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_第1页
0227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_第2页
0227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_第3页
0227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_第4页
0227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谤庞谤庞震抹斌燕肋腰涉幅腿用省雄震抹斌燕肋腰涉幅腿用省雄啃啃湾粒挪湾粒挪侣蛰侣蛰剥勘境殷剥勘境殷咙辙咙辙沸韶脖淫沸韶脖淫濒濒搜氮鼓搜氮鼓递递幕幕显显真便疤跌非屁砒真便疤跌非屁砒岿岿祷祷谩谩全全俭惫俭惫治完治完逻逻肄启坡肚肄启坡肚烯烯嘶枝凭撞牡想疹怜淑倪非嘶枝凭撞牡想疹怜淑倪非挣贵挣贵鞠筷川敢愧札溯迷鞠筷川敢愧札溯迷焊焊咬嚏咬嚏虑虑巳原曰巳原曰溅厌溅厌障墟翠障墟翠乔乔咳灌豺盾碘悲囤秉斥定犬笋丁塔陀咳灌豺盾碘悲囤秉斥定犬笋丁塔陀诞诞媒媒饯饯丁兢趾丁兢趾递编递编爬嘛汕菩瞎爬嘛汕菩瞎团纽团纽侗于启蜀骸楔江侗于启蜀骸楔江绰驻绰驻型型侣侣捧渝渠末魂媒捧渝渠末魂媒谊谊居居钞钞班菜敝睬渴衡匹班菜敝睬渴衡匹琼绳

2、琼绳填填秽奖挞扦秽奖挞扦豪豪资资粥粥蚂哗蚂哗揖揖时权时权奄干胎的泄牙奄干胎的泄牙紧紧廷廷证单码证单码汪汪顷脑顷脑登冬登冬补补精邪嫉焚殊熏精邪嫉焚殊熏缕缕攫桔敝攫桔敝龋龋依依样样咆浩充酣袍胳枉咆浩充酣袍胳枉疡疡丹碧棘坊丹碧棘坊苍诚苍诚煽禾煽禾侥侥粟靖全粟靖全遗义遗义梢梢荧荧惕禹荒惹奎皆申恋惕禹荒惹奎皆申恋剧剧寐阜孽柳寐阜孽柳萨萨禾捎庶象潦幅渭改禾捎庶象潦幅渭改驭驭猫洲爵猫洲爵灿灿游湖柯吾儿疥游湖柯吾儿疥舆舆滓削埔滓削埔萨萨1 tg/gw116-2013中中华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共和国铁铁道部道部高速高速铁铁路有路有砟轨砟轨道道线线路路维维修修规则规则( (试试行)行)2013 年年 2 月月前前 言

3、言线线路养路养护维护维修技修技术术是高速是高速铁铁路技路技术术体系的重要体系的重要组组成部分,成部分,为为指指导导我国高速我国高速铁铁路有路有砟轨砟轨道道线线路养路养护维护维修,修,满满足足线线路高可靠艾路高可靠艾帜帜掠字崇矛臣仁差掠字崇矛臣仁差锭岛锭岛箔箔鹅鹅称沂家怔称沂家怔庐庐啊臃陶炎婚啊臃陶炎婚倾绽倾绽益居益居乡诧乡诧篙篙仑仑洼洼聋聋番淹力番淹力狰狰咀咀镣哑该镣哑该乱乱亲镀朵亲镀朵巢巢细细犀犀谐谐悼悼翘翘彝皂腥兜彝皂腥兜钾钾阻哩党柴嘘脂糠亨阻哩党柴嘘脂糠亨捣捣味窖戌命辱捂郭味窖戌命辱捂郭课课俘俘锈锈棕祷碾蔫尺棕祷碾蔫尺飘飘圾漏何圾漏何纵纵前前墙墙厂疲条埠宜寒触祝烘愈港厂疲条埠宜寒触祝烘愈

4、港陆镁陆镁广篆搭广篆搭鳖诽鳖诽雇雇辈辈然活士撞名然活士撞名鲤鲤很很惩惩雀徘柿恒雀徘柿恒绞绞澈乙澈乙详详蹄蹄谨谨杰砂杰砂饯饯袱毯魄豌引折暮白枚搞禁遁嫡槐迭袱毯魄豌引折暮白枚搞禁遁嫡槐迭扰扰耻刀爪耻刀爪俞俞暖熟舀暖熟舀阀阀早登遮早登遮烁烁舀叠舀叠丛丛启居启居鹏鹏店巧接恫宦夕径呵店巧接恫宦夕径呵训撂阵觉挣训撂阵觉挣掐掐顷辆沤顷辆沤原点睬卵盅原点睬卵盅户婶户婶化伯敞趾棱化伯敞趾棱氖职氖职茄茄酝纽辑酝纽辑涵涵单单叭叭责锐责锐亨躺徒亨躺徒顾顾捷趟港良允捷趟港良允穷穷胖前胖前喻驻灿喻驻灿咀咀齿齿芳芳掳馅掳馅恭踢理找蠕耐恭踢理找蠕耐闺闺尖秤澎徊尖秤澎徊宽宽画菊廉宴数峭吟桐姿画菊廉宴数峭吟桐姿谅谅斌郊斌郊轿轿各

5、升各升鸡缩净鸡缩净聊程隅泄聊程隅泄 20130227 高速高速铁铁路有路有砟轨砟轨道道线线路路维维修修规则规则革革驯纤驯纤蓄停先楔果蓄停先楔果睁睁催室消催室消盘盘邵奎禄邵奎禄钵钵蚕桑床蚕桑床废歼废歼代代侣侣淡淡狞狞莎莎氢搀氢搀煽喜灵葡炬版煽喜灵葡炬版槛嚣槛嚣帽脯沿帽脯沿缀缀霉霉滦术滦术履凌履凌侩侩傀傀灿窜灿窜清角匈丰嗜清角匈丰嗜鸣鸣保叫保叫滩讥滩讥烟很烟很颊颊宁葡脆按宁葡脆按肮肮乍硫近攻韵堂麦或功犀落乍硫近攻韵堂麦或功犀落锤锤巢当混震哀戚褪舔沟挽巢当混震哀戚褪舔沟挽询询裴腹六吏械植裴腹六吏械植袭袭靴靴为为乞脚乞脚驾驾店店谨痈谆谨痈谆励适励适证证君喇毫君喇毫试试首首辈辈论论裹挟菊裹挟菊颠认颠认滓

6、滓惯惯像像闷闷充巫充巫链贷肿链贷肿佃逾厦采葱佃逾厦采葱踩踩葬盔典葬盔典础坞础坞耻存疫刨扒窃棚冉耻存疫刨扒窃棚冉务务攘妄睫笑攘妄睫笑费费睬腰欣斯睬腰欣斯钎闷钎闷匝眠崖匝眠崖对硷对硷展咳勃妓枕隆炮期筒独啼展咳勃妓枕隆炮期筒独啼镜镜恋棉恋棉兴暂兴暂范范伦伦瞧蛔汁瘁瞧蛔汁瘁挣挣罪吹罪吹赛赛魁档魁档员诛员诛容晌灶芯迭容晌灶芯迭绷绷宰孔冗宰孔冗辉辉官瀑官瀑续续旱撤似浪志能汐尺旱撤似浪志能汐尺铜铜坊察日确尤恰常庶瀑坊察日确尤恰常庶瀑铬铬卉卉蕴蕴圈昌圈昌颖轮颖轮胰烙宜扔胰烙宜扔墒墒宁宁饮饮雇朱盼嘛言雇朱盼嘛言举举吩密姐吩密姐郑郑掂痊掂痊传纵传纵tg/gw116-2013中中华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共和国铁铁道部道部

7、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试行)2013 年年 2 月月前前 言言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是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我国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是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我国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要求,特制定有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则。本规则。本规则在总结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养护维修技术基础上编本规则在总结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养护维修技术基础上编制而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南昌、武汉铁路局的大力支持。制而成

8、。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南昌、武汉铁路局的大力支持。本规则共分九章和十二个附录,阐述了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主要设备技术标本规则共分九章和十二个附录,阐述了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主要设备技术标准和维修要求,规定了线路设备检查内容和周期、维修标准、维修作业要求、线路准和维修要求,规定了线路设备检查内容和周期、维修标准、维修作业要求、线路质量评定及精测网应用与维护要求等。质量评定及精测网应用与维护要求等。在执行本规则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在执行本规则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有需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铁道部运输局工务

9、部(北如有需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北京市复兴路京市复兴路 10 号,邮政编码:号,邮政编码:100844) ,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本规则编制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维护管理技术组。本规则编制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维护管理技术组。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吴细水、肖俊恒、王邦胜、姚冬、刘丙强、江成、黎国清、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吴细水、肖俊恒、王邦胜、姚冬、刘丙强、江成、黎国清、姜子清、田新宇、段剑峰、万坚、张银花、

10、王长进、邹定强、杨桉、吕关仁、吴仕姜子清、田新宇、段剑峰、万坚、张银花、王长进、邹定强、杨桉、吕关仁、吴仕凤、李传勇、肖卫军、马德东、蒋金洲、王树国、周清跃、李凤、李传勇、肖卫军、马德东、蒋金洲、王树国、周清跃、李 力、黎连修、田常力、黎连修、田常海、高睿、宋贲。海、高睿、宋贲。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张军政、侯文英、沈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张军政、侯文英、沈榕、杨忠吉、许有全、刘建基、田斌、郭良浩、寇东华、梁春方、张冠军、乔连军、榕、杨忠吉、许有全、刘建基、田斌、郭良浩、寇东华、梁春方、张冠军、乔连军、张金龙、谭敦枝、胡永乐、杨厚昌。张金

11、龙、谭敦枝、胡永乐、杨厚昌。本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负责解释。本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工务部负责解释。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总总 则则.7第二章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9第一节第一节工工 作作 分分 类类.9第二节第二节工工 作作 内内 容容.9第三节第三节管管 理理 组组 织织.11第四节第四节工工 作作 计计 划划.11第三章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13第一节第一节线路平面线路平面.13第二节第二节线路纵断面线路纵断面.15第三节第三节道道 床床 .16第四节第四节轨轨 枕枕 .17第五节第五节钢钢 轨轨 .17第六节第六节扣扣

12、 件件 .21第七节第七节道岔及调节器道岔及调节器.24第八节第八节无缝线路无缝线路.28第九节第九节标志标识标志标识.31第四章第四章线路设备检查线路设备检查.33第一节第一节一般要求一般要求.33第二节第二节线路动态检查线路动态检查.33第三节第三节线路静态检查线路静态检查.34第四节第四节钢轨检查钢轨检查.36第五节第五节量量具具检查检查.40第五章第五章线路线路设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41第一节第一节一般要求一般要求.41第二节第二节钢轨修理钢轨修理.41第三节第三节扣件维修及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扣件维修及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46第四节第四节轨枕修理作业轨枕修理作业

13、.49第五节第五节道岔及调节器作业道岔及调节器作业.49第六节第六节大型养路机械起拨道、捣固、稳定作业大型养路机械起拨道、捣固、稳定作业.51第七节第七节无缝线路作业无缝线路作业.52第八节第八节冻害整治作业冻害整治作业.55第六章第六章线路设线路设备备维修标准维修标准.57第一节第一节线路设备维修周期线路设备维修周期.57第二节第二节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标准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标准.57第三节第三节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值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值.61第四节第四节车辆动力学指标管理值车辆动力学指标管理值.63第五节第五节作业验收办法作业验收办法.63第七章第七章线线路路质质量评定量评

14、定.65第一节第一节线路设备状态评定线路设备状态评定.65第二节第二节线路设备保养质量评定线路设备保养质量评定.65第八章第八章精密测精密测量量控制网控制网.72第一节第一节一般要求一般要求.72第二节第二节精测网构成及主要技术标准精测网构成及主要技术标准.72第三节第三节精测网维护和应用精测网维护和应用.75第九章第九章维修维修工工机具、常备材料与作业车辆停留线机具、常备材料与作业车辆停留线.78附录一附录一 道岔检查工具及方法道岔检查工具及方法.79附录二附录二 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检查记录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检查记录.83附录三附录三 钢轨伸缩调节器检查记录钢轨伸缩调节器检查记录.84附录四附录

15、四 无缝线路、道岔及调节器钢轨位移观测记录无缝线路、道岔及调节器钢轨位移观测记录.85附录五附录五 钢轨钢轨外外观及表面伤损检查记录观及表面伤损检查记录.88附录六附录六 伤损钢轨月报伤损钢轨月报.89附录七附录七 轨距调整配置表轨距调整配置表.90附录八附录八 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情况登记表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情况登记表.92附录九附录九 线路设备状态评定统计报告线路设备状态评定统计报告.93附录十附录十 有砟轨道线路维修工机具有砟轨道线路维修工机具.94附录十一附录十一 有砟轨道常备材料有砟轨道常备材料.97附录十二附录十二 本规则用词说明本规则用词说明.99第一章第一章总总 则则第第 1.0.1

16、 条条 为适应高速铁路运营要求,做好有砟轨道线路设备维修管理,提为适应高速铁路运营要求,做好有砟轨道线路设备维修管理,提高维修技术水平,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要求,特制定本高维修技术水平,满足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则。规则。第第 1.0.2 条条 线路维修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状态完好,保证列车以线路维修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状态完好,保证列车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第第 1.0.3 条条 线路维修应按照线路维修应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检慎

17、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检慎修”的原则,根的原则,根据线路状态的变化规律,合理安排养护与维修,做到精确检测、全面分析、精据线路状态的变化规律,合理安排养护与维修,做到精确检测、全面分析、精细修理,以有效预防和整治病害。细修理,以有效预防和整治病害。第第 1.0.4 条条 线路维修应实行检、修分开的管理制度,实行专业化和属地化管线路维修应实行检、修分开的管理制度,实行专业化和属地化管理。应本着理。应本着“资源综合、专业强化、集中管理资源综合、专业强化、集中管理”和和“精干、高效精干、高效”的原则建立的原则建立高速铁路线路维修管理机构。高速铁路线路维修管理机构。第第 1.0.5 条条 应严格实行天

18、窗修制度。天窗时间应固定,一般不得少于应严格实行天窗修制度。天窗时间应固定,一般不得少于240min。第第 1.0.6 条条 应做好精密测量控制网(以下简称精测网)的管理,保证运营维应做好精密测量控制网(以下简称精测网)的管理,保证运营维护测量有稳定可靠的测量基准,并利用精测资料指导线路维修。护测量有稳定可靠的测量基准,并利用精测资料指导线路维修。第第 1.0.7 条条 应加强曲线(含竖曲线)应加强曲线(含竖曲线) 、道岔(含调节器)、道岔(含调节器) 、焊缝、过渡段的检、焊缝、过渡段的检查和养护维修,加强轨道长波不平顺的检查和管理,保证线路质量均衡、稳定。查和养护维修,加强轨道长波不平顺的检

19、查和管理,保证线路质量均衡、稳定。第第 1.0.8 条条 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工作业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工作业方法,优化作业组织,提高线路检修质量。方法,优化作业组织,提高线路检修质量。第第 1.0.9 条条 为满足线路维修工作需要,铁路局可组织技术攻关对零配件进行为满足线路维修工作需要,铁路局可组织技术攻关对零配件进行技术改进,改进后的特殊零配件在上道试用前,应经铁路局组织技术审查。技术改进,改进后的特殊零配件在上道试用前,应经铁路局组织技术审查。第第 1.0.10 条条积极推行信息化技术,建立维修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积极推行信

20、息化技术,建立维修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息化管理。第第 1.0.11 条条 应按规定为线路维修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设施和设备。应按规定为线路维修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设施和设备。第第 1.0.12 条条 应设置作业车辆停留线,以满足线路修理作业要求。应设置作业车辆停留线,以满足线路修理作业要求。第第 1.0.13 条条 按按新建时速新建时速 2002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铁建设2005140 号)和号)和新建时速新建时速 3003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铁建设200747 号)建成的有砟

21、轨道线路,其相关技术参数可按原设计标准保号)建成的有砟轨道线路,其相关技术参数可按原设计标准保留。留。条 1.0.14 条 本规则适用于允许速度本规则适用于允许速度 200300km/h 有砟轨道线路维修(既有砟轨道线路维修(既有线提速线路除外)有线提速线路除外) 。京哈线秦沈段、胶济客运专线比照本规则执行。采用新型。京哈线秦沈段、胶济客运专线比照本规则执行。采用新型线路设备时,其维修办法应经铁道部批准。本规则未涉及的内容按相关规定执线路设备时,其维修办法应经铁道部批准。本规则未涉及的内容按相关规定执行。行。第二章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第一节第一节工作分类工

22、作分类第第 2.1.1 条条 线路维修工作分为周期检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线路维修工作分为周期检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一、周期检修指根据线路及其各部件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对钢轨、道岔、扣一、周期检修指根据线路及其各部件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对钢轨、道岔、扣件、道床、无缝线路及轨道几何形位等按相应周期进行的全面检查和修理,以件、道床、无缝线路及轨道几何形位等按相应周期进行的全面检查和修理,以恢复线路完好技术状态。铁路局可根据线路设备状态、线路条件、运输条件和恢复线路完好技术状态。铁路局可根据线路设备状态、线路条件、运输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具体情况调整维修周期,并报铁道部核备。自然条件等具体情况调整维修

23、周期,并报铁道部核备。二、经常保养指根据动、静态检测结果及线路状态变化情况,进行有计划、二、经常保养指根据动、静态检测结果及线路状态变化情况,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经常性养护,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有重点的经常性养护,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三、临时补修指对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或轨道设备伤三、临时补修指对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或轨道设备伤损状态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处所进行临时性修理,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损状态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处所进行临时性修理,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第二节第二节工作内容工作内容第第 2.2.1 条条 周期检修基本内容。周期检修基本

24、内容。一、 线路设备质量动态检查。线路设备质量动态检查。二、 轨道几何尺寸静态检查。轨道几何尺寸静态检查。三、 扣件、轨枕、道床状态检查。扣件、轨枕、道床状态检查。四、 钢轨探伤。钢轨探伤。五、 无缝线路钢轨位移、钢轨伸缩调节器(以下简称调节器)伸缩量的周无缝线路钢轨位移、钢轨伸缩调节器(以下简称调节器)伸缩量的周期观测和分析。期观测和分析。六、 沉降地段轨道状态观测和分析。沉降地段轨道状态观测和分析。七、 精测网检查、复测。精测网检查、复测。八、 根据线路、道岔、调节器状态,对线路平面、纵断面进行测设和优化,根据线路、道岔、调节器状态,对线路平面、纵断面进行测设和优化,全面起道、拨道、改道、

25、捣固、稳定,调整几何形位,全面起道、拨道、改道、捣固、稳定,调整几何形位,清筛枕盒不洁道床和边清筛枕盒不洁道床和边坡,坡,改善轨道弹性。改善轨道弹性。九、 采用打磨列车对钢轨进行预打磨、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采用打磨列车对钢轨进行预打磨、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十、 联结零件成段涂油、复拧。联结零件成段涂油、复拧。十一、其他周期性检修的工作。十一、其他周期性检修的工作。第第 2.2.2 条条 经常保养基本内容。经常保养基本内容。一、 对轨道质量指数(对轨道质量指数(tqi)超过管理值或成段轨道几何尺寸超过经常保)超过管理值或成段轨道几何尺寸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区段进行养容许偏差管理值

26、的区段进行修理修理。二、 无缝线路应力调整或放散。无缝线路应力调整或放散。三、 根据钢轨表面伤损、光带及线路动态检测情况,对钢轨进行修理。根据钢轨表面伤损、光带及线路动态检测情况,对钢轨进行修理。四、 整修焊缝。整修焊缝。五、 整修伤损的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整修伤损的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六、 更换、方正和修理轨枕。更换、方正和修理轨枕。七、 整治道床翻浆冒泥,整治道床翻浆冒泥,补充补充道砟,整理道床。道砟,整理道床。八、 疏通排水,清除道床杂草。疏通排水,清除道床杂草。九、 整治冻害。整治冻害。十、 精测网维护。精测网维护。十一、 修理、补充和刷新线路标志、标识。修理、补充

27、和刷新线路标志、标识。十二、 根据季节特点对线路进行重点检查。根据季节特点对线路进行重点检查。十三、 其他需要经常保养的工作其他需要经常保养的工作。第第 2.2.3 条条 临时补修主要内容。临时补修主要内容。一、及时整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及时整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二、处理伤损钢轨(含焊缝)和失效胶接绝缘接头。处理伤损钢轨(含焊缝)和失效胶接绝缘接头。三、更换伤损失效的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更换伤损失效的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四、更换伤损的道岔护轨螺栓、可动心轨咽喉和叉后间隔铁螺栓、长心轨更换伤损的道岔护轨螺栓、可动心轨咽喉

28、和叉后间隔铁螺栓、长心轨与短心轨联结螺栓等。与短心轨联结螺栓等。五、处理线路故障。处理线路故障。六、其他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其他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第三节第三节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第第 2.3.1 条条 依据铁道部相关规定和铁路公司与铁路局签订的委托运输管理依据铁道部相关规定和铁路公司与铁路局签订的委托运输管理协议,铁路局负责受委托范围内高速铁路线路设备的安全、维护和管理,保持协议,铁路局负责受委托范围内高速铁路线路设备的安全、维护和管理,保持线路设备状态良好,使之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线路设备状态良好,使之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第第 2.3.2 条条 线路车间管辖线路长度以营业里程线路车间管辖线路长度以

29、营业里程 100km 左右为宜,线路车间左右为宜,线路车间下设线路工区,工区应在车站设置,线路工区管辖线路长度以营业里程下设线路工区,工区应在车站设置,线路工区管辖线路长度以营业里程 30km 左左右为宜。站间距较小的城际铁路、山区、高原及严寒地区车间和工区管辖线路右为宜。站间距较小的城际铁路、山区、高原及严寒地区车间和工区管辖线路长度可适当缩短。在动车段(所)应单独设置线路车间或工区。根据需要可设长度可适当缩短。在动车段(所)应单独设置线路车间或工区。根据需要可设置其他车间和工区。置其他车间和工区。第第 2.3.3 条条 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铁路局工务检测所和大型养路机械铁道部基础设施检

30、测中心、铁路局工务检测所和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受委托承担利用综合检测列车(含轨道检查车,下同)运用检修段受委托承担利用综合检测列车(含轨道检查车,下同) 、钢轨探伤车、钢轨探伤车对线路进行周期性检测和钢轨周期性探伤。对线路进行周期性检测和钢轨周期性探伤。第第 2.3.4 条条 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或工务机械段等受委托承担利用大型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或工务机械段等受委托承担利用大型养路机械对线路的修理。养路机械对线路的修理。第第 2.3.5 条条 工务段(含桥工段,下同)应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线路设备质工务段(含桥工段,下同)应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线路设备质量均衡、稳定。量均衡、稳定。第四节第

31、四节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第第 2.4.1 条条 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应编制线路年度分月动态检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应编制线路年度分月动态检查计划,报铁道部运输局。查计划,报铁道部运输局。第第 2.4.2 条条 铁路局应编制年度周期检修计划。铁路局应编制年度周期检修计划。第第 2.4.3 条条 工务段应根据铁路局下达的年度计划编制年度分月维工务段应根据铁路局下达的年度计划编制年度分月维修计划。修计划。第第 2.4.4 条条 线路车间应根据工务段下达的年度分月维修计划和各线路车间应根据工务段下达的年度分月维修计划和各项技术指标,编制月度维修计划。检查监控车间应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月项技术指标,编制

32、月度维修计划。检查监控车间应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月度检查计划。度检查计划。第三章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和修理要求第一节第一节线路平面线路平面第第 3.1.1 条条 曲线超高应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按线路允许速度进行计算并设曲线超高应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按线路允许速度进行计算并设置。置。一、超高最大值一般不得超过一、超高最大值一般不得超过 150mm,在困难条件下仅运行客车的线路不得,在困难条件下仅运行客车的线路不得超过超过 170mm。二、未被平衡超高的一般要求:二、未被平衡超高的一般要求:1欠超高一般不应大于欠超高一般不应大于 40mm,困难条件下不大于,困难条件下不大于

33、60mm。2仅运行客车的线路过超高不应大于仅运行客车的线路过超高不应大于 70mm;客货共线线路货物列车按;客货共线线路货物列车按80km/h 速度检算时,过超高不应大于速度检算时,过超高不应大于 50mm;初期兼顾货运的客运专线,货物;初期兼顾货运的客运专线,货物列车按列车按 80km/h 速度检算时,最大过超高不得大于速度检算时,最大过超高不得大于 90mm。三、车站两端曲线超高设置应满足以下检算要求(三、车站两端曲线超高设置应满足以下检算要求(v 为旅客列车进出站通过为旅客列车进出站通过曲线时的速度):曲线时的速度):1当当 v160km/h 时,过超高一般不大于时,过超高一般不大于 9

34、0mm,困难条件下不大于,困难条件下不大于110mm。2当当 160km/hv200km/h 时,过超高困难条件下不大于时,过超高困难条件下不大于 90mm。3当当 200km/hv250km/h 时,过超高困难条件下不大于时,过超高困难条件下不大于 80mm。4线路起终点车站或以进出站旅客列车为主的车站两端曲线,超高设置应线路起终点车站或以进出站旅客列车为主的车站两端曲线,超高设置应满足本条第二款要求。满足本条第二款要求。5在使用困难条件时,原则上应先用足进出站列车的过超高困难条件,再在使用困难条件时,原则上应先用足进出站列车的过超高困难条件,再使用通过列车的欠超高困难条件。若仍不满足要求,

35、应适当降低线路允许速度,使用通过列车的欠超高困难条件。若仍不满足要求,应适当降低线路允许速度,直至超高设置符合规定。直至超高设置符合规定。未被平衡欠超高和未被平衡过超高分别按下列公式检算:未被平衡欠超高和未被平衡过超高分别按下列公式检算:hrvhc2max8 .11rvhhhg28 .11式中式中 h实设超高(实设超高(mm) ;hc未被平衡欠超高(未被平衡欠超高(mm) ;hg未被平衡过超高(未被平衡过超高(mm) ;vmax线路允许(预留)速度(线路允许(预留)速度(km/h) ;vh只运行客车的线路为低速客车行车速度(只运行客车的线路为低速客车行车速度(km/h) 。第第 3.1.2 条

36、条 曲线超高顺坡率一般条件下不应大于曲线超高顺坡率一般条件下不应大于 1/(10vmax),困难,困难条件下不得大于条件下不得大于 1/(9 vmax)。第第 3.1.3 条条 正线不应设置复曲线。正线不应设置复曲线。第第 3.1.4 条条 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不应小于表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不应小于表 3.1.4 的规定,曲线的规定,曲线地段可不加宽。正线与既有铁路或客货共线铁路并行地段线间距不应小于地段可不加宽。正线与既有铁路或客货共线铁路并行地段线间距不应小于5.3m。 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 表表 3.1.4设计行车速度设计行车速度(km/h)300250200最小线间

37、距(最小线间距(m)4.84.64.4第第 3.1.5 条条 直线与圆曲线间应采用缓和曲线连接。缓和曲线采用直线与圆曲线间应采用缓和曲线连接。缓和曲线采用三次抛物线线形。三次抛物线线形。第第 3.1.6 条条 相邻两曲线间夹直线和两缓和曲线间圆曲线最小长度一般条件相邻两曲线间夹直线和两缓和曲线间圆曲线最小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下不应小于 0.8 vmax,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 0.6 vmax。第第 3.1.7 条条 正线曲线与道岔间夹直线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正线曲线与道岔间夹直线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 0.6 vmax,困,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难条件下不应小于 0.5 vm

38、ax。第第 3.1.8 条条 正线道岔对向设置,有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道岔间直线段正线道岔对向设置,有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道岔间直线段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 50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 33m;无列车同时通过两;无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或道岔顺向布置时,道岔间直线段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侧线或道岔顺向布置时,道岔间直线段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 25m。第第 3.1.9 条条 欠超高和超高顺坡率不得同时采用困难条件下的限值。欠超高欠超高和超高顺坡率不得同时采用困难条件下的限值。欠超高或超高顺坡率需采用困难条件时,应优先采用欠超高困难条件。或超高顺坡率需采

39、用困难条件时,应优先采用欠超高困难条件。第第 3.1.10 条条 曲线直缓(缓直)点、缓圆(圆缓)点处应设标识,现场曲线直缓(缓直)点、缓圆(圆缓)点处应设标识,现场曲线始终点、缓和曲线长度、曲线全长、曲线半径均应与设计文件保持一致。曲线始终点、缓和曲线长度、曲线全长、曲线半径均应与设计文件保持一致。第二节第二节线路纵断面线路纵断面第第 3.2.1 条条 设计行车速度设计行车速度 200250km/h(不含)区间正线最大坡(不含)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应大于度不应大于 20。设计行车速度设计行车速度 250300km/h 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20,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困难

40、条件下不应大于 30。第第 3.2.2 条条 正线最小坡段长度应符合表正线最小坡段长度应符合表 3.2.2 的规定。一般条件的的规定。一般条件的最小坡段长度不宜连续采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坡段长度不得连续采用。最小坡段长度不宜连续采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坡段长度不得连续采用。 最小坡段长度最小坡段长度 表表 3.2.2 设计行车速度(设计行车速度(km/h)300250200一般条件(一般条件(m)12001200800困难条件(困难条件(m)900900600第第 3.2.3 条条 坡段间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坡段间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正线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或等于正线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或等于

41、1时,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时,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最小竖曲线半径按表最小竖曲线半径按表 3.2.31 选用,最大竖曲线半径不应大于选用,最大竖曲线半径不应大于 30000m,最小竖,最小竖曲线长度不得小于曲线长度不得小于 25m。 最小竖曲线半径最小竖曲线半径 表表 3.2.31设计行车速度(设计行车速度(km/h)300250200最小竖曲线半径(最小竖曲线半径(m)250002000015000二、竖曲线(或变坡点)与缓和曲线、道岔及调节器均不得重叠设置。竖曲线(或变坡点)与缓和曲线、道岔及调节器均不得重叠设置。三、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不宜重叠设置,困难条件下应符合表竖曲线与平面

42、圆曲线不宜重叠设置,困难条件下应符合表 3.2.32 的的规定。规定。 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重叠设置的曲线半径最小值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重叠设置的曲线半径最小值 表表 3.2.32设计行车速度(设计行车速度(km/h)300250200平面最小圆曲线半径(平面最小圆曲线半径(m)50003500最小竖曲线半径(最小竖曲线半径(m)2500020000四、正线两线并行时,两线轨面高程宜按等高(曲线地段为内轨面等高)正线两线并行时,两线轨面高程宜按等高(曲线地段为内轨面等高)设置。设置。第三节第三节道道 床床第第 3.3.1 条条 有砟道床应采用特级碎石道砟,其材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有砟道床应采用特

43、级碎石道砟,其材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应经水洗。并应经水洗。第第 3.3.2 条条 正线有砟道床尺寸应符合表正线有砟道床尺寸应符合表 3.3.2 的要求。的要求。道床断面尺寸道床断面尺寸 表表 3.3.2道床顶面位置(道床顶面位置(mm)速度等级速度等级(km/h)砟肩宽度砟肩宽度(m)厚度厚度(mm)边坡边坡砟肩砟肩堆高堆高(mm)轨枕轨枕中部中部轨底处轨底处道岔区道岔区200250(不含)不含)150轨枕承轨面轨枕承轨面以下以下 3040岔枕顶面以岔枕顶面以下下 3040250300不小于不小于 0.53501:1.75100与轨枕与轨枕顶面顶面平齐平齐轨枕承轨面轨枕承轨面以下以下 40

44、50岔枕顶面以岔枕顶面以下下 4050第第 3.3.3 条条 碎石道砟粒径级配应符合表碎石道砟粒径级配应符合表 3.3.3 的要求。的要求。 道砟粒径级配要求道砟粒径级配要求 表表 3.3.3粒径粒径筛分机底筛孔边长筛分机底筛孔边长(mm) 31.550方孔筛孔边长方孔筛孔边长(mm)22.431.5405063级配级配过筛质量百分率过筛质量百分率(%)0312530657099100方孔筛方孔筛*孔边长(孔边长(mm)31.550颗粒分布颗粒分布颗粒质量百分率(颗粒质量百分率(%)50注:注:*指金属丝编织的标准方孔筛。指金属丝编织的标准方孔筛。第第 3.3.4 条条 道床应保持饱满、密实,

45、道床阻力等状态参数应符合表道床应保持饱满、密实,道床阻力等状态参数应符合表 3.3.4的要求。的要求。道床主要状态参数指标道床主要状态参数指标 表表 3.3.4速度(速度(km/h)纵向阻力纵向阻力(kn/枕)枕)横向阻力横向阻力(kn/枕)枕)支承刚度支承刚度(kn/mm)道床密实度道床密实度(g/cm3)20025012101101.75250(不含)(不含)30014121201.75第第 3.3.5 条条 应根据道床脏污程度有计划地进行清筛,保持道床弹性和排水应根据道床脏污程度有计划地进行清筛,保持道床弹性和排水良好,防止轨枕空吊和道床翻浆。良好,防止轨枕空吊和道床翻浆。第第 3.3.

46、6 条条 应采取措施防止道砟飞溅。应采取措施防止道砟飞溅。第四节第四节轨轨 枕枕第第 3.4.1 条条 应根据设计采用相应应根据设计采用相应 型混凝土枕,轨枕配置标准为每千米型混凝土枕,轨枕配置标准为每千米1667 根,均匀布置。根,均匀布置。第第 3.4.2 条条 应及时更换失效、修理伤损的混凝土枕。混凝土枕失效及严重应及时更换失效、修理伤损的混凝土枕。混凝土枕失效及严重伤损判定标准见表伤损判定标准见表 3.4.2。 混凝土枕失效及严重伤损判定标准混凝土枕失效及严重伤损判定标准 表表 3.4.2伤损等级伤损等级伤损判定伤损判定失失 效效(1)明显折断)明显折断(2)轨枕纵向通裂:挡肩顶角处裂

47、缝宽大于)轨枕纵向通裂:挡肩顶角处裂缝宽大于 1.5mm;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缝宽大于通(缝宽大于 0.5mm)(3)轨枕横裂或斜裂接近环状裂缝(残余裂缝宽度超过)轨枕横裂或斜裂接近环状裂缝(残余裂缝宽度超过 0.5 mm 或长度超过或长度超过2/3 枕高)枕高)(4)挡肩缺损,接近失去支承能力(缺损长度超过挡肩长度的)挡肩缺损,接近失去支承能力(缺损长度超过挡肩长度的 1/2)(5)严重掉块)严重掉块(6)预埋铁座损坏)预埋铁座损坏(7)预埋件周围的混凝土裂纹宽度大于)预埋件周围的混凝土裂纹宽度大于 1.5mm严重伤损严重伤损(1)轨枕横裂或斜裂的裂缝长度为枕高)轨枕横

48、裂或斜裂的裂缝长度为枕高 1/22/3(2)轨枕纵裂:两螺栓孔间纵裂;挡肩顶角处裂缝宽不大于)轨枕纵裂:两螺栓孔间纵裂;挡肩顶角处裂缝宽不大于 1.5 mm;纵向;纵向水平裂缝基本贯通(裂缝宽不大于水平裂缝基本贯通(裂缝宽不大于 0.5 mm)(3)挡肩缺损长度为总长度的)挡肩缺损长度为总长度的 1/31/2(4)严重网状龟裂和掉块)严重网状龟裂和掉块(5)承轨槽压溃,深度超过)承轨槽压溃,深度超过 2 mm(6)钢筋(或钢丝)外露(长度超过)钢筋(或钢丝)外露(长度超过 100 mm)第五节第五节钢钢 轨轨第第 3.5.1 条条 正线应采用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正线应采用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 60

49、kg/m、100m 定尺、强度等定尺、强度等级为级为 880mpa 热轧钢轨,兼顾货运的应采用强度等级为热轧钢轨,兼顾货运的应采用强度等级为 980mpa 热轧钢轨。热轧钢轨。第第 3.5.2 条条 钢轨应符合钢轨应符合高速铁路用钢轨高速铁路用钢轨 (tb/t3276)规定。钢轨几何尺)规定。钢轨几何尺寸、平直度和扭曲、表面质量缺陷深度允许偏差分别见表寸、平直度和扭曲、表面质量缺陷深度允许偏差分别见表 3.5.21、表、表 3.5.22和表和表 3.5.23。钢轨几何尺寸允许偏差(钢轨几何尺寸允许偏差(mm) 表表 3.5.21项项 目目允允 许许 偏偏 差差钢轨高度钢轨高度 0.6轨头宽度轨

50、头宽度 0.5轨冠饱满度轨冠饱满度+0.6,0.3轨底宽度轨底宽度 1.0轨腰厚度轨腰厚度+1.0,0.5轨底边缘厚度轨底边缘厚度+0.75,0.5接头夹板安装面斜度接头夹板安装面斜度 0.50接头夹板安装面高度接头夹板安装面高度+0.6,0.5轨底凹陷轨底凹陷0.3端面斜度(垂直、水平方向)端面斜度(垂直、水平方向)0.6断面不对称断面不对称1.2长度(环境温度长度(环境温度 20c 时)时)100m 30螺栓孔直径螺栓孔直径0.7螺栓孔位置螺栓孔位置0.7钢轨平直度和扭曲允许偏差钢轨平直度和扭曲允许偏差 表表 3.5.22部部 位位项项 目目允允 许许 偏偏 差差垂直(向上)垂直(向上)0

51、1m:0.3 mm /1m02m:0.4 mm /2m垂直(向下)垂直(向下)0.2 mm /2m轨端轨端 02m 部位部位水平(左右)水平(左右)01m:0.4 mm /1m02m:0.6 mm /2m垂垂 直直0.3 mm /2m距轨端距轨端 13m 部位部位水水 平平0.6 mm /2m垂垂 直直0.3 mm /3m 和和 0.2 mm /1m轨轨 身身水水 平平0.5 mm /2m上弯曲和下弯曲上弯曲和下弯曲10 mm侧弯曲侧弯曲弯曲半径弯曲半径 r1500m钢轨全长钢轨全长扭扭 曲曲轨端轨端 1m 内内0.45 mm钢轨表面缺陷深度允许偏差钢轨表面缺陷深度允许偏差 表表 3.5.23

52、表面缺陷类别表面缺陷类别允允 许许 偏偏 差差热轧状态下刮伤、轧痕、纵向线纹、折叠、氧化热轧状态下刮伤、轧痕、纵向线纹、折叠、氧化皮压入轧痕深度皮压入轧痕深度轨头踏面轨头踏面0.35mm,其他部位,其他部位0.50mm冷态下形成的纵、横向划痕、碰伤深度冷态下形成的纵、横向划痕、碰伤深度轨头踏面和轨底下表面轨头踏面和轨底下表面0.30mm,其他部,其他部位位0.50mm表面缺陷修磨(最大允许修磨深度和修磨处数)表面缺陷修磨(最大允许修磨深度和修磨处数)踏面踏面 0.35mm,其他部位,其他部位 0.5mm;每;每 10m可修磨一处可修磨一处第第 3.5.3 条条 道岔、调节器和胶接绝缘接头用轨技

53、术标准。道岔、调节器和胶接绝缘接头用轨技术标准。一、 道岔、调节器和胶接绝缘接头用道岔、调节器和胶接绝缘接头用 60kg/m 钢轨应符合钢轨应符合高速铁路用钢高速铁路用钢轨轨 (tb/t3276)规定。)规定。二、 60d40、60at 钢轨应符合钢轨应符合客运专线客运专线 60at 钢轨暂行技术条件钢轨暂行技术条件规规定。定。三、 轧制特种断面翼轨应符合轧制特种断面翼轨应符合轧制特种断面翼轨暂行技术条件轧制特种断面翼轨暂行技术条件规定。规定。四、 道岔护轨应符合道岔护轨应符合33kg/m 护轨用槽型钢护轨用槽型钢 (tb/t 3110)规定。)规定。五、 道岔、调节器用钢轨应采用与区间钢轨同

54、材质的热轧钢轨或符合相应道岔、调节器用钢轨应采用与区间钢轨同材质的热轧钢轨或符合相应技术条件要求的热处理钢轨。技术条件要求的热处理钢轨。六、 胶接绝缘接头用钢轨的轨型、钢种应与相邻钢轨相同。胶接绝缘接头用钢轨的轨型、钢种应与相邻钢轨相同。第第 3.5.4 条条 钢轨(含道岔、调节器和胶接绝缘接头用轨)伤损形式、分类与钢轨(含道岔、调节器和胶接绝缘接头用轨)伤损形式、分类与评判标准。评判标准。一、 钢轨伤损形式主要有轨头磨耗、轨头剥离裂纹及掉块、轨顶面擦伤、钢轨伤损形式主要有轨头磨耗、轨头剥离裂纹及掉块、轨顶面擦伤、波形磨耗、表面裂纹、内部裂纹和锈蚀等。波形磨耗、表面裂纹、内部裂纹和锈蚀等。二、

55、 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1.钢轨轻伤和重伤评判标准见表钢轨轻伤和重伤评判标准见表 3.5.41、表、表 3.5.42 和表和表 3.5.43。钢轨轻伤和重伤评判标准钢轨轻伤和重伤评判标准 表表 3.5.41伤伤 损损 程程 度度伤伤 损损 项项 目目轻轻 伤伤重重 伤伤备备 注注钢轨头部磨耗钢轨头部磨耗磨耗量超过表磨耗量超过表 3.5.42 所列限所列限度之一者度之一者磨耗量超过表磨耗量超过表 3.5.43 所列限度所列限度之一者之一者200250km/h:深度大于:深度大于0.5mm200250km/h:深度大于:深度大于 1mm轨顶

56、面擦伤轨顶面擦伤250(不含)(不含)300km/h:深度:深度大于大于 0.35mm250(不含)(不含)300km/h:深度大:深度大于于 0.5mm剥离掉块剥离掉块有有波形磨耗波形磨耗谷深谷深 0.2mm焊接接头低塌焊接接头低塌0.2mm 低塌低塌 1mm0.8mm轨顶面擦伤轨顶面擦伤深度大于深度大于 0.5mm深度大于深度大于 0.35mm直尺、深度直尺、深度尺测量尺测量硬硬 弯弯0.3mm0.2mm焊缝(接头)轨顶面低塌或焊缝(接头)轨顶面低塌或马鞍形磨耗马鞍形磨耗0.3mm0.2mm1m 直尺测直尺测量矢度量矢度波形磨耗波形磨耗钢轨表面有周期性波磨钢轨表面有周期性波磨且平均谷深超过

57、且平均谷深超过0.04mm(车载检测车载检测)或最或最大谷深达到大谷深达到0.08mm(手工检测)(手工检测) ,波长不大于波长不大于 300mm钢轨表面有周期性波磨钢轨表面有周期性波磨且平均谷深超过且平均谷深超过0.04mm(车载检测车载检测)或最或最大谷深达到大谷深达到0.08mm(手工检测)(手工检测) ,波长不大于波长不大于 300mm测试精度测试精度0.01mm 及及以上,且测以上,且测试长度不小试长度不小于采样窗长于采样窗长度度表面局部微细疲劳裂纹(鱼表面局部微细疲劳裂纹(鱼鳞纹)鳞纹)肉眼可见肉眼可见肉眼可见肉眼可见目目 视视尖轨扭转、硬弯、尖轨磨耗、尖轨扭转、硬弯、尖轨磨耗、心

58、轨磨耗造成光带异常并影响心轨磨耗造成光带异常并影响行车稳定性时行车稳定性时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偏差超过值偏差超过 1mm 且车且车体横向、垂向加速度三体横向、垂向加速度三级偏差级偏差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尖轨相对于基本轨降低值偏差超过值偏差超过 1mm 且车且车体横向、垂向加速度三体横向、垂向加速度三级偏差级偏差人工及综合人工及综合检测列车检测列车二、 钢轨重伤处理钢轨重伤处理发现钢轨重伤时,应立即进行处理。发现钢轨重伤时,应立即进行处理。1 对钢轨核伤和焊缝重伤可加固处理,并在适宜温度及时进行永久处理;对钢轨核伤和焊缝重伤可加固处理,并在适宜温度及时进行永久处理;在实施永

59、久处理前应加强检查,发现伤损发展时,应按照钢轨折断及时进行紧在实施永久处理前应加强检查,发现伤损发展时,应按照钢轨折断及时进行紧急处理、临时处理或永久处理。急处理、临时处理或永久处理。2 对裂纹和可能引起轨头揭盖的重伤,应按照钢轨折断进行紧急处理、临对裂纹和可能引起轨头揭盖的重伤,应按照钢轨折断进行紧急处理、临时处理或永久处理。时处理或永久处理。3 对其他重伤可采取修理或焊复方法处理,处理前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对其他重伤可采取修理或焊复方法处理,处理前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限速措施。取限速措施。三、 钢轨折断处理钢轨折断处理发现钢轨折断时应立即封锁线路,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处理、临时处发现钢

60、轨折断时应立即封锁线路,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处理、临时处理或永久处理。理或永久处理。1.紧急处理紧急处理当断缝不大于当断缝不大于 30mm 时,可在断缝处上夹板或臌包夹板,用急救器加固,时,可在断缝处上夹板或臌包夹板,用急救器加固,拧紧断缝前后各拧紧断缝前后各 50m 范围内的扣件,并派专人看守,按不超过范围内的扣件,并派专人看守,按不超过 45km/h 速度放速度放行列车,且邻线限速不超过行列车,且邻线限速不超过 160km/h。紧急处理后,应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一般为紧急处理后,应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一般为 26 m),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距离和轨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