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_第1页
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_第2页
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作者/莫燕兰【摘要】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紧扣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积极的合作、探究、体验中完成文本的解读,基本技能的训练,文本的延伸拓展,提高语文素养,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实效性新课程改革若干个年头了,语文阅读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学生们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师生互动充分了。然而,天马行空的讨论,天花乱坠的拓展,笑声朗朗的表演,眼花缭乱的课件播放看似轰轰烈烈,本质却是高耗低效,

2、完全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既失去昔日传统教学扎扎实实的基础教学,又达不到新课改注重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的效果。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巧妙预设,精心建构时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脱离文本进行教学的现象相当“时髦”,“课堂热热闹闹,课后收获寥寥”,这不是新课改追求的课堂教学。一篇文章怎样教,才能提高效率?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方法,它要因教材而异,因学生而异。只有认真的研读具体文本,设计出符合语文学科基本规律和学生认知基本规律的教学方案,才可能提高课堂效率。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学方案的设计极为重要。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有价值的问

3、题,让学生讨论,考虑到学生的难点,及时的指点,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才可能在课堂上省时省力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学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至少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二是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三是了解战斗的经过,接受思想教育。在短短的一课时里完成这些内容和知识,时间紧,任务重。怎样才能把课文内容的把握和知识的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呢?我设计了用三种表达课文内容的方法:分别用一句话或短语,一段话,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阅读感知本文,思考回答,然后让学生明确: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地表述内容的就是新闻的“标

4、题”;用一小段话简要的概括报导内容,在新闻的开头部分,就是新闻的“导语”;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翔实地报导内容的就是新闻的“主体”。通过这样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把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文体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由复杂变简单,从而提高了教学实效。2力求简约,有的放矢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花大力气去提炼教学主线,抓重点、轻一般,去枝叶、留主干,去粗取精,返璞归真。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写字、说话、练笔,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因此,教学上既要“深入”,又要“浅出”,把繁琐复杂的阅读教学内容以简单

5、明了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课文找准切入口。例如教学孙犁的芦花荡一课时,我单刀直入,紧扣老头子“三不怕”,让学生以特写镜头式地看到他过分自尊、过分自信的性格特点。伟大的悲剧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由于篇幅思想内涵较深,很容易弄得拖沓。教学中,我抓住“文眼”“悲”与“伟大”,悲剧的故事为何蕴涵着伟大?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抓重点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3坚守本原,紧扣学科语文课就是“学语习文”。杨再隋教授曾说过:“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

6、、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的、无休止的、不必要的、闲散的东西,最大限度的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比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如果一味的让学生去欣赏苏州园林的风景图片,了解苏州园林的美景,学生当然兴趣浓厚,但偏离了重点,效果不佳。(.WTT.)应该把重点放在理解作者怎样向我们介绍其特征,从而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事物的特征及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等知识;教学奇妙的克隆时不可能把目光着眼于什么是“克隆”以及克隆的以展史,否则就成了生物课了,“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园”。语文课就要扎扎实实地上,语文课上就要讲“字、词、句、篇”,就要训练“听、说、读、写”。如果只是热热闹闹走过场,

7、认认真真搞形式,语文知识不落实,语言训练不到位,这样的阅读教学,是低效的。4精心设问,引导点拨阅读教学中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调动是提高效率的保证。阅读教学既要防止满堂灌,也要防止满堂问,一节课的时间,不可能去思考和回答很多问题。所以,提问必须要少而精,要能有效的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完成教学目标;提问的难度要适当,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问题的设置,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问题提出后,要留给学生相应的阅读和思考时间,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沉得住气,对于不能很顺利回答的问题,要予以相应的引导和点拨。必要的点拨犹如指路明灯,比如文字表达的异常处,就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

8、从这里开始。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个看似很明显的矛盾:“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确凿”怎样理解?它们是怎样统一起来的?“似乎”表模糊,而“确凿”则十分肯定,是他记不清了,还是记得很清楚呢?这大文豪怎么回事?这样一来给学生设了一个很大的悬念,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来探求所以然了。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5开渠引水,延伸拓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阅读教学应该使全体学生能根据课文所学去主动地学习课文以外的东西,由课内向课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是学生在老师调动下

9、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课文当作传授语文知识的载体,更应该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用“活水”,“活”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如杨绛的老王一文,讲述的是一个普通车夫的故事。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当中许多同学只知道一味的接受“爱”,而不懂得如何感谢“爱”,更别说去回报“爱”了。像老王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不了解,更别说去关心了。我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文学知识,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分析课文后,我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是一群和老王一样正在苦苦挣扎的人,然后播放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明白:我们跟这些不幸的人相比,是幸运的。那么,幸运者应该怎样对待不幸的人呢?我们应该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不应该去歧视他们。因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从而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了,无疑就提高了课堂效率。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