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调剂技术09第九章中药调剂的相关基础知识_第1页
药品调剂技术09第九章中药调剂的相关基础知识_第2页
药品调剂技术09第九章中药调剂的相关基础知识_第3页
药品调剂技术09第九章中药调剂的相关基础知识_第4页
药品调剂技术09第九章中药调剂的相关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中药调剂的相关基础知识,1.掌握常见外形相似中药饮片的识别要点 2.熟悉常用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常用毒性中药的炮制方法 3.了解中药饮片保管养护知识理论 4.学会对外形相似中药饮片的识别方法 5.具有认真细心,工作严谨实事求是,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学习目标,导学情景,情景描述: 王大妈因为老伴体弱多病,听邻居说离家不远的药市上有卖人参的,于是在药市上花了300元买了一株人参。回家打开包装时,发现人参有异味,王大妈怀疑是假的,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王大妈到药检所请专家鉴定,结果是300元买回的人参只是普通的白萝卜,学前导语: 掌握中药饮片的识别方法,是药品调剂的重要内容,如果中药饮片识别等

2、基本知识不扎实,很难完成调剂工作,若调剂工作不当更有可以酿成医疗事故。本章将为大家介绍相似中药饮片的识别、中药炮制等中药调剂的相关基本知识,导学情景,第一节 外形相似中药饮片的识别,案例 某药剂班到某药材市场见习,见习结束后,一位同学因当归饮片便宜,买了好几斤,在回程上,带队老师发现该同学买的当归饮片中混有独活饮片,便现场讲解当归饮片与独活饮片的异同点,提醒大家以后购买药材时留意是否有掺假,案例分析,分析 当归饮片与独活饮片的相同点是:同为伞形科植物,气香特异,外表皮都具有纵皱纹,切面都散有众多棕色油点,有棕色形成层环。不同点:当归饮片切面黄白或淡棕黄色,多有裂隙,木质部黄白色,味甜而后微苦、

3、辛;而独活饮片切面灰白至灰褐色,木质部灰黄至黄棕色,味苦、辛,略有麻舌感 当归饮片与独活饮片是两种性状十分相似的中药材,由于独活的价格相对较低,这是一些不法商家为牟利而贯用的掺假伎俩,案例分析,一、根及根茎类中药,1.防风与前胡 防风为类圆形或不规则的中片,外表皮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如蚯蚓,习称“蚯蚓头”,有的环纹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习称“旗杆顶”。切面有放射状裂隙,皮部浅棕黄色至棕黄色,可见散在黄棕色油点,木部浅黄色,体轻,质松。气特异,味微甜、辛,一、根及根茎类中药,1.防风与前胡 前胡为类圆形的薄片,外表皮灰褐色,可见纵

4、皱纹,有的可见横环纹,茎痕及纤维状叶鞘残基。切面黄白色,具淡棕色环纹(形成层)和放射状纹理,有众多淡棕色油点。质坚。气香,味微苦,左图为防风 右图为前胡,一、根及根茎类中药,2.郁金与莪术 郁金为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的薄片,外表皮灰黄色,具细密网状皱纹。切面淡棕色或淡黄色,角质样,具灰黄色环(内皮层)。中部与外周分离或脱落。质坚硬。气微,味淡、微辛 莪术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片,外表皮灰黄色至灰褐色,具不规则皱纹。切面平坦,具灰黄色环(内皮层)及众多散在的筋脉小点。质坚硬。气微香,味微辛而苦,一、根及根茎类中药,左图为郁金 右图为莪术,一、根及根茎类中药,3.三棱、山药与天花粉 三棱为类

5、圆形或椭圆形的薄片,外表面淡黄色至淡棕黄色,残留外皮呈棕褐色至灰褐色,有的可见点状须根痕。切面淡黄色至淡灰棕色,具散在的筋脉小点及筋脉纹。质坚。气微,味淡,嚼之有麻舌感,一、根及根茎类中药,3.三棱、山药与天花粉 山药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中片,外表类白色,粉性,有光滑细腻感,切面可见散在淡棕黄色小点。质脆,易断。气微,味淡、嚼之发黏 天花粉为类圆形、类长方条或或不规则形中片,外表黄白色或淡黄色,残存黄褐色外皮。切面可见散在的淡黄色筋脉纹或脉纹小点,质坚,粉性,气微,嚼之味苦,一、根及根茎类中药,左图为三棱 中图为山药 右图为天花粉,一、根及根茎类中药,二、皮类中药,1.牡丹皮与白鲜皮 牡丹皮为圆

6、形、类圆形的薄片或一侧有半径性切开,中空,外表面灰褐色,略粗糙,有的可见圆形支痕及横向皮孔,外皮脱落处显棕红色。切面黄白色至淡粉红色,粉性,外皮薄。偶可见发亮的细小结晶。质坚、脆。气香特异,味微苦,二、皮类中药,1.牡丹皮与白鲜皮 白鲜皮为圆形、类圆形的薄片或一侧有半径性切开,中空,有的已破碎成半圆形,外表面淡灰黄色,具纵皱纹,有的残留黄褐色的外皮及须根痕。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有裂隙状层纹。质脆。具羊膻气,味微苦,左图为牡丹皮 右图为白鲜皮,二、皮类中药,三、果实及种子类中药,1.桃仁与苦杏仁 桃仁呈扁椭圆形,一端尖,中间膨大,另一端钝圆,稍偏斜,边缘较薄,外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具纵向筋脉纹,

7、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痕迹(种脐),另一端可见类圆形斑点(合点)。种皮薄,除去种皮可见类白色了叶子片。质坚,富有油性。气微,味微苦,三、果实及种子类中药,1.桃仁与苦杏仁 苦杏仁呈心脏形,稍扁,一端尖,另一端钝圆而肥厚,两侧不对称,外表面淡棕色至红棕色,具纵向筋脉纹,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痕迹(种脐),另一端可见类圆形斑点(合点)。种皮薄,除去种皮可见类白色了叶子片。质坚,富有油性。气微,味苦,左图为桃仁 右图为苦杏仁,三、果实及种子类中药,2.菟丝子与紫苏子 菟丝子呈卵圆形或类圆形,腹棱线明显,两侧常凹陷,外表面黄棕色至褐棕色,微粗糙。种皮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淡 紫苏子呈小坚果卵圆形或类球形,表面灰

8、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状花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富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三、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左图为菟丝子 右图为苏子,三、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知识链接:菟丝子故事传说,从前,江南有个养兔成癖的财主,雇了一名长工为他养兔子,并规定如果死一只兔子,要扣掉他四分之一的工钱。一天,长工不慎将一只兔子的脊骨打伤。他怕财主知道,便偷偷地把伤兔藏进了豆地。事后,他却意外地发现伤兔并没有死,并且伤也好了。为探个究竟,长工又故意将一只兔子打伤放入豆地,并细心观察,他看见伤兔经常啃一种缠在豆秸上的野生黄丝藤。长工大悟,原来是黄丝藤治好了兔子的伤。于是他便用这种黄丝藤

9、煎汤给有腰伤的爹喝,爹的腰伤也好了。又通过几个病人的试用,断定黄丝藤可治疗腰伤病。不久,这位长工辞去了养兔的活计,当上了专治腰伤的医生。后来他把这药干脆就叫“兔丝子”。由于它是草药,后人又在兔字头上面冠以草字头,便叫成“菟丝子,3.小茴香与蛇床子 小茴香略呈圆柱形(双悬果),或半圆柱形(分果),有的稍弯曲,两段略尖,形似谷粒,外表面黄绿色至淡黄色,顶端有黄棕色花柱残基,基部有细小果柄或果柄痕。半圆柱形者可见纵棱线5条,接合面平坦。质稍坚。气香特异,味微甜、辛,三、果实及种子类中药,3.小茴香与蛇床子 蛇床子呈椭圆形,多数已分离成两片(分果),外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顶端有小突起,基部偶有细果柄。

10、背面有纵棱线5条,腹面较平坦。中心部位稍凹陷,有2条棕色纵棱线。质脆。碾碎后,可见细小种1粒,略呈纺缍形,气香特异,味辛凉、微辣,三、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左图为小茴香 右图为蛇床子,三、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四、树脂类中药,制乳香与制没药 制乳香为不规则形的小块,外表面棕黑色,具光泽。质坚,破碎面棕褐色。气香特异,味微苦 制没药为不规则形的团块或小块,表面黑棕色至黑褐色,粗糙。质坚,破碎面棕褐色。气香特异,味苦,左图为制乳香 右图为制没药,四、树脂类中药,学以致用,工作场景 小玉是某连锁药店药师,今年负责带一个实习生,某天早上较忙,实习生帮一位大叔抓了三剂中药,小玉负责审方核对处方 处方:麦冬10g

11、 山楂10g 麦芽10g 谷芽10g 山 药10g 熟地10g 叁剂 用法:水煮煎服 处方没误,在核对药材时,小玉发现实习生错抓了天花粉当作山药,换药后,再核对无误才把药交到顾客手上。后来小玉把天花粉与山药地区别与实习生讲解清楚,知识运用 1.药品调剂复核时,对存在外形相似的药品需仔细辩认清楚,确保无误 2.山药饮片与天花粉饮片的区别点:山药饮片外表类白色,粉性,有光滑细腻感,质脆,易断,嚼之发黏;而天药粉饮片外表黄白色或淡黄色,残存黄褐色外皮,质坚,嚼之味苦,学以致用,点滴积累,1.中药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原药材与中药饮片 2.相似中药饮片的识别方法要在外观、味道、手感等方面找出各

12、自的不同点,第二节 中药的贮存与养护,一)中药材的含水量 一般来说,当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70、温度在15以下时,药材本身的含水量在10以下,药材就可以安全贮存,一、中药变异的内在因素,案例分析,案例 梅雨天气时,南方某药店的老板为了节省电费,不许职员开空调,导致药店中枸杞子吸潮泛油变色,黄芪、麦冬、当归、党参等药材吸泛油、发霉和虫蛀,在经济上造成一定的损失,分析 由于枸杞子含糖较多,色泽鲜艳,吸潮后泛油色泽变得暗淡无光,其他药材在吸潮后,色泽都有一定的变化,变得无光泽等现象。在贮存药材时必须时刻关注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防止药材霉变或吸潮变质,案例分析,二)中药的化学成分,生物碱 苷类 鞣质类 油

13、脂类 挥发油类 植物色素类,二、中药变异的外界因素,一)生物霉菌、鼠和害虫 一般来说药材本身含水量在10以下,空气相对湿度不超70%,温度在15以下时,不易发霉;在光线强烈或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药材也不易发霉,二)空气,空气中的氧和臭氧对药材的变质起着催化的作用,可使药材氧化变质、变色,特别是含鞣质类药材和含植物色素类药材,三)温度,温度对中药的影响是最大的,药材在常温(15 20)下,其有效成分基本稳定,利于贮存,四)湿度,当中药材的含水量控制在10左右、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 70%时,有利于药材的贮存,五)日光,日光含大量的能量与紫外线,不合理的直射日光会促进中药成分发生氧化、分解、聚合

14、等光化反应,如油脂的酸败、苷类及维生素的分解、色素破坏等,从而导致中药材变质,课堂活动,1.参类药材(包括野山参、红参、糖参、生晒参、西洋参等)要怎样贮存会更妥当呢? 2.当在日后的工作中,遇到不该如何保存的中药材时,应该如何处理,三、药房常用养护方法,一)干燥除湿法 1.曝晒法 2.摊晾法 3.加热烘干法 4.石灰干燥法 5.机械吸潮法,知识链接,家中常用药材的自然贮存方法 在南方很多市民家中都会备存一些普通中药材,用作汤料,这些中药材可选择自然保存,存放要通风干燥,同时放置一些花椒在旁边驱虫,用草纸或柴火碳防潮,二)防霉除虫养护法,1.清洁卫生防治法 2.冷藏养护法 3.热蒸法 4.化学药

15、剂防治杀光虫法,学以致用,工作场景 小翠是某连锁药店的药士,在店长休年假期间,店中的药品出现贮量不足现象了,店长让小翠做进货计划,小翠根据本店上一季度的使用量进了清开灵、蜈蚣、蝎子等库存不足的药品,店长休假回来后,却批评了小翠,原因是春天夏天是关节炎高发季节,蜈蚣、蝎子销量会比较大,但秋天到了,这类药材的使用量会减少。这类动物药材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贮存是较麻烦,知识运用 在实际工作中需根椐药品的保存特性、用药的季节性做恰当、合理的购进药品计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与损失,学以致用,点滴积累,1.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70、温度在15以下时,而药材本身的含水量在10以下,就是药材的最佳贮存条件 2.

16、曝晒、摊晾和机械吸潮法是药房最常用的除湿法,第三节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知识链接:中药炮制的历史,中药炮制最早的史料是根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竹简辑复出版的处方集五十二病方,书中每一个方剂下都以注释的形式列出了炮、炙、燔、熬等中药炮制方法;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则记述了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伤寒杂病论记载了近百种中药炮制方法。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

17、、烧、咀、斩折、研、锉、捣膏、酒洗、酒煎、苦酒煮、水浸、汤洗等,炮制技术已初具规模,一、中药炮制的目的,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确保用药安全。例如,姜制半夏、甘草,水制吴茱萸均可解毒;巴豆加热制霜可使毒蛋白质变性除去毒性;何首乌经炮制后可除去致泻的副作用 (二)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姜汁炙竹茹可增强其和胃止呕的功效;蜜炙款冬花可增强润肺止咳的功效;种子类中药经过炒制后,质地酥松,易煎出有效成分,可增强疗效,一、中药炮制的目的,三)改变中药的性味归经或功能主治,使之更能适应临床的需要。例如:黄连生品用于泻火燥湿,解热毒;姜制黄连用于胃热呕吐 (四)改变或增强中药作用的部位。例如,醋

18、制延胡索可引药入肝,增强疏肝止痛的作用,一、中药炮制的目的,五)方便调剂和制剂。为了方便入药配方,中药材绝大部分经过整理加工,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段、丝、块等的饮片 (六)矫臭、矫味,利于服用。有些动物中药如僵蚕、紫河车,有些含树脂中药如乳香、没药,及其它有特异味的中药,服用后常使人有恶心、呕吐、心烦等不良反应。炮制能减轻或消除不良气味,利于病人的服用,案例分析,案例 某患者,男,36岁,胃出血,胃痛甚且胀,服用三七、郁金、熟大黄、牛膝、降香各10 g。服用三剂后,症状消失,分析 大黄具有泻热通便,解毒消痈,行瘀通经,清热除湿,凉血止血,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

19、烈,炮制后得到的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收敛力亦有减弱,能减轻腹痛的副作用。虽然生大黄的止血效果比熟大黄强,但熟大黄的不良反应少,结合患者的情况选择熟大黄比生大黄更为合理,案例分析,二、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一)液体辅料 1.酒 炮制常用的酒有黄酒和白酒两类,其中用黄酒较多。酒味甘辛,性大热,有提升、引药上行归经、通血脉、散寒、矫臭矫味的作用。酒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可以溶解药物中的许多成分,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中药经酒制后既有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药效,又可以引药上行,缓和药性,解腥,防腐。酒制的中药饮片有黄芩、白芍、当归、大黄、黄连、蕲蛇等,2.醋 醋又叫苦酒,炮制用醋是米醋。醋味酸苦,性温

20、,有散瘀止血、理气止痛、行水解毒,矫臭矫味的作用。醋也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能与生物碱结合生成溶于水的醋酸生物碱盐。中药经醋制后既有助于生物碱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药效,又可以引药入肝经,降低中药的毒性,去腥。醋制中药饮片有穿山甲、五灵酯、延胡索、香附、甘遂、芫花、柴胡等,一)液体辅料,3.食盐水 炮制所用的食盐水是食盐的水溶液,是用规定量的食盐加适量的开水,溶化过滤而制成。食盐水味咸,性寒,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解毒防腐、矫味的作用。盐水炮制的中药既可引药下行入肾经,增强疗效,又可以缓解药性。盐水炮制的中药饮片有杜仲、车前子、巴戟天、黄柏、补骨脂、益智仁、橘核等,一)液体辅料,4.蜂蜜

21、 炮制所用的蜂蜜多为油菜花等无毒性的花蜜,不能使用有毒性的花蜜如夹竹桃花蜜。使用蜂蜜炮制药物时,必须用炼蜜,即经加热炼熟的蜂蜜,目的是除去蜂蜜中的水份,杂质、死蜂和酵素。炼蜜分为嫩蜜、中蜜和老蜜,炮制时选用中蜜较多,一)液体辅料,4.蜂蜜 蜂蜜味甘,性平。具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与中药起协同作用。所以中药经蜂蜜炮制后,能增强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疗效,缓和中药药性过偏,矫味和消除中药的副作用。蜂蜜炮制的中药有甘草、黄芪、麻黄、紫菀、款冬花、前胡等,一)液体辅料,4.蜂蜜 由于蜂蜜是属于弱酸性的液体,能与金属起化学反应,在贮存过程中接触到铅、锌、铁等金属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应采用非金属

22、容器如陶瓷皿、玻璃瓶、不锈钢皿等贮存蜜炙后的中药,不能用铁、铜器皿以避免发生化学反应,一)液体辅料,5.生姜汁 炮制所用的生姜汁是用姜的新鲜根茎经捣烂榨取的汁,或用干姜切碎,加适量的水共煮后去渣而得到的煎煮液。生姜汁味辛,性温,有发汗、止呕、开痰、解毒的功效,具有缓和药性,增加疗效,降低中药毒性的作用。生姜汁炮制的中药有竹茹、半夏、黄连、厚朴等,一)液体辅料,此外,甘草汁,黑豆汁,胆汁,麻油,米泔水这些液体辅料使用较少。甘草汁味甘、性平,具有缓和药性,降低中药毒性的作用,甘草汁炮制的中药主要有乌头、附子、远志、半夏等;黑豆汁味甘、性平,具有降低中药毒性的作用,黑豆汁炮制的中药主要有何首乌等;胆

23、汁味苦、性大寒,具有增强中药疗效,降低中药毒性的作用,胆汁炮制的中药主要有天南星等;麻油性味甘、微寒,用麻油炮制过的骨质中药,使有效成分的更易溶出,麻油炮制的中药主要有蛤蚧等;米泔水味甘、性寒,清热凉血,具有吸附油酯的作用,米泔水炮制的中药主要有苍术等,一)液体辅料,二)固体辅料,1.稻米 中药炮制用的稻米是大米或糯米,稻米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止渴止泻的作用,具有增强中药疗效,降低中药的刺激性和毒性的作用。稻米炮制的中药有红娘子、青娘子、斑蝥、党参等,2.麦麸 中药炮制用的麦麸是小麦的种皮,黄褐色,麦麸味甘,性平,有和中益脾的作用,具有增强中药疗效,祛除中药不良气味,缓和中药的燥

24、性的作用。麦麸炮制的中药有枳壳、枳实、白术、苍术、芡实、木香、僵蚕等,二)固体辅料,3.河砂 中药炮制用的河砂是筛取中等粗细,除去杂质及泥土的河里砂石或油砂。在炮制中河砂起到传热导体作用,使中药受热均匀,具有除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质地酥脆,便于粉碎,使有效成分易煎出;降低中药毒性。河砂炮制的中药有山甲、马钱子、骨碎补等,二)固体辅料,4.灶心土 中药炮制用的灶心土是烧木柴或杂草的土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块,又名伏龙肝。味辛、性温,有温经止血、温中止呕、温脾涩肠止泻的功效。在炮制中起到缓和药性,增强中药补脾止泻的作用,灶心土炮制的中药有白术、山药等,二)固体辅料,5.滑石粉 是硅酸盐类矿物滑石经精

25、选净化、粉碎、干燥而得,主要成分为含水硅酸镁,味甘、有性寒,利尿,清热,解暑之效。炮制中起到均匀传热的作用,使药材质地酥脆,便于粉碎,使有效成分易煎出,降低药材毒副作用,滑石粉炮制的中药有肉豆蔻、鱼鳔、刺猬皮、水蛭等,二)固体辅料,6.蛤粉 中药炮制用的蛤粉是文蛤或青哈的贝壳经煅制粉碎后的灰白色粉末,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蛤粉味咸,性寒。具有增强清热化痰、养阴润肺,利湿软坚,降低药材腻滞性的作用。蛤粉炮制的中药有阿胶、鹿角胶、黄明胶,二)固体辅料,此外,白矾、朱砂,豆腐这些固体辅料使用较少。中药炮制用的白矾是明矾矿石提炼而成的不规则的无色、有光泽、质脆易碎的结晶体。白矾味微酸涩,性寒,具有解毒、祛

26、痰杀虫,收敛燥湿、防腐的作用。白矾炮制的中药有半夏、天南星等;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味甘、性微寒,具有增强中药镇惊、安神的作用,朱砂炮制的中药有麦冬、茯苓等;豆腐味甘、性凉,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清洁中药,降低中药毒性的作用,豆腐炮制的中药有藤黄、硫磺、珍珠等,二)固体辅料,三、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一)炒法 1.清炒 根据炒的程度不同,分炒黄、炒焦、炒炭 2.加辅料炒 根据所加辅料不同,分麸炒、土炒、米炒、砂烫、滑石粉炒、蛤粉炒等,1.蜜炙 用蜜炙药材时,常用炼蜜。将药材用定量炼蜜拌匀,稍闷,置热锅内文火炒至色黄不粘手为度,然后出锅晾凉。亦可将药材先于锅中炒热,再喷洒定量的炼蜜,

27、使其吸入药材,炒至有药材香气,药色微黄,立即出锅,凉后备用,如百合 2.酒炙 将药材用定量黄酒适量喷洒拌匀,稍焖后,置热锅内文火炒至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二)炙法,3.醋炙 药材与米醋同拌炒的一种方法。将药材与一定量的米醋拌匀,待醋被吸收后,置热锅内,文火炒至药材微黄、药香逸出,取出摊晾。亦可将药材先于锅中炒热,再喷洒定量的醋,使其吸入药材,炒至有药材香气,药色微黄,立即出锅,凉后备用,二)炙法,4.盐炙(炒) 药材与盐水拌炒的一种方法。将药材与一定量的盐水拌匀,等被吸收后,置热锅内,文火炒至药材微黄、药香逸出,取出摊晾。亦可将药材先于锅中炒热,再喷洒定量的盐水,使其吸入药材,炒至有药材香气,药

28、色微黄,立即出锅,凉后备用,二)炙法,5.姜汁炙(炒) 药材加姜汁拌炒的方法。将生姜捣烂,榨取其汁,与药材拌匀焖润使姜汁吸尽,置锅内文火炒至微黄或黄色,略见焦斑时取出 6.油炙 用油炸或油拌炒药材的方法,常用芝麻油和羊脂油。将油置锅中熬至微沸,投入药材,随时翻动,炙炸至酥脆变黄,取出晾凉,二)炙法,三)煅法,1.明煅 将药材直接置火上或锅内煅烧 2.煅淬 用直火煅红药材后,迅速投入液体辅料(醋、酒、清水、药汁等)中,使其酥脆易碎,可反复煅淬 3.扣锅煅法(暗煅、闷煅、闭煅) 将药材放于锅中,盖一小锅,合缝处以黄泥封固,扣锅上压一重物,扣锅上放数粒米,以武火烤烧,等米呈深黄,停火后取出药材,烘、

29、焙、烤此三法都是把原生药或半成品,经加热,使药材干燥,便于保存和粉碎制剂,四)烘、焙、烤,燎是用炭火将药材的外刺、毛、须根烧去的方法,五)燎,学以致用,工作场景 小青是某药店的药士,有一天来了一位大叔,他把一张处方交给了小青,一小时后回来取药,小青接过药方,审方后,发现处方中的黄芪片刚好售完,只有黄芪棒 。小青沉思了一会儿,向店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运用自己的调剂技能炮制。店长一口便赞成,于是小青在药店现场把黄芪棒炮制黄芪片,不耽搁顾客时间,又得到了店长的赞赏,知识运用 黄芪棒炮制成黄芪片是临方炮制,切片前,必须先软化药材再切片。(如用微波炉稍作加热,学以致用,点滴积累,1.中药炮制的目的主要是增

30、强药效,降低毒性 2.中药炮制常用的辅料一般分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 3.中药炮制常用的炮制火制包含炒(炙)、炮、煅、炼、烘、焙、烤、燎,第四节 毒性中药的炮制,毒性中药的炮制,毒性中药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当接近,使用不当会导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中药,毒性中药的炮制,国务院发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毒性中药品种为28种。分别是: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注:中药毒性药品品

31、种是指原药材和饮片,不包含制剂,降低药材毒性,常见方法,1.净制去毒 2.火制去毒 3.水制去毒 4.水火共制去毒 5.辅料去毒 6.复制法去毒,案例分析,案例 某患者,女,28岁,初诊时自述胃脘隐痛,得温即减,时吐清水,嗳气泛酸,纳食减少,神疲乏力,手中不温,大便常见稀薄。舌质胖淡、苔白滑而润,脉浮取不应,沉寻显细。属脾胃阳虚,湿聚饮停之胃烷痛,案例分析,案例 处方:党参10g 干姜9g 焦白术9g 陈皮9g 云苓12g 制附子12g 法半夏9g 吴茱萸6g 代赭石15 甘草3g 叁剂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 当天晚上病人服用药后,自感口舌麻木,进而头痛、头晕、四肢感到麻木,

32、抽搐。急送医院抢救才脱险。经调查,罪魁祸首是制附子没有达到炮制标准,残存很大的毒性,分析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临床上,除外用,均用毒性较低的炮制品,炮制质量不合格,残存的毒性大会引起毒反应,案例分析,采挖后,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毒性中药的炮制,采挖后,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2)淡附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