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龙潭冲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1页
新县龙潭冲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2页
新县龙潭冲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3页
新县龙潭冲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4页
新县龙潭冲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新县龙潭冲旅游开发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与法人代表项目承办单位新县小界岭宜民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法人代表丁113项目建设地点新县沙窝镇龙潭冲区域114可研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新县工程咨询中心证书号工咨丙1202012研究依据(1)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管理办法;(2)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7)河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河南省旅游局2005年(11)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15)新县龙潭冲旅游区的其他相关基础资料13可行性报告研究范围本报告主要内容是对河南省新县龙潭冲旅游区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就建设项目的资源优势、建设背景、建设必要性、环境容量和规模预测、建设内容、劳动定员、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为上级决策部门和承办单位提供可靠决策依据。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河南省新县以“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和“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为主题,依托红、绿色旅游资源优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弘扬“将军之光”,通过发展红绿色旅游,让深藏在大别山脚下的“将军县”一下子热闹了起来。2008年,全县接待游客113万人次,收入294亿元,占全县GDP的62,今年前5个月,接待游客43万人次,收入8385万元,同比增长18。自新县被确定为“河南省文化改革试验区”后,就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大讨论,举办了县委中心组“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集中研讨活动,树立了发展理念。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新县龙潭冲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具有以下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推进新县文化改革试验区建设,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2、有利于促进新县旅游开发的红绿结合;3、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有利于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因此,龙潭冲旅游区的开发建设,为新县旅游新增一个重要的亮点,同时提高了景点质量,提升了旅游区的文化品位,挖掘了旅游区文化内涵,从而弘扬民族文化、保护生态平衡、发展特色经济,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15环境容量与规模预测(1)环境容量采用面积估算法和线路估算法进行测算,经综合分析后,龙潭冲旅游区日环境容量为032万人,年环境容量为832万人。(2)旅游规模根据客源条件、客源市场类型分析,参考项目所在区域近年的游客人数,对龙潭冲旅游区的环境容量进行科学合理预测,取12年客流量的平均值,设定为本项目的旅游规模,年均接待游客2746万人。16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以龙潭冲和香炉寨为载体,以淮南文化为灵魂,把淮南文化和自然生态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把龙潭冲景区打造成集观光、度假、游乐、探险等为一体的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文化主题景区,成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17建设内容河南省新县龙潭冲旅游区建设项目主要有(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道路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通信信息工程;(2)旅游配套项目景区大门、旅游主题活动项目、停车场及引导标志、旅游服务保障体系;(3)生态系统保护与环境治理项目环卫设施、环境治理与保护工程。18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本项目规模总投资418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894万元,建设期利息23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9万元。融资方案项目拟采取申请银行贷款1763万元(含建设期利息),承办单位自筹2423万元(含铺底流动资金59万元)。19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计算期内,本项目的年均收入为2596万元,总成本费用482万元,年均利润总额为1971万元,投资内部收益率为2772(税前),投资回收期为66年。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基准参数,财务评价可行。110结论与建议项目建成后,不但能促进旅游发展,带动相关行业方面发展,而且可以完善新县旅游的分布格局。因此,本项目符合河南省旅游发展区域政策的要求,经济效益较好,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显著,项目可行。1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规模游客人数万人274612年平均2劳动定员人753年耗动力31电万度909年均32水万吨年均4规模总投资万元418641建设投资万元389442建设期利息万元23343铺底流动资金万元595资金筹措(规模总投资)万元51申请银行贷款万元176352承办单位自筹万元24236财务评价61营业收入万元2596年均62总成本费用万元482年均63利润总额万元1971年均64净利润万元14786年均65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772税前66全部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年66税前67借款偿还期年68盈亏平衡点(BET)538第二章项目环境概况21区域交通小界岭即江淮分水岭,岭南水入长江,岭北水入淮河。龙潭冲位于岭北的新县沙窝镇,距新县县城35公里,紧临G106公路。其所在的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南北过渡带,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襟合肥,南视武汉,北达郑州,京九铁路、大广高速、106国道纵穿而过,素有“三省通衢”和“中原南门”之称,区位交通条件非常优越,旅游可进入性强。22地理条件221地质地貌新县属于秦岭地层区桐柏大别山分区,地层复杂,母岩为花岗岩及少量的片麻岩、石灰岩等。区内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势,属低山区。其地貌特点为山峦起伏连绵,山势雄伟,峰高谷深,溪涧纵横,中下部较陡,坡度多在30400之间;上部较平坦,坡度多为15200,海拔高度多在100700米之间。222气候条件新县位于我国亚热带与北温带的过渡地带,以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受江淮流域的影响,气候较河南省其他地区较为温和湿润。区内年平均气温152,一月平均气温2,七月平均气温276,最冷年平均气温144,最暖年平均气温162,无霜期为222天。区内冬季多为西北风和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15M/S。223水文条件新县的河流水系可概括为“二大流域六大水系”。淮河流域面积为1307KM2,占全县面积的857,含潢河、白露河(龙潭冲即白露河源头)、竹杆河、寨河四大水系。长江流域面积为3045KM2,占全县面积的143,含倒水、举水两大水系。境风河流总长度684KM,河网密度08KM/KM2。区内年平均降水量为12775MM,最多年为16623MM(1980年),最低年为7381MM(1966年),日最大降水量2023MM(1980年7月17日),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达5008MM,占年降水量的40,年平均湿度为76。224土壤条件新县土壤主要为黄棕壤,局部为水稻土和潮土。黄棕壤多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上山区,呈黄棕色,质地较为粘重,有机质含量1069,速效磷28PPM,全氮含量00691,有利于林木生长;区内局部为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山谷平地,土壤为水稻土,质松肥沃、耕层厚,PH值在5177之间。河谷阶地中,多为潮土,土层较厚,水热条件好,适宜于水杉、柳杉、池杉、毛竹等多种林木生长。23区域旅游业发展状况2008年新县接待游客113万人次,收入294亿元,占全县GDP的62。今年前5个月,接待游客43万人次,收入8385万元,同比增长18。目前新到已建成了许世友将军故里旅游区、郑维山将军故里旅游区、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和江淮岭生态园等8大景区,其中国家3A级景区5个,初步形成了绿色生态游、红色首府游、将军故里游和革命历史文化长廊游4条旅游线路。24社会经济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新县发展迅速,具体表现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开发不断升级、劳务输出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是,新县仍是贫困县,与我国发达县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新县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改革创新,寻找突破口。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98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一产增加值96亿元,同比增长78,二产增加值166亿元,同比增长159,三产增加值136亿元,同比增长17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810万元,同比增长24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2亿元,同比增长4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亿元,同比增长175。全县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有线电视、通程控电话、通机动车。城镇化率达353。第三章旅游资源概述31区域旅游资源概述311信阳市旅游资源概述信阳市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带状分布规律。即大致以国道312境内西段与省道339线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带。一是大别山区红绿色旅游带,立于位于国道312境内西段与省道339连线以南,是大别山北麓山区,这里集中了规划区主要的山水林生态旅游区以及红色、宗教旅游景点,是全区旅游开发的重点地带,以休闲度假、生态科考、红色教育为主要功能。二是山前平原观光休闲旅游带,位于国道312境内西段与省道339连线以北,这里以丘陵平原为主,城镇、人口分布较密集,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景点以文物古迹、产业、水域风光、红色以及人造休闲娱乐设施等为主,资源丰富,但规模小,资源吸引力不及山区,以文化、休闲及产业旅游为主要功能。从资源等级分布看,优良级(三、四、五级)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大别山红绿旅游带,一般资源则广泛分布于山地、丘陵、平原。从资源类型分布来看,人文、生物、天象与气候等自然生态景观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大别山区,湖泊、河流等水域景观以及水库、堤坝等水工建设主要分布在山前丘陵与平原。古迹遗址和墓葬主要分布在北半部的平原地区,古代建筑与设施主要分布在山区及城镇,现代建筑与设施主要分布在城镇,红色旅游景点主要分布在新县、罗山、光山、固始等的山地丘陵地区。312新县旅游资源概述新县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凝重而独特,绿色生态文化瑰丽而奇特,民俗文化厚重而多彩。这些都将为新县文化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1、红色文化资源新县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著名、河南唯一的将军县,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首府所在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新县拥有历史纪念地365处,其中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鄂豫皖苏区税务总局旧址、鄂豫皖军委政治保卫局旧址、刘邓大军司令部旧址等7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许世友将军故里、吴焕先故居、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卓越等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拥有中国工农经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等5个全国第一和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党小组等10个鄂豫皖三省第一。2、绿色生态文化资源新县地处南北过渡带,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高达73,拥有500多种野生动物和1000多种植物,被誉为“北国的江南,江南的北国”。境内有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黄毛尖省级森林公园、香山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江淮岭生态园和天台山、龙潭冲、九龙潭、九女潭等自然风景区。新县盛产银杏、茶叶、油茶、板栗、中药材、山野菜和猕猴桃等土特产,其品质、产量均居河南省之冠,被誉为“银杏之乡”、“茶叶之乡”、“板栗之乡”。3、民俗文化资源新县民风淳朴,民俗文化特色独具,有汉潢古道、苏河龙山文化遗址、天亮寺新石器文化遗址、艾洼商周文化遗址、战国墓遗址等;有保存完好的周河毛铺、八里丁李湾等明清建筑群、沙窝明清商业街和田铺、卡房等豫南山区民居群;有舞狮子、耍龙灯等民间艺术表演;有花会、书会、菊展、庙会等民间活动;有豫剧、曲剧、越剧、花鼓戏、黄梅戏等多种戏曲以及当地特色山歌和民谣等。另外,新县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为“信阳毛尖”主产区之一,茶文化早已植入民俗文化之中。32景区旅游资源概况1、自然旅游资源龙潭冲森林茂密、绿竹幽幽、涧溪清澈、鱼儿悠游,山上古木参天、盘藤冉枝、峭壁摩崖、怪石嶙峋、曲径通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石奇“石奇含天地,趣雅意隽永”。奇石是大自然散落的美,是无声的诗,是不朽的画,每一块石头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块石头都是一处景色。锞子石、冲天石、乌龟石、石仓、棺材石、猫儿石等,栩栩如生,奇趣无穷。(2)花香龙潭冲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每到春季,繁花似锦,争奇斗艳,芳香扑鼻,特别是映山红格外迷人。(3)草美龙潭冲草甸广阔幽静,芳草茵茵,牛羊在其间,更有世外桃源的意境,美不胜收。(4)水秀冲内水流潺潺,清澈见底,拥有多种矿物质,甘甜可口。尤其是景区内的龙潭瀑布,落差百余米,气势雄伟、壮观。(5)林密香炉寨森林覆盖率高达93,夏季时分,满山碧绿。(6)气爽白云森林茂密,负离子含量高,空气清新宜人,是一个度假疗养的绝佳去处。(7)洞幽香炉寨上有一处天然洞穴,幽静深邃,巧夺天工。2、人文旅游资源龙潭冲人文旅游资源较少,主要有(1)香炉寨旧址目前有水井、寨墙等部分保留完好。(2)观音庙建在一座莲花形奇石上的国内最小古庙宇。(3)骑龙寺小界岭吓得一座古寺。(4)宋冲豫南古民居以纳入河南省古民居保护系列。(5)汉潢古道一块天然石板上车辙遗迹尚存。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项目建设的背景1、旅游产业化已成为全球趋势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活力的新兴产业,也是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最高的经济产业之一,加快其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和平与稳定为全球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全球旅游行业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世界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世界旅游组织专家预测,进入21世纪,旅游业、电讯业,、资讯科技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三大主要推动力。今天的旅游业,不仅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同时也已形成了社会的系统工程,从资源开发,设施建设,旅游服务,市场营销以及与配套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构成了一统一的大产业体系。作为现代社会基本需求之一的旅游业,已成为衡量各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据1997年12月世界旅游组织在土耳其旅游业2000年前瞻的展望报告,到2020年世界每年将有16亿人次到外国旅游,每年的国际旅游花费是2万亿美元,全世界每天平均有50亿美元花费用在国际旅游上。而且,大体上,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比率是1比10,因此,到2020年每年就有160亿人次在国内进行旅游,花费是20亿美元。以上数据充分展示了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它表明旅游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我国旅游业虽起步较晚,但现已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已进入世界十大旅游国行列,其发展的强劲势头正受到世人瞩目。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02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特别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带薪假日及双休制的实施,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旅游消费与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大众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点,现代旅游发展方式也由单一的观光游览向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及以文化为载体的各种专题旅游于一体的多种方式转化,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不仅饱览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要品味和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达到修身养性,健康娱乐,丰富生活的提高素质的综合效果。旅游业正不断地向人们展示其极其美妙的发展前景。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指示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西移,各地要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新增长点。按国家旅游局制订的发展计划,到2010年,中国旅游总收入将达13万14万亿人民币,占GDP的比率将达到8左右,旅游业将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可见,中国旅游业在新的世纪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因此,新县将旅游业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突破口,顺应了世界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2、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对旅游区及旅游景点的粗放式管理,旅游设施的过度膨胀,这些不良后果正在迅速损害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因此,要求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使资源使用的速度低于更新的速度,保证现代社会和后代社会的发展有充足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生态旅游就是在旅游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其主要以欣赏和研究生态区的自然景观,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及文化特征为目的,旨在突出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它与传统的观光旅游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生态旅游以获取自然科学知识和人类文化知识为主;生态旅游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所需的游览条件较简单;生态旅游是一种无污染无破坏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一经提出,以其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迅速引起国内外旅游界与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生态旅游的发展能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风景,植物,动物及当地文化创造新的价值。生态旅游区具有以下三大特性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协调性;保持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得性。以大自然为取向的生态旅游活动逐年增加,发展势头强劲。1998年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在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据估算,生态旅游正以2530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众多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因此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新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正是这种旅游发展趋势最现实的反映和必然的战略选择,可以说是切准了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脉博,选准了旅游开发的项目导向。3、新县龙潭冲旅游开发建设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龙潭冲,距新县县城35公里。是一处以绝壁瀑布,幽谷清溪,原始生态为主的峡谷风景区。其景点分为龙潭冲、香炉寨两大区域,特景16处。龙潭冲景区是新县众多旅游资源中的龙头。她不仅具有首屈一指的生态旅游景观资源。而且有便捷的交通。重要的区位,良好的开发基础。龙潭冲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是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景观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为依托,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带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有利于推进新县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中共“十七”以来,中央、省、市相继制定了加快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配套文件,使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同时,我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四位一体”建设的战略举措,并确定了全省八大文化改革试验区,新县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历史文化悠久,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新县小界岭宜民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抓住这一机遇,启动了龙潭冲旅游区建设项目。本项目建设是推进新县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是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县的必然要求。2、有利于促进新县旅游开发的红绿结合区域内拥有良好的绿色旅游资源,物产丰厚,山清水秀。龙潭冲旅游区的开发在保护好绿色资源的同时,展示出新县的生态旅游资源,达到红和绿结合、历史文化与休闲度假的结合,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增强游客的选择性和舒适性。3、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式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县属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受观念、信息、资金等多种因素限制,农民脱贫致富步履艰难。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发展旅游业,是带动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4、有利于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产品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新县旅游业发展,增强新县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新县把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各景区连为一体。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综合开发推动了全县旅游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43承办单位概况项目承办单位为河南省新县小界岭宜民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公司注册号4130292000106;注册资本壹仟万元;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旅游开发服务,中药材种植养殖,工艺品销售,纯天然植物开发,农产品种植、养殖、销售。第五章环境容量和规模预测51环境容量分析进行旅游区(景点)的环境容量和游客量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预测该旅游区(景点)游客规模发展趋势,以便参照旅游市场需求正确预测其交通、服务接待和基础工程设施的建设开发规模,更重要的是为规划中游客量的控制、游人疏导提供依据。龙潭冲景区面积有10KM2,但实际供人游玩的面积有限,因为景观只有通过一条25KM的景区道路宽152M才能进入到林地,因此谷底游循环线就成为限制客容量的瓶颈。龙潭冲分别有农田景观,经济林景观,林地景观,水域风光类,地文景观和人文风情景观。游客环境容量是旅游心理容量,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生态容量的综合,只有同时考虑旅游者心理需要及满足程度,旅游资源保护及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维护及优化的需要而科学确定的游客容量,才是合理的游客环境容量。根据这一原则,参照类似景区基本空间标准,综合考虑生态旅游区游客心理,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的因素,确定游客环境容量标准,运用面积法测算景区的游客容量。其计算公式为CA/AOT/TO式中C基本空间游客环境容量;A可利用基本旅游空间规模AO人均最低空间标准T日开放时间TO人均利用时间本项目生态旅游风景区适宜旅游月份为312月,考虑淡旺季变化因素,取260天为可游天数,人均最低空间标准200M2,日开放时间为10小时,人均每次利用8小时,计算出龙潭冲景区游客环境容量,见下表龙潭冲正常开放时日年环境容量计算一览表计算指标龙潭冲区计算面积300000平方米单位规模指标(M2/人)200平均游览时间(小时)8日开放时间(小时/天)10计算依据年开放时日(天/年)260景区日容量(万人/日)018景区年容量(万人/年)468香炉寨正常开放时日、年环境容量计算一览表计算指标香炉寨区计算面积70000平方米单位规模指标(M2/人)200平均游览时间(小时)8日开放时间(小时/天)10计算依据年开放时日(天/年)260景区日容量(万人/日)014景区年容量(万人/年)364旅游区在正常开放时日的环境容量为龙潭冲景区018万游客,香炉寨景区014万游客,合计龙潭旅游区日环境容量032万游客。取日环境容量032人,年环境容量832万人。适宜日容量扩大2倍和4倍为饱和日容量和超饱和日容量,则饱和日容量为064万人/日,超饱和日容量为128万人/日。52客源市场分析521客源市场现状新县的浓厚“红色”旅游资源与优美的“绿色”资源结合起来,旅游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新县被国家确定为“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旅游区”建设重点县,2008年12月,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八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新县紧紧围绕打造大别红色旅游核心区的定位,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借助这些红色资源,新县多次赴北京、郑州、武汉等大中城市组织旅游推介活动,使武汉、郑州主客源市场持续增长,周边旅客纷至沓来,新县红色旅游的品牌越打越响。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13万人次,相关收入294亿元;2009年17月,新县接待游客838万人次,相关收入186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32、30,文化旅游业对GDP贡献率达到63。522客源市场分析1、游览观光客源市场久居城市的人们日常工作、生活节奏紧张,渴望利用节假日到自然环境中寻求乐趣,得到放松。龙潭冲旅游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便捷通畅的交通体系,再加上旅游区精心设计和新奇创意的旅游景点,一定能够抓住现代人们的旅游心理和消费心理,为游客营造一个融于自然的休憩空间。2、休闲度假客源市场以节假日(公休和节庆)出游的游客为主,主要是本地周边居民。龙潭冲旅游区环境优雅,生态完好的旅游区,特别是区内山青水秀,石奇景幽,气候宜人,能吸引大批前来度假休闲的游客。523目标市场定位一级目标市场本省的郑州、信阳、开封、洛阳、南阳、驻马店、许昌、漯河、平顶山、周口和邻省城市孝感、武汉、六安、淮南、合肥等近距离市场;本省的安阳、新乡、焦作、商丘等中距市场。二级目标市场以西安、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城镇密集市场;上海、南京、杭州等长江三角洲大中城市市场;北京、天津等环渤海大众城市市场;广州、深圳、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市场。三级目标市场其他以各省省会为代表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大中城市市场;到郑州、武汉、合肥等大城市出差和旅游的临时性游客市场;作为郑、汴、洛等本省重要旅游目的地的连线或补充的第二站或第三站市场。53旅客规模预测531旅游规模预测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促进对外开放,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潜力巨大。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发展大有可为。尤其是国家把旅游业的发展列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省、市、地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这对本项目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机遇。2、信阳市旅游开发已具备相对较为成熟的市场,本项目旅游开发以新县生态旅游为主线,打造一个集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可吸引周边地域的旅游者。同时,如果旅游项目开发得当,旅游经营灵活机动,河南省内的客源市场是该旅游区的重要客源补充。这是进一步扩大旅游区知名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体目标市场层次。综上因素,游人的规模数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综合考虑人民生活水平、经济状况、旅游区位置等因素,参考旅游区近几年的游人数预测,前35年为旅游区重点景点的建设期和市场培育期,旅游人数增长相对较快,预测游客年增长率将在3050左右;随着旅游区客源市场的不断成熟,旅游区发展到一定年限后,增长速度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预测年平均增长率在28左右,限于旅游区的范围和规模2020年后旅游区发展趋于稳定。设定预测期至2024年,游人规模如下表分析。新县龙潭冲旅游区游人数预测表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人数(万人)812156223264316342359359359359359平均值(万人)2746532旅游规模设定根据以上预测,旅游区经营按15年计算,取15年人数平均值设定为项目旅游规模,新县龙潭冲旅游区规模为年均接待游客人数2746万人。533高峰人数预测旅游存在着季节性,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游人可能选择的旅游时间,旅游天数为360天,高峰季节180天,高峰季节旅游人数占全年的70,则日均人数全年旅游人数/可游览天数高峰季节日均人数全年旅游人数70/180高峰日日均人数高峰季节日均人数15(高峰系数)分期年份高峰季节日均人数高峰日日均人数近期2013307462中期201812161824远期202413802070由上表可知,新县龙潭旅游区旅游高峰日日均人数最高为有2070人/天,在适宜日容量2070人/天之内,可见游人规模预测是可行的。随着旅游区不断发展,游客人数可能会突破环境容量的限制,因此,在高峰日日均人数有超过环境容量的趋势,应采取相应措施限制游人的数量,以达到保护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第六章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61基本原则611环境保护原则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一旦破坏、这种美丽将不复存在。龙潭冲生态旅游开发是以生态环境为主体,以森林旅游资源为基础,将龙潭冲建设为集自然生态观光,豫南民俗风情体验、生态避暑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为主的综合旅游区。在龙潭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中,坚持以保护为前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确保森林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612突出特色原则特色是旅游区的生命,是旅游地得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其它地区的本质所在,旅游项目的开发,要使旅游资源本身具有的特色充分显示出来,只有特色突出,才能给游客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力。龙潭冲旅游开发区的最大特点是谷幽,峰奇,溪清,崖险。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突出“百里幽谷龙潭冲,林密峰奇仙境地“的特色,突出自然景观与豫南风俗结合的特色,旅游区内的各景点设置,建筑风格,服务设施等,都要尽量突出“谷幽,峰奇“的特色,力求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统一。613整体协调原则龙潭冲旅游区景点多,分布范围广。开发建设过程中,应使旅游景点分布与服务设施相配套协调,使景点开发,服务设施建设等与周边环境相协调。614市场导向的原则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产业。在开发旅游区时,既要考虑到自身的优势,又要考虑到旅游者的需求和旅游产品的营销,把旅游推向市场,和市场经济接轨,充分利用市场导向的杠杆作用,以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这就要求在开发时认真分析客源市场和客源情况,根据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开发规划和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客源情况,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615精品化原则在龙潭冲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树立精品意识、做到“精心策划、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精心服务、精心管理”,向高品位要效益,向高质量要市场、向名牌要竞争力。62项目建设基本要求新县龙潭旅游区建设在有效利用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实施的项目建设,其必须在河南省向旅游大省、文化强省跨越和建设生态文明省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合理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生态资源深度开发,景区大门、游客中心、广场、生态厕所、古寨恢复、步道尽量做到文化性及生态化。以上建设项目必须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系统规划、合理设计、科学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保障各项建设项目的高质量、出精品。第七章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71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龙潭冲旅游开发区拟建设的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有道路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古寨恢复工程等。711道路交通工程1、现状龙潭冲景区处于新县沙窝镇,交通区位优势独特。此景区距新县县城35KM,距沙窝镇10KM,从武汉到龙潭冲景区148KM,15小时可抵达,目前景区仅有东侧的国道106公路和省道339公路与外界连接,为龙潭冲提供更加便捷的外部条件。景区的外部环线基本形成。景区内部无公路线,在景区尚有宽约3米,长约3500米的土石路面。2、建设内容及规模(1)景区内游道新建冲口香炉寨白云山游路,路面宽3米,路基354米,长7KM可行使电瓶游览车,山地自行车等。(2)新建龙潭瀑布香炉寨等6步道,要求路宽152米,外砌边沟,块石铺面,水泥沙浆沟缝,危险之处设置栏杆,上下坡设扶手,砌标准台阶高20CM,宽40CM,长15KM。(3)新建淮河源拦水坝,将淮河源小天池水面扩大,并将流入寨北的水,引入寨南。(4)新建在瀑布上游冲口建漫水坝一座,用于蓄水和保护野生娃娃鱼。(5)新建过水桥一座,在瀑布底下游约200米处建一座过水桥,以通龙潭崖,登观瀑亭。景区内游道路线在卡口要塞路段,安排通往复线,在游路较长或地形较陡的线路上,适当设置休息场所。游路的险要路段均应设置护栏或扶手,护栏及扶手要自然,美观,和谐,坚固耐用。以上公路和游路建设完成后。景区与景区之间。景区内部之间都将形成循环游览路线。712给排水工程1、工程概况龙潭冲水源较充足,现建有一个300M3的蓄水池,尚无供水设备和无污水处理厂,为适应该景区的发展,改进旅游服务功能,旅游景区污水需要分片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污水处理工程采用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95048,1996年被国家环保局列为国家最佳实用技术项目A类第一项的“埋地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在景区择址建设。2、建设规模及内容1给水工程旅游区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根据预测的游客量和相应的建设规模,考虑到景区周围居民用水的需求,在龙潭景区建一座日供水300吨的水厂,水源为山泉汇集而成,单级扬程150米,管径100MM,长5500米,沿旅游专用公路埋地式敷设,供水系统设配套净水设施。2排水工程为了使景区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景区排水体制设计为雨污水分流。景区内雨水按自然地形分散排放。景区内污水,经污水处理点处理后排入田地或林地。景区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考虑到游客,当地居民和旅游服务设施的用水情况和排水量,景区排污设施可按供水量的90标准设计。目前,景区周围没有污水管道。但由于景区范围大,污水处理只能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在龙潭冲、香炉寨二个游客集中活动区域尤其是服务设施集中的游客休闲活动中心采用集中处理设施,而在一般游览区域通过建设生态厕所等方式来分散处理。根据排污量计算,在景区建设日处理污水能力250吨/日的埋地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座,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至田地或林地。3、供电工程(1)概况目前,龙潭景区现有一台150KVA10K/04KV变压器,供附近居民使用。与龙潭冲密切相关的沙窝变电站将对主变进行增容,从电源看可满足景区用电需要。(2)供电工程通过对旅游区照明用电,生活用电,动力用电供排水设施等用电负荷预测,用逐级计算方法来确定供电系统总计算负荷。龙潭冲景区近期用电负荷为1000KW,根据用电负荷和等级需要,在龙潭,香炉寨分别设200KVA10KV/04KV变压器二处。低压配电线路采用三相四线制,以架空线为主,在综合服务区采用埋地式电缆各服务点用电负荷按三级考虑,采用单回树干式或单回路放射式供电方式,为防雷击,采用TNCS保险系统在龙潭冲、香炉寨分别架设5KM,8KM的输电线路。4、邮电,通信信息工程(1)通信龙潭旅游区境内现尚无邮电,通信服务业务。其外围朴店有通信服务网点。为方便游人及对外联系,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应在龙潭服务区出入设置标识规范,醒目,具备国际,国内直拨功能的公用电话含IC卡电话。从镇区电话所接入旅游区的固定电话,应设接线盒。所有线路均采用埋地线,使用普通电缆。在香炉择址建通信接收发射装置,要求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2)有线电视项目区现可接收中央电视节目,但接收效果欠佳近期,在龙潭建设相应的卫视接收设备。(3)旅游区信息中心设立电子商务网站,并与国内外知名网站和相关旅游网站建立链接,做好网站主页,着重介绍龙潭景区的主要旅游景点,交通情况,旅游服务设施及风土人情等,及时发布旅游信息,方便游客上网查询。72旅游配套项目721景区大门1、旅游区大门在小界岭和沙坪G106公路上务建一牌楼,作为进入龙潭冲风景区的标志。2、景区大门在龙潭冲入口处建成风格为山水园林式门阙。722旅游主题活动建设项目1、观景亭根据规划和地形条件,在香炉寨岩建设2座观景亭,每个亭台305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要求设置详细观景说明,包括景观类型,形成原因,美学价值等。2、观景台观景台是景区内重点建设项目,目前龙潭冲尚无观景台建筑,需要对该场地及景区内的小段登山游路进行仿生态处理。根据规划和地形条件,在龙潭瀑布、白云山等建6座观景台,每个占地1020平方米,总平方120平方米,要求设置安全护拦和警示标记。3、游路沿途服务点根据游客游览线路的长短,在白云山、香炉寨、龙潭冲游路沿线共建设服务点3处,供游客休憩,饮食等之用。要求因地而建,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4、野营基地在冲谷长线游路线中的龟山沟、黑潭等区域设5处野营地,根据地形条件,各野营基地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每处总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要求按照高标准山地野营基地的规范进行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野营基地的环境整治,可移动的住宿设施,餐饮设施,休闲设施,生态厕所,安全救护设施和野外生存探险,科学考察等的各项装备的准备等。5、古寨恢复香炉寨有大寨和子寨,占地70余亩。目前,香炉寨景区现状仅有山门、天然洞穴、池塘等几个景点,而且分布比较零散,不能表现出香炉寨景区的旅游文化内涵,因此,本次建设启动古寨恢复项目,把古寨恢复项目作为龙潭旅游区的重要景点来建设,建成后用来增加龙潭景区的文化主题表现形式和景观游赏性,从而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游览历程。1、项目组成古寨恢复项目主要由寨门、寨内建筑、观光栈道、等组成,建成后满足游客休息、观景等多方面的需要。743主要建设内容香炉寨旅游区自然资源丰富,但人文较少,其中古寨旧址是为数不多的现存人文,通过古寨恢复项目的建设,完善并丰富旅游区旅游资源。1、寨门香炉寨景区现有寨门已塌损,本项目拟在寨门原址上重修,寨门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与原有寨墙浑然一体,2、观光栈道为方便游人观光,沿现有子寨墙外侧设置一条观光栈道,长120米,宽3米。栈道上设三处观光休息平台,伸入将军林内,可设露天茶座以供游人休息观赏。休息平台采用当地石材及木质材料铺装,在危险地段设置防护栏。3、寨内其它设施根据旅游区建设原则,对这些设施进行完善和局部修复,使其成为景区的特色景点。由于寨内经常有野猪出没,力争在三年建设期内将寨内区域打造成国内少有的“野猪观赏园”。723停车场及引导标志1、停车场在景区大门东侧开阔地带,建设一处停车场,面积为4000平方米。2、引导标志在龙潭冲,香炉寨,白云三个大门处及游道上分别设置总导游图和景区导游图,介绍风景区概况,景区划分,景点位置,游览路线等。在主要路口,林缘,游人较集中的区域或险要地段等设置防火标志和宣传牌,强化游客防火的自觉性。在出入口,景区,游路交点等均需设置指示牌,标明方向。724旅游服务保障体系1、概况龙潭冲旅游区旅游服务保障体系主要涉及饭店、旅馆、购物、文化娱乐,安全救护等设施的建设与配套,是旅游区建设不可缺少的。按总体规划要求,该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1中心服务基地设在龙潭冲风景区入口区附近。目前,这里尚是一片空白。主要部门及项目有导游服务部,景区生态展示演示室,装备供应处,行政管理处。2二级服务点在各景区大门口附近设少量小型商业点,主要出售小食品,旅游纪念品等,一般不允许经营餐饮业,以免污染环境。3景区内游路沿线的零星服务点主要经营方便食品,饮料,地方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2、建设内容及规模1游客中心设施在景区大门外围右侧建设包括为散客和其它外来人员提供导游和咨询服务的导游服务部,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展示龙潭冲景观形成,演化,生态类型,环境结构等科学教育内涵的演示室,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为游客提供旅行需要的野外装备,便携工具等的装备供应处,建筑面积100平方米。2管理用房在景区大门附近修建1200平方米的行政管理用房。3旅游住宿设施主要是依托社会及家庭开办的旅行社和旅馆,根据游客数量及发展规模,在沙坪投资兴建一座集住宿,会议,娱乐,餐饮为一体的高档宾馆,该宾馆投资不在本项目之列。在冲内,由政府扶持农家兴办豫南民俗风情的田园式农舍,对现有农舍进行改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农家旅馆,既可以帮助当地群众脱贫,又防止大兴土木,还为游客酿造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4安全救护设施依托沙窝镇现有医疗设施,开设旅游安全救护绿色通道,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应付突发事故。73生态系统保护与环境治理项目731环卫设施1、垃圾处理1结合安全和经济节约原则,综合考虑垃圾填埋场场址的地形,地貌,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对居民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覆盖土源等因素,景区内固体垃圾均由垃圾转运车运至沙窝镇集中处理,该镇城镇规划中已将垃圾填埋场列入建设计划。龙潭冲景区固体垃圾处理将依托沙窝镇垃圾处理场,不另新建。2在景区游道上,每隔200300米距离,修建附壁式的垃圾桶,对于不能就势建造的,兴建水泥树筒式的垃圾桶,由专人负责及时运走,不留陈旧垃圾。附壁式垃圾桶60个,水泥树筒式垃圾桶80个。3景区建专职的清扫保洁队伍,随时清除景区内及进出道路两旁的纸屑,果皮,食品袋,饮料瓶等垃圾杂物,在主要景点树立告示牌,提醒游人注意环境卫生。2旅游公厕的修建在综合服务区附近,龙潭冲、香炉寨,白云山各选址建造1个公厕,公厕采用园林式建筑风格,具备水冲洗条件,参照国家级景区旅游公厕技术标准修建,每座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同时沿游览道路,每隔3KM左右配置生态厕所1座。732环境治理与保护1、环境治理为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游客安全,需对松散的岩质边坡,峭壁进行保护,禁止劈山采石,对于龙潭瀑布,香炉寨,巨崖惊魂等重点景点,采取围拦保护,对于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峭壁岩石,采取遮挡措施,防止落石伤人,对于不危及游客安全的裸露边坡进行绿化掩盖。在风景区局部地区因历史原因留下部分坡耕地,需作森林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应实行退耕还林,减少水土流失。在裸露山坡,村周围种植以果树为主的经济林,既可赏花观景,构成田园景观。龙潭冲的龙潭冲、杨树洼、胡上湾、葫芦洼、万家湾等是居住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带,也是毁林开荒比较严重的地区,按照生态保护的要求,凡山体坡度大于25度的都必须退耕还林。谷地两岸约亩坡耕地需要进行退耕还林,恢复森林植被。为此,需给农民相应的补偿。同时,在岩石裸露严重的地带先种植草皮,待稳定土源后再进行森林植被的种植。景区道路施工对原有地质结构可能造成一些破坏,施工原则是以预防为主,对可能发生塌方的松散岩石应采取加固措施。2、生态保护工程根据景区的发展规模,在景区外围设置防火隔离带,宽度2030米,长约15公里。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结合物理,机械和化学防治的方法,把病虫鼠害控制在最小范围。3、珍稀植物保护由于景区特殊的地理条件,这里珍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植物资源。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种,二级保护植物种,其他古树共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桂花树、等这些珍稀植物资源是宝贵的资源,是开展植物考察旅游的依托。为加强保护,本项目建设中对这些珍稀树种进行重点围栏挂牌保护,并配套设立监测站,配套相应的设施设备和培训专业人员。4、珍稀动物保护龙潭冲景区珍稀动物中有各类保护动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野猪、,占本地区动物总种数的湖北省、河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其中两栖动物种,爬行动物种,鸟类种和兽类种。对于这些珍稀的动物资源,将对其生存环境予以重点保护,并设立珍稀动物监测站,配套相应的设施设备和培训专业人员,确保该景区内独特的珍稀动物资源不因为旅游开发而受到破坏。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现状本项目建设区域位于新县龙潭旅游区内,周围大都为旅游区、居民区和农田山地等,环境质量良好,所处区域无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污染源。82编制依据与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JB89781996;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27卜2001;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L23482008;5、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83施工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防止措施1、对水质的影响施工期对水质的影响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部分。生产废水主要为砂石料、混凝土冲洗、预制及养护的废水,机械设备冲洗的含油和泥沙的废水。生活污水主要为各施工点食堂的含油污水和施工人员排放的粪便污水等,会给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产生不利的影响。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的规定。本项目施工废污水主要包括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生产废水拟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