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精选归纳【5篇】_第1页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精选归纳【5篇】_第2页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精选归纳【5篇】_第3页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精选归纳【5篇】_第4页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精选归纳【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精选归纳【5篇】 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细胞中的水包括 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细胞内良好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提供液体环境。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 2、细胞中的无机盐 3、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 原理:渗

2、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1)上图的分类是依据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而不是生理作用。微量元素含量虽少,但其生理作用却不可替代。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划分是依据生物界中生物的整体情况,具体到某一种生物可能有一定的差别。 (3)组成生物体的常见的20多种化学元素是指必需元素,生物体内可能含一些非必需元素,如人体可能含Pb。 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在鲜重和

3、干重下并不相同 (1)细胞鲜重时: 元素含量:OCHN。 化合物含量: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2)细胞干重时: 元素含量:CONH。 化合物含量:蛋白质脂质糖类。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2)差异性:尽管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可以找到,但与无机环境中的相应元素的含量又有一定的差别。 (3)细胞统一性和差异性的体现:不同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在不同生物体内同种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组织细胞中各元素的含量也不相同。 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4、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补体 2、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挡力)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抗原刺激 B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 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清除抗原 4、细胞免疫:通过T

5、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 T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靶细胞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效应T细胞释放某些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 被释放至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 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6、艾滋病: (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

6、)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 (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举例: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

7、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

8、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2.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DDDD或DDDd或DDdd 3.分离定律的实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XY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_,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减数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

9、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作用发生时,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机会均等,比例为1:1. (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如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叶形等遗传)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属于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 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为携带者 (3)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如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具有世代连续现象. 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4)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为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 (5)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记忆点: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