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为人知的作文审题立意技巧_第1页
高考不为人知的作文审题立意技巧_第2页
高考不为人知的作文审题立意技巧_第3页
高考不为人知的作文审题立意技巧_第4页
高考不为人知的作文审题立意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考不为人知的作文审题立意技巧黑白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这是14年各省市题目中很难写的一道题。我说的是很难写,并没有说题目很难。这个题目从审题难度上来说一点都不难,它是双向材料,而且没有价值导向,用语也最大限度地做到了余地充分,比如“它能” “也可能被”,并没有宣判性的语气。所以从题目的角度来说,这是给材料作文中最宽泛的一类。越是这样宽泛的题目

2、写作难度越大,因为出题人没有难为学生,评卷人判定的标准就不容易猜到,于是考生在考场上就很难做出决定。我不是广东考生,所以根本无法了解评卷的松紧,即使有一线回报告诉我今年一等二等立意都是什么也没用,知道几篇样本卷的分数也没用,这必须要对本省连续几年改卷情况有全局的认识才能作出判断,这就是为什么我只能说它“实在很难写”。在“没有褒贬导向”中,隐含的唯一价值判断是命题人显然不希望记忆/点滴/情感丢失,不管是“泛黄模糊”还是“被稀释”,都是作为、作为遗憾出现的。如果想要稳妥,两方面想要兼顾,就抓住这一个重点,比如可以写照片是哪种方式并不重要,寄托的情感才最重要。这个办法叫“求同存异”,很经典,远超过传

3、说中的“对立统一”。但是!必须提出来说一下,很多网站消息把这个题目概括为“珍惜点滴”,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题目强调的不是点滴本身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不多说了。一般在一个方面宽泛了,另一个方面就会限定,比如这个题目也是比较具象的,就是“照片”,并且提示语中没有任何对“类似的现象”“引发了哪些思考”等发散思维的导语,而且有明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所以当很多不负责不靠谱的网站把这个题目概括成“科技发展与人的情感寄托”时,你需要清楚地知道:写一个关于email与鸿雁传书的故事不可以!写MP3和磁带不可以!写电脑和图书馆不可以!“不可以”不是说不能提,而是不能作为主体,

4、你当然不必从头到尾咬定照片,但你必须从照片写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不朽的我对这个题目没什么可说的。不过因为评论里要求的同学比较多,所以拿出来稍微提一下。再次各种不负责任的网站,将这个题目概括为“什么是不朽”我也是看醉了!你的关键词呢?你的青春呢?有时候你不得不想,这些网站的xx是故意的吧不过这个错误的概括有一点倒是提对了,材料中的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只是偷换了概念,“青春不朽”跟“不相信会老去”,这完全就不是一回事。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个人认为这道题目在

5、14年各省题目里水平较低的原因。剩下的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对象清晰:青春,角度清晰:是否不朽,没有褒贬判断但是按照一般的价值体系还是写的积极向上一点(一点都不稀奇)。这个题目中唯一有趣的一点是,第二段材料里它提到了“像自然一样”,这是个很有趣的提法,也是这个题目的唯一深度,看不出来也无伤大雅了,要是看见了留心了,行文中加上一点类似于“人之长于自然,就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然的价值积累只有时间的长度,人却可以在有限的长度上赋予它“宽度/深度/密度”的句子,跟着你的立论走咯。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

6、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这是14年各地题目中比较有难度的一个。我说的是有难度,并没说很难写。跟广东卷正好相反。1. 很抽象。表面看只是说从窗子望出去,但显然“窗子”“画框”“图画”都是有象征意义的。2.很含蓄。这些象征意义到底是什么?既不是很常规已形成共识的用法,又没有暗示,后面的雅、俗、闹、静也没有提示作用。3.很中立。当题目中的“有人”一连排出了四个而不是两个的时候,整个题目的类型就变了,没有逻辑关系,没有褒贬优劣,没有选择,也没有对立,只是单纯的列举。所以行文时你即不需要写四段各照

7、应一个字,也不需要提炼出制高点然后褒雅贬俗。从后面的列举我们能得到的信息是,题目强调了“多样性”和“个性化”,开一下脑洞,大概可以有“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事物是见仁见智的”,一点新意也没有。然后再来认真思考一下他为什么把窗子比喻成“画框”。我承认我第一次审这个题目的时候差点就跑偏了,当时我的立意是:世界有很多不同的方面并且变化多端,如果你被你的“窗框”住了就会坐井观天盲人摸象,只看到一个方面然后又读了一边题目使劲拍了自己脑袋一下,我去这是什么鬼!果断想多了!为什么会想多呢,还是天杀的无良网站的!第一次看见这个题目的时候是被概括成了“开窗看问题”,无意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过头来再一看,哪儿有开?你们告诉我哪里有“开”!所以啊,有时候为什么越是高手越容易写偏呢,开脑洞没问题,角度新颖想别人所未想也没问题,但千万不要走太远。比如说你写“每人从窗口看到的画面都不同,是因为人的关注点、观察角度、经历、心态.不同”,完全可以,进一步引申“所以要包容,不要随便用自己的观点驳斥别人,这样我们才有”,这也没问题,“所以要交流,不同人的看法结合起来才是世界全部的美好”,这也可以,但是你延伸到“所以我们要拆掉窗子/打开门,走到外面去看真实的世界”,这就过分了,因为题目中,真的没有“开”。差异化立意,但不跑题,是高分作文的基础。作文君偷偷告诉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