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_第1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_第2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_第3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_第4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张中行 学习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 文观点。 2. 理解文章,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 方法。 3. 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4.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过人品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草率( ) 生疏( ) 商酌 ( ) 恳切 ( ) 譬如( ) 朦胧 ( ) 累赘( ) 拖沓( ) 妥帖 ( ) 诲人不倦 ( ) 不耻下问 ( ) 鞠躬尽瘁 ( ) 颠沛流离 ( )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shuishzhu knp r lng zhu ttu ti hu ju

2、nch j gng jn cu din pi li l 2.根据下面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轻率,不慎重,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 (2)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 (3)商量斟酌。( ) (4)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 一直到死为止。 ( ) (5)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 (6)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不简洁。( ) 草率 不耻下问 商酌 鞠躬尽瘁 颠沛流离 拖沓 3.叶圣陶简介 4.作者简介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

3、.课文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方面的内容? 【交流点拨】两方面:待人宽;律己严。 2. 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交流点拨】 第一部分(第1段):叶老去世自己内心的悲哀。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二)深层探究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交流点拨】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内心无比悲哀,写 此文以示纪念。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 体现? 【交流点拨】待人宽和律己严两方面品德。

4、待人宽:(第3段)修改文章;(第4段)送客; (第5段)复信; 律己严:(第6段)写话重风格;(第7段)文风重简洁; (第8段)写作求完美。 四、拓展延伸 在本文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积累下来,并说说 它们的意思,小组中进行交流。 五、板书设计 待人宽 送客 修改文章 复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写话重风格 文风重简洁 写作求完美 律己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内容品析 品读课文,思考: 1.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 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 情,谈谈你的看法。 【交流点拨】 (1)“我常常跟别人说:叶

5、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这句话是对叶老过人品 行的高度赞扬。在作者眼中,叶圣陶先生是待人厚的,作者举 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叶圣陶先生的这一品质。例如,吕叔湘先生 说,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 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 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还有就是叶先 生对普通话生疏,但也不耻下问,让“我”给他修润。有人到 他家去探望他,告别时,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 转身回去。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 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这都 体现了他的待

6、人厚。 (2)“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 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这句话在文中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承接了上 文叶老为人宽厚的一面,引出下文叶老严于律己的另一方面, 使文章语意连贯,衔接自然。 (3)“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 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 深重的苦心。”叶老虽然不在了,但他对写话风格的严格,对 文风简洁的要求,对写作的监督执行,以及对这种主张贯彻坚 持的苦心,一直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2.作者在第一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 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7、?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 语句,请找出来并品析。 【交流点拨】 “双层的悲哀”的含义:大处说,中国的文学界和教育界 ,失去了一位坚守语文主张的著名语文学家;小处说,“ 我”失去了一位相交多年、感情深厚的老师及朋友。表达 了张中行对叶老的尊敬与爱戴。 示例:(1)“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 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 竟越来越少了。”通过叶老给“我”回信这件事,“我” 明白了十年的浩劫改变了很多人,但叶老始终坚守自己高 尚的道德情操,在黑暗的日子里依旧保持着为人宽厚的一 面。 (2)“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 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

8、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 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在当时文风应简偏繁的现实中 ,叶老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主张,希望大家做到文风简洁, 规范写话等,其实是反对浮夸的文风。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 种风格具体讲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交流点拨】 “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 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 (二)写法探究 因作者并非空泛地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事例来再现 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说说本 文在写作上的特点。 【交流点拨】 1.在感情表达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 2.在人物刻

9、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 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3.在文风方面: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是 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却又不失其深致。本文的文字转 换之处,下笔至简,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 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 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 地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而张中行先生均以一句话就完 成了转换,简洁有力,深显功力。 (三)体验与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 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 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 【交流点拨】 这是叶老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 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在文风方面,叶先 生还特别重视“简洁”,也就是不累赘,不写废话。本文就有 这样的“写话”风格,如:作者在列举叶老的生活小事时就用 这种口语化的、娓娓道来的语言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躬行君 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叶老宽以待 人,严以律己的过人品德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三、拓展延伸 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 自己刚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