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采集常用计算公式_第1页
地震勘探采集常用计算公式_第2页
地震勘探采集常用计算公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波速f=波速,m/s;波长,m;f频率,Hz;T周期,s。视速度与真速度的关系视速度,m/s;真速度,m/s;入射角(射线与界面法线的夹角)波阻抗Z=VZ波阻抗,g/s.cm2104;密度,g/cm2;V波速,m/s。反射系数(垂直入射时)R反射系数,(无因次量);介质的波阻抗,g/s.cm2104;介质的波阻抗,g/s.cm2104。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方程界面倾角,();界面的法线深度,m;波速,m/s;炮检距,m;传播时间,s。注:界面的上倾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一致时公式中的用“”号,界面的上倾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时公式中的用“”号。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正常时差(计算动校正量的精确公式)

2、近似公式:时差,s;炮检距为x的垂直反射时间,s;x共反射点迭加道的炮检距,m;v对应的地震速度或者动校正速度,m/s。组合井距经验公式d=2r=3qd组合井距,m;r起爆时形成的塑性带半径,m;q药量(单井),kg。注:该公式只适用于所有组合井的药量相等的情况下。当各井药量不同时,要分别计算出塑性带半径r后再计算组合井距d。8低速带测定公式直达波时距曲线算出的低速带波速,m/s;折射波的时距曲线算出的低降速带波速,m/s;折射波的时距曲线算出的基岩波速,m/s;折射波的交叉时,s;折射波的交叉时,s;低速带厚度,m;降速带厚度,m。由迭加速度求均方根速度均方根速度,m/s;迭加速度,m/s;界面倾角,(o)。 垂向分辨能力计算公式(无相干干扰时)(有相干干扰时)地层厚度,m;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