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小组互动合作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初中化学小组互动合作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初中化学小组互动合作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初中化学小组互动合作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4页
《初中化学小组互动合作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化学小组互动合作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徐州市春晖中学 盛再超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的化学课程也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改变学生过去的那种单一的学习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小组互动式合作式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

2、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本人通过一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对小组互动式学习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在各种课型中做了教学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2009年徐州市中考中我校化学取得了全市第四名的好成绩。现就课题的研究过程总结如下:二、课题核心概念小组互动合作式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业状况,性格特点,智力差异,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一定的学习小组,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中心,以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小组集体评价为手段。在学习过程中,各小组担当不同的重要角色,各小组成员之

3、间分别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各学习小组间相互交流与讨论,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与发展。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本课题运用合作学习理论,探索有利于师生全员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情境,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心理环境,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形成和谐恰当的初中生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新模式,探索建立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初中生合作学习评价体系。本课题的研究,改变了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

4、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每位学生感到自身的存在价值。通过小组互动合作学习,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形成竞争向上的良好学风。在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四、小组互动式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实施策略1、建立互动合作学习小组。课题研究过程中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规则,编排合作学习小组,每6至8人一组,每小组任命一名组长,实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达到全体成员共同提高的目的;2、教给学生合作学习技能。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

5、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难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当然这些技能和品质不是一

6、朝一夕能练成的,我们要长期培养,潜移默化。3、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给予恰当的指导、督促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并不是就可以袖手旁观,要注重教师自身参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注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参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激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在尝试小组合作教学的初期,我发现少数学生不乐意合作或不善于合作。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交流能力等的培养无法构建起来。后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效果不错:(1)加

7、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经常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心理辅导工作,使小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2)在指导合作时,注意观察,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和胆小内向的同学,应当多加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有信心参加到合作活动中来。(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同时,促进他们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定期评出“优秀小组长”,并让优秀小组长在全班做经验介绍。实行“小组长”轮换制,每位组员都有当组长的机会,使其都有责任感。小组成员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小组长要负总责,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相互监

8、督。4、建立合理的学习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要认真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工作。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把学习态度与学业成绩挂钩。对是否积极参加小组活动,是否积极发言、积极提问,作业是否积极完成等作为考核内容。每节课评出一个“最佳合作小组”和一名“化学之星”,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公布并记入学生学习档案。另一方面关注小组和个人的学业成绩。把小组的整体学业成绩与个人的学业成绩相结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合作,取长补短,促进共同进步。依据纸笔测验,对小组用人均分、及格数、优秀数和进步程度来评比,及时公布小组成绩,并设法让每个小组都得到表扬;对个人用相对成绩

9、来评比,点名表扬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有进步的学生。评价的理念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让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五、小组互动式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效果及成果展示 通过一年来开展小组互动式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定式,激发了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合作学习中,重视学生多渠道获得知识,重视了已有知识的运用,重视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学习和类推、正

10、反面争论、论证思维的运用,对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颇具积极意义。在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这种教学更适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化学学习兴趣 从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原来要老师讲的、做的内容,现在可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来完成,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每个同学都参与到教学中来了,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课堂上动机平等的教学原则。合作学习使学生有机会互相探讨,共同进步。同伴间互相辅导帮助,成绩较差学生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焦虑程度降低了。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辅导者和监督者,对小组和他人承担一定的责任,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以提高

11、。 增强了学生的团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互动合作”模式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个体竞争变为了组内竞争,同学们认识到他们是集体中的一员,只有大家都进步了,小组的成绩才能提高,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为集体争来荣誉;认识到只有互助合作才能共同促进,共同提高。4、大面积提高了教学成绩开展小组互动式合作学习以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优生率、及格率都有很大幅度的上升,学困生大大减少。我校的化学成绩在09年寒假期末统考取得全市第一名,在09年的徐州市中考化学平均成绩46分,居全市第4名。下面展示一节课堂教学案例: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产生和消耗,知道二氧化碳

12、与人体健康的重要关系; 2、了解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化学性质; 4、能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的角度识别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技能目标掌握有关的实验操作技能,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全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了解二氧化碳与自然环境的重要关系,使学生认识人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了解掌握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教学难点:合理设计实验,规范进行实验操作,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有关

13、化学反应式的书写。教学用具: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集气瓶、烧杯、软塑料瓶、二氧化碳的制备装置。 用品: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的石灰水、蜡烛、蒸馏水、蜡烛、火柴。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情境教师播放视频,展示舞台云雾缭绕的幻境,提问这些幻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汽水叫碳酸饮料?为什么二氧化碳可灭火?要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就要学习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小组活动1、列举你已知道的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在网上搜索的资料,列举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产生与消耗途径。教师:总结各小组的回答情况,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扬。小组展示:由部分小组成员讲解二氧化碳与温室

14、效应的有关知识,各小组间可相互补充。教学系列活动: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1、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学生活动: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观看视频,了解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及其应用;教师总结:创设情境制造汽水时为什么要在汽水中加入二氧化碳呢?为什么汽水叫碳酸饮料?学生活动:猜想原因,查找资料。活动探究:小组活动,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各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设计方案 画出有关的实验原理图,最后展示实验方案。展示结果:教师演示学生的设计实验,增强学生的成功感。教学感悟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讨论很热烈,有的学生借鉴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设计出了实验方案,有的学生利用注射器设计出了

15、实验方案,效果都很好。提问引入我们喝的汽水饮料为什么叫碳酸饮料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小组活动探究各学习小组分别完成下列实验,每小组6人,每2人完成一个实验。各小组总结探究结果:实验一,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实验二: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实验三: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解释与结论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原因及碳酸的生成。板书小结二氧化碳+水碳酸小组探究活动加热变红的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解释与结论紫色的蕊试淮变成紫色,碳酸水+二氧化碳。教师小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小组讨论与交流观察下列反应,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

16、类的角度找出反应的异同点:反应一:(1)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2)二氧化碳+水 碳酸;(3)二氧化碳+水+碳酸钙 碳酸氢钙;(4)铜+氧气+水+二氧化碳 碱式碳酸铜,上述反应的共同点是什么?反应二: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碳酸加热 水+二氧化碳;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水通电 氢气+氧气,上述反应有什么特点?教师小结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学生探究活动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结论与解释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氢氧化钙 碳酸钙+水;教师强调化学上常

17、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问题引入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可以灭火呢?活动探究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现象,讨论总结:解释与结论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下面的先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这正是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化学与生活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情境问题:1、久未开启的菜窖内可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如何设计实验检验菜窖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大小?2、死狗洞的故事:播放意大利死狗洞的视频,让学生讨论原因,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教师强调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内,干涸的深井,山洞之前,要做灯火实验,以保证人身安全。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各学习小组总结归纳二氧

18、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由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投影展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3、通常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小组间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悟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许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