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原油预热器的设计_第1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原油预热器的设计_第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原油预热器的设计_第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原油预热器的设计_第4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原油预热器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原油预热器的设计 系 部: 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环境工程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02 班 级:环境工程bg091班 指导教师姓名: 设计完成时间 : 2012年1月10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题目:原油预热器的设计2. 设计条件:(1) 处理能力:柴油38000 kg/h;原油50000 kg/h;(2) 设备型式:列管换热器;(3) 操作条件: 原油:入口温度70,出口温度110;柴油:入口温度175; 允许压强降:管程、壳程允许压强降均不应超过30kpa; (4) 物性参数: 物性流体温度kg/m3mpascpkj/(kg

2、)w/(m)rkj/kg原油平均温度8156.652.20.128柴油平均温度7150.642.480.1333. 设计计算内容:(1) 传热面积、换热管根数;(2) 确定管束的排列方式、程数、挡板、隔板的规格和数量;(3) 壳体的内径;(4) 冷、热流体进、出口管径;(5) 核算总传热系数;(6) 管壳、壳程程流体阻力校核。4. 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书一份。5. 设计时间:一周。6. 参考文献姚玉英等 化工原理 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5柴城敬等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57. 设计人:学号:0311109103姓名:陈常满8. 设计进程指导教师布置设计题目 0

3、.5天设计方案确定 0.5天设计计算 2.0天编写实践说明书 1.0天答辩 1.0天 应用化学教研室 2011年12月20日目 录1 任务说明书4 概述52 设计方案的确定62.1 计算热负荷q及其他参数72.2 换热器型号的选取83 总传热系数的核算93.1 管内柴油的对流传热系数9 3.1.1 管内各参数的确定 7 3.1.2 管内柴油的对流传热系数 73.2 壳程原油的对流传热系数8 3.2.1 壳体内径 9 3.2.2 折流挡板10 3.2.3 其他参数 10 3.2.4 壳程原油的对流传热系数 113.3 接管 123.4 总传热系数 123.5 总传热面积及富裕量 124 阻力的校

4、核134.1 管程阻力的校核134.2 壳程阻力的校核135 设计结果汇总146 参考文献 141 任务书说明 本课程设计是原油预热器的设计。用柴油加热原油。 设计条件:柴油:38000kg/h,入口温度175 ;原油:50000kg/h,入口温度70,出口温度110;允许压强降:管程、壳程允许压强降均不超过30kpa。 物性参数:物性流体温度kg/m3mpascpkj/(kg)w/(m)原油平均温度8156.652.20.128柴油平均温度7150.642.480.133 设备类型选用列管式换热器。 设计计算内容:(1) 传热面积、换热管根数;(2) 确定管束的排列方式、程数、挡板、隔板的规

5、格和数量;(3) 壳体的内径;(4) 冷、热流体进、出口管径;(5) 核算总传热系数;(6) 管壳、壳程程流体阻力校核。 概述: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所需材质 ,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不锈钢制作。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列管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换热器的一块管板用法兰与外壳相连接,另一块管板不与外壳连接,以使管子受热或冷却时可以自由伸缩,但在这块管板上连接一个顶盖,称之为“浮头”

6、,所以这种换热器叫做浮头式换热器。其优点是: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管束的膨胀不变壳体约束,因而当两种换热器介质的温差大时,不会因管束与壳体的热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造价高(比固定管板高20%),在运行中浮头处发生泄漏,不易检查处理。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壳体和管束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的条件。2 设计方案的确定2.1 计算热负荷q及其他参数根据任务书中的说明,计算传热任务,考虑5%的热损失,则: 冷流 (2.1.1) =1.0550000 kg/h2.2 kj/(kg)(11070) =4.62106 kj/h = 1.28106 w柴油的出口温度,由热量衡算求得: (

7、2.1.2) = 17549 = 126 q柴=38000kg/h = 53.15 m3/h q原=50000kg/h = 61.35m3/h 逆流时的平均传热温差: 柴油:175126;原油:11070 (2.1.3) 由于壳程中装有折流挡板,其换热器的实际平均传热温差应当在逆流平均温差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校正: 参数: (2.1.4) (2.1.5) 根据式(2.1.4)和(2.1.5)查化工原理(第二版)第228页图4-33(a)得: 温差校正系数t =0.91,故平均传热温差为: (2.1.6)由于计算传热面积s需要知道总传热系数k,而传热面积不确定的情况下,换热器结构也无法确定,因此,

8、实际的总传热系数k也无法知道。所以根据生产实践中不同种类流体间换热的总传热系数的经验值,初选一个总传热系数。参照化工原理(第二版)第223页表4-6得,初选k 值为220wm-2-1,则: (2.1.7) 2.2 换热器型号的选取由于冷、热流体温差较大,同时为了便于拆卸清洗,所以我们选用浮头式列管换热器为宜。所用的换热管规格为25mm2.5mm。原油黏度大,在装有折流挡板的壳程中流动有利于提高湍流,增大传热系数。柴油温度高,走管程可减少热损失。若选用6m长的管子,则所需的总管数为: (2.2.1) 为了保证管内对流传热效果,同时兼顾管内流体阻力,应选择一个适宜的管内流速, 参照化工原理(第二版

9、)第247页表4-8得,最大流速不超过2.4。取柴油在管内的流速为0.8m/s,管内未分程前,管中流体的流速为: (2.2.2) 则管程数为: (2.2.3) 取整数n = 4 ,为4个管程。每管程的管子数为 根据初步计算结果:传热面积105.88m2,总管数225跟,4管程,管长6m,查化工原理(第二版)附录十三换热器系列标准,初选浮头式换热器型号为:bes7001.61206/254。该浮头式换热器壳体直径700mm,换热面积120m2,公称压力1.6mpa,总管数256根,4管程,每管程的管子数为64根。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3 总传热系数的核算3.1 管内柴油的对流传热系数3.1.1

10、管内各参数的确定柴油在管内的流速,根据式(2.2.2)得: (3.1.1) (3.1.2)3.1.2 管内柴油的对流传热系数 (3.1.3) 3.2 壳程原油的对流传热系数3.2.1 壳体内径取管心距 隔板中心到离其最近一排管的中心距离:各程管相邻管的管心距为44mm则壳体内径,采用多管程结构,进行壳体内径估算,取管板利用率=0.85,则壳体内径: (3.2.1) 取内径di = 600 mm3.2.2 折流挡板折流挡板的间距h取壳体内径的0.21.0倍,在这里取0.4倍。 管子呈正方形错列。则折流挡板的个数为: (3.2.2)3.2.3 其他参数壳程流通面积为: (3.2.3) 原油的流速:

11、 (3.2.4)则当量直径为: (3.2.5) (3.2.6) (3.2.7)3.2.4 壳程原油的对流传热系数 由于re 2000,并且壳程有折流挡板,对流传热系数不能用式(3.1.3)的方法计算,根据参照化工原理(第二版)第195页图4-20得: (3.2.8)同时,由于流体被加热,取,则: (3.2.9) 3.3 接管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内径为: (3.3.1) 取整后可取壳程进出口内径为 220mm。 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内径为: (3.3.2) 取整后可取管程进出口内径为 160mm。3.4 总传热系数 两油料的污垢热阻可忽略,并且采用钢管,则导热系数为 45wm-1-1 。 (3.

12、4.1) 则总换热系数k为: (3.4.2) 3.5 总传热面积及富裕量根据核算得到的总传热系数,计算总传热面积: (3.5.1)与前面初选值基本相符,并且还有 的富裕量。4 阻力的校核4.1 管程阻力校核 当re=16300 时,直管阻力为: (4.1.1) 各管程折向和进出口阻力为: (4.1.2)壳程数ns = 1 管程数np = 4 则管程总阻力为: (4.1.3)4.2 壳程阻力校核壳程阻力系数:,根据式(3.2.2)得nb=25,则壳程阻力为: (4.2.1) 所以,管程和壳程流体阻力均未超过30kpa,因此选用浮头式换热器bes7001.61206/254满足工艺要求。结果汇总1 传热面积为120m2 换热管根数为256根;管程为4;每程64根。2 管子呈正方形错列;折流挡板间距为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