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抚育与病害防治的相关技术研究_第1页
人工林抚育与病害防治的相关技术研究_第2页
人工林抚育与病害防治的相关技术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工林抚育与病害防治的相关技术研究 人工林抚育与病害防治的相关技术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了人工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从松土除草、水肥管理、林木抚育、幼林补植与保护等方面总结了其措施,以期提高造林成活率。 【关键词】造林抚育;措施方法 人工林抚育特别是幼林抚育尤为重要。幼林抚育是在更新造林后至幼树成林这一期间,通过人为活动改善林木生长发育、稳固造林成果、促进林木生长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 1.人工林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 幼林抚育从土壤管理、林木管护、补植等方面入手,为新造林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促使林木健康生长,到达速生丰产的目的。幼林抚育的内容和方法,因造林地环境条件、造林树种生物学特性和造林方

2、法等的不同而异,目的是对造林地的土壤及其天然草被、灌木直接进行人为干预,以改善幼树成活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及时进行合理的抚育管理,可去除林地的杂草灌木,减少和林木争夺水、肥、光,改善土壤条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状况,保证造林成活,促使幼树良好的生长和迅速到达郁蔽。因此,及时采取相应抚育措施,不断排除不利因子的干扰,对提高造林质量、稳固造林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人工林抚育管理措施 2.1松土除草 松土可以使板结的地表破碎,保蓄水分,增强土壤的通透性。除草的主要作用是除掉幼树的竞争植物,使苗木顺利成活;有时适当保存植穴周围的植被,为苗木适度庇荫,

3、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地温。在具体作业时必须做到“三不伤、二尽、一培土。“三不伤即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梢;“二尽即杂草除尽、石块捡尽;“一培土即把锄松的土壤培到根部,再把除下的杂草覆盖在种植点,降低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杂草生长,腐烂后又能增加土壤肥力。松土深度要适当,做到里浅外深,深度一般为510cm,干旱地区可加深至1215cm,甚至30cm。除草松土应在幼树生长旺盛期之前,一般从造林年度起连续35年,主要在一年中生长季的前半期进行。但植苗造林当年的第1次应尽量提早,并结合培土、扶正、踏实等工作进行。造林后,前12年的除草松土次数应多些,以后可减少为12次。松土方式可分为穴状、带状和全面

4、除草等,土壤比拟干旱的陡坡和地表径流比拟严重的地块,应采取鱼鳞坑式的抚育方式。除草和松土的深度根据幼树表层根系的分布情况确定,力求少伤根系,但对长期失管而根系再生能力强的树种可深些。 2.2水肥管理 灌溉是造林时和林木生长过程中人为补充林地土壤水分的措施。目前主要用于干旱地区造林培育速生丰产林,大面积造林根本上都灌溉。每次的灌溉量,要依据树种、林龄、气候状况和土壤湿度而定,要保证林木根系层处于湿润状态。施肥是造林时和林木生长过程中改善林地肥力状况的措施。林木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2种。基肥在造林前结合整地施用。用作基肥的主要是有机肥料,有时也加施化学肥料,有机肥料的施肥量应根据树种、苗龄、肥料种类

5、以及土壤性质决定。追肥一般用化学肥料,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肥的搭配。追肥方法有2种:一是将肥料直接撒于地表,但效果不好;二是沟施,即在相当于树冠投影范围的外缘或在种植行间开沟,沟深20cm、宽2025cm,将化肥撒入后覆土。 2.3林木抚育 一是除蘖。这是除去植株干基部的萌蘖以促进主干生长的一项抚育措施,在造林后的12年内,应选留健壮、干型通直的主干,把其余的蘖条去掉,除蘖后要培土,以抑制萌芽条再生。二是间苗。采用群状以及穴播、丛植等方法造林时,由于播种不匀或随着幼苗的成长,致使苗木密集成丛,营养面积和光照条件缺乏,引起幼树生长不良,必须在造林后间苗,间苗时坚持留优去劣,控制间距,最好是在雨

6、后或松土除草时进行。三是抹芽。这是为了促进幼林生长、培育好干形而采取一种幼林抚育措施。具体做法是,当幼树的树干上萌发的嫩芽尚未木质化时,将距地面树高2/3以下嫩芽抹掉。可防止养分分散,有利幼树高生长;同时还可防止幼林过早修枝。四是修枝。修枝是根据不同林种的要求,人为修除枯枝或局部活枝的一种抚育措施,是调节林木内部营养的重要手段。最好选择在晚秋和早春树木休眠期进行,修枝强度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林木生长为原那么,不要过大或过小,防止撕破树皮或切口粗糙而影响树木生长。 3.人工林造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造林地确定后,即调查造林地周围原有林木的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及数量,同时调查天敌发生情况,发生严重的要采

7、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去除无培育价值的病虫木和交叉感染的树木。 在适地适树的原那么下,选用优良苗木。苗木检疫是预防苗木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对种子、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确保营造健康森林,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用科学的方法,侦察病虫发生、开展动态,并根据侦察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开展趋势,并及时通报。快速掌握病虫发生情况,防止错过防治的有利时机。苗木栽定植前要予以检疫,去除苗木上可能携带的危险性害虫,剔除病、弱苗,喷涂保护剂,以确保定植后苗木能正常生长。 建立监测标准地。在新造林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建立永久性监测标

8、准地,在标准地再确定2030株标准树,整个生长季节对标准树定期进行观测,记载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为害程度。同时,在林地中进行踏查,必要时设立临时标准地,用于补充标准地观察的缺乏,以便了解整个林地的病虫情况并加以记载存档。 建立起永久性病虫害档案。每年发生期结束后,加以汇报和分析,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在林地周围防止栽植能交叉感染病虫的其他林木。 在病虫害少量发生,特别是蛀干害虫点状发生时,要立即查明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防止全林受害,以确保全林受害株率在1%以下。 在生长季节,尽力防止树冠喷洒化学药剂,以保护自然界的天敌种群,特别要注意保护鸟类。有条件的地区可在人工林中悬挂人工鸟巢,招引鸟类,以控制虫害的发生。加强林木抚育管理,不仅可以稳固造林成果, 而且可以提高林木保存率,促进林木生长发育。 总之, 影响造林成活率的环节很多,无论从苗木培育,栽植前苗木准备,还是苗木栽植,栽植后苗木管理、造林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看似独立,实那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任何环节上的任何疏忽都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从“苗做起,在适地适树搞好规划的根底上,抓好每个环节,提高造林质量,这样才可建设好防护林体系工程。 【参考文献】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