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粘虫才能有效防治粘虫_第1页
认识粘虫才能有效防治粘虫_第2页
认识粘虫才能有效防治粘虫_第3页
认识粘虫才能有效防治粘虫_第4页
认识粘虫才能有效防治粘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识粘虫才能有效防治粘虫,粘虫是内蒙地区三大暴食性害虫之一(另外两个暴食性害虫为草地螟、土蝗),又名(外号)夜盗虫、行军虫、剃枝虫等。粘虫主要危害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禾本科作物、植物。粘虫危害时把叶片吃成缺刻,严重时只剩主脉,甚至咬断穗轴。作物受害后,千粒重下降,出粉率低,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一 、粘虫的形态识别,成虫 : 成虫体长20毫米左右,翅展35-45毫米,淡黄褐色或淡灰褐色,个别稍带红褐色。触角为丝状,咀嚼式口器。 1,前翅中央近前缘处有2个淡黄色的圆斑,外侧圆斑下面有一个小白点,白点的两侧各有一个小黑点。 2,从翅的顶角稍下处向翅的后缘外侧1/3处有一条暗色斜线。 3,翅的外

2、缘横线上有7个小黑点排成一行。,卵 : 馒头型,直径0.5毫米,表面有网状脊 纹,初产时乳白色,逐渐变成黄色至褐 色,主要产卵在小麦,杂叶尖上。,幼虫 : 幼虫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初孵时多为灰褐色,头部无花纹,3龄以后头部花纹及体背纵纹见明显。4龄以上密度较大时为多为黑色,老熟时头部淡黄色。主要特征是: 1 ,头部沿蜕裂线有两条深褐色纵纹呈“八”字形,两侧有网纹。 2 ,共6龄,退一次为一龄。 3 ,3龄前“几”字型爬行, 3龄后直接爬行.,蛹 : 初为白色,渐变红褐色,体长1923毫米,腹部5-7节近前缘处有横脊隆起,上有刻点,腹末有尾刺3对,中间一对较粗大而直,两侧两对细而弯。,二、 粘

3、虫的生活史,粘虫在我国各地发生的代数和主要为害世代不同,为害的时期也不同。在内蒙地区一年可发生2代。粘虫是迁飞性害虫,不在北方越冬。第一代在南方度过,每年5月末6月初迁飞到我区,迁飞过来的成虫已是当年的第二代粘虫,二代粘虫产卵、孵化成幼虫、化蛹、羽化成成虫叫第三代粘虫,这时已到7月末8月上旬。,一代成虫5月中旬左右迁飞到我旗,5月下旬6月上旬末为产卵期,6月初卵孵化成幼虫,6月20日左右幼虫达到2-3龄阶段,为防治的最佳时期。7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入土,筑土室化蛹,7月下旬羽化飞出蛾子即成虫,成虫迁飞、取食、交尾要一周左右时间,之后开始产卵。在正常年份一个雌虫产卵10002000粒,需一周左右时间

4、完成,产完卵1-2天死去。8月中上旬卵孵化成幼虫,一般34天为一龄,共6龄,所以三代粘虫最佳防治时期应在8月下旬,9月初左右,为暴食期。9月中旬左右老熟幼虫入土,筑土室化蛹,一般距地表3-4厘米左右。一周后羽化成成虫(即蛾子),随风、气流迁飞到南方。成虫有很强的飞行能力,随气流可连续飞行78小时,每小时飞行速度在2040公里,成虫多在卵成熟前迁飞。这就是粘虫在后旗的生活史。共二代。能见到3次成虫、两次卵、两次幼虫、两次蛹。,三 、成虫与幼虫的习性,成虫: 昼伏夜出,多在傍晚出来飞行,取食、迁飞、交尾、产卵。黎明又潜伏在阴暗场所,如草垛、 柴垛藏起来。产卵很有规律,在小麦上产卵都在中上部或枯叶尖

5、上。在玉米、高粱上产卵在干叶尖上、谷子多在上部13片嫩叶或叶鞘和打卷的干叶内。,幼虫: 1,怕强光,喜在阴暗处都藏,一般躲藏在茎叶丛或根际附近的松土中。 2,幼虫假死性,1-2龄受惊动后即吐丝下垂或沿丝爬回,3龄以上幼虫受惊后则坠落地面装死。稍等一会又爬回植株或潜入土中。 3,幼虫有迁移,当大部分庄稼叶片吃光时,便开始群体迁移危害。大发生时垄沟、过道布黑黑一层,甚至滚成球横渡江河。所到之处禾本科作物被掠食一空。幼虫的食量随龄期而增加,1-2龄时食量小,啃食一些叶肉,残留表皮,形成条斑,此时昼夜取食。3龄后幼虫开始沿叶片边缘为害,咬成缺刻。56龄为暴食期。吃掉所有叶片甚至啃断穗轴。以傍晚和清晨为

6、害最重。一头幼虫一生可吃谷叶1520片,56龄期比23龄期食量大10倍,同时抗药性也增强了,因此要掌握在3龄前防治。,四 、发生轻重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粘虫喜高湿、中温,当年的温度、湿度 决定当地粘虫的发生代数、时期、数量。成 虫发育产卵最适温度在15-30度,相对湿度 在80%以上。,1,气候条件 :湿度是决定粘虫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当温度在15-30度,湿度在75%以上有利于产卵和卵的孵化。温度在15-30度,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有利于幼虫发育。 2,农田小气候 :农田因作物种植密度、管理施肥水平的不同以及灌溉条件的不同而导致作物的长势不同,因而小气候也有明显的差别,干旱虫龄发育快,湿度适

7、合虫龄发育慢,为害重。,3 ,取食营养:成虫产卵前必须取食大量的 营养,不同作物的营养对成虫产卵量也不同。 4 ,天敌: 粘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有蛙、 寄生蜂、蚂蚁、等。,五 、粘虫的综合防治,当小麦、谷子每平方米有幼虫50头、玉 米百株有30头以上幼虫开始防治。,(一)1.毒液诱杀: 5月20日6月10日利用二代成虫对糖、醋、酒混合液的趋性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产卵、减少幼虫发生量。具体配制方法:红糖3份、醋4份、白酒1份、水2份、90%敌百虫药液1份搅拌均匀后放在盆里,深为一寸左右,放2-3尺高的木架上,傍晚放在田间,每15亩放一个,第二天早晨把诱到的捞出来,盖上盆盖,晚上再打开盆盖,每隔7

8、天换一次诱蛾剂,连续2-3次。一,2.人工采卵: 利用粘虫喜欢在枯草上产卵的习性, 可在每年的6月上旬用谷草把或稻草把诱 卵,每亩插草把30把,三天换一次,把换 下的草把烧毁,达到消灭虫卵,减少幼虫 为害数量。,3. 药剂防治: 当前农药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杀虫剂对防治粘虫都有作用,但防治的效果各有不同,毒性、残留不同。由于一般杀虫剂都有防除效果,导致经销商随意卖农药,农民随意买农药,使用过程中严重超剂量、超使用范围。导致喷药人员中毒,抢救不及时甚至死亡,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使作物农药残留量超标,导致循环污染。为确保在防治粘虫中效果明显,中毒现象少发生或不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和我们的食品安全。

9、真对粘虫的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建议使用下列几种农药:,(1) 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功夫、硬功),每亩7090毫升兑水喷雾。具有触杀、胃毒作用。中等毒性,残效期7-10天。 (2)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尽功)每亩80-100毫升兑水喷雾。有触杀、胃毒作用,中等毒性,残效期7-10天。 (3) 80%敌敌畏乳油每亩5060毫升兑水喷雾。中等毒性,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 (4) 20%水胺 马水剂(维稻)每亩6070毫升,兑水喷雾。具有触杀、胃毒、內吸作用。残效期10天左右。,(二)早期防治。低龄幼虫期可用5%卡死克乳油4000倍液、灭幼脲1号、灭幼脲2号或灭幼脲3号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粘虫幼虫效果好,且不杀伤天敌。 (三)建封锁带,防止转移。在粘虫迁移危害时,可在其转移的道路上撒成15厘米宽的药带进行封锁;或在玉米田亩用40%辛硫磷乳油75100克加适量水,拌砂土30公斤制成毒土撒施进行隔离。 (四)注意事项。施药时间应在晴天上午9点以前或下午5点以后,若遇雨天应及时补喷,要求喷雾均匀周到、田间地头,路边的杂草都要喷到。遇虫龄较大时,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