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礼记》二则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礼记》二则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礼记》二则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礼记》二则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礼记》二则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礼记二则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礼记二则比较阅读专练班级 姓名虽有嘉肴(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选自礼记学记)【乙】孔子学琴于师聂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 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 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 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

2、, 非文王其诜能为此也! ”师莪子辟席再科,曰:“师盖云文王操也。”(选自史记有删改)【注】进:继续学(新内容)益:增加、加深有间:过了一段时间。为人:作曲 的人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L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为人也。 B.弗学.不知其善也/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学而不思则罔/丘得其为人,黑而长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弗食,不知其旨也。译文: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译文:3 .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 “教

3、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 过程。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4 .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4分)【甲】虽有嘉翁,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

4、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篮。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中(zhd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糅(r6u):通“煤”,用火烤使木条弯 曲。暴:通“曝”,晒干。参:通“叁”,多次。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强也 (3)学不可以己 (4)故木受绳则直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译文:(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文:3 .【甲】文运用了类

5、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4 .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7分)【甲】虽有嘉翁,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日: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 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自孟涂文集)【注释

6、】奚怎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不知其善也 ()(2)然后能自强也()9(3)非间无以广识()(4)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此之谓乎/子之不知鱼之乐B.非问无以广识/识其大矣 C.虽有佳肴/故虽有名马D.好学而不勤问/相辅而行者也3 .翻译下列句子(4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2)好学而不勒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译文:4 .选文【甲】论述了 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 的关系。(2分)5 .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后,对这两篇短文的感受。(4分)甲:乙:参考答案:(-)l.B(B项的两个“学”都是“学习”之

7、意。A项中的“其”字第一个是表示推测的语气;第二个 是代词。C项中的“反”字第一个是“反语”之意,第二个通“返” :D项中的“而”字第一个 表示转折,第二个表并列关系。)2 .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我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 技法(技巧)。3 .D (他并没有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4 .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 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 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 “学然后之知不足。”1 . (1)味美。(2)勉励

8、。(3)停止。(4)所以,因此。2 . (1)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2)冰是 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3 .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4 .提出观点、看法;阐述理由;联系学习生活,紧扣文章内容。(三)1 .好处勉励扩充有时2 . A3 .所以学习之后感到不足,教别人后感到困惑喜欢学习但不经常问问题,并不是真的喜欢学习的人4 .教学相长问学相辅5 .【甲】:教别人相当于自己再学习一遍,教和学相结合。【乙】:只有真正的好问者,才能学到知识,两者相辅相成。大道之行也(一)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9、选贤与能,讲信修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 于她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窈乱贼而不作,故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o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岩,并

10、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用有此人,威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 日,辞去。(节选自桃花源 记)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 故人不独亲共亲 亲: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 停数日,辞去 去: 2 .将下而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译文: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译文:3 .(乙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分别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甲文】所阐述的“大同”社会

11、的理想生活? (选答两处)(4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营,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4 .【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 表达方式?(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16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

12、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一一节选自礼记礼运【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令北门者予 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 下令。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 刑其傅公子虔,服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 贼,家给人是。一一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注释】布:颁布,公布。於:同“于”。卒:终于。嗣:继承。刑:处罚。 傅:老师。欲:即墨刑。用刀在而额上刺字,再涂以墨。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选贤与能与:

13、 (2)不独子其子子: 女有归归: (4)秦民大说 说: 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D.刑/其傅公子虔,歌/其师公孙费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而的句子。(4分)(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译文:(2)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译文:4 .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 “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 的是,甲文中的“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2分)5 .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3分)(三)阅读下

14、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4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礼起于何也?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 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 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节选自荀子礼论)【注释】穷:困境。分:区分、辨别。屈:竭尽

15、。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天下为公(2)矜、寡、孤、独、废疾者 (3)故制礼义以分之(4)以养人之欲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译文:(2)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译文:3 .【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 ,最后指出“大同” 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2分)4 .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阐释礼制产生的原因的。(4分)(四)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3题。(10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

16、、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蔽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幸事咒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 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日:“韩体知否?”言终,谏疏已至。 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体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上叹曰:“吾貌虽瘦, 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选自涉史随笔)【注】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允:符合。1.解释下列

17、加点的词。(2分)(1)不独亲其亲 (2)上常临镜 2 .翻译下列语句。(4分)(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译文:(2)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译文:3 .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4分)参考答案:(-)1 .通“举”,推举,选举;(2)以为亲:沿着,顺着;(4)离开。2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洵人见到这片景色很是惊异,想走到这林 子的尽头。3 . (1)写桃花源里田园风貌,一派富足宁静的景象:(2)写桃花源中人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写桃花源中人家家都友好好客。4 .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

18、与追求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甲 文“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 现)。甲文侧重于议论(或“阐述”),乙文侧重于记叙(或描写)。(二)1 .同“举”,推举。以为子 女子出嫁 (4)通“悦”,愉快。2 . A3 . (1)译文: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就不会发生。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4 .取信于民(表明不欺骗百姓):“讲信”5 .不同意。示例1: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示例2: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三)1 . (1)是。(2)幼而无父。(3)所以。(4)来。2 . (1)使老年人能够善终,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 (2)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3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4 .避免天下混乱:确定名分;平衡人的欲望:使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