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民情日记三篇.doc_第1页
群众路线教育民情日记三篇.doc_第2页
群众路线教育民情日记三篇.doc_第3页
群众路线教育民情日记三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群众路线教育民情日记三篇篇一上到市委编办学习,这是第一次得下乡学习。按计划,在市编办王主任带队下,我们今天将到挂钩村xx 区帮 xx 帮包村委会李家组和周家组15 户挂钩农户家中座谈。我们一行一点多钟从单位出发。机构编制部门是很少有机会“走出去 ”的,平时大家都忙于单位工作,对于下乡,大家还是蛮期待的,所以,出发的时候大家都显得很兴奋。早就听说到挂钩村的道路弯弯曲曲的,很容易晕车,但是路还算好,一路的柏油路。车子走了几个小时后,三点多钟我们就到达了和平村。单位今年下派的指导员王建斌同志和帮 xx 乡长、人大主席和和平村的村干部早已在村上等待着。下了车,寒暄之后,我们就座到村会议室召开会议。会议

2、时间不长,主要由帮xx 赖乡长简单介绍了一下乡的基本情况、产业状况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以及和平村经济社会,农民收入状况、产业布局等;乡人大主席作了补充发言;会议气氛融洽,针对产业发展情况,王主任总是详细询问,认真记下笔记,并对乡党委班子的思路表示肯定,并对产业建设中提出一些意见建议。通过会议,我们对整个帮xx,尤其是和平村有一个整体了解。和平村主要有x 个村民小组x 户 x多人,有耕地x 亩,其中水田x 亩。人均收入x 元左右。是一个主要以茶产业为主的村委会,它的产业有核桃、橡胶、咖啡等,外出务工收入也占着村经济收入的大头,每年至少有x 余外出务工人员,一年下来,每人基本能创造xx 万元的

3、经济收入。但是,和大多数乡村一样,由于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导致全村都出项了用工荒。春节来临,正是春茶采摘的季节,但由于劳动力不够,很多茶树较多的家庭只能请工帮忙采摘。谈话之间,我们知道今年茶价较之往年还算较好,刚刚采摘下来的青茶xx 元 / 公斤等等不一。茶多,成为当地群众的摇钱树之一,也是保障当地经济的重要基础。我们准备到农户家详细了解挂钩户生产生活情况,村干部一听,去早了,农户还不回来。采茶一般性要到天看不见才收工,收了工,还要把采的茶拿到寨子里的茶厂卖掉,才回家煮饭吃。一般性回到家都是天黑了。说我们要去至少要天黑之后,那时候农户在家。于是,我们就分成两伙人。主任和乡长一路,去看几个点。

4、我们留下的一起为做晚饭做准备。翻出我们自己带的菜蔬,杀鸡的杀鸡, 大家齐动手,洗碗的洗碗,捡菜的捡菜,煮饭的煮饭,人多力量大的优势顿时显露出来。七点来钟,晚饭准备好了。不多久主任他们也回来到。开饭了,大家各自有说有笑第端起碗,开始吃饭。晚饭后,天基本就黑了。我们根据自己联户情况,分了组,由主任带队前往周家组;叶副主任带队前往李家组。我和叶副主任一组,带我们到李家组的是一位年轻姓廖的村副主任。小伙子很健谈,退伍军人,一打听才知道他就是李家组人,况且其中一户挂钩户就是他家。李家组距离村委会两公里路程。沿路不到10 来分钟就到。我们到了李家组天就全黑了。李家组在公路上边的半坡上依稀分布。我们先到了廖

5、国良家,就是村副主任家,这是一家在当地生活还算可以的农户。座谈间,知道他们家有茶第7 亩左右,核桃1 亩多。大儿子 在外面打工,说是和人家架线的。村副主任这个是老二儿子,在寨子门口上面开了一个茶厂。我们在他的带路下,来到茶厂。地方不大,还有来卖茶的农户,正在称茶。茶散发着清香气息。收茶的一个人正是我们要找的另一户农户姓李的户主,他见到我们,先是递烟,然后忙着收茶。我们见他忙,就到旁边的房子看做好的茶叶。两台机器摆在另外旁边,一打听才知道一台是茶叶烘烤机,一台市揉茶机。据了解,像这样的家庭式小型茶叶加工场,全乡有347 户。询问了一下这户农户的情况之后,我们就沿着陡峭的山路到另外一户农户家,这家

6、农户姓张,叫张x,两个人在家。儿子也是外出务工,主要经济收入是产业。这户农户家庭状况不是很好,俩老人都年过半百,但是儿子一直在外面,尚未娶媳妇。张x 进家旁边是罗成泽家。男人正在看新闻,家里来人了,他招呼我们进去,急忙到外面抬凳子。这户有茶树x 棵左右,其他还有橡胶树、咖啡和烤烟。全家有6 口人,有两个小娃在读书。李 x 家在村子的最上面,我们穿过狗叫声,摸着漆黑的道路,达到老汉家,他把我们请到屋子里,交谈间,知道他们家有6 个人,两个老人,他和老伴,儿子和儿媳妇,还有两个孙子,其中一个孙子在十一中读高中。他家有核桃x 多棵,目前儿子和儿子媳妇在外面打工。李x 下来,穿梭在狭窄的土路和石板道路

7、之间我们最后到了李x 家,李 x 家应该属于困难户,我们进去的时候,他媳妇正在哄小娃。我们跟着副主任进了他家厨房,不久李x 媳妇出来,说是自己的男人去架线了,还不回来。他们家有x 口人,两个孩子,尚小,有茶地 4 木左右,家庭主要收入还是靠打工。我们每到一户,都认真记下联系户电话,并把我们的联系电话留给他们,让他们再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找我们,在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的,我们会尽力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会记下,尽量帮助协调解决。切实把为民务实活动做到实处。我们回到乡政府所在地的时候已经十点多钟。主任他们组在我们前到达。我们被安排在乡上一个破旧的小旅店住下。累了一天的我们,虽有一些疲乏,但是很实在。至

8、少我们了解掌握了挂钩农户的基本情况,达到此行的目的。在农村工作中,亲身践行,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光是一句漂亮话,我们在做到这一句话的同时,考虑更多的是要怎样为群众谋发展,增收入,促富裕,构建和谐新农村。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人民公仆该为之奋斗的目标。篇二根据工作日志安排,我们今天的主要工作是慰问特困户和老党员。上午8: 00镇党委副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田先桃将车开到学校,带上我们三人和慰问的大米、食用油就向杨家湾村进发。车子在满目疮痍的雁熊公路上颠簸40 多分钟后,我们在杨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杨明安同志家门前下车。在杨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扛上米,提起油一起去慰问特困户。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二组特困户郭团员

9、家。户主郭团员今年由于大脑不很好使,加上不务正业,至今35 岁仍待字闺中。81 岁,体弱多病,妻子哑吧,78 岁,女儿郭家由于家庭困难,加上与村里电工因用电纠分,已被电工停电两年。第一次走访时,我们了解这个情况后,立即与村支部书记一起找电工张国平和郭同富共同协商,免去了以前欠下的电费,当场接通电源,确定电表起始刻度,并约定以前的电费既往不究,从今天开始,用多少电,交多少费。今天,郭同富老人一见到我们,就拉着田书记的手,感激不尽,看到我们又为他们送来米和油,更是热泪盈眶: “感谢 * ,感谢工作组。你们不仅为我们申张了正义,还为我们带来了光明,送来了米和油,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接

10、下来,我们慰问了二组特困户郭团员、三组特困户杨中发,走访看望了四组老党员老干部许还清,许太来和养鸭专业户许汉平。这次慰问,虽然东西不多,但大家都非常感激。他们都认为:我们工作组这次进村入户,是在真正深入农户了解民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并说从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篇三8 月,我成为了一名驻村干部。 9 月上旬,我启程奔赴蹲点村 潭城街道严墩村。严墩村位于建阳市西部,距市区 5 公里,全村共有 276 户 1325 人,其中党员 60 人,有 7 个自然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荸荠、蔬菜为主。9 月 16 日上午,第一次到严墩驻村,决定先从走访村两委干部入手,第一站先到支

11、委姚星咕家走访。姚星咕看到我来了老远就迎了上来,我问他村里存在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姚星咕说:“前段时间听到不少村民反映潭城街道西门至严墩路段的工程车辆太多了,工程车辆造成沙土滴漏、堆积,大家都抱怨影响了道路行车安全。 ”一旁的老党员邱如美补充道:“遇到大晴天,沿路的工程车一辆一辆从行人身边呼啸而过,路过时满嘴都是灰,不时还掉下沙石,村民在这条路上行车还真是危险。”事情关系到了村民出行安全,必须得重视起来。我马上赶到西区生态城建设工地,发现该路段的工程车还真是不少,而且速度过快、灰尘过大。随后我就到西区生态城建设工地负责人办公室,了解到近年来随着西区生态城重点项目和上陈工业园区建设的推进,项目施工进入了高峰期,导致了工程车辆的增加。了解清楚了问题原因,同时感觉事情需要向街道领导反映,争取更高层面关注和解决,9 月 20 日,在街道驻村蹲点干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