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中医_第1页
儒家文化与中医_第2页
儒家文化与中医_第3页
儒家文化与中医_第4页
儒家文化与中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何为何为 “儒医儒医”?“儒医儒医”始称于宋代。宋代儒士往往以不始称于宋代。宋代儒士往往以不知医为羞,不少士大夫亲自整理收集验方、家知医为羞,不少士大夫亲自整理收集验方、家藏方,如陆游的藏方,如陆游的集验方集验方、苏轼和沈括的、苏轼和沈括的苏沈良方苏沈良方等都属此类。等都属此类。 同时,客观上受宋代同时,客观上受宋代儒学儒学“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学风的影响,不少宋儒也将学风的影响,不少宋儒也将研讨医学作为格物致知的对象研讨医学作为格物致知的对象,如北宋末年寇宗如北宋末年寇宗奭,宦游期间颇能留心医药,因发现当时本草奭,宦游期间颇能留心医药,因发现当时本草著作不无脱误,于是深入实践,反复验证,搜著作

2、不无脱误,于是深入实践,反复验证,搜访十余年,撰成访十余年,撰成本草衍义本草衍义一书,对后世影一书,对后世影响很大。响很大。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医著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医著格致余论格致余论中论道:中论道:“古人以医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其也是其也是弃儒从医的代表人物之一。弃儒从医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后清代兵部尚书、湖广总督吴其浚宦游时其后清代兵部尚书、湖广总督吴其浚宦游时广收植物标本,绘制成图,编成广收植物标本,绘制成图,编成植物名实植物名实图考图考,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区域性植物志,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区域性植物志,对植物分类学及本草学均有较大参考价值。对植物分类学

3、及本草学均有较大参考价值。邹韬奋在邹韬奋在 无所不专的专家无所不专的专家一书中有一书中有云:云:“医生原是一种很专门的职业,但在医字医生原是一种很专门的职业,但在医字之上却加一个之上却加一个儒儒字,称为字,称为儒医儒医,儒者,儒者是读书人也。于是读书人不但可以是读书人也。于是读书人不但可以出将入相出将入相,又可以由旁路一钻而做,又可以由旁路一钻而做医医。”“”“上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 可以说,可以说,“儒儒医医”是对古代医生的最高评价。是对古代医生的最高评价。一、一、仁爱理念与中医学思想仁爱理念与中医学思想 儒家伦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儒家伦理的一个重要表现 就

4、是就是“以仁为己任以仁为己任”, 儒家的核心是儒家的核心是“仁仁”。什么是什么是“仁仁”?l 仁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伦理观念,因仁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伦理观念,因为儒家的发展而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为儒家的发展而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人格境界及哲学概念。道德标准、人格境界及哲学概念。l 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也就是人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

5、友爱。l 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生了重要影响。说文解字说文解字里里“仁仁”字的三种小篆写法,下字的三种小篆写法,下面是相应的楷书字体。面是相应的楷书字体。 “仁仁”是儒家最高的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道德标准。首先是爱自己的亲人,以孝悌为仁之本;继而以孝悌为仁之本;继而以忠恕之道将这种仁以忠恕之道将这种仁推及到社会上所有的人,推及到社会上所有的人,就是就是“爱人爱人”。 “仁术仁术” 精通医术是实现仁道精通医术是实现仁道之一端,中医学在之一端,中医学在中国古

6、代被称为中国古代被称为“仁术仁术”。 “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於情。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於情。” - - (喻昌(喻昌医门法律医门法律) “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医,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医,是有医不如无医也。学医不精,是有医不如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不若不学医也。” - -(吴瑭(吴瑭温病条辨序温病条辨序) 仁爱思想和入世治平的思想激励仁爱思想和入世治平的思想激励着人们去钻研医术。着人们去钻研医术。 “仁仁”学在中医的体现学在中医的体现l(1 1)重视生命,体察人情)重视生命,体察人情l“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l 素问素问宝命全形论

7、宝命全形论l“大约人情之类有三:一曰病人之情,二曰大约人情之类有三:一曰病人之情,二曰旁人之情,三曰医人之情。旁人之情,三曰医人之情。圣人以不失圣人以不失人情为戒,欲令学者思之慎之,勿为陋习所人情为戒,欲令学者思之慎之,勿为陋习所中耳。中耳。”l 李中梓李中梓不失人情论不失人情论l(2 2)恪守医责,端正品行)恪守医责,端正品行l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

8、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孙思邈孙思邈大医精诚大医精诚l(3 3)精勤医技,推仁于众)精勤医技,推仁于众“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

9、居其七。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博采众方,撰用素问素问、九九卷卷、八十一难八十一难、阴阳大阴阳大論論、胎胎臚臚药录药录,并平脉辨证,并平脉辨证,为为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张仲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伤寒杂病论序“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推之以济世,故称 仁术。仁术。” 李时珍李时珍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序序(4 4)重视道统,传承

10、尽职)重视道统,传承尽职l“非其人勿教,非其真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勿授。” 素问素问金匮真言论金匮真言论l 李杲(东垣)授医于罗天益李杲(东垣)授医于罗天益“仁术仁术”的实践之道的实践之道v(1 1)精修医术,勤奋著书立说的)精修医术,勤奋著书立说的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v(2 2)博施广济,推仁于众)博施广济,推仁于众 的医药技术;的医药技术;v(3 3)仁圣工巧,小大方)仁圣工巧,小大方 圆的全面才能;圆的全面才能;v(4 4)重视道统,传承尽职的人)重视道统,传承尽职的人 才意识。才意识。 伦理思想还激励着人们注重医德的修养,伦理思想还激励着人们注重医德的修养, 对研

11、究生命科学的医家提出了更高的道德境对研究生命科学的医家提出了更高的道德境界。界。 “今之明医,必存仁义。今之明医,必存仁义。” - -(龚信(龚信明医箴明医箴) “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不能正物,岂能愈疾?不能正物,岂能愈疾?” -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到了宋徽宗到了宋徽宗“别置医学,教养上医别置医学,教养上医”,将医学纳入儒家教育体系,目的就是为了改将医学纳入儒家教育体系,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医学教育的性质,提高医生的素质。变医学教育的性质,提高医生的素质。 返回主页二、中庸之道与中医学思想二、中庸之道与中医学思想1.1.什么是中

12、庸什么是中庸l 中庸中庸原是原是礼记礼记中的一篇,中的一篇,中庸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南宋朱熹作位上来的。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中庸章句集注集注,并把,并把中庸中庸和和大学大学、论语论语、孟子孟子并列称为并列称为“四四书书”。宋、元以后,。宋、元以后,中庸中庸成为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响。l 一般认为,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一般认为,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

13、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l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 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 天禄永终。天禄永终。 论语论语 尧曰尧曰l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 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中庸l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中庸l 子程子曰: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14、。” 朱熹朱熹中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集注2.2.中庸思想体现于中医阴阳平衡理论中庸思想体现于中医阴阳平衡理论l (1 1)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 “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命曰平人”。 素问素问调经论调经论l 平衡的关键是阴阳适中。平衡的关键是阴阳适中。 例:兴奋与抑制的平衡例:兴奋与抑制的平衡 动静平衡动静平衡 合成与分解平衡合成与分解平衡l(2 2)阴阳失衡则得病。)阴阳失衡则得病。 例:例:灵枢灵枢本神本神: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15、。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阴阴阳阳阴盛则寒阴盛则寒阴阴阳阳阳盛则热阳盛则热阴阳偏盛阴阳偏盛病理态(一)阴阴阳阳阴阴阳阳阳虚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虚则热阴阳偏衰阴阳偏衰病理态(二)(3 3)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素问素问 至真要大论至真要大论 “无问其病,以平为期。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素问素问

16、 三部九候论三部九候论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素问素问 三部九候论三部九候论(4 4)“执两用中执两用中”与中医阴阳平衡的特点与中医阴阳平衡的特点阴阳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阴阳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素问素问生气通天论生气通天论阴阳各司其职,互用互制,以求平衡。阴阳各司其职,互用互制,以求平衡。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

17、生化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素问素问六微旨大论六微旨大论 三、儒家之三、儒家之礼礼与中医学思想与中医学思想 儒家重儒家重“礼礼”,重视,重视 社会次序和功能社会次序和功能 分工。分工。“礼礼”在中医中的体现在中医中的体现“礼礼”的思想的思想对中医对中医藏象及中药遣方藏象及中药遣方影响深远影响深远。(1)中医对脏腑功能的认识,也借助中医对脏腑功能的认识,也借助对社会次序的认识来描述脏腑功能对社会次序的认识来描述脏腑功能。如如素问素问灵兰秘典论里有以下论述:灵兰秘典论里有以下论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三焦者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决渎之官,水

18、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这样通过政这样通过政府职能分工形象的描述了脏腑功能,并府职能分工形象的描述了脏腑功能,并且对脏腑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深刻且对脏腑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的认识。中医对火的认识里有君火和相火的中医对火的认识里有君火和相火的划分划分,认为两者功能不同认为两者功能不同。“君火以明君火以明(名),相火以位(名),相火以位” 。君火指心火,。君火指心火,“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故有有“君火以明君火以明”之说。相火属三焦,

19、相之说。相火属三焦,相火具有蒸化肾水的气化作用和腐熟水谷火具有蒸化肾水的气化作用和腐熟水谷的生化作用,这两大功能主宰人的生与的生化作用,这两大功能主宰人的生与死,故曰死,故曰“相火以位相火以位”。这就是说,心。这就是说,心之君火必须依重于三焦相火的作用,并之君火必须依重于三焦相火的作用,并且相互密切配合,以温养机体,才能使且相互密切配合,以温养机体,才能使机体平安无病。机体平安无病。l君火和相火功能的差君火和相火功能的差 别与君、相分别与君、相分工是一致的。古代有医家已认识到。工是一致的。古代有医家已认识到。如王冰把如王冰把“君火以明君火以明”改为改为“君火以君火以名名”,并认为君火虽有君主之

20、名,只,并认为君火虽有君主之名,只是是“名誉名誉”君主而已,实权确在在君主而已,实权确在在“位位”之相火。故少阴不司气化,而相之相火。故少阴不司气化,而相火代君行令。又如李东垣认为火代君行令。又如李东垣认为“少阴少阴为火,君主无为,不行其令,相火代为火,君主无为,不行其令,相火代之。之。”对君相火的认识关系到对人体对君相火的认识关系到对人体功能的正确认识。功能的正确认识。(2 ) “君臣佐使君臣佐使”与中医制方与中医制方儒家重视次序和分工的思想,君臣儒家重视次序和分工的思想,君臣的范畴是儒家所重视的,提出了的范畴是儒家所重视的,提出了“君君君君、臣臣、臣臣”的理念,这也是的理念,这也是“礼礼”的体现的体现。这对中医制方原则产生深远影响,形。这对中医制方原则产生深远影响,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