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100吨砂轮液压机主机设计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100吨砂轮液压机主机设计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100吨砂轮液压机主机设计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100吨砂轮液压机主机设计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100吨砂轮液压机主机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院(系)名称工学院机械系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03月 10日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1页砂轮液压机摘要近年来,液压传动由于应用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 控制技术、摩擦磨损技术及新工艺、新材料等后取得了新的发展,液压系统 和元件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尽管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技 术,但是其历史也有二三百余年了!从 1650年帕斯卡提出静压传递原理, 到19世纪将液压传动应用于当时蓬勃发展的石油工业,再到20世纪30年代大规模应用于机床工业,再到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原子能技术、空间 技术、微电子技术,使得液压

2、传动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在内的一门完 整的自动化技术,使他在国民经济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应用。液压传动在某些 领域内甚至已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例如,国外生产的95%勺工业机械,90%的数控加工中心,95%上的自动线都采用了液压传动。因此,采用液压传 动的程度现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介绍了砂轮液压机的发展、发展趋势、砂轮液压机系统原理、用途特点、常见故障及 PLC概述。通过这些对砂轮液压机系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设计做好准备关键词:四柱砂轮液压机特点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2页1. 砂轮液压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1.1液压机的发展现状液压机是制品成型生产中应用

3、最广的设备之一,自19世纪问世以来发展很快,液压机在工作中的广泛适应性,使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和整机结构方面, 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国内外液压机的发 展不仅体现在控制系统方面,也主要表现在高速化、高效化、低能耗;机电液一 体化,以充分合理利用机械和电子的先进技术促进整个液压系统的完善;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对系统的自动诊断和调整,具有故障预处理功能;液压元件集成化、 标准化,以有效防止泄露和污染等四个方面。近年来在集成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液压元件组成的回路也有其独特的 优点,它不需要另外的连接件其结构更为紧凑, 体积也相对更小,重量也更轻无 需管件连接,从而

4、消除了因油管、接头引起的泄漏、振动和噪声。逻辑插装阀具 有体积小、重量轻、密封性能好、功率损失小、动作速度快、易于集成的特点, 从7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至今已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我国从1970年开始对这种 阀进行研究和生产,并已将其广泛的应用于冶金、 锻压等设备上,显示了很大的 优越性。1.2液压机的发展趋势(1) 高速化,高效化,低能耗。提高液压机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 机电液一体化。充分合理利用机械和电子方面的先进技术促进整个液压 系统的完善。(3) 自动化、智能化。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液压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自动化不仅仅体现的在加工,应能够实现对系统的自动诊断

5、 和调整,具有故障预处理的功能。(4) 液压元件集成化,标准化。集成的液压系统减少了管路连接,有效地防 止泄漏和污染。标准化的元件为机器的维修带来方便。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6页1.3液压技术面临电子技术的挑战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对液厄技术带来了很多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机遇。而且工程实际对液压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可以使液压技术走出低谷;可以采用电子技术来强化液压技术这是历史的必然;液压技 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开创了液压技术发展的新篇章 !当今口新月异的微电子技 术和计算机技术又使液压技术驶入了发展的高速公路。 总之,把握好当今难得的 发展机遇,充分开创液

6、压技术与电子技术相互交叉的领域的研究,为传统的液压技术注人新的活力。2. 砂轮液压机结构组成、特点及用途2.1砂轮液压机组成液压机由主机及控制机构两大部分组成。液压机主机部分包括液压缸、横梁、 立柱及充液装置等。动力机构由油箱、高压泵、控制系统、电动机、压力阀、方 向阀等组成。液压机采用PLC控制系统,通过泵和油缸及各种液压阀实现能量的 转换,调节和输送,完成各种工艺动作的循环。该系列液压机具有独立的动力机 构和电气系统,并采用按钮集中控制,可实现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方式。 液压机 是利用液体来传递压力的液压设备。液体在密闭的容器中传递压力时是遵循帕斯 卡定律。液压机的液压传动系统由动力机构、控

7、制机构、执行机构、辅助机构和工作介质组成。三梁四柱结构式液压机,机身由工作台、滑块、上横梁、立柱、 锁母和调节螺母等组成。四柱式结构为液压机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2.2砂轮液压机特点液压机在一定的机械、电子系统内,依靠液体介质的静压力,完成能量的 积压、传递、放大,实现机械功能的轻巧化、科学化、最大化。液压机械具有重 量轻、功率大、结构简单、布局灵活、控制方便等特点,速度、扭矩、功率均可 做无级调节,能迅速换向和变速,调速范围宽,快速性能好,工作平稳、噪音小.。 四柱式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工作空间宽敞、 便于四面观察和接近模具。整机结构 简单,工艺性较好,但立柱需要大型圆钢或锻件。四柱液压机具有

8、独立的动力机 构和电气系统,采用按钮集中控制,可实现调整、手动及半自动三种工作方式。 四柱液压机的工作压力、压制速度,空载快下行和减速的行程和范围, 均可根据 工艺需要进行调整,并能完成顶出工艺,可带顶出工艺、拉伸工艺三种工艺方式, 每种工艺又为定压,定程两种工艺动作供选择,定压成型工艺在压制后具有顶出 延时及自动回程。2.3砂轮液压机用途适用于金属材料压制工艺,如冲压、弯曲、翻边、薄板拉伸等。也可从事于 校正、压装、砂轮成型、冷热挤压金属等同样适应于非金属材料,如塑料、玻璃 钢、粉末冶金、绝缘材料等压制成型,以及有关压制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的试 验研究等。已经广泛应用到医疗、科技、军事、工业

9、、自动化生产、运输、矿山、 建筑、航空等领域。四柱液压机适用于可塑性材料的压制工艺。如粉末制品成 型、塑料制品成型、冷(热)挤压金属成型、薄板拉伸以及横压、弯压、翻透、 校正等工艺。3. 液压机工作原理3.1液压机的基本组成液压机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液缸组成的,在液缸里充满水或油。充水的叫“水 压机”;充油的称“油压机”。两个液缸里各有一个可以滑动的活塞,如果在小活 塞上加一定值的压力,根据帕斯卡定律,小活塞将这一压力通过液体的压强传递 给大活塞,将大活塞顶上去。设小活塞的横截面积是S1,加在小活塞上的向下的压力是 F1。于是,小活 塞对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大活塞所受到的压强必然

10、也等于P。若大活塞的横截面积是 S2,压强P在大活塞上所产生的向上的压力截面积 是小活塞横截面积的倍数。从上式知,在小活塞上加一较小的力,则在大活塞上会得到很大的力,为此 用液压机来压制胶合板、榨油、提取重物、锻压钢材等。液压机主要由主机、液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主机包括工作台、导柱、滑块、上缸、顶出缸等结构;液压系统由控制元件、执行元 件、辅助元件、动力装置、工作介质等组成;电气控制控制系统主要由继电器、 接触器、按钮、行程开关、电器控制柜等组成。3.2液压机的工作原理(1)液压机主机组成简图3.11-滑块2-导柱3-工作台4-安装地基5-顶出缸6-主缸7-上横梁8-辅助油

11、箱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7页图3.1液压机主机组成简图(2)液压机工作原理液压机的动作顺序通过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控制,控制顺序框图如图 2.2图3.2液压机控制顺序图从上面的控制顺序框图可以看出,液压机的工作原理由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液 压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再控制主机工作, 主机动作触及行程开关,将信号反馈给 电气控制系统,实现循环控制。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10页4. 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4.1系统没有压力或压力不足a. 检查电机是否和油泵的转向一致,若是相反,贝U调整电机的转向。b. 检查系统电磁阀的电磁铁插头是否松动;线圈是否损坏;位置是否错误。若是坏的,则更换电磁

12、铁的插头或线圈。c. 检查系统电磁阀的阀芯是否卡死。d. 拆下电磁阀和调压阀,检查插件是否灵活,“O型圈是否损坏。若有 卡死现象,则将阀芯取出看阀块内部有无杂质并将其清理干净, 同时注意阀芯端 面中间的一个小阻尼孔是否阻塞,若被阻塞,用小针将其穿通,清洗干净后放回, 再将调压阀和电磁阀原样装回。e. 检查其它电磁阀或方向阀插件有无卡死现象。f. 检查油泵是否正常,有无噪音。4.2主缸不泄压a. 先试一下系统有没有压力,能不能回程,如果可以回程,泄压泄不掉:调 节手柄调的太低,应顺时针拧到适当压力。b. 如果压力泄不掉,且滑块不回程,卡阀。c. 检查低压电磁铁是否得电,插头是否松动;线圈是否损坏

13、。若是坏的,则 更换电磁铁的插头或线圈。d. 检查低压调压阀是否调到最佳位置(一般 23MPa。e. 检查电磁阀的阀芯是否卡死。f. 检查主缸充液阀是否完好。4.3主缸不保压a. 检查充液阀的“ O型圈是否损坏,密封线是否损坏,有无异物卡住。b. 检查主缸密封件是否损坏。c. 检查管路有无漏油的地方。参考文献1.液压传动与控制手册.陈启松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张键民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机电控制技术及应用.杨公源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机械设计手册,(新版1-6).王文斌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王伯平编

14、.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王晓明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熊良山等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8.机械零件材料与热处理工艺选择.支道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液压元件及选用.王守城,段俊勇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0.液压机的设计与应用.俞新陆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Sors l.fatigue design of machine components.oxford:pergramonpress.1991 .嵌Ann停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 廉研究研制)调节器P协议栈的实现采研与处理技术的研究!系统研究与开发片光谱式实持控制面板的研制、丄度仪的研制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系统的研制究开究|象研究见 文统件系统研切究污染测量仪的研制机控H改造 谱在ANU测技术研议转换器 计系器的设计 的系统践究及实现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第10页防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