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教学设计_第1页
《关雎》教学设计_第2页
《关雎》教学设计_第3页
《关雎》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雎教学设计2 2、把握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3 3、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4 4、增加诗词积累,提高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5 5、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6 6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1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 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 1体会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3 3、想象力、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4 4、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方法1 1诵读法2 2、讨论法3 3、赏析法4 4、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培养兴趣,走进诗经1 1、走进诗经

2、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 敦厚。诗经,穿越了西周到春秋长达500500年的岁月风尘,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 三百个故事,三百个心情,拂去了历史的烟尘,幻化出万千风情,或是浅吟低唱, 或是钟鼓齐鸣,颂声煌煌,歌声悠扬。淘尽时光的细沙,涤尽世间的尘埃,循着 雎鸠的关关之声,穿过水边袅娜的蒹葭,她们明眸善睐,她们娴静柔美,她们大 胆执著,她们活泼可爱,她们是蕴涵着古典情怀的女性,仿佛仙乐悠悠,让人在 沉静中回味那一份雅致与美好爱,世界上最美的字眼,人世间永恒的主题。穿越时间的隧道,领略远古的诗意 与甜美,花前月下的浪漫,辗转反侧的体会,这就是爱的滋味,循着爱的

3、歌声, 沿着情的足迹,踏访诗经中的美丽与哀愁,追寻爱的源泉,品味我生之初的 情愫。2 2、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为诗,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改 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305篇,也称“诗 三百”。诗经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 社会历史画卷。关雎是诗经第一篇,是爱情诗的开山之作。孔子说:“关雎乐而不 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诗经中的“六义”“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被统称为 诗经 的“六义”,成为诗经最具代表性的六个特点。“风雅”和“比兴”更成

4、为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代称。风、雅、颂诗经所收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及诗歌形式、内容、语言 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国 风”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部分诗歌的内容 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处境及思想意识、审美观念, 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深刻认识。“国风”的语言朴素、鲜明,富于形象性,多处用双声、叠韵、叠字等,表达准确优美。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 隔句用韵,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同时多处出现章节的复叠,有一唱三叹的艺术 美感,是诗

5、经的精华部分。抒情,加上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有较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雅诗分为“大雅” 和“小雅”。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颂诗的内容多是歌颂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常在祭祀 宗庙时演出。颂诗具有极为浓厚的宗教文学色彩, 形式较为古板呆滞,诗歌语言 也显得典雅沉重。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赋、比、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 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 达自己的感情。“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 容。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6、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 起兴。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 1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 学生朗读,正音睢鸠(j(j u jiji u ) )一种水鸟。 窈窕(y(y ao titi a a o)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qi u ) )配偶。荇菜(x(x in n g)g) 一种可食的水草。寤寐(w(wum me i)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2)指导整体朗读:诵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 顿。(3) 提示内容朗读: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品德好的美丽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一章的佳 处,在于舒缓平正之

7、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统摄全文。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 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 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3 3 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4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 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5.5. 学生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三、思读全诗,把握文意1.1. 学生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 述。生1 1:

8、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生2 2: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生3 3: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教师小结:这首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但又 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 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2.2. 学生讨论: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 的?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负责各部分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 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评价。成果展示:一章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 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

9、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 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点出对窈 窕淑女的追求,明快而直率。二章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 的窈窕身影,怎么也磨灭不了。回家后,便开始了难耐的单相思,无论是醒着, 还是梦中,都在痴情的想念她,追求她。四五章写思极之幻。他苦思冥想,神思飞跃的时候,姑娘的优美身影一直在眼前, 姑娘款款向他走来。他高兴的弹琴奏瑟,向姑娘倾诉着深情而浓烈的爱意,幻由 情生,无疑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 望。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 后妃之德”,名义上

10、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 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3.3. 学生倾听乐曲,再读关雎,乘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漫游美丽 画面,想象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一条清清的河水,河中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水鸟 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 河的两岸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 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 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近!文静美丽的姑娘啊,醒着梦里追求她。美 好的姑娘难追求啊,白天黑夜想念

11、着她。绵长的思念啊,教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四、品读全诗,鉴赏艺术手法1.1. 学生思考: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生1 1:题目取自句首。生2 2:每句话都是四字。生3 3:语言几乎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生4 4: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字。教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 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 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 种形式。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中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 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往往喜欢

12、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时代, 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 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 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 人们所采用了。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 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造 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 味。2 2学生讨论: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生1 1:比兴的手法 生

13、2 2:看到了水鸟的恩爱和鸣,就产生了联想,有对淑女的追求,是起兴的手法。 生3 3:有比的运用。教师小结:是兴中有比,兴比自然。比兴的手法,不仅表现诗人的感情,而且有 助于对事物的刻画,加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大大的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 法,可以在短小的篇幅中创造极为动人的形象和境界。 这一手法,在中国诗歌中 一直继承和发展着。五、拓展延伸,欣赏比较 我国诗词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很多,欣赏构思、风格各异的名篇,与本文做比 较。无 题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 1、学生讨论:(1 1)这是贵族青年与平民淑女的爱情故事,你能想象诗歌写不尽的内容吗?学生自由讨论,设想他们的未来。(2 2)我们学生怎样看待爱情?当我结束了这段感情回过头来思考时候,我没有为此后悔,因为从中得到的启示, 将会是自己成长中宝贵的财富:当你该学习的时候你就去学习,当你该工作的时 候你就去工作,当你该谈感情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