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负性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21645_第1页
肝癌患者负性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21645_第2页
肝癌患者负性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21645_第3页
肝癌患者负性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21645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肝癌患者负性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标签:来源【关键词】 肝癌;护理干预癌症患者在晚期往往受癌痛折磨,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病情危重,在实施治疗护理的同时分析患者的负性心理并针对性地予以护理,有利于稳定晚期癌症患者的情绪,提高生存质量,维护患者自尊。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尤其对癌症患者产生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的改善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晚期癌症住院患者负性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介绍如下。1 肝癌患者心理表现1.1 焦虑紧张 男性多于女性。因男性患者责任感强,担心家庭经济生活,牵挂对老人的赡养和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焦虑紧张情绪明显;晚期癌症在现阶段当属不治之症,死亡及离开亲人对于患者来说是个巨大的心理压力,难

2、免产生焦虑紧张心理。由于晚期癌痛,患者也会产生强烈的紧张感1。1.2 悲观绝望 多数患者久治不愈,又失去独立生活能力,多表现为住院就是等待死亡,对生活失去信心。完全处于极度悲观失望的自我封闭状态,严重的会产生自杀意念。1.3 盲目依赖 由于对癌痛及死亡的恐惧,此类患者过分依赖医生和家属,执行医嘱一丝不苟,心安理得地接受家人照顾;过分依赖镇静止痛剂,不相信也不发挥自身的抗病抗痛能力。1.4 孤独猜疑 此类患者年纪大、性格固执、任性,当疾病缠身时,失去日常的正常交往,长期卧床生活,因过度自卑变为猜疑,加之缺乏疾病及治疗知识,对医护人员产生怀疑,认为所给措施是在他们身上试验,不接受,甚至拒绝。1.5

3、 认可接受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开始认识并接受患此病的事实,配合治疗,心情平静,且寄希望于治疗。1.6 乐观豁达 有的患者对于疾病无畏惧心理,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生活在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1.7 围手术期失眠焦躁 对于有手术指证的肝癌患者,需给予手术治疗。此类患者术前会出现焦虑不安、失眠,术后由于疼痛而出现烦躁、失眠等症状,对手术持怀疑或过分期望的心理。2 护理干预2.1 恐惧紧张的护理 医护人员应做到业务熟练精通,态度和蔼可亲,行动干净利落,待人热情沉稳,多用安慰性、保护性语言进行鼓励和疏导,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有较强的安全感,达到心理上的稳定,对治疗起积极作用2。多

4、和患者接近、多谈心交流,有利于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允许患者发泄出心中的恐惧不安,以疏泄积累的不良情绪,使心情轻松起来,勇敢面对疾病。2.2 悲观绝望的护理 医务人员要关心劝慰患者,告诉患者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设法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让他们获得一些社会和家庭的信息。引导患者家属关心体贴患者,但不能对患者过分迁就照顾,在不引起疲劳和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可让患者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及决定,以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这样既给患者以心理支持,又使其感到家庭、社会对自己的需要,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接受各种治疗,增强治病的信念。引导患者正确对待自身疾病。既要相信科学,积极配合治疗,引导患者加强自

5、身锻炼,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态度温和,关怀、亲切,不与患者争论顶撞,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心理变化。2.3 盲目依赖的护理 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重视并理解每一位患者;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病室环境,增进病友间的交往,积极促进家属与患者的良好相处,使患者减弱或忘记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从而获得与疾病抗争的力量,克服疾病行为的习惯化。2.4 孤独猜疑的护理 对于此类患者作为医护人员要尊重患者的人格,举止大方,诚恳坦荡,正确对待,原谅并开导他们,不可过度说笑,防止患者猜疑而节外生枝。鼓励家属亲友多谈心与陪护,帮助患者建立广泛的人际交往,消除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促进患者以积极心

6、态对待疾病。2.5 认可接受的护理 护士应积极用“暗示”的疗法,宣传治疗的意义。尽量排除治疗的不利因素,如家庭、社会等。2.6 乐观豁达的护理 对于乐观的病人,护士要做好康复指导,留心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给予正确引导。2.7 围手术期失眠焦躁护理 对这类患者,除了常规术前准备外,还应给以术前教育,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还要让患者正确认识手术治疗的作用和局限性。3 讨论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数的45%。本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最多,男女之比为2513。近年来,我国的肝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年轻化,给社会和家

7、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癌症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最常见的负性情绪是过度焦虑和抑郁,有研究调查示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高达57.24%和77.63%,说明临终期的肿瘤患者大多数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并有一部分患者焦虑抑郁并存4。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情绪,让患者通过学习调整自己的认识,挖掘自己的潜能有效的来调整心态,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给予真诚的安慰和鼓励,使患者有安全感和生存的愿望。家属和医护人员的鼓励是社会支持中最基本的形式。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临床各项护理工作能顺利进行,离不开护士的大力支持,在作好日常的治疗和护理外,而更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显得甚为重要。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尤其对癌症患者产生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的改善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还需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应对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评估,使患者对健康教育感兴趣并能产生实际作用,护士在指导过程中应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患者易于接受。【参考文献】 王振国.肿瘤防治与康复m.北京:时事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