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27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岳麓版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27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岳麓版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27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岳麓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练案27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 导学号 26812888 |( B ) B. 加速白银内流 D.放弃海禁政策 解析由于福建巡抚奏请,朝廷准许“贩东西二洋”, 导致从事商业的人增多, 海上 贸易得到发展,加速了白银的内流, 故 B 项正确;因福建巡抚奏请,朝廷才准许,言外之意, 此时还有海禁政策,故 D 项错误;A、C 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2. (2018 衡水一调)明清两代,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 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 弓起一定的地域性分 工。当时农业发展带来的

2、主要影响是 |导学号 26812889 |( C ) A. 农业生产力的革新 B.传统经济结构改变 C.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D.新的生产关系萌芽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先进的耕作方法不断地向落后地区传播, 稻麦间作和双季 稻的种植方法推广, 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既推动了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 地域 性分工发展,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可见当时农业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是粮食产量的大幅度 提高,故C 项正确;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变化,在材料中无体现,故 A / 项错误;明清时期农业经济仍处于主导地位, 手工业、商业仅为农业经济的补充, 传统经济 结构没有改变,故 B 项错误;新

3、的生产关系萌芽指资本主义萌芽,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资本 主义萌芽产生,D 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3 . (2018 天水一中)随着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有民谚“苏湖熟,天下足”。但 J T 1 是到了 17 世纪后期人口稠密的江南地区在发展棉织业的同时却成为缺粮区, 18 世纪苏州成 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导学号 26812890 |( B ) A. 非农业人口比重的提高抑制了消费市场的扩大 B. 明清经济的发展是人口压力下的一种经济变动 C. 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阻碍明清长途贸易的发展 D. 民间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明清时期农业的衰退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 17 世纪后人

4、口稠密的江南地区在发展棉织业的同时却成为缺 粮区,18 世纪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说明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是 人口压力导致的结果,故答案为 B 项。A 项结论材料不能得出,非农业人口比重材料没有反 映;“苏州成为全国性的粮米贸易中心”说明明清时期长途贸易有较大发展,排除 C 项;D、选择题 1. (2018 河北五校联盟 “准贩东西二洋”。 这项政策 A.推动官营工商业发展 C.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2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4. (2018 华中师大附中)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 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 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

5、不产米,仰食于四方”。 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导学号 26812891 ( A.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解析据材料“种花者多, 而种稻者少其民托命于木棉, 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 四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花和木棉都属于经济作物, 这反映了明清江南地区经济作物的 种植面积扩大,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将农家副业与主业进行比较, 无法说明农家副业占据 主导地位,故 B 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 粮食手工加工业,故 D 项错误。故选 A。 5. (2018 齐齐哈尔实验中学)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

6、 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 成为了 - 19 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导学号 26812892 ( D ) A. 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 B. 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 C. 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 D. 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 解析从材料信息“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可知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 贸易机构之一,故选 D 项;材料中未涉及商业公司之间竞争的有效信息,故 A 项错误;材料 中描述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下,只保留广州作为开放港口的情景,没有改变闭关锁国的政策, 故

7、 B 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广州十三行的地位, 没有强调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 故 C 项错误。 6 . (2018 安康)清初规定“取具船户不得租与匪人甘结”。雍正九年 (131 年),朝廷 为使“盗匪即无人假管”,规定:“嗣后商、渔各船照票内舵工水手各年貌项下。将本人箕 斗验明添注,均于进口、 出口时按名查验, 一有不符, 即行根究。 ”据此分析雍正帝的主要 意图在于|导学号 26812893 |( D ) A.注重维护国家海权完整 B.开始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C.以天朝观念应对外国人 D.防止人民在海外聚众反清 解析雍正帝时期禁止官司民私自出海, 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是为了对东南沿海的 抗

8、清斗争,故答案为 D 项;A 项不是雍正帝的意图,排除; B 项是措施,不是意图,排除; C 项不是厉行海禁的原因,排除。 A ) B.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3 二、非选择题 7. (2018 黄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 26812894 材料一 洪武四年(1371 年)颁布禁令: “仍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洪武十四年 (1381 年)重申:“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洪武二十七年(1394 年),禁止民间用外国香 料外国货物,禁令称:“沿海之人往往私下前往诸番国,贸易香料货物,引诱蛮夷为盗,命 礼部严禁。今后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将置之重法。”明成

9、祖朱棣刚刚登上皇位,就对派 往日本、东南亚、印度的使节说:“太祖高皇帝时,诸番国遣使来朝,一皆遇之以诚,其以 土物来市易者,悉听其便;或有不知避忌而误干宪条,皆宽宥之,以怀远人。今四海一家, 正当广示无外,诸国有输诚来贡者听。尔其谕之,使明知朕意。” -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材料二 16 世纪以来,整个世界秩序当时名副其实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外国人包 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中国贸易”造成的后果是, 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以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 16 世纪到 17 世纪中叶的晚明,美洲生产白银 30000 吨,日本生产白银 8000 吨,两者合计 38000 吨。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约为 7000 吨到 10000 吨。 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初年推行的经济体制及其实质。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贸易”的后果及其原因。 答案(1)体制:“海禁朝贡”体制。 实质:将国内的君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