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方案(五层)_第1页
高支模方案(五层)_第2页
高支模方案(五层)_第3页
高支模方案(五层)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支模施工方案工程名称:东风小学教学楼扩建工程工程地点:东风小学建设单位:江门市蓬江区东风小学设计单位:江门市建筑设计工程公司监理单位:江门市大方园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河南宏盛建筑有限公司编制部门:项目经理部审批部门:公司总工部编制人:审批人: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批日期:年月日1 工程概况1.1 本工程东风小学教学楼扩建工程由江门市蓬江区东风小学投资兴建, 位于东风小学校区内。由江门市建筑设计工程公司负责设计,江门市大方园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负责工程监理。1.2建筑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2657 ,平面均呈梯形,楼高五层。其中首层高3.8m,标准层高均为3.6m,梯屋高3m。1.3结构概

2、况本工程抗震烈度为七度,抗震等级二级设防,耐火等级为二级。地基采用400 管桩基础,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100KN。混凝土设计强度为基础承台C25,地梁 C30,首层 - 二层柱 C30,三层柱 - 顶层柱 C25,各层楼板 C25,均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梁最大跨度8m,最大梁截面为 300 750mm,该梁标高为 3.8M。由于天面梯屋层高 3m,标准层高度 3.6m,因此部分模板需支模高度 4.8m。根据规范要求, 对首层支撑进行普通支模施工设计, 对超 4.5M 标高梁结构梯屋支撑进行高支模工程施工设计。2 编制依据2.1东风小学教学楼扩建工程工程施工图。2.2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有关现

3、行施工规范和标准。2.3 GB50204 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4JGJ130-200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5 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2.6 JGJ80-91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7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8建筑施工手册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3 主要材料3.1 本工程施工模板主要采用20mm厚木夹板,梁侧肋枋选用50 70,梁模底板支承龙骨选用 7080 木枋。3.2 模板支撑系统采用MF12l9 型标准门式脚手架搭设及48X3.5 钢管,采用 483.5 薄壁管作为水平拉

4、杆。4 施工前准备4.1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和工人学习施工图纸模板工程施工方案,对工人作书面和口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4.2组织好门式架、钢管及构配件、模板等材料进场;4.3 进场的各种材料应按不同的品种和规格堆放。4.4 地基处理:本工程在地骨垫层经压实硬底化处理后进行高支模支架搭设,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5 首层标高 3.8m 梁 (300750)模板计算以 3.8m 标高梁截面之 300750 为验算对象(其它标高楼层梁支撑搭设结构相同) ,梁跨度为 8m,模板底支撑间距取为 0.35m,侧模立档间距为 0.4m,木材为松木,高支模支撑选用 MF12l9型标准门式脚手架搭设,纵向间距为0.9

5、m。查施工手册 2,“施工常用结构计算”得:22223?C=10Nmm, ?V=1.4N mm,?m=13Nmm,E=10000Nmm,重力密度为 5KN m。5.1底板计算底模自重: 5 0.02 0.3 1.2=0.03KNm砼自重: 24 0.3 0.75 1.2=6.48KNm振动荷载: 2 0.3 1.4 0.84KN m钢筋荷载: 1.5 0.3 0.75 1.2=0.4KN m总竖向荷载: 7.75KN m乘以拆减系数 0.9 ,则 q=0.9 7.75=6.97KN m5.2.2抗弯承载力验算 :底模下的楞木间距为0.3m,侧模立档间距取0.3m。M ql 2 =0.125 6

6、.97 0.3 2 =0.07 10 Nmm86M0.0710 6622 ?m=13 NmmW25020 2 4.2 N mm满足要求。3003005.2.3挠度验算荷载不包括振捣混凝土荷载,则ql =7.75-0.84=6.91KN m,q=ql 0.9=6.91 0.9 6.21kNm查结构静力计算表得:W 5ql 4 56.21300 4120.39mm W= L300 =0.75mm,384EI38410 425020 3400400满足要求。5.3 侧板验算5.3.1 荷载计算假设 T=20, t 0 =200 , 11.0 , 2=1.0 , =2mh,则T 151)侧压力:F1

7、O.22 ct 0 12 1 2= 0.22 X24 200 1.0 X1.0 X 22015242.66 kN m2F 2 cH 24X0.75 18 kNm2取两者较小值:即F2=18KN m2乘以分项系数: F181.2 21.6 KN m22) 振捣混凝土时对侧立模产生的荷载:4 KN m2乘以分项系数: 41.4=5.6 KN m23) 荷载合计 :21.6+5.6=27.2 KNm线荷载为: q=27.2 0.75=20.4 KN m乘以折减系数,则q=20.4 X0.9 =18.36kN/m5.3.2抗弯强度验算侧模用 20mm厚。2ql26M=0.125 18.36 0.3 =

8、0.206 10 Nmm M60.20660.206 10 610 6 4.12Nmm ?m=13Nmm22Wbh 2750202满足要求。5.3.3抗剪强度验算V0.62ql=0.620 20.4 300=3794.4 N剪应力: 3V33794.4 0.38 N/mm ?v=1.4 N mm222bh2750 20满足要求。5.3.4挠度验算2侧压力 F=18+4=22 KN m,化为线荷载 q220.75=16.5 KN mW 0.967qL 40.967 16.5 3004 L3000.75mm100EI4 750 2030.258mm W4004001001012满足要求。5.4 梁

9、底模板支承横木枋验算用 70X80 木枋,间距为 300mm。5.4.1抗弯强度验算横木枋间距取 300mm,跨度为 600mm,承受梁传来的均布荷载, 简化成整条横木枋均布荷载,按简支梁进行计算。F7.75 X0.3 2.325kNFM112.325 0.6 0.348kNmFL44M3480004.66 N22600W70802mm ?m=13Nmm6满足要求。5.5 、梁底纵向大横杆抗弯强度验算梁底纵向大横杆为2 根 70X80 木枋,横向间距为 600mm,跨度为 900mm,承受梁底小横杆传来的荷载,按两跨连续梁进行验算。q1 7.75 / 23.88kNmM0.125q 1l 2

10、0.125 X3.88 X0.9 20.392kNmM39200022900900W70 8025.25 N mm ?m=13Nmm,6满足要求。5.6梁底横向大横杆抗弯强度验算梁底横向大横杆为并排2 根 70X80 木枋,纵向间距为 900mm,跨度为 1200mm,承受梁底纵向大横杆传来的荷载,按简支梁进行验算。q2 7.75 0.9/1.2 5.812kNmM0.125q 2l 2 0.125 X5.812 X1.2 2 1.046kNm1200M1046000222?m=13Nmm,W70280 7.004 N mm6满足要求。6 梯屋 标高 4.8m 梁( 200600)模板计算以

11、4.8m 标高梁截面之 200600 为验算对象,梁跨度为 8m,模板底支撑间距取为 0.4m,侧模立档间距为 0.4m,木材为松木, 高支模支撑选用 MF12l9 型标准门式脚手架搭设, 纵向间距为0.9m。查施工手册 2,“施工常用结构计算”得:22223?C=10Nmm, ?V=1.4N mm,?m=13Nmm,E=10000Nmm,重力密度为 5KN m。6.1底板计算6.1.1底板承受荷载:底模自重: 5 0.02 0.2 1.2=0.024KN m砼自重:24 0.2 0.6 1.2=3.46KNm振动荷载: 2 0.2 1.4 0.56KN m钢筋荷载: 1.5 0.2 0.6

12、1.2=0.22KN m总竖向荷载: 4.26KN m乘以拆减系数 0.9 ,则 q=0.9 4.26=3.83KN m6.1.2抗弯承载力验算 :底模下的楞木间距为0.4m,侧模立档间距取0.4m。2ql26M=0.125 3.83 0.4 =0.08 10 Nmm M0.086 ?m=13Nmm10 622W20020 2=6 N mm满足要求。4004006.1.3挠度验算荷载不包括振捣混凝土荷载,则ql =4.26-0.56=3.7KN m,q=ql 0.9=3.7 0.9 3.33kNm查结构静力计算表得:W 5ql 4 53.33400412=0.83mmW= L4001 mm,满

13、足要求。384EI38410 420020 34004006.2 侧板验算6.2.1 荷载计算假设 T=20, t0 = 200 , 11.0 , 2=1.0 ,V=2mh,则T151)侧压力:F1 O.22 ct 0 12 1 20.22 X24200 1.0 X1.0 X2=20152 42.66 kN m2F 2 cH 24X0.6 14.4 kN m2取两者较小值:即F2=14.4 KN m2乘以分项系数: F14.4 1.2 17.28 KN m22) 振捣混凝土时对侧立模产生的荷载:4 KN m2乘以分项系数: 41.4=5.6 KN m23) 荷载合计 :17.28+5.6=22

14、.88 KN m线荷载为: 22.88 0.6=13.73 KN m乘以折减系数,则q=13.73 X0.9 =12.36kN/m6.2.2抗弯强度验算侧模用 20mm厚,侧模立档间距取0.4m。2ql26M=0.125 12.36 0.4 =0.25 10 Nmm8 M0.2510 6622=6.25N ?m=13NmmW60020 2mm6.2.3抗剪强度验算V0.62ql=0.620 12.36 400=3065.28 N剪应力: 3V33065.28222bh2600 20=0.38 N/mm ?v=1.4 N mm满足要求。6.2.4挠度验算2侧压力 F=17.28+4=21.28

15、KN m,化为线荷载 q 21.28 0.6=12.77 KN mW 0.967qL 40.967 12.774004 L4001mm(可)100EI100 104 600203=0.8mm W400400126.3梁底模板支承横木枋验算用 70X80 木枋,间距为 400mm。6.3.1抗弯强度验算横木枋间距取400mm,跨度为1200mm,承受梁传来的均布荷载,简化成整条横木枋均布荷载,按简支梁进行计算。F4.26 X0.4 1.7kNFM1FL11.71.2 =0.51kN m44M510000221200?m=13Nmm, 满足要求W7080 2=6.83 N mm66.3.2梁底纵向

16、大横杆抗弯强度验算梁底纵向大横杆为2 排 70X80 木枋,横向间距为 1200mm,跨度为 900mm,承受梁底小横杆传来的荷载,按两跨连续梁进行验算。q1 4.26 / 22.13kNm900900M0.125q 1l 2 0.125 X2.13 X0.9 20.215kNmM2150002 N=12.16kN故脚手架稳定性满足要求。8 支撑系统的构造搭设要求8.1 门架及其配件质量必须符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8.2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门架型号必须一致;8.3交叉支撑,加固剪力撑必须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8.4连接门架的配件必须处于锁住状态;8.5加固件与门架

17、采用扣件连接必须符合以下规定:a. 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b.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宜为 5060Nm,并不得小于 40Nm;c.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 100mm;8.6剪力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为45o 60o,剪力撑宽度宜为46m;8.7剪力撑斜杆若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宜小于600mm,搭接处应采用两个扣件扣紧;8.8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得超过200mm;8.9水平加固杆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按规范9.3.4 要求设水平加固杆;a 设置的纵、横向水平加固杆应连续,并形成水平闭合圈;b 脚手架底步门架下端加封扣杆,门架内外侧设通长扫地杆。8.10 搭设过程中

18、严格按布架设计要求施工,并注意调整架的垂直度;8.11 搭设后必须经工地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9、 脚手架支撑验收9.1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必须经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人员及监理单位人员进行查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9.2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a. 高支模支撑施工方案;b. 钢管、构配件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类合格标志;c 脚手架支撑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d 脚手架支撑的施工验收报告;9.3除查验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检查:a. 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b. 基础是否平整坚实、支垫是否符合规定;c 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d 脚手架杆件

19、设置是否符合施工方案;e 扣件坚固扭力矩;f 脚手架防护措施是否满足安全施工要求。10、模板安装10.1 安装模板时人员必须站在脚手架上的脚手板上作业,禁止站在模板、 钢筋骨架上作业。10.2 安装模板必须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模板设计时应考虑安装、拆除、安放钢筋及浇筑混凝土的作业方便与安全。10.3 钢筋混凝土梁跨度大于4m时,安装应起拱,当无设计要求时,可按跨度的1/1000 3/1000 起拱。10.4 模板安装或拆除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靠作业处,应挂牢安全带。11、模板拆除与存放11.1模板拆除必须经工程负责人批准、签字和对混凝土的强度检测试验报告确认。11.2非承重侧模的拆除,应在

20、混凝土强度达到2.5N/m , 并保证棱角不受损伤的情况下进行。11.3 承重模板的拆除时间,梁跨度在 28m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达 75%以上时进行;跨度大于 8m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时方可拆除。11.4 模板拆除顺序应按照先支的后拆和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11.5 拆除较大跨度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11.6 模板拆除应逐块认真进行,小心轻放,不得留有零星和悬空模板,防止模板突然坠落伤人。11.7 高处拆除作业时,应在作业范围设置围栏,并由专人监护。11.8 拆除模板、支撑、连接件,严禁抛扔,应用绳子系下。11.9 拆除的模板、支撑等应及时清理并分规格码放整齐。12、 安全技术措施12.1 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方可拆除;12.2 拆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