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西崇左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1年广西崇左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1年广西崇左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1年广西崇左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1年广西崇左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广西崇左市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下列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银白色B. 导热性C. 延展性D. 易锈蚀2. 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 水B. 铜C. 氢气D. 氯化钠3. 2020年华为公司推出全球首款采用塑料制作柔性屏幕的5G折叠手机,塑料属于()A. 天然材料B. 金属材料C. 合成材料D. 复合材料4.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 食盐B. 面粉C. 泥沙D. 花生油5. 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滴加液体B. 倾倒液体C. 取固体药品D. 量取液体6. 下列有关

2、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B.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C.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D.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7.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A. 水银HgB. 酒精C2H5OHC. 生石灰CaOD. 熟石灰CaCO38.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A. Ne:表示氖气B. C60:表示60个碳原子C. 2N:表示2个氮分子D. Fe3+:表示3个铁离子9.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B.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 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

3、19火警电话D. 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10. 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的重要材料,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 +2B. +3C. +4D. +511.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B. 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C. 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D. 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12. 传统中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中含有一种名为绿原酸(C16H18O9)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绿原酸由三种元素组成B. 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4、为354gC. 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pHA 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B23.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元素的信息,根据所给信息按要求填空。 (1)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 ,它属于 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写出8号元素的离子符号 _ 。 (3)写出由五个原子构成且含有10个质子的分子的物质是 _ (写名称)。 (4)由原子序数为8、11、16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是 _ (写化学式)。24. 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

5、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 (1)图1和图2分别代表碳的两种单质,图2代表的物质是 _ (写物质名称),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原因是构成它们的原子 _ 不同。 (2)从微观角度分析,图3中过程表示 _ 的过程,写出图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25. 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中只含两种元素,D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分析后回答: (1)物质D的名称是 _ 。 (2)DA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

6、 反应。 (3)BF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_ 。 (4)物质C所属物质类别是 _ 。 (5)写出GB的化学方程式 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26.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CO2的排放,目的是为减缓 _ 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_ 。 (2)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 _ 。 (3)利用天然气代替含硫煤做家庭燃料的优点是可以减少 _ 的排放。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则需将灶具进风口

7、 _ (填“调大”或“调小”)即可恢复正常的淡蓝色火焰。27. 某工厂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加热室”发生的主要是 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电解室”反应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_ (写元素符号)。 (3)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 (写化学式)。 (4)写出氧化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5)取47.4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共收集到3.2g氧气,计算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 (计算结果保留到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28.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

8、题: (1)图中标号仪器名称是 _ 。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 _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_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2)用装置F和装置 _ (填序号)收集并测量O2体积,实验时气体应从装满水的装置F中的导管 _ (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若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 _ (填字母代号)。29. 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对稀盐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之间能香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 物质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

9、碳酸钾溶液硝酸银溶液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能否反应能反应不能反应能反应能反应【提出问题】对于上述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试管中,振荡溶液呈无色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向步骤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分析讨论】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 _ (填“可行”或“不可行”),说明理由: _ 。 【总结提升】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验证思路可以是: ()验证生成物是否存在。 ()验证

10、_ 是否消失。 【拓展迁移】(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实质是 _ 。写出另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 _ 。 (2)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有 _ 种情况,具体的溶质组合情况分别是 _ (填化学式)。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30. 现有一瓶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10.00g上述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使之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缓缓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3.94g沉淀。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 。 (2

11、)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银白色,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易锈蚀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

12、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答案】B【解析】解:A、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

13、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故选:C。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本题考查了材料的分类,掌握常见的材料及其种类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4.【答案】A【解析】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错误; C.泥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C错误;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D错误。 故选:A。本题考查溶液的

14、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5.【答案】A【解析】解:A、在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于容器正上方,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图中操作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朝向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固体药品时,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取用,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

15、误; 故选:A。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答案】C【解析】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氮气可用来作保护气,选项A说法正确;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选项B说法正确; C.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C说法错误; D.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

16、气体积的21%,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C。A.根据氮气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体积的含量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D.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及空气的组成,难度不大,掌握基础是关键7.【答案】D【解析】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其名称与化学式对应一致; B.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其名称与化学式对应一致; C.生石灰的化学式为CaO,其名称与化学式对应一致;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其名称与化学式对应不一致; 故选:D。熟记常用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如:水银、酒精、熟石灰、生石灰等

17、物质的名称、化学式。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答案】A【解析】解:A.氖气是一种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故A正确; 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这种原子的个数,C60表示一个C60分子中含有含有60个碳原子; C.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N表示两个氮原子,故C错误; D.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Fe3+:表示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一个铁离子,故D错误。 故选:A。A.根据氖气是稀有气体进行分析; B.根据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进行分析; D.根据

18、离子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9.【答案】A【解析】解:A、室内起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故选项说法错误。 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这样可以减少图书的损坏,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故选项说法正确。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A、根据室内起火时的操作

19、分析; B、根据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分析; C、根据发现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的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分析; D、根据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气体受热密度变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止爆炸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答案】C【解析】解:钛酸亚铁(FeTiO3)中,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4。 故选:C。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

20、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11.【答案】B【解析】解: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知,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具有可燃性,碳燃烧时不是总是生成二氧化碳,燃烧不充分还会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D、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A、根据焦炭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

21、据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2.【答案】A【解析】解:A、绿原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绿原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169)=32:3:24,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绿原酸是由绿原酸分子构成的,1个绿原酸分子是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A、根据绿原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相对分子质量

22、单位是“1”,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1个绿原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答案】C【解析】解:A.pHHY; 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动性YAgZ。 由上述分析可知,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YZ。 故选: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

23、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答案】B【解析】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含有MnO4的溶液是紫红色,不合题意;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符合题意。 C.pH=11的溶液中存在着大量的氢氧根离子,Zn2+能与OH结合成氢氧化锌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合题意; D.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合题意。 故选:B。根据复

24、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透明,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18.【答案】C【解析】解:检验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可用硝酸镁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可用硝酸钡溶液;由于碳酸根离子能与硝酸银溶液、硝酸镁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银沉淀、碳酸镁沉淀,故要先检验碳酸根离子,再检验氢氧根离子、氯离子,由于氢氧根离子与银离子结合成的氢氧化银极不稳定,故要先检验氢氧根离子。仅用一份样

25、品溶液,可先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过滤,向滤液中再滴加Mg(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氢氧根离子;过滤,再向滤液中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故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故选:C。根据检验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可用硝酸镁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可用硝酸钡溶液;但要注意碳酸根离子能与硝酸银溶液、硝酸镁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银沉淀、碳酸镁沉淀,故要先检验碳酸根离子,再检验氢氧根离子、氯离子;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需要掌握常见的盐的溶解性及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检验的顺序19.【答案】D【解析】解:A.催化剂

26、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升温造成的,此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是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如氖原子、氩原子的最外层也是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定温度下,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可能增加,如在一定温度向存在着未溶解晶体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水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A.根据催化剂的概

27、念来分析; B.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C.根据粒子结构来分析; D.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来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催化剂的概念、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粒子结构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之间的转化方法来分析解答。20.【答案】C【解析】解: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取少量该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然后再往上述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硝酸至过量,不断搅拌,烧杯中的固体质量显不变后减少,最后不变,说明一开始硝酸没有与固体反应,说明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

28、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或硝酸与碳酸钙反应),B点后稀硝酸过量,仍有固体,说明固体为硫酸钡,所以原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 A、BC段硝酸过量,对应溶液pH逐渐变小,故错误; B、B点为碳酸钡和硝酸恰好反应,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钠、硝酸钡,由于硝酸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一定不含硫酸钠,故错误;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所以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Na+、Ba2+,故正确; D、由分析可得,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钙,故错误; 故选:C。根据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

29、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21.【答案】在不断运动 1:2 米饭 苹果(合理即可) O2【解析】解:(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晨跑时远远就能闻到花香,故填:在不断运动; (2)聚丙烯(C3H6)n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n:6n=1:2;故填:1:2; (3)米饭富含糖类,炒鸡肉富含油脂、蛋白质与无机盐,骨头汤富含水、无机盐、蛋白质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所以从营养均衡上看还应补充富含维生

30、素的食物,如凉拌黄瓜、炒西红柿、苹果、桔子等;故填:米饭;苹果(合理即可);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4个,氢原子都是8个,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所以X的化学式为O2;故填:O2。(1)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3)根据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以及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本题考查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体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对生活的指导作用,难度不大,基础性强,注意掌握。22.【答案】ABD 煮沸 C 50g CD【解析】解:(1)A、全民提高节

31、约用水意识,可以保护水资源,故A正确; B、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可以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 C、水中动植物的可以适当的净化水体,不能全部抑制,故C错误; D、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可以变化水资源,故D正确。 故选:ABD。 (2)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常用的方法是煮沸; (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C; 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 A、A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将A的溶液由t2降温到t1,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A错误; B、t3时,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C中的溶剂最多,降温到t

32、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溶液,故B错误; C.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25g,B、C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5g,所以将A、B、C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B、C可以全部溶解,A不能全部溶解,所以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C=BA,故C正确; D、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升温到t3,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B,故D正确。 故选:CD。 故答案为:(1)ABD。 (2)煮沸; (3)C; 50g; CD。(1)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 (2)根据

33、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常用的方法是煮沸进行分析; (3)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3.【答案】30.97 非金属 O2 甲烷 Na2SO4【解析】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由其名称的偏旁“石”字可知,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30.97;非金属; (2

34、)8号元素是氧元素,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核外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有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O2;故填:O2; (3)五个原子构成且含有10个质子的分子的物质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填:甲烷; (4)原子序数为8、11、16三种元素分别为氧、钠、硫,三种元素组成的盐是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O4;故填:Na2SO4。(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元素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离子的结构以及符号的写法来分析; (3)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4)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的种类,再根据盐的化学式写法来分析。本题考查了粒子的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与化学性质

35、的关系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理解与应用。24.【答案】石墨 排列方式 水分子通电分解生成氢原子、氧原子 2H2O通电2H2+O2【解析】解:(1)金刚石、石墨的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图2代表的物质是石墨;故填:石墨;排列方式;(2)根据图3表示水分子通电分解生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所以图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故填:2H2O通电2H2+O2。(1)根据金刚石、石墨的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进行解答;(2)根据图3表示水分子通电分解生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进行解答。本

36、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5.【答案】水 化合 有气泡产生 金属单质 H2SO4+BaCl2=BaSO4+2HCl【解析】解:D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说明D是水;A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中只含两种元素,B能转化为D,B能与A反应、B能与C反应、B能转化为E,可知B为酸,且B中只含有两种元素,B为盐酸;A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能转化为A,A能与B反应,说明A是碱,可以是氢氧化钙;A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能与C反应、C能与E反应,说明C是活泼金属,C可

37、以是铁,E为盐、E可以是氯化铜;F能与B反应、F能与A反应,F可以是碳酸钠;G能转化为B、G能与C反应,G是稀硫酸,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1)根据推断过程,D是水,故填:水; (2)根据推断过程,D为水、A可以是氢氧化钙,则DA的反应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 (3)根据推断过程,B为盐酸、F可以是碳酸钠,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看到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故填:有气泡产生; (4)根据推断过程,C可以是铁,所属类别是金属单质,故填:金属单质; (5)根据推断过程,G是稀硫酸,B是盐酸,GB的反应是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

38、,故填:H2SO4+BaCl2=BaSO4+2HCl。根据D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说明D是水;A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中只含两种元素,B能转化为D,B能与A反应、B能与C反应、B能转化为E,可知B为酸,且B中只含有两种元素,B为盐酸;A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能转化为A,A能与B反应,说明A是碱,可以是氢氧化钙;AE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能与C反应、C能与E反应,说明C是活泼金属,C可以是铁,E为盐、E可以是氯化铜;F能与B反应、F能与A反应,F可以是碳酸钠;G能转化为B、G能与C反应,G可以是稀硫酸,据此解答。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

39、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26.【答案】温室 增大 随手关灯(合理即可) 二氧化硫 调大【解析】解:(1)控制CO2的排放,目的是为减缓温室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故填:温室;增大; (2)“低碳”就是要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如节约用电、少开汽车、植树造林等;故填:随手关灯(合理即可); (3)利用天然气代替含硫煤做家庭燃料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这是空气不足,燃气不充分燃烧造成的,则需将灶具进风口调大即可恢复正常的淡蓝色火焰;故填:二氧化硫;调大。(1

40、)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来分析; (2)根据“低碳”做法来分析; (3)根据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促进燃烧的措施来分析。环境的污染与防治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与之相关的问题也就成分中考的热点之一27.【答案】物理变化 Mn、H KOH 2MnO2+O2+4KOH=2K2MnO4+2H2O 36.2%【解析】解:(1)“混合加热室”中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钾变为熔融物,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主要是物理变化,故填:物理;(2)“电解室”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Mn和H,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6价,生成的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H2O中

41、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生成的H2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为0,故填:Mn、H;(3)循环使用的物质即是反应物与生成物中都具有的物质,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均含有氢氧化钾,是循环使用的物质;化学式是:KOH,故填:KOH;(4)“氧化室”中,二氧化锰、氧气、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锰酸钾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nO2+O2+4KOH=2K2MnO4+2H2O,故填:2MnO2+O2+4KOH=2K2MnO4+2H2O。(5)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7.4g164158100%=19.2g,由质量守恒定律,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9.2g3.2g=16g,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7.4g3.2g=44.2g,

4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g44.2g100%36.2%,故填:36.2%。(1)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点进行判断;(2)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判断;(3)根据工艺流程可以判断循环利用的物质;(4)根据图示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方程式;(5)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8.【答案】酒精灯 2KClO3MnO22KCl+3O2 氧气不易溶于水 正 I b AHE或AHF【解析】解:(1)图中标号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43、;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应该是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MnO22KCl+3O2;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故填:酒精灯;2KClO3MnO22KCl+3O2;氧气不易溶于水;正。(2)用装置F和装置I收集并测量O2体积,实验时气体应从装满水的装置F中的导管b端通入。故填:I;b。(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若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A(制取氨气)H(干燥氨气)E(收集氨气)或AHF。故填:AHE或AHF。(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2)不同的实验装置,用途不同;(3)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其气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