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经验分享-乙炔瓶着火怎么办PPT精品文档_第1页
安全经验分享-乙炔瓶着火怎么办PPT精品文档_第2页
安全经验分享-乙炔瓶着火怎么办PPT精品文档_第3页
安全经验分享-乙炔瓶着火怎么办PPT精品文档_第4页
安全经验分享-乙炔瓶着火怎么办PPT精品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炔瓶着火怎么办,2010年,广东某市,一辆满载100瓶40升/瓶的乙炔空瓶的厢式货车,在行驶中发生爆炸,造成货车司机肋骨骨折、肺部裂伤,一名押运人员颅脑、胸腔严重受伤。 爆炸发生时,一辆货柜车、一辆别克商务车距离较近,货柜车载着的一节空集装箱被爆炸气浪冲到了人行道上,商务车幸免于难,货柜车原先载着的钢板空箱被爆炸气浪冲到人行道上,事发现场一片狼藉,现场一面墙被气浪震塌,事故现场:运输乙炔的货车被炸得“遍体鳞伤”,车头向前歪斜倾倒、后货厢盖被炸得粉碎,并向四周溅开数米远,现场的地面上到处可见车身残骸。在车厢中、路面上堆放了百瓶白色外观的钢瓶,其中还有十余瓶气罐不时有少量的气体泄漏,空气中飘浮着

2、一股类似大蒜的气味,消防官兵拿着水枪对气罐不停地做喷洒降温处理。乙炔爆炸时产生了巨大的气浪,道路旁一块仓储空地约2米长的围墙被摧毁,砖块散落一地,树木、电话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惹祸的钢瓶,目击者: 爆炸发生在9点多,当时听见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接着看见在空中飘起了一团红色蘑菇云,车上还有气罐在燃烧,货车副驾驶座上的押运员被炸飞了出来,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紧接着驾驶座上的司机从车上下来,为那名男子做人工呼吸,好像没效果,导致押运员吐血,然后司机把那男子拉在旁边,自己去取灭火器灭火。由于当时不知道燃烧的气罐是什么气体,就连随后赶到的120急救人员也不敢轻易靠近,而一旁的商务车停下来后,从车内跑出

3、3个人,差点被几块飞溅的货厢铁皮砸到。 附近居民:爆炸时有一股明显的晃动感,当时还以为是地震,也有人称赤湾附近有炸山工程,还以为此次爆炸与炸山有关。 事故原因:空瓶的安全帽没有拧紧,导致残液发生泄漏、瓶与瓶碰撞产生火花引发爆炸,要是都爆炸了,乙炔离我们很近,很庆幸,截至目前,我们还未发生过乙炔瓶爆炸事件,没有发生不代表不会发生,若真的发生了乙炔着火,您知道怎么应对吗,逃? 救,乙炔 俗称风煤、电石气 主要用于气焊作业 室温下无色、极易燃的气体。 纯乙炔无臭,工业乙炔含硫化氢、磷化氢等,有大蒜气味。 可强烈爆炸, “乙炔炸弹”威力足以摧毁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乙炔瓶 1、储存和运输容器 2、用优质

4、钢材轧制而成的无缝瓶体。 3、外表漆成白色,并用红漆有“乙炔”字样。 4、瓶内装有浸满着丙酮的多孔性填料(一般为活性炭),能使乙炔稳定而安全的储存在瓶内。 5、使用时,溶解在丙酮内的乙炔就分解出来,通过瓶阀流出。而丙酮仍留在瓶内,以便再次溶解乙炔,1、为什么乙炔气瓶中装有丙酮? 乙炔瓶压力为1.5MPa,而纯乙炔在0.2MPa压力就会发生爆炸,乙炔瓶内充有丙酮,活性碳等物,丙酮能熔解乙炔,当气门开启时乙炔才逐渐泄出。在15摄氏度时,1个体积的丙酮能溶解23.5个体积乙炔,当压力为16个大气压时可溶解360个体积乙炔,所以在乙炔瓶中要装有丙酮。 2、为什么乙炔瓶中装有活性炭? 气瓶中活性炭孔率为

5、75%,当乙炔压入气瓶后溶于丙酮,并分布在活性炭的细孔中,这些细孔迂回曲折且细小,形成无数细孔滴,乙炔分子被分离,即便一小部分分子分解,也不会扩展到其他部分,乙炔瓶发生着火爆炸的原因有: (1)乙炔瓶的多孔性填料下沉,出现净空间,使部分气态乙炔处于高压状态。 (2)乙炔瓶卧放,过大量使用乙炔时丙酮随同流出。 (3)乙炔瓶阀漏气。 (4)运输装卸或使用时,乙炔瓶从高处坠落或倾倒,受剧烈冲击或碰撞。 (5)乙炔瓶直接受热。 (6)气焊或气割发生回火,火焰进入瓶内,乙炔瓶着火后怎么办,1、在什么情况下 , 不可以把着火的溶解乙炔气瓶运至室外,在下列情况下 , 不可以或不需要把着火的乙炔气瓶搬运到室外

6、 , 但需要不间断的浇水冷却 , 同时疏散无关人员。 (1)乙炔瓶处于超过两层以上建筑物内时 , 不可以将乙炔瓶从窗口抛下 , 因为在乙炔瓶接触地坪时会受到冲击 , 有可能使乙炔瓶破裂。另外 , 泄漏很大的乙炔瓶也不得用电梯装运 , 以防电梯升降时电气装置产生的电火星引燃泄漏的乙炔气体。 (2)乙炔瓶处于非可燃性建筑的宽阔房间内 ,而其中既无可燃物又无明火。在这样的建筑物和房间内 , 只要门窗通风良好 , 对无法堵泄的乙炔瓶 ,可让其继续泄尽为止; 对无法切断气源熄火的乙炔瓶 , 可让其继续烧尽为止 (火焰不准折向瓶体 , 应朝向下风侧),3) 搬运乙炔瓶要通过较长距离 , 特别是通过走廊、通

7、过诸多房门或通过有易燃物、贵重物品、重要设施的情况下。 (4)乙炔瓶是被固定的 , 拆卸困难且又要较长时间的情况下。 2、在什么情况下 , 可以把着火的乙炔气瓶运到室外 ? 在下列情况下 , 应将乙炔气瓶搬开或搬运到室外 , 但需要不间断的浇水冷却 , 同时疏散人员。 (1)着火的乙炔瓶靠近其他乙炔瓶 , 或靠近其他气体气瓶 , 特别是着火乙炔瓶的火焰射向其他气瓶的情况下。 (2) 着火乙炔瓶附近是易燃物或危险品的情况下。 (3)在确认必须保护的建筑物内 , 或在易引起重大火灾的可燃性建筑物内的情况下。 把着火的乙炔瓶搬到室外安全场所是件既困难又危险的事,在实施搬运时必须对其危险程度要有充分的

8、考虑,3、在焊接和切割作业现场,发现乙炔气瓶漏气,如何处置? (1)最先发现漏气的人员要大声呼喊,使作业现场的负责人和周围的人员得知出现漏气事故。同时关闭瓶阀,禁止用火。 (2)若漏气部位是易熔合金塞、瓶阀与阀座连接处或瓶阀压帽处,关闭瓶阀也不能堵漏时,应立即: 除有关人员以外,其他一切人员都要向上风侧撤离现场; 若气瓶是在室内使用的,应将气瓶移到通风良好并无火源的安全场所;如移至室外有困难,则将气瓶移到无火源和门窗开启的地方; 在气瓶周围6一10 m处用绳索设隔离区并挂警示语牌,派人在隔离区外监视,不准任何火种(包括传呼机、手机、对讲机、照像机)接近,火速与供气单位和本单位安全部门联系,听其

9、指示处置; 若气瓶周围环境和条件,不允许让气瓶继续泄漏时,应与消防队联系,报告现场状况,请求支援,以防发生危险,3)在移动漏气瓶时,要保持气瓶直立,不允许卧放滚动。 (4)在与有关单位和部门联系的同时,既要注意附近的火种,又要不间断的往气瓶上浇水导除泄漏时产生的静电,以防静电引起着火。 (5)在监视漏气瓶时,身边一定要备有灭火器和灭火用水等,以便在着火时及时灭火。 (6)由于金属土具的碰击和带钉鞋所产生的火花,有使乙炔着火的危险,要严加防范。 (7)在无一切火源和不断向漏气瓶上浇水的情况下,让漏气瓶继续泄漏至泄尽为止,是不会发生着火危险的,4、乙炔瓶着火关阀门会爆炸吗? 答:一般不会,只是从阀

10、门口喷火,关闭阀门即可,主要是怕高温烘烤,那就会爆炸。 5、乙炔瓶为什么不能卧放? 钢瓶中的乙炔在压力下溶解在丙酮溶剂中。开启阀门,压力减小,溶解的乙炔变成气体放出。若倒下放,开启阀门时,压力会将溶剂和溶解的乙炔都吹出来,导致乙炔压力升高爆炸。 卧放易滚动,瓶与瓶、瓶与其它物体易受到撞击,形成激发能源,导致乙炔瓶事故的发生,乙炔瓶配有防震胶圈,其目的是防止在装卸、运输、使用中相互碰撞。胶圈是绝缘材料,卧放即等于乙炔瓶放在电绝缘体上,致使气瓶上产生的静电不能向大地扩散,聚集在瓶体上,易产生静电火花,当有乙炔气泄漏时,极易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 使用时乙炔瓶瓶阀上装有减压器、阻火器、连接有胶管,因卧

11、放易滚动,滚动时易损坏减压器、阻火器或拉脱胶管,造成乙炔气向外泄放,导致燃烧爆炸。 6、乙炔瓶为什么不得碰撞? 答:碰撞会造成活性炭破碎,膨胀空间增大,乙炔气聚集,并处于高压状态,有形成爆炸的危险;同时温度上升时气态乙炔发生聚合作用而发生爆炸,7、为什么瓶体温度不得暴晒? 乙炔气瓶温度不得超过40度,丙酮沸点58度,温度越高丙酮挥发越快,析出乙炔,使瓶内压力急剧增加。 8、为什么气瓶用完应留有余气? 主要是防止混入空气发生爆炸。 9、为什么安装气瓶帽? 气瓶阀门是最脆弱的,当氧气瓶阀折断时,瓶内150公斤/平方厘米的高压气体,突然喷出使气瓶向相反方向猛冲,撞到人体造成人身伤亡,撞到机器造成机器损坏,把墙也可撞出洞来。当乙炔气瓶阀折断时,易燃气体冲出,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气,遇到明火发生爆炸,乙炔瓶使用的其它安全要求: (1)乙炔瓶使用时必须配合合格的乙炔专用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 (2)乙炔瓶距火源应10m以上,夏日不得在烈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