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_第1页
九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_第2页
九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_第3页
九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_第4页
九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九)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 教学目的: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03年语文高考说明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进行综合提炼,并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增强学生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践导学式 教学过程: 一、引言 前面我们重点复习了文言文的常见实词和虚词,并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串讲式地复习了文言文的句式及句子的翻译。这些基础知识的复习,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分析综合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下

2、面,我们就来集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 二、揭示课题: 文言文的分析综合(板书) 三、考试要求: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今年高考对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 1、筛选文中的信息: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各种信息加以正确的判断。(板书)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进行逻辑思路分析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及主题。(板书) 3、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概括出作者对某一事件或道理的观点态度。(板书) 小结: 根据对高考说明的分析理解,我们不难看出:加强阅读,提高文言词句的理解、疏通能力,是增强我们提高阅读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前提。 因此,我们首先来检查一下,

3、同学们对文言词句的理解疏通能力。 四、阅读下面语段,分组设擂翻译 要 求: 1、以组为单位,全班分为二组,每组选1-2人为组长。 2、每组各读一遍。(读得准确、流畅的,计5分;相对的,计3分) 3、以设擂台的形式,相互设疑、相互翻译。以翻译数量的多少和正误与否,确定胜负。每组最多只能设二句。(每句5分。翻译正误分。计:5、3、0分) 4、简述解题思路和方法。(每句5分。口述正误分。计:5、3、0分) 5、最后分组计总分,以总分高的为胜者,负者必须表演1-2个节目。 6、暂不参考课内、外资料。违者计:“0”分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

4、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 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分之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出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

5、以自见。 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A、阅 读:( 略 ) B、翻 译:( 略 :参黑板 ) C、简 述:( 略: 参口述 ) 归纳总结: 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一般采取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法。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到译文中,保持与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意译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特点,译出它的意思。 文言文的翻译要求是:信(忠实、准确)达(通达、通顺)雅(优雅、优美)。 我们认为翻译文言文只要把握了三个要素,就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文言文的翻译能力一定会提高。 实词:方法:组词、换同义词、推敲含义(见附表) 关键词 前提信 虚词:方法:判断词性(用法),推敲含义(见附表)

6、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单句 纽带达 句式 现代句式: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等 复句:确定逻辑关系:并列、承接、递进、假设等 词类活用:名作状、意动、使动等.划句子成分、检查完善。 关键雅 附表:推敲文言实词虚词思路和方法 难 句 推敲文言实词虚词思路和方法 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利用汉字的音形义推敲关键词 亦颇识去就之分矣,怯夫慕义。 联系成语、现代词语推敲关键词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语法分析确定词性,推敲关键词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利用文言句式特点,推敲关键词。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联系语境确定词性,推敲关键词。 以事解文。 以理解文 五、筛选

7、文中信息,加以正确判断 作业训练(一): 仔细阅读本语段,选出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C ) A、夫人情莫不贪生恶生,念父母,顾妻子。 B、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C、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D、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六、学生简述理由(略)。 七、教师点评: 做作业一定要认真审题,这道题的要求是让同学们选出,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因此要注意各选项的叙述角度和本质原因。 纵观近几年来,高考文言阅读试题特点,我们会发现一些带规律性的特点。即编者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经常将测试点,放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变化上做文章,造成一些备

8、选项,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隐含错误,致使一些考生上当受骗,遗憾终生,希望同学们要千万注意。 八、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作业训练(二): 仔细阅读本语段,联系前后逻辑语意,简述文章第二自然段的作用,以及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作者采用旁征博引的手法,从侧面进一步说明自己遭受极辱之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也痛斥了封建统治阶级对贤能志士的摧残。 文言文的分析综合(附:全课板书) 一、考试要求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感知信息,疏通语句 1、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2、文言文的翻译要求: 3、文言文的翻译思路: 文言文翻译“三要素”(略,参资料) 三、筛选信息,加以正确判断 注意:叙述的时间、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