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0001_第1页
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0001_第2页
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0001_第3页
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0001_第4页
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00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 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做好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与管理工 作,特制定本规范。各级综合医疗机构应当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包括功能相对独立的呼吸道发热门 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艾滋病门诊等。. I.一、设置原则及基本要求| I r i it" X J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具业务用房应根据功能需要 合理安排布局。2、感染性疾病科内部应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 路线流程,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污染和感染。3、感染性疾病科的各类功能用房应具备良好的灵

2、活性和可扩展性,做到可分可 合,能适应公共卫生医疗救治需要。4、应根据感染性疾病科业务工作要求配备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医、护、技工作 ) i|Q - - 人员。5、依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制定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 职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二、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功能设置要求一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附图一)1、必须设立感染性疾病诊室和候诊室,与普通诊室相隔离,通风良好,有明显 标识,有独立卫生间和医务人员更衣、洗手间。2、感染性疾病诊室内部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3、感染性疾病诊室应安装紫外线灯和洗手装置。4、感染性疾病诊室的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消毒,符合医

3、疗废物管理条 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医院 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二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附图二)1、选址为控制交叉感染,感染性疾病科与其它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必要间距,确保通 风。建议间距2025m感染性疾病科必须与普通门(急)相隔离,避免发热病人与其他病人相交叉;J I / J |'、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普通门(急)诊显着位置也要设有引导标识,指引发热病IX ' XI - -1人抵达发热门(急)诊就诊。2、布局呼吸道发热门(急)诊与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应完全分隔,呼吸道发热门诊 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应分设呼吸

4、道发热病人、肠道病人、肝炎病人的专用出入口和 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应设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的出入口。各出入口应设有醒目标志。,、_ " T,感染性疾病科内应设有污染、半污染和清洁区,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 并有醒目标志。感染性疾病科应设置医务人员更衣室,在半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设置符合要 求的第二次更衣区。3、通风、排风感染性疾病科业务用房应保持所有外窗可开启,室内空气保持流通。感染性疾病科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禁止使用下列空调系统:循环回风的 空气空调系统;不设新风,不能开窗通风换气的水-空气空调系统;既不能开窗、 又无新风、排风系统的空调系统;绝热加湿装置空调系统。欢迎阅读设中央空

5、调系统的,各区应独立设置;呼吸道发热门诊设全新风空调系统,肠 道、肝炎门诊设中央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和换气次数不得低于设计规范要求;不设 空调系统的,应确保自然通风。4、消毒感染性疾病科的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消毒,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医院消毒技 术规范等卫生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感染性疾病科内应设置专用的消毒室。 | / / J i* X -各业务用房必须安装紫外线灯或其他备用卫生部批件的空气消毒器械,配备hr-, i - h X ' XI - -1非手触式洗手装置、消毒箱、纱窗纱门、防虫防鼠等消毒隔离和卫生设施。5、呼吸道发热

6、门诊的具体要求呼吸道发热门诊内至少设置一间诊室。呼吸道发热门诊内必须设独立厕所。呼吸道发热门诊内应具有挂号、候诊室、治疗室、留观室、检验室、放射检 查室和收费、取药等功能。, .-1 - ._" |;呼吸道发热门诊内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应安装足 够的机械通风设施,进行强制排风。有条件的医院应采取措施形成从清洁区到污染 区的室内空气压力梯度。使用中央空调的应调整气流方向,使气流从清洁区到半污染区、再到污染区, 污染区域内应保持负压。每周对空调系统清洗消毒1-2次,对空调冷却水集中收集,消毒后排放。6、肠道、肝炎门诊的具体要求肠道门诊内污染区主要包括肠道病人诊疗室、

7、病人专用厕所、观察室;半污 染区包括挂号收费、发药室、治疗准备室;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更衣室、库房等。欢迎阅读肝炎门诊内污染区主要包括病人诊疗室、抽血室;半污染区包括挂号收费、发 药室、治疗准备室;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更衣室、库房等。肠道门诊厕所应设病人专用蹲式坐便器。肠道门诊诊疗室、观察室、肝炎门诊的诊疗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挂号收费、 发药室应分设窗口,确保肠道病人与肝炎病人就诊路线不交叉。肠道门诊观察室应设置1张及以上观察床位,并配备必要的急救药械。7、艾滋病门诊的具体要求参照肠道、肝炎门诊。但要满足艾滋病诊疗过程中的 人文关怀、保护隐私以及健康宣教等要求。8、必备的医疗设备-I ' X

8、i - -1检验设备:血、尿、便检测仪。 I 11放射设备:X线检查设备。基本急救设备:氧气瓶、简易人工呼吸器、急救药箱等。三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附图三)除按二级综合医院设置外,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设置处置室和抢救室 等。1、处置室:划分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2、抢救室:仪器及物品摆放固定,标志醒目。设有抢救床、抢救车、氧气瓶、 氧气袋、血压计、除颤器、心电监护仪、专用呼吸机、吸引器、插管物品等,备有 常用抢救药品及一次性消耗品如吸痰管、吸氧管、导尿管、采血针、试管、一次性 手套等。处置室、抢救室应安装紫外线灯或其他具备卫生部批件的空气消毒器械。三、人员配置要求1

9、、基本要求:各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当配备有一定临床经验,经过传染病防治相关法 律、法规、部门规章、工作制度及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治疗、职业欢迎阅读暴露防护和处理以及消毒隔离等内容培训,技术好、责任心强的高年资内科医师,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2、一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诊室应配备一名医师和一名护士,并有专人负责清 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3、二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配备一名中级职称以上、有传染病临床工作经 验的医师担任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各诊室应配备能满足工作要求的医护人员, 并有专人负责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4、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职称以

10、上、有传染病临床工1 I / / J ? X作经验的医师担任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各诊室应配备能满足工作要求的医护 hr-, X I , -1人员,并有专人负责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四、医院感染管理(一)各级医疗机构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试行)的要求,成立医院感染 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三级医疗机构必须设置医院感染管理 职能部门,配备35名专职人员(医师或公共专业医师和护士);二级以下(含二 级)医疗机构应指定12名专人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二)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 的技术指南的要求,做好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与病区的消毒隔离工作,医

11、院感染管 理科负责消毒隔离工作的指导,并做好空气、医疗用品、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与 使用中消毒剂的微生物学监测,二、三级医疗机构每三个月一次,一级医疗机构每 半年一次,并做好记录。(三)医务人员防护采取标准预防的原则,并根据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 和空气隔离。医院应当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 施应当适宜。1、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包括:欢迎阅读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 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

12、采取防护措施。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 传给病人。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I / / J I* -、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hr-, I - h X ' X匚i -1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 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

13、防止被刺伤;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4. X >>,- I I |3、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医用级标准。防护服:应当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3可为联体式或者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当为弹性收口,具有良 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剌激性。防护口罩:应当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 口罩可分为长方型和密合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剌激,气流阻力 在空气流量为85L/min的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 35mm0,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 应当不小于9

14、5%也可以选用符合N95或者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使用弹性佩戴法,视野宽阔、透亮度好,有较好的防溅性能。隔离衣:材料易于清洗和消毒,长袖、拉链或者钮扣位于背部 欢迎阅读手套:为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鞋套:为防水、防污染鞋套。4、医务人员的免疫预防:遵循自愿原则,开展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乙型肝炎、 流行性感冒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减少高危人群感染和感染后产生并发症的机会,降 低相关住院率和死亡率。(四)废物处理为防止医疗废物引起的疾病传播和流行,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X "i 'i ' |" ri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J

15、 / J i* X '、1、医院应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感染性疾病科医疗废物管理的工作制度hr-, X ' XI ' -1和流程。2、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并按照类别放置于防渗、防漏、防锐器的专用包装物 或密闭的容器内。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应有明显的中英文警示标识。医疗 废物收集点应设在病区的污染端,利于废物的收集。3、损伤性医疗废物应当直接放入耐穿刺、防渗漏的容器中,外运时必须严格密 封,并在其外部套装医疗废物专用的黄色塑料袋。其它医疗废物,包括患者的生活 , .-1 - ._" |;垃圾直接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分层封扎袋口。不得使用影响密封性能的器

16、具或方 法进行封口。4、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要求,所有废物盛装量不应超过容器或 包装袋的3/4。严禁使用有破损或已经污染的收集容器。5、医疗废物应每日由专人使用专用转运工具, 按照规定的时间、路线及时清运, 就近转送到医院医疗废物专门暂存场所,定期由辖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转运焚 烧。运送工具、暂存场所等需及时清沽,遇污染时及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2%的过氧乙酸消毒。6、病原体的培养物、菌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就地灭菌、消毒后再按医疗 废物处理 欢迎阅读7、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卫生员应相对固定,并经过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医院感 染控制、自身防护、意外事故处理等知识的培

17、训。卫生员工作时应严格按照病区防 护要求做好防护工作。8、对外运的医疗废物必须做好交接工作,并认真记录,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种 类、数量、交接时间、集中处置单位以及经办人签名。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两年。9、医院内产生的污水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消毒后再排入污水处理系O(五)抗菌药物应用1 | / / J i* 1、各级医疗机构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hr-, X /1 - -1指导原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的 要求,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2、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

18、耐药、 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 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 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 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 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 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五、疫情管理医院要指定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

19、告工作,严格按照中华 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做好疫情报告工作。(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禽流感病例的报告各级医疗机构根据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 (试行)对不明原因 肺炎病例进行监测,做好鉴别诊断工作。如发现监测病例符合疑似、临床诊断或实 验室确诊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应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型肺炎疫情监测报 告实施方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如发现监测病例符合疑似或实验室确诊的人禽流感 病例,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禽流感疫情应急预案(试行)的规定进行报告。(二)流感疫情的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发现流感暴发疫情,

20、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流感监测方案(试行) | / / J i* 规定的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三)集体性发热和/或腹泻事件的报告各级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医师在诊治中发现短期内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出现 聚集性发热和/或腹泻病人,应立即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四)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以及其他传染病的疫情报告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9六、监督管理 , .-1 - ._"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对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级卫生 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强监督和技术指导。(一)医疗机

21、构内部监督管理1、建立健全感染性疾病科的预防控制、医疗救治、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实验室安全等相关防治工作制度;2、做好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主要培训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 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传染性非 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以及其它防治规范性文件,感染性疾病防治基本知识、诊欢迎阅读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疫情报告的程序和基本要求,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隔离病区设 置及操作规范、隔离防护措施和规范,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实验室样品采集与保 管规范等;3、指定部门或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

22、禽流感病人、疑似病人、 预警病人的报告。病例排除、死亡、出院,预警病人转为疑似病人,疑似病人转为 临床诊断病人等,应立即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4、开展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型肺炎、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有关疑似病人的 接诊、诊断与治疗及疑难病人的专家组会诊、流行病学调查、样品采集、疫情报告、 | / J i* X ,> 个人防护和隔离消毒等内容的演练,使疾病预防控制和临床救治人员充分掌握防治 i -b X ' x i , -1工作技能、操作规范、个人防护等要求。(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要重点加强以下各方面的监督检查: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

23、疫情报告情况。2、各级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防治措施的准备和落实情况,包括值班制度、应 急措施、流行病学调查准备、预检分诊制度、发热门诊、肝炎门诊、肠道门诊、留 观室、急救系统、各项物资、药品和人员准备的情况。3、发生传染病疫情后采取控制措施的情况。 I I4、加强对医院消毒隔离措施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各类消毒产品、医疗防护用品 的质量抽检工作,并强化消毒产品的消毒效果监督抽检。(三)罚则1、各级医疗机构和个人违反规定,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卫生行政部门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 办法(试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 办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与相应处罚,直至吊销医疗机构和具体责任 人的执业资格。欢迎阅读2、卫生行政部门未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由上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