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热点题型13有机综合推断题突破策略_第1页
8热点题型13有机综合推断题突破策略_第2页
8热点题型13有机综合推断题突破策略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点题型13有机综合推断题突破策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热点精讲一、根据转化关系进行推断有机综合推断题常以框图或变相框图的形式呈现一系列物质的衍变关系,且有一部分产物或衍变条件常常是已知的,因而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悉烃及其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和转化条件。1.甲苯的一系列常见衍变关系CHOHOHOHIIh0n0o(?HCHOH3ch3浓 Hz SOOBr2 /FeBr3CH3” BrHOCIb CII2OII/ II2SO4COOII 链状聚酯OO环狀酯(©NaOH/AI【+2.二甲苯(如对二甲苯)的一系列常见衍变关系cii3ciici2NaOII/zKCHCbCHO高温、髙

2、压CIK)COOII(2020济宁一模)合成抗癌新药盐酸埃克替尼的关键中间体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已知:A分子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TsCl 为比 CSO2C1D(1) A的结构简式为。(2) E的分子式为 ; 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3) 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4) W是D的同分异构体。 W是三取代芳香族化合物,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又能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 W 最多可与4 mol NaOH反应,W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若W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4组峰,则W的结构简式为【解析】 根据A的分子式为C2H4O及已知信息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o/ ILCCH2, b

3、()与TsCI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C(),C 再与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 再与 HNO 3发生取代反应 (硝化反应 )生 成 F(),F 与氢气发 生还原反应生 成(1)通过以上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H(2) E的结构简式为,则其分子式为C13H16O6; G中的含氧官能团为醚键和羧基。(3) 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4) W是D的同分异构体。 W是三取代芳香族化合物,说明W含有苯环;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W含有酯基、醛基和酚羟基;1mol W 最多可与4 mol NaOH反应,则 W含有两个酚羟基、 一个HCOO ,如果两个

4、一OH 处于邻位,有2种同分异构体,如果两个 一OH处于间位,有3种同分异构体,如果两个 一OH处于对位,有1种同分异构体,所以W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6种;若W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4组峰,则W的结构简式为0孑、【答案】 C13H16O6醚键和羧基(3)取代反应(或硝化反应)二、依据反应试剂及条件、现象和性质进行推断1.以反应试剂及条件为突破口反应试剂及条件有机反应类型氯气、光照烷烃取代、苯的同系物侧链上的取代液溴、催化剂苯、苯的冋系物发生苯环上的取代浓溴水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加成、酚取代氢气、催化剂、加热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芳香烃、醛、酮的加成氧气、催化剂、加热某些醇氧化、醛氧化酸性KMnO4溶液

5、或酸性K262O7溶液烯、炔、苯的同系物、醛、醇等的氧化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加热0II醛、葡萄糖等的氧化(实质为 J H的氧化)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卤代烃、酯等的水解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卤代烃的消去浓硫酸、加热醇的消去、醇和酸的酯化、纤维素水解、成醚反应浓硝酸、浓硫酸、加热苯环上的取代稀硫酸、加热酯、低聚糖、多糖等的水解氢卤酸、加热醇的取代2以反应现象为突破口反应现象结论溴水褪色有机物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或醛基等酸性KMnO4溶液褪色有机物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醇羟基、酚羟基或有机物为苯的冋系物等遇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

6、淀0II有机物中含有H遇浓硝酸变黄有机物为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与钠反应产生气体(H2)有机物中可能含有羟基或羧基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产生气体 (CO2)有机物中含有羧基加入浓溴水产生白色沉淀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3以反应的定量关系为突破口物质化学反应定量天系烯烃与X2、HX、H2、H2O等加成c=c1 mol/、1 mol X2(HX、H2、H2O)炔烃与X2、HX、H2等加成1 mol C 三 C 2 mol X2(HX、H2)醇与Na反应1 mol OH 1 mol Na 0.5 mol H 2醛与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 悬浊液反应1 mol CHO 2 mol Ag(或 1 mol Cu2O)1

7、 mol HCHO 4 mol Ag(或 2 mol Cu 20)(1 mol HCHO 相当于含2 mol CHO)羧酸与 Na2CO3、NaHCO 3 反应1 mol COOH 0.5 mol Na 2CO30.5 mol CO 21 mol COOH 1 mol NaHCO 31 mol CO 2与醇发生酯化反应1 mol COOH 1 mol OH酚与 Na、NaOH、Na2CO3反应1 mol OH 1 mol Na 0.5 mol H 21 mol OH 1 mol NaOH1 mol OH 1 mol Na2CO3物质转化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系式中M代表第一种有机物的相对

8、分子质量):(DRCH2OH RCHO RCOOHMM2M+14CH3COOH®rch7oh:ch3cooch.r_ 浓 H2SO4,A一MM+42CHgCHMH RCOOII RCOOCH9CII3浓 H,SO4,A3M-K28有一种新型有机物 M ,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已知:化合物 A能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两组吸收峰, 且峰面积之比为1 : 2。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化合物 G 的所有氢原子化学环境相同。 F 是一种可用于制备隐形眼 镜的高聚物。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化合物 M 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2) 化合物 C 的结构简式是 ,A - C

9、的反应类型是。(3) 写出B- G的化学方程式:(4) 写出 E-F 的化学方程式:(5)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D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a. 属于酯类b. 能发生银镜反应C1IcihEcuci1irib-COHtao)( j ( ii on1IIHC-o C IT CII CH:,、hcc>cibnr mCll3uHC-0*1-c cn.、iicA三、以题给“已知”中的信息反应为突破口进行推断以“已知”中的信息反应为突破口进行推断其实是一个拓宽视野和“模仿”的过程,解题时首先应确定合成路线中哪一步反应是以信息反应为模型的,可通过对比特殊的反应条件进行确定,

10、也可对比信息反应及合成路线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殊官能团进行确定;然后分析信息反应中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以及由此引起的官能团转化, 将其迁移应用到合成路线中,即可推出物质的结构。信息反应基本原理反应示例烯烃a -H的 取代与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 原子(a -H比较活泼,疋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烯烃氧化规 律高锰酸钾氧化:烯烃在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中,不仅双键被氧化,双键碳原子形 成的C H键也能被氧化,得到碳链断 裂的产物臭氧氧化:烯烃中碳碳双键在臭氧作用 下断裂成两个碳氧双键,同时生成H2O2。为防止H2O2氧化水解产物,故 水解时常加入锌粉做还原剂i:XoCH,CH.CH- 十(J

11、 =CH.内酵甲解CH CH =LHCH :H THO + 01 ZZVILO1匚=:也=0 +O =CH,CHh'內雨甲fif烯烃的加成 反应马氏规则: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加成 时,氢原子加到烯烃含氢原子较多的双 键碳原子上,卤素原子加到含氢原子较 少的双键碳原子上CH CH=CH + HBiCH 3 2 1 ' Hr花漠丙焼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不对称烯烃和卤化 氢的加成不遵循马氏规则+HHr 亠宀= CH CHCH.I | HBr皿丙烷羰基合成反 应烯烃与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加热、高压和 催化剂作用下,在烯烃双键上同时加上 氢原子和甲酰基,生成比原来烯烃多一 个碳原子的醛催化剂RC

12、H=CH 2+ CO+ H2加高压 RCH2CH2CHO或 RCH(CHO)CH 3(产物可能为其中一种,也可能两种都有)共轭二烯烃 的加成规律卤素加成:以1, 3丁二烯与溴单质 反应为例,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 1, 3- 丁二烯分子的 C-1、C-2原子上,属于 1,2-加成;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1,3- 丁二烯分子两端的 C-1、C-4原子上,这时双键移向中间,属于1,4-加成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由共轭二烯烃与 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化合物通过 1,4-加成生成环状化合物的反应炔烃水化反 应水先与碳碳三键加成,生成很不稳定的 加成物烯醇,烯醇很快发生重排,形成稳定的羰基化合物。炔烃和水的加成产

13、物大多为酮苯环的取代 反应(定位 基效应)苯环的烷基化反应令邻、对位定位基: 一NR2,NHR , NH2, OH , NHCOR , OR, OCOR , R, X(X 为 F、 Cl、Br、I)等,该类定位基可使苯环上第二个取代基进入它的邻位或对位 间位定位基: 一N + R3、 NO2、 CF3、 COR、一COOH、一 CN、一 SO3H、CHO 等,该类定位基可使苯环上第二个取代基进入它的间位芳香烃在无水氯化铝催化作用下, 上的氢原子被烷基所取代苯环硝基苯的还硝基苯在不同的还原剂及不同的介质原反应中可以被还原成苯胺等不同产物EH.CH.(:也冠Ti.w込AICl+ KCl0,N+RX

14、 + %瓦朕乙陞谄tX(辂氏试剂+ H,)Il 丁(J*H i X.I IE L *( H I'Hl tff尢水M Q E格氏试剂的 制备及用途有机卤代物和金属镁在无水乙醚(或其 他惰性溶剂)中作用可得格氏试剂。利 用格氏试剂可制备烃、醇、羧酸等H时+叫+ HCHTM+RamCH(0 II羟醛缩合反应CH CHO + CH l:HU (;H CHCH CHO fill酚羟基的保 护与脱保护具有a -H的醛或酮,在稀碱或稀酸的 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 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a- H 加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 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B羟基醛(

15、或一分子B羟基酮)一般是与碘甲烷在 NaOH作用下,生 成相应的甲基酚醚;如果要返回到原来 的酚羟基,可用 H2SO4溶液加热处理醛基的保护与脱保护醛、酮与HCN的加成反应 Z0H HVHO 民严在干燥的氯化氢或浓硫酸作用下,一分子的醛可以和一分子的醇发生半缩醛反应,然后再和一分子的醇进行反应,形成稳定的缩醛。缩醛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是在稀酸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醛醛及脂肪酮能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 成a羟基氰(或a氰醇),水解可生成羧 酸醛的歧化反应_羧酸的还原反应分子中没有a -H的醛在浓碱作用下会发生歧化反应羧酸能被氢化铝锂还原成伯醇(H)H|(H)H(:(MJH2HCHO + Na

16、OH(浓)> HCOONa + CH3OH0册小加尙 0忙+cr闵例LiAIH 4RCOOH RCH2OHyCH2COOH yCH3+ CO2T脱羧反应脱羧反应是羧酸失去羧基放出二氧化碳的反应R为以可1C羧酸a -H的取代酯的醇解反应羧酸分子中a -H在少量催化剂作用下被取代酯的醇解反应也称酯交换反应,得到一个新酯和一个新醇RCH 2COOH + Br2、一CN、一 NO2 等PBr3RCHBrCOOHHRCOOR1 + R20H=+=RCOOR2+ RiOH到卫(2020西安质检)双安妥明可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该物质合成线路如图所示:H Hr/5.1严BrBn -P I苯酚钠已知:

17、I. RCIhCOOII> RCIICOOH R1THBr/a< 化物II. RCH CH2RCH2CH2Bro川.C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 H2密度的28倍,且支链有一个甲基,I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 mol I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K的结构具有对称性。回答下列问题:(1) A的结构简式为 ,J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2) C的名称为。(3) 反应Dt E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 H + K t双安妥明”的化学方程式为O(5)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酯的有机物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6 : 1 : 1的结构简式为 。【解析】根据C的密度是同温

18、同压下H2密度的28倍可知,烃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 ,从而可以确定其分子式为C4H8 ,其支链上有一个甲基,则C是CH3CHCH2BrI d为-;I的分子式为 C3H4O,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 mol I能与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I是CH2=CHCHO ;结合图示转化关系及 K的结构具有对称性,可以推断J为HOCH2CH2CHO,K 为 HOCH 2CH2CH2OH ;根据双安妥明和 K 的结构简式,可以推断 H 为/ccwu、I,则G与F(CH 3)2CH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酯的有机物有4种,它们分别是11C0CX.4ICJJIHCOOCH2CH2CH3、I。 、CH3CO

19、OCH2CH3、CH3CH2COOCH3。其中核磁共振氢fIC( JOCITCH.I 谱有3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6: 1 : 1的结构简式为I 1(2) 2-甲基丙烯水(3) (CH 3)2CHCH 2Br + NaOH (CH3)2CHCH 2OH + NaBr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CH3IC CCKIH ICIlj+ HOCH 2CH2CH2OH111浓硫酸 c> c cnocii.1' ' ()2CH2 + 2H2O(5)4IICCHX.'HCH:CIIj热点精练1. (2017高考全国卷n, 36, 15分)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

20、 体,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1 iZtFIJ):.UtriH/hAiCJLCh已知以下信息: 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 : 1 : 1。 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 mol D可与1 mol NaOH或2 mol Na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 A的结构简式为 。(2) B的化学名称为。(3) 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4) 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 。(5) G的分子式为。(6) 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的L可与2 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 : 2

21、: 2 : 1的结构简式为、。解析:结合C的结构简式,A、B的分子式及已知信息可确定B的结构简式为4)fi和OJK)AOIKIII >(6)6firLHL)H(CH3)2CHOH , A的结构简式为。结合 G的结构简式可逆推出F的结构简式为定由E生成F的反应为取代反应。(5)根据G的结构简式可确定其分子式为C18H31NO4。根据L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知,L中含酚羟基,再结合D的分子式和1 mol L能与2 mol Na2CO3反应可知,L中含2个酚羟基和1个一CH3,2个酚羟基位于苯环邻位、间位和对位时,一CH3所处的位置分别有 2种、3种和1种,即L共有6种可能的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 为3: 2 : 2 : 1的结构简式为I; '.CUhlhrft,<<1 Nfi it,则E为,再结合C的结构简式及已知信息可确定D的结构简式为。(4)根据E、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