中,工业投资23423亿元,增长896;第三产业投资19798亿元,增长23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8890亿元,增长498。全年销售商品房195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8;商品房销售额6286亿元,比上年增长479。4、交通、通讯发展2007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交通运输。全年公路客运量4800万人,比上年增长135;公路货运量3978万吨,增长212。铁路客运量312万人,铁路货运量226万吨。水路货运量9811万吨。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4681万吨,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538万吨,增长48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65万标准箱,增长650。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628万辆,比上年增长260,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334万辆,增长407。年末民用船舶3050艘。全市公路里程481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245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116公里,一级公路28公里,二级公路397公里。邮电业。2007年邮电业务总量25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72亿元,增长157;电信业务总量2356亿元,增长339。全年发送信函1246万件。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21269万门,增加2816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8148万户,减少302万户;移动电话8248万户,新增402万户。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71部/百人。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774万户,其中宽带用户1393万户。(二)周边县城概况(以南陵为例)1、概况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北纬30383110,东经1175711830。东界宣州市,西连铜陵、青阳县,南靠泾县,北邻芜湖、繁昌县,东北隔青弋江与芜湖县、宣州市相望,西北同繁昌、铜陵县毗邻,东南和宣州市、泾县交界,西南与青阳县相连。辖8个镇烟墩镇、家发镇、籍山镇、许镇镇、弋江镇、何湾镇、三里镇、工山镇。全县总面积1263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05,合18956万亩,其中耕地5099万亩,山场774万亩(石头山177万亩,宜林山5970万亩),水域1400万亩,道路与庄园4717万亩,大体是“四山一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东西最大横距51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69公里,县境形状似“骆驼”。县治(城关镇)距芜湖市区42公里,合肥市186公里,南京市156公里,杭州市290公里,上海市365公里2、资源及气候(1)水资源芜湖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青弋江、漳河及其30余条支流。河湖交织,港汊密布,水体流向多变,为纵横交错的水网地带。青弋江是安徽省境内长江最大一条支流,流域面积4340平方公里,县境内属中游河段,长约40KM,河宽80130M,平均流量154立方米/秒。漳河发源于境内西南部绿岭,全长115KM,流域面积1450KM2。全县水资源平均总量6279亿M3,有55座小水库,总库容量约2411万M3。境内地下水主要分布于青弋江、漳河河谷平原,厚度1030米,平均水位226米,多为HCOCMN型,PH7375,矿化度01503克/升。奎湖为境内最大湖泊,面积4784公顷。(2)气候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界宣城,西连铜陵、青阳县、南接泾县,北邻繁昌、芜湖县,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隶属于国家级沿江开放城市芜湖市。县境东北为平原,西南为低山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总面积12637平方公里,总人口545万。3、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芜湖市人民奋发进取,励精图治,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科教兴县战略,县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业上,已基本形成了优质米、蔬菜、畜禽、水产、果林五大主导产业,初步建成了蘑菇、板栗、蔬菜、土鸡、獭兔、河蟹等农产品生产基地,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东源集团和省级龙头企业金鸡集团,“云谷贡”牌标一粳米和“百善”牌贡酥分别获国家级名牌产品和省级名牌产品称号。工业上,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完成产值85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8亿元。非金属矿加工、服装、农机汽配、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地方主要工业产品“神牛”牌耕整机、“晨江”牌系列V带、“奔牛”牌2411组合式变压器为安徽名牌产品。2006年生产总值(GDP)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911亿元,增长243;第三产业增加值1362亿元,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为254431。人均生产总值7937元,比上年增加1207元。2006年实现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现价)200968万元,增长61。粮食种植面积56371公顷,比上年增长05。油料、棉花种植面积分别为10738公顷和1573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628公顷,增长48。4、交通及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县、乡主要干道均已达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建设有110千伏变电所2座,乡村供电率100;程控电话装机已达8万多门,移动通讯机近4万门并实现全县无缝覆盖;邮政服务遍及城乡各地;县城日供水能力3万吨。芜湖交通便捷,国道205、318线、省道320、216线交汇于县城,是皖南重要的交通枢纽,通往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热线的咽喉要道。长江下游重要支流青弋江流经市境东部,源自西南山区腹地的漳河,蜿蜒绵亘奔向长江,孕育了千年古城的灿烂文化文明。二、场址选择1、场址选择原则本项目场址选择遵循如下原则(1)交通方便,便于开展建设及项目实施;(2)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耕地;(3)地势干燥,通风良好,便于排除雨水及生活污水;(4)水源可靠,水质良好,有可靠的电力供应。2、场址位置项目选址于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合50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周围环境清洁,无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或扩散性污染源和其他危及炒茶机械加工生产安全卫生的因素。第五章技术路线与方案一、工程技术方案1、主要建筑物设计原则及依据(1)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震、防腐等安全要求。(2)建筑围护结构要满足车间生产上一定的温湿度要求,防止车间过热和结露,根据需要满足通风、采光要求,进行改造,创造良好的劳动卫生条件。(3)考虑车间内部运输对建筑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造,为原料、半成品与成品的运输(水平的和垂直的)创造条件。(4)生产过程中产生噪声超过规范标准值的,采取隔声和吸声等措施加以处理。(5)认真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方针,在满足生产要求和方便使用前提下,努力降低改造工程造价,并尽可能地满足建筑艺术和城市建设的要求。2、生产车间等主要建筑物设计方案(1)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项目单位工艺设计提供的工艺图及设计要求。(2)改造设计原则在不改变原有厂房的性质和结构的前提下,充分体现机械装备加工业的建筑特征,满足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在设计中以技术先进、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为原则,并按使用性质,改造工程考虑建筑对洁净、噪音控制,采光、通风、日照、消防、卫生及其它特殊的要求。在满足生产工艺同时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力求建成一个环境优美、又有时代特征的新颖的企业形象。(3)改造方案根据机械装备加工企业的相关要求,生产车间屋面均采用三布五胶防水层、沥青膨胀珍珠岩保温层,门窗采用铝合金,平开钢大门,内墙装修采用混合沙浆,生产车间根据各个部分的生产性质和特点采用防腐涂料,对局部工艺要求较高的房间作瓷砖墙裙,地面为水磨石,建筑外墙做法采用浅色涂料。(4)造型特征生产车间在厂区属主体建筑,对厂区环境景观影响较大,同时置于厂区入口的主视觉方向,建筑立面设计结合使用功能处理好人流与物流的关系,用变换的窗形、细部处理,用红色色带和大面积白色外墙面的色感差增强视觉效果,用大面积的白色墙面和红色的对比衬托建筑立面的洁净与典雅。(5)平面设计生产车间平面设计中,物流经物流入口处经过缓冲进入相关的生产区内,交通防火疏散方面设置内走道及封闭外廊,其安全疏散宽度和疏散出口均满足防火规范要求。3、辅助配套设备(1)给水给水管采用PVC管,以杜绝水质的二次污染。(2)排水室外排水雨污水分流;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3)供电系统。变压器选用1台630KVA的干式变压器对加工厂供电统一供电。拟建电源电压为10KV,按二级负荷要求设计,电路分两路引入。(4)消防系统消防给水管网在市场内设成环状,并布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消火栓含一个DN100出口和两个DN65出口。室内消火栓系统低层和多层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箱内一般设有水枪、水带等。为扑救初起火灾,水枪流量一般按两支水枪同时出水,每支水枪的平均用水量约按5升/秒计算。二、生产工艺流程由于机械制造属劳动密集型产品,品种规格较少,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宜建大规模的专用生产线,适宜单件小批量生产线,以适应品种变换快,提高总体规模。本项目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并根据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进行加工。其工艺流程如下下料抛光焊接冲压洗槽打孔下料焊接冲压洗槽打孔下料焊接冲压洗槽打孔下料抛光焊接冲压洗槽打孔抛光焊接机体机体覆盖件冲压多槽杀青整型锅烘干屉总成组装喷漆入库图51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三、主要设备方案1、主要设备选型原则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是技术先进、可靠和经济合理。具体包括(1)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应与选择的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工艺技术方案相适应,满足项目的要求,可获得最大效益;(2)适应产品品种和质量的要求;(3)提高连续化、大型化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4)降低原材料、水、电、汽单耗,满足环境保护要求;(5)强调设备的可靠性、成熟性,保证生产和质量稳定。不允许将不成熟或未经生产考验的设备用于建设方案设计;(6)符合政府或专门机构发布的技术标准要求;(7)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之间相互配套。2、设备方案本项目的建设采用了新技术及新工艺。根据以上原则,本项目设备选择参考国内同行的装置设备运行情况,以安全可靠、通用匹配为原则,以节省投资。对项目的关键设备或国内技术不能完全达到工艺要求的设备可以考虑从国外进口。具体设备如下表所示序号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数量台、套一剪板、冲压设备1数控多工位冲床TP304430日本小松12剪板机QB1131200上海23剪板机QB12K42500中意14剪板机QB1162000南通25折弯机WC67Y100/3200山东16折弯机WE67X250/4000山东17可倾压力机J2340扬州48可倾压力机J2350扬州109可倾压力机J23100扬州1010可倾压力机J23160扬州1011液压机Y4163A合锻212液压机Y41100L合锻2二焊接设备1悬挂式焊接机DN2253H宁波新州22悬挂式焊接机DN2403H宁波新州23三相次级整流凸焊机DTZ3200上海14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NBC250深圳焊王105可控硅直流弧焊机ZX5400上海26交直流两用弧焊机ZXE400上海2三机加工设备1数控车床WNCJ30台湾远东12精密车床C616A320750济南63万能床XX6325南通14数控铣床CNCM5台湾大立高薪15经济数控立钻常州26摇臂钻床中捷17平面磨床ME7120陕西28台钻黄山10四模具加工设备1龙门加工中心KMC2000SD台湾高明12立式加工中心美国传道机床1五检测设备1立式接触式干涉仪上光12光谱分析仪GYMARS/T5800北京13圆度仪153500MM025MM哈量14光学平直仪杭光15弹簧拉伸试验机TLS1000济南16荧光磁粉探伤机CJW2000江苏盐城27微机高速分析仪JSB3A南京18材料万能试验机WE100天水1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一、总图布置1、总平面布置(1)总平面布置原则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生产作业线连续、短捷、方便。要使厂内外运输配合协调,避免往返运输和作业线交叉,避免人流货流交叉。要考虑合理的功能分区,保证有良好的生产联系和工作环境,各种动力设施要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管线,节约能源。要结合场地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因地制宜并尽可能做到紧凑布置,节约用地。建(构)筑物的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规范及各种安全规定和要求,满足地上、地下工程管线的铺设、绿化布置以及施工的要求。要注意厂容,应与城市或区域总体规划相协调,体现现代化企业的形象,并注意并减少污染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利管理、方便生活,要为生产管理和职工劳动创造方便良好条件。要考虑工厂发展要求,使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近期建设要集中,避免过多过早占用土地。(2)总平面布置的技术要求厂区总平面布置与工厂的规模、生产发展、管理体制厂区自然条件、地区协作条件、运输方式、安全、卫生、环保等技术条件与要求有直接关系,除应遵循上述布置原则外,还须考虑以下的主要技术要求。生产要求。工厂总平面布置必须满足生产工艺及物料流程的要求,要充分了解生产工艺要求,做到流程合理,负荷集中,运输通畅。流程合理是指根据工厂组成,正确合理地布置各主要生产车间的相互关系,保证工艺流程连续通顺,避免迂回曲折,使原料及成品的运输线路简短快捷,确保畅通。负荷集中是指水、电、气等公用工程耗量大的车间和单位,尽可能集中布置,形成负荷中心,同时将动力供应设施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各种工程管线,节约能源。流程合理和负荷集中表现在运输方面也必然是短捷通畅的,对交通运输进行合理的组织,避免倒运、减少交叉。运输线布置的通畅,表现在生产流程线的布置上也必然是合理的。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工厂总平面布置实际上是对运输线的布置。安全要求。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还必须采取适宜的布置手段满足防火、防爆、卫生、环保、防地质病害等安全要求。发展要求。工厂总平面布置应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工厂的发展要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明确的远期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是预计工厂投产后由于工艺流程的革新改造、市场需求变化带来产品产量和品种的增加、以及综合利用的提高等而引起的工厂扩建和发展。总平面布置应该对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予以充分估计,合理留有发展用地,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的关系。节约用地的措施。工厂总平面布置要在既定的场址位置,在满足生产要求、安全要求、发展要求、保护环境等条件下,精心设计,合理规划,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2、竖向布置(1)竖向布置的任务厂区竖向布置主要是根据工厂的生产工艺要求、运输要求、场地排水要求以及厂区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确定建设场地上的高程(标高)关系,合理组织场地排水。具体工作包括根据自然条件选择、确定厂区竖向布置的系统和方式。确定建(构)筑物、露天堆场、道路、广场、绿地及排水构筑物等标高,并为厂区内外运输创造良好的条件。确定场地平整方案,力求土石方工程量最小,并使厂区填挖方量接近平衡。确定场地排水方式,计算雨水流量和管沟断面,保证厂区雨水顺利排除。确定必须建立的人工构筑物(护坡、挡土墙)。(2)竖向布置系统与方式竖向布置系统。竖向布置系统基本可分为平坡式系统和台阶式系统等两类。平坡式系统的特点是厂区场地各主要整平面连接处的坡度与标高都是平缓的连接;台阶式系统的特点是在厂区场地各主要整平面的连接处有陡坡、高差大。可以根据自然地形坡度的大小和场地宽度等因素选用。竖向布置的方式。竖向布置的方式可分为连续式、重点式和混合式三种。(3)设计标高的确定。确定竖向布置标高应遵循以下原则保证土方工程量最小,并尽量使填挖量达到或接近平衡。保证企业不受洪水淹没。当企业设在江河湖岸附近时,应使建(构)筑物地平标高高于最高洪水位05米。保证车间之间交通运输方便,车间标高的确定还应与厂内铁路、道路、排水设施等连接点的标高相呼应。有利降低建筑造价。当场地的地下水位较高时,在这样的地段布置车间,则车间的地平标高应尽可能提高,以免地下室或设备基础的防水工程造价增加和引起施工困难。根据本项目特点,生产车间的室内外高差定为03米,从节约土方和利于防洪角度考虑,考虑到地下管线、路基基槽和结构基础的出土量,室内地平标高应超过室外道路标高。二、工厂运输1、厂区运输设计的要求(1)尽量使厂内、外的运输与车间内部运输密切结合,统一考虑,把工厂内部从原材料输入、产品外运以及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仓库、车间内部各工序之间的物料流动都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物流系统设计,使全厂物料运输形成有机整体。(2)工厂所需大量原材料、燃料等,宜从厂外直接运至车间或料库,以减少倒运和损失。(3)厂内运输系统的设计,要注意物料支撑状态的选择,尽量做到物料不落地,使之有利于搬运。(4)运输线路的布置,应尽量减少货流与人流相交叉,以保证运输的安全。(5)运输、装运设备的选用,宜考虑品种、型号单纯,便于维修,尽可能采用利用重力的装卸设备,以满足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2、道路布置要求(1)道路布置应满足工厂生产(包括安装、检修)、运输和消防的要求,使厂内外货物运输顺畅、行人方便,合理分散物流和人流,尽量避免或减少与铁路的交叉,使主要人流、物流路线短捷,运输安全,工程量小。(2)道路布置应与工厂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铁路、管线、绿化、美化等布置相协调。(3)道路应尽可能与主要建筑物平行布置。一般采用正交和环形式布置,对于运输量少的地区或边缘地带可采用尽头式道路。当采用尽头式布置时,应在道路尽头处设置回车场。(4)道路等级及其主要技术指标的选用,应根据工厂规模、企业类型、道路类别、使用要求、交通量等综合考虑确定。(5)厂区道路人流集中,采用混合交通会影响行人安全时,应设置人行道。人行道一般应结合人流路线和厂区道路统一考虑进行布置,尽量使人行方便。三、公用工程1、给排水工程(1)给水工程水质要求生产、生活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卫生要求;车间内的循环补给水质应符合循环水水质标准;生产应用去离子水,选用国内较先进的反渗透加混合离子交换柱系统制备,配以过滤装置,即可满足生产的需要。(2)排水工程本项目排水主要来自于生产废水、生活废水,以及循环冷却水排水,道路绿化浇洒水等。其中生产生活废水进入厂区污水管网,并送至本项目新建的废水处理站处理。而循环排水,道路绿化浇灌下水等,因无污染,故纳入厂区雨水管网排出。整个工程排水实行清污分流。厂区雨水排水组织。厂区整平坡度一般应不小于5,困难地段不宜小于3;最大坡度也不宜超过6,以便厂区的雨水能顺利的汇集到某一集水口或明沟,排至厂处。排放方式和管材厂区内的排水管网采用环状结构,经污水处理设施后排入污水管网。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承插胶粘接口;室外采用混凝土预应力管,水泥沙浆接口。2、供电工程本项目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供电电压10KVA,变电压为380/220伏。电源来自厂区外供电网,10KV架空引至厂区围墙边后改用电缆引至厂区总变电所高压配电柜室,经隔离开关引入高压开关柜,再经变压器降压为220V/380V后,由低压开关柜分若干回路采用电缆直埋式引至各用电场所。增设容量为2000KVA的变压器,变配电室以放射式向动力配电箱供电,动力配电箱以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向各用电器具供电。动力和照明分开。生产区,包装区等处照度不小于300LUX。其余区域照度在2002501UX之间。3、通讯设施厂内设程控自动交换机,供全厂通信使用,行管办公部门配置电脑并接入电信宽带网,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进行信息化标准化管理。4、厂区绿化厂区绿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有调节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工厂的绿地率一般要求在满足绿化需求的基础上不大于20。项目建设中,拟在厂房四周,道路两侧广植树木、花草,使道路和场地不露裸土,尽量增大厂区绿化面积,营造优美的工厂环境,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厂区卫生标准。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一、环境保护1、设计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做到污染防治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治理措施大气环境质量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环境噪声质量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2类标准。废污水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废气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工厂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类区域标准和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