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第一学期思修笔记整理精编版_第1页
大一第一学期思修笔记整理精编版_第2页
大一第一学期思修笔记整理精编版_第3页
大一第一学期思修笔记整理精编版_第4页
大一第一学期思修笔记整理精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资料推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12版】大一第一学期期末整理蓝色为注意出 选择题 ,红色为注意出 简答题 ,紫色为注意出 论述题绪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灵魂、理论基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主题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精髓 ),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 根本途径 。(2)社会主义

2、核心价值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内核 ,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根本性质和根本特征(3)主要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国家 层面的价值追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社会 层面的价值追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公民 层面的价值追求。(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支撑;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第一章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 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奋

3、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理想的特征: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物质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 ,而且具有 预见性 。3、理想的类型 :(选择题)从性质上分: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从层次上分:崇高理想、一般理想从时序上分:长远理想、近期理想从对象上分:个人理想、社会理想 从内容上分:生活理想(核心) 、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 认知、情感和意志 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 神状态。5、信念的特点:稳定性(也有可变性,随客观实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执着性多样性层次性(高层次的信念具有

4、最大的统摄力,从而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 次的信念。高层次的信念便是信仰,信仰是 信念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亲和性6、信仰的含义: 信仰是信念 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 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Eg:马克思主义7、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包括:(1)理想与信念的 作用:、 指引人生的目标。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2)理想信念 与大学生 :、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指引大学生走

5、什么路。 、激励 大学生为什么学8、如何正确立志? 、立志当 高远 。 、立志 做大事 。 、立志 须躬行 。9、认清实现理想的 长期性 、艰巨性 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论述题)A. 之所以是一个过程, 原因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差别。 这一过程时间的长短与理想的目标高低直接相关。 理想实现过程的长短、 艰巨与否还取决于主、 客观诸多方面的因素。对待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过程人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B. 社会主义运动发历史进程,充分印证了社会理想实现的道路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事例: 共产党宣言发表到苏联建国用了 70 年;东欧 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

6、挫折。10、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是实现理想的 思想基础 (认识) 理想与现实之间是 对立统一 的关系:最新资料推荐对立(区别): 理想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等于理想。理想是“应然”的;现实是“实然”的。统一(联系): 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 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二)

7、坚定的信念 是实现理想的 重要条件(意志)(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是实现理想的 根本途径 (行为)11、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错误认识,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误区 。两种错误认识,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 理想来否定现实 。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 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认识误区,从 思想方法上讲 ,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存在 对立的一 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 应然”和“实然”的矛盾。、理想与现实又是 统一的。一方面,现实中 包含着理想的因素 。另一方面, 理想 中也包含着现实 ,既包含着现实中 必然发展的因素 ,又包含着 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

8、件 。12、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学习思考 T2)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 摆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 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 生生的实践中。当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时,个人理想要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13、如何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14、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曾考过)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9、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崇高性、实践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崇高性:马克思主义真正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成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获得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的持久生命力来源于马克思本身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 还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特点;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斗争汹涌

10、澎湃,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科学理论变为社会实践。第二章1、民族精神的 基本内容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2、爱国主义 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 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 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 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3、爱国主义的 基本要求 : 、爱祖国的大好 河山 。 、爱自己的骨肉 同胞 。 、爱祖国的灿烂 文化 。4、爱国主义的 时代价值。(为什么)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纽带

11、。、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动力 。 、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5、如何做一个 忠诚的爱国者 ? (怎么做) 、 推进祖国统一 。 、 促进民族团结 。、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三章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 和根本观点 。2、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解释:人的本质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生观主要是通过 人身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4、人生观要 回答的问题 : 、人生目的,回答人 为什么活着 ; 、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 怎样对待生活 ; 、人生价值,判别

12、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5、人生目的的 作用 : 、人生目的决定 人生道路 。 、人生目的决定 人生态度 ; 、人生目的决定 人生价值标准 。6、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学习思考 T2)最新资料推荐一是,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二是,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7、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学习思考 T2) 、人生须 认真。、人生当 务实。、人生应 乐观 。、人生要 进取。8、错误的人生观:、拜金主义人生观;、享乐主义人生观;、个人主义人生观9、人生价值包含了 人生的自我价值 和社会价值 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 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

13、的满足程度 。 人生的社会价值: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 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10、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 矛盾统一体 。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 必要条件 ,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 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 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11、人生价值的 评价标准。【辨析题 -曾考过】 、人的 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 是人生价值的 最基本内容 。 、人生价值评价

14、的 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 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否通过 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 贡献,是社会平均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 普遍标准 。12、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要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13、人生价值 实现的条件 。 、实现人生价值要 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 、实现人生价值要 从个体自身出发 ; 、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1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15、 简述自我价

15、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学习思考 T3-曾考过)两者即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回答人生价值评价的三点标准 .】第四章1、道德的 起源 : 、社会关系的形成 是道德赖以产生的 客观条件 。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是道德产生的 主观条件 。 、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 是人类道德起源的 第一个历史前提 。2、道德的 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 社会意识形式 ,归根到底是 由经济基础决定 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3、道德的主要功能: 认识功能 、规范功能 和 调节功能 。 、道德的 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

16、映社会关系 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 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 规范功能 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 、道德的 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 等方式,指导和纠正 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 ,协调人们之间关系 的功效与能力。(更重要)(道德评价是道 德调节的主要形式)4、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影响;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

17、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有道德所反映的 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 所决定。只有 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 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5、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 、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6、(少考)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追求精神

18、境界,重视道德需要。 、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7、(学习思考 T3)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引导人们向往 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2) 全面深化改革 ,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挑战更大,困难和阻力更大。 顺利推进改革的全面深化,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 3) 全面依法治国 ,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

19、治国相结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时,健全的法律体系 的建设和落实,需要立法、司法、执法各个环节的从业者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最新资料推荐(4)全面从严治党 ,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通过 加强道德建设鉴定党员干部的思想信念。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1)为人民服务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 核心 ; 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2)集体主义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 原则 ; 强调国家利益、社会

20、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9、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学习思考 T4)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 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自觉学习道德模范。第五章1、公共生活的 特征 :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 对象的复杂性。、活动 方式的多样性。2、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 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 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 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 社

21、会文明 的重要标志 。3、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4、社会公德的 基本特征 : 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和简明性 。5、道德 和法律 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 两种基本手段 。6、如何遵守社会公德: 、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7、网络上的道德要求: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8、家庭美德 的主要内容:(课本 P130)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9、 个人品德的特点 : 、实践性 。、 综合性。

22、、 稳定性 。10、个人品德的作用: 、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作为劳动主体的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个人品德是决定人的综合素质的核 心要素。第六章1、法律的本质: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 统治阶级意志 ,即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所体现的意志。生产方式2、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其中, 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 根本因素 。3、法律的 特征 : 、法律是 调整社会关系的行

23、为规范 ; 、法律是 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 、法律是 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我国 社会主义法律 的本质特征 :(1)从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从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我国法律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体现在三个方面 :、 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 ; 、 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律和外国法律的成功经验 ; 、 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能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确保立法的质量和水

24、平 。5、(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 、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最新资料推荐 、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6、社会主义法律的 作用 :(可能多选题 -课本 P149)、指引作用 。、预测作用。、评价作用 。、教育作用。、强制作用。7、社会主义法律的 运行 :(可能多选题 -课本 P150)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法律制定(立法)。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原则。立法环节:法律案的提出

25、、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 、法律执行(执法)。 、法律适用(司法)。司法原则: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法律遵守(守法)。8、我国宪法的 基本原则 :(课本 P153)、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 人民主权原则 :一般来说,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权保障原则 :以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发展的重要标志;

26、 、 法治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9、国体与政体:(课本 P155)国体:即国家性质,是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 国体 是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 我国的 政体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1、(了解)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课本 P162) (1)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2)非诉讼程序法:仲裁法、人民调解法、引渡法等。第七章1、法治思维的含义:、法治思维以 法治价值精神 为主导,蕴含着公平、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 正当性思维 ; 法治思维以 法律原则 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 规范性思维 ; 、法治思维以 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 逻辑思维 ; 、法治思维是一种 符合规律、尊重事实 的科学思维 。2、法治思维的 基本内容 :(课本 P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