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企业职业健康培训_第1页
2018企业职业健康培训_第2页
2018企业职业健康培训_第3页
2018企业职业健康培训_第4页
2018企业职业健康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4 职 业 健 康 培 训 /24 Contents 目录 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的概念 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岗位职业危害举例分析 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4 Contents 目录 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的概念 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岗位职业危害举例分析 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1、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 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 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一、职业健康的概念一、职业健康的概念 /24 2、2013年国家卫生部 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 颁布的 职业病分类与目录 有1

2、0类132种 一、职业健康的概念一、职业健康的概念 /24/24 尘肺病 /24/24 急性职业中毒 /24/24 慢性职业中毒 /24/24 职业性皮肤病 /24/24 噪声性耳聋 工作等。 一、职业健康的概念一、职业健康的概念 3、何为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 种危害 。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 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24 /24 4、职业禁忌症: 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 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

3、身 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 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一、职业健康的概念一、职业健康的概念 /24 5、职业病的特点: 病因明确: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 这些人为因素被控制消除, 即可防 止疾病发生; 病因可测: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检测, 过量接触才得病; 群体性: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 多无特效药: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效差。 一、职业健康的概念一、职业健康的概念 /24 6、职业健康体检: 由于目前大部分的职业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因此了解自己的健康 状况很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岗前体检

4、 - 在从事有害作业前进行体检,通过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 同时为今后定期体检提供参考比较的基础数据; 定期体检(在岗期间体检)- 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有害作业员工进行 体检,尽早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病患者; 离岗体检 劳动者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岗位时, 应进行离岗时健康检查。 一、职业健康的概念一、职业健康的概念 /24 7、职业病发生的基本原因: 职业病是人为的疾病,在劳动过程中有三方面原因容易得职业病: (1) 用人单位设立或提供的(劳动)作业场所不符合职业卫生要 求,产生了职业病危害因素; (2)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使用的作业方式不合理,不健康; (3)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

5、行为,不懂得个人防护和自我健 康保护。 一、职业健康的概念一、职业健康的概念 /24/24 一、一、职业健康职业健康的概念的概念 8、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 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作业环境 危害因素来源 /24/24 生产过程:生产原辅材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 化学因素:毒物、粉尘 物理因素:噪声、振动、高低温、电磁辐射 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真菌 劳动过程:劳动组织、劳动条件 劳动组织不合理 劳动强度过大 强迫体位、不合理的工具 作业环境:通风不畅、采光照明、高湿、高气压、低气压 一、一、职业健康职业健康的概念的概念 /24/24 n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 个体防护个体防护 管理控制

6、管理控制 工程技术控制工程技术控制 限制危害限制危害 隔离人员或危害隔离人员或危害 改变工艺减轻危害性改变工艺减轻危害性 改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改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 停止使用危害性物质停止使用危害性物质,或以无害物质替代或以无害物质替代 个体防护个体防护 降低风险降低风险 消除危害消除危害 优先 最后 /24/24 个体防护措施是职业健康防护的 最后一道屏障最后一道屏障! /24 二、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4 Contents 目录 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的概念 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高校联盟PPT素材 高校联盟官方微信:1186528866 岗位职业危害举例分析 职业病

7、防治法基本知识 /24 二、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 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进行第一次修正并公布,自公 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 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 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24 /24 二、职业病防

8、治法基本知识 健康保障义务健康保障义务 保险义务保险义务 卫生防护义务卫生防护义务 职业危害检测义务职业危害检测义务 职业危害告知义务职业危害告知义务 健康监护义务健康监护义务 特殊劳动者保护义务特殊劳动者保护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业病防治义务: 职业卫生管理义务职业卫生管理义务 报告义务报告义务 减少危害义务减少危害义务 不转移危害义务不转移危害义务 培训教育义务培训教育义务 事故处理义务事故处理义务 举证义务举证义务 /24 第三章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 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 要

9、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第三章第二十五条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 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 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二章第第二章第1616条条 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二、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4 第三章第二十四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 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 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

10、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 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 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二、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4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包括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包括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 图形标识分为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2、常用的指令标识、常用的指令标识 1、警示标识、警示标识 注意防尘注意防尘 当心中毒当心中毒注意高温注意高温当心电离辐射当心电离辐射 戴防尘口罩戴防尘口罩戴防毒面具戴防毒面具戴

11、护耳器戴护耳器注意通风注意通风 二、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4 二、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职业危害告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 /24 第三章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 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 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 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 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二、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4 第三章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12、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 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 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 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 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二、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4 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 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 标准; 2.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 的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 劳动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 的正确使用; 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总局规定的其他内容。 培训要求: 1、要有职业卫

13、生知识 与相应管理能力; 2、要有明确的职业卫 生培训内容; 3、要有合理的职业卫 生知识培训课时要求 4、完善考核制度 培训对象: 1、主要负责人、职业 卫生管理人员 上岗前的职业卫生 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 职业卫生培训。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 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 门的职业卫生培训并考 试合格。 二、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4 第三章第三十五条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 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 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 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

14、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 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 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 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 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二、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4 第三章第三十九条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一)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 职业病防护措施(知情权); (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

15、 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 告; (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4 二、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第三章第三十四条 第三款 劳动者的义务: (一) 自觉学习职业卫生知识的义务; (二) 自律遵规的义务: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正 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用品; (三) 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的义务 /24 Contents 目录 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的概念 劳动防

16、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岗位职业危害举例分析 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4 三三、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弹琴弹琴冲床冲床 /24 噪声存在的区域 /24 三三、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24 l耳鸣,凭空听到嗡嗡声或其它不正常的声音 l听不到高频和低频声 l谈话困难,总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l所有的声音都听不真切,象被闷住了一样 三三、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24 三. 什么是粉尘 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够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的固 体微粒。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

17、 素,可引起包括尘肺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病。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 粒径小于75m的固体 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三三、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24 粉尘存在的区域 /24 四. 粉尘的危害 粉尘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粉尘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危害 粉尘 呼吸道 眼睛 皮肤 尘肺尘肺 致癌性致癌性 中毒性中毒性 光反应性光反应性 结膜炎结膜炎 角膜炎角膜炎 局部刺激局部刺激 过敏性过敏性 感染性感染性 三三、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24 三. 什么是粉尘 上呼吸道上呼吸道 支气管支气管 细支气管细支气管 肺泡肺泡 101015m15m

18、5 510m10m 7m7m 气管气管 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 15m15m15m非吸入性粉尘非吸入性粉尘 能够穿透人呼吸道自 然防护体系,进入肺 泡的,并会永久停留 在肺部的微小颗粒物, 粒径在7个微米以下, 其粒度肉眼无法看见。 三三、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24 四. 粉尘的危害 尘肺病 定义:尘肺的规范名称是肺尘埃沉着病,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 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特征:肺内粉尘阻留伴胶原纤维增生, 肺泡结构永久性破坏 症状: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 咳血及并发症状 诊断标准:X射线胸片表

19、现为三期: 一期/二期/三期尘肺 三三、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24 四、粉尘的危害 1、不可逆转,无法治愈 尘肺病不可逆转,一旦发病, 终生无法治愈,由于目前尚无 能使尘肺病变完全逆转的药物, 药物治疗主要是早期阻止或抑 制尘肺的进展,洗肺(大容量 全肺灌洗术)对近期改善患者 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有一定疗效, 只能缓解尘肺的恶化,但并不 能逆转肺已有损伤。 尘肺病发病特点 三三、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24 四、粉尘的危害 2、发病痛苦,呼吸困难 尘肺病人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呼吸 困难,早期患者不能进行体力活动, 连走路都会气喘

20、吁吁,而到了晚期, 患者静卧不动时也会喘不上气,“每 时每刻都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同时 还有胸闷、一直咳痰的症状。 3、伴有多种并发症 尘肺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结 核、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源 性心脏病、自发性气胸、肺结核等。 这些并发症常常可以促使尘肺病的发 展,且常常是引起尘肺病死亡的主要 原因。 尘肺病发病特点 三三、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24 Contents 目录 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的概念 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岗位职业危害举例分析 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4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 听觉

21、器官防护用品是能放置过量的声能侵入外耳道,使人耳避免噪声的过 度刺激,减少听力损失,预防由噪声对人身引起的不良影响的个体防护用品。 主要有耳塞、耳罩。 /24 容易携带及存放 在热的环境中比较舒适 不妨碍其它安全用具 比耳罩便宜 容易遗失 颚骨运动时可能移动 佩戴比耳罩稍微复杂 监察比较困难 耳在有患感染性疾病时不适用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24 容易取得舒适效果 容易保养 容易监督 容易佩戴 比较稳定 在热的环境比较不舒服 体积较大 有一定重量 妨碍其他安全用具 比耳塞昂贵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24 1. 揉细 整个耳塞, 使之成 为光滑的圆柱体状 2. 向后上方拉耳 朵

22、一只手绕过头顶,轻轻 地将耳朵顶部向后上方 拉起 3. 插入 将耳塞充分插 入耳道内, 顶住耳塞维 持一段时间, 直至其膨胀 充满耳道后 再松手 发泡耳塞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24 目视检查发泡耳塞 若佩戴正确,耳塞末端不会超出耳屏 (耳道口的突起).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24 一手从头后部绕过,将外耳向后上方提起,另一只手 将耳塞缓慢的旋转塞入耳中。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摘耳塞时,必须慢慢旋转将耳塞取出,强行拉耳塞 可能会造成因内外压差损伤鼓膜。 硅胶耳塞的正确使用方法 /24/24 耳罩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24 粉尘防护措

23、施: 1、随弃式-简易防尘口罩 2、可更换式-复式防尘防毒口罩 简易防尘口罩 (复式防尘防毒口罩)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24/24 随弃式防颗粒物口罩随弃式防颗粒物口罩 俗称防尘口罩,用过滤材料做成面罩本体,覆盖使用者的口鼻及下巴,如无呼气 阀,吸气和呼气都经过口罩过滤材料,但保证面罩和鼻梁部分密合,属于半面式,杯 罩形状和折叠设计为最常见。 防尘口罩通常靠上下两根头带(也有耳带)固定;有些口罩分大、小号型,方便 根据脸型大小选择;有些口罩为去除异味,在滤材上加一层活性炭,但这类口罩不能 用于异味物超标的场所。随弃式口罩各个部件都不能更换,失效后需整体废弃。 1. 下方头带; 2.

24、上方头带; 3. 鼻夹; 4. 呼气阀; 5. 过滤元件做成的面 罩本体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24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24/24 可更换式半面罩可更换式半面罩 可更换式半面罩除面罩本体外,过滤元件和其他部件都可以更换,有单过滤元件 和双过滤元件两种常见类型。可更换式半面罩有单独防尘或防毒设计,也有防尘毒组 合设计。 面罩本体一般为橡胶或硅胶材料,头带可调节,吸气时空气经过滤元件过滤,若 设有吸气阀,经过滤的气体经吸气阀进入,呼出的气体经呼气阀直接呼出。通常有几 个号型,如大、中、小号,或大中和中小两个号型,方便使用者按脸型大小选择。 1.面罩本体; 2.头带; 3.呼气阀

25、; 4.吸气阀; 5.过滤元件承接座; 6.接口; 7. 防毒过滤元件; 8.防颗粒物过滤元件; 9.颗粒物预过滤层; 10.过滤元件固定盖; 11.双过滤元件设计; 12.单过滤元件设计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24 五. 粉尘防护 防尘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前: 检查面罩是否有开裂、破损或脏污现象 检查吸气阀是否有扭曲变形、开裂或破损 检查头带是否完好并有良好弹性 2.定期保养清洁 拆下过滤棉,将面罩浸于肥皂水中,轻轻 刷洗(水温不宜过高),用清水冲洗,在 无污染环境中风干。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24 五. 粉尘防护 防尘口罩使用注意事项 3、不得使用纱布口罩或其他

26、口罩代替防尘 口罩 防尘口罩必须有“LA”标志,符合 GB2626-2006标准,防护等级大于KN95。 4、在车间中目测无粉尘漂浮时也要佩戴防 尘口罩作业 导致尘肺病的呼吸性粉尘是粒径小于7m 的粉尘,肉眼不可见。看不到粉尘并不意 味着没有粉尘!看不到的粉尘才是导致尘 肺病的真正元凶!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24/24 呼吸防护用品选择时常见的错误 l使用纱布口罩; l使用自行装填的活性炭滤毒盒; l使用活性炭口罩防毒; l将防尘口罩遗留在作业现场; l在面具下垫纱布。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24/24 最好的防护效果 五. 粉尘防护四、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24 Con

27、tents 目录 公司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健康安全的概念 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高校联盟PPT素材 高校联盟官方微信:1186528866 岗位职业危害举例分析 职业病防治法基本知识 /24/24 电焊工职业危害 电焊工接触到的 有害因素 烟、尘 电弧光 取决于焊条种类 和被焊金属 紫外线、红外线 锰尘、各种微量金属、 臭氧、氮氧化物、放 射性元素 五、举例:岗位职业危害分析 /24/24 六. 电焊工职业病防治 1、电焊工尘肺:电焊工尘肺是长期大量吸入电焊烟尘所引起的尘肺。 n 电焊工尘肺发病缓慢,发病工龄多在1520年,最短发病工龄为4 年。 n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咳

28、嗽、咳痰和气短等,但很轻微。 n 在X线胸片已有改变时仍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和体征。若无症状进行 性加重,一般不影响工作。 n 随病程发展,尤其是出现肺部感染或并发肺气肿后,可出现相应的 临床表现。电焊工可合并有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职业病。 脱离作业后,很少有进展。 五、举例:岗位职业危害分析 电焊工职业危害 /24/24 六. 电焊工职业病防治 2、电弧光辐射的危害: 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 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损伤眼睛及裸露的 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红斑症。 3、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 受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出现界限明显的水肿性红斑, 严重时可出 现水泡、渗出液和浮肿,并有明显的烧灼感。停止照射后,一般 在24小时消退,可有色素沉着。一般出现在暴露部位。 长期暴露出现皮肤皱缩、老化,更严重的是诱发皮肤癌。 五、举例:岗位职业危害分析 电焊工职业危害 /24/24 六. 电焊工职业病防治 4、电光性眼炎: 波长在250-320nm的紫外线,可以被角膜和结膜 上皮大量吸收,引起急性角膜炎(电光性眼炎)。 一般经6-8小时的潜伏期,故多在夜间和清晨发病。 症状:早期、轻症:表现为双眼异物感,瞳孔能够 缩小,眼睑皮肤潮红。重者:患者眼部烧灼感或剧 痛,并有羞明、流泪、视物模糊。 治疗:轻症无需特殊处理。重者可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