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传染病防治试题完整版_第1页
答案传染病防治试题完整版_第2页
答案传染病防治试题完整版_第3页
答案传染病防治试题完整版_第4页
答案传染病防治试题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ocument serial number 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传染病防治试题一、单项选择(31题)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B)传染病A甲类B乙类C丙类D未分类2、消毒体温表需要0.2%过氧乙酸溶液2000ml,需要浓度为18%过氧乙酸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 少毫升(A)A22ml, 1978mlB12ml, 1988mlC4ml, 1996mlD10ml, 1990ml3、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C)A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B艾滋病、梅毒C鼠疫、霍乱D手足口病4、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B)A性传播B静脉吸毒

2、C输血D母婴传播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A)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C1989年09月1日D1989年2月21日6、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D)。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以上三项7、霍乱、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血吸虫病分别属于哪一类传染病(D)A甲,乙,丙,丙 B甲,甲,乙,乙C甲,甲,乙,丙 D甲,乙,乙,乙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有多少种(C)A35B28

3、C38D409、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D)。A处罚措施B强制措施C行政拘留D强制隔离治疗措施10、流动人员中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处理由(C)负责。A出发地B目的地C诊治地D户口所在地11、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 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A)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 制隔离治疗措施。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C卫生监督机构D卫生防疫机构12、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 应当由(A)批准。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

4、级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13、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A)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 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 定。A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C卫生部D国务院14、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B)A中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D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15、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B)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 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C分类、隔离?D定点、隔离16、对暴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的控制措施中不包括(B)A对患者

5、和疑似患者要立刻隔离B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或重点或家庭医学追踪观察C收治医院应有符合卫生部要求的传染病病区的严格分区D隔离区有专用诊断治疗设备E要有患者和医护人员专用通道17、消毒管理办法自何时实施(B)A2002年1月1日起实施B2002年7月1日起施行C2002年9月1日起实施D2003年1月1日起实施18、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A)A灭菌要求B消毒要求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19、凡是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B)A无菌要求B消毒要求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20、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

6、品如何处理。(C)A消毒后放入垃圾中倒掉B卖给回收单位或个人C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D毁形后卖掉21、消毒管理办法规定,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应如何 处理(A)A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B必须进行消毒处理C必须随时进行清洁处理D必须随时进行灭菌处理22、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用要求是什么(B)A用后灭菌B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C当一人一用一消毒D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23、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取得何部门颁发的生产企业卫 许可证(B)A所在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B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C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24、消毒产品生产

7、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几年(B)A3年B4年C2年D5年25、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为几年(D)A3年B5年C6年D4年26、消毒剂、消毒器械的产品按照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应当取得何部门颁发什么证 件(B)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B卫生部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C卫生部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证D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证27、以下(C)不属于物理消毒法。A煮沸B高压蒸气C优氯净D紫外线28、甲型H1N1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B):A冠状病毒B 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C猪链球菌D 一种甲型H1N1病毒29、转诊传染病

8、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A)A专用车B救护车C面包车D大卡车30、生产消毒剂、消毒器械应当按照规定取得卫生部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的(D)A生产企业许可证B卫生备案证C卫生应用证D卫生许可批件31、关于处理高危物品和中危物品肮毒灭活方法正确的有(D)A134-1388minB134-13818minC13413838minD 浸泡于 lmol/L 氢氧化钠溶液作 用 lh,再 12160min二、多项选择题(28;1、下列哪些疾病是甲类传染病(AD)A鼠疫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炭疽中的肺炭疽D霍乱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病种疾病需要采取甲类

9、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CE)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艾滋病C炭疽中的肺炭疽D病毒性肝炎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3、下列哪些疾病是乙类传染病(ACE)A狂犬病B流行性感冒C流行性乙型脑炎D麻风病E血吸虫病4、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哪些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 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AB)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E血吸虫病5、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人员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的报告时限(BE)A必须立即(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向当地疾病

10、预防控制机构报告B城镇应于6小时内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C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应于24 小时内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D应当在6小时内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E农村应于12小时内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7、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ABC)A医源性传播B性接触传播C母婴垂直传播D经媒介生物传播E一般接触传播8、已知引起手足口病的最常见肠道病毒包括下列哪些(AD)A肠道病毒71型(EV71) B柯萨奇病毒B组的16型(CoxB16)C肠道病毒78型(EV78) D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CoxA16)E肠道病毒171型(EV171)9、引起手足口病的最常见肠道病毒的传播途径(ABE)A经呼吸道传播B经

11、消化道传播C媒介节肢动物传播D垂直传播E密切接触传播10、下列可以灭活肠道病毒的有(CDE)A75%酒精B植物消毒剂C紫外线及干燥敏感D过氧乙酸E碘酒11、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ABC)A经鼠蚤传播B经皮肤传播C经呼吸道9未传播D经水传播E经食物传播12、下列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有(AE)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13、下列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消毒的消毒剂有(ACE)A碘伏B醋酸氯已定C漂白粉D苯扎氯镀E过氧乙酸14、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转院时,医护人员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患儿实施生命支持与监护。采取以下措施:(ABC)A建立或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及必要的药物治疗B使用心电监护

12、仪对病人进行持续心电监测。C给氧或机械通气,应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并注意保持气道通畅。D患儿昏迷、呕吐时,应将患儿仰卧,避免误吸或呼吸道阻塞。E以上都不是15、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ABDE)A带狂犬病毒的狗B带中型肝炎病毒但未发病的人C体内带有疟原虫的蚊子D肠道内有猪肉绦 虫成虫的人E艾滋病抗体阳性的病人16、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预防保健组织或者人员,在本单位及责任地段内承担下列工作:(ABC)A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B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C卫生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交付的传染病防治和监测任务D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E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的行为,监督管理17、消毒

13、管理办法对从事致病微生物实验的医疗机构,有哪些要求(ABCD)A应当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B对实验的器材、污染物品等按规定进行消毒C防止 实验室感染D防止致病微生物的扩散E监管、使用消毒产品 18、消毒管理办法中所指的消毒产品包括那些(ABC)A消毒剂B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C卫生用品D保健品E 食品防腐用品19、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ACD)。A传染源B自然环境C传播途径D易感人群E社会环境20、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ABCDE)A隔离B控制传播C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D其

14、他必要的预防措 E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21、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应当采取(ABC)A标准防护B严格消毒C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D监督检查传染病人 E保护易感人群22、医疗机构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下列有效证件:(ABD)A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B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C说明书复印件D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应当加盖原件持有者的印章E俏售者的合法身份23、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ABC)A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B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C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D肠道中分离到E

15、V71E 尿液中检测到EV7124、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即可通过以下途径等造成传播。(ABCDE)A粪-口 B飞沫、咳嗽、打喷嚏等C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D被污染的手及 物品E以上都对25、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我国的(CD),多由柯萨奇A组16型 (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全年均有发生。A并法定报告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法定报告管理E丁类传染病26、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AB)A隐性感染者B患者C动物D食物E水27、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 派的其他与传染病有关的专

16、业技术机构,可以进入传染病疫点、疫区进行调 查、(BC)A监督检查B采集样本C技术分析和检验D疏散居民E做好治安28、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ABCD),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 散。A早发现B早报告C早隔离D早治疗E早转运三、填空题(40题)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 处理。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规定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 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丝_小时内,农村于红小时

17、内向发病地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 报告卡。3、鼠疫的传播途径除跳蚤叮咬外,还可经直接接触和空气飞沫传播,故消毒在其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4、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物品,经消毒可以使用的,应当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 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出售和运输。5、患甲类传染病以及患炭疽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6、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要求。7、对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 施。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

18、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9、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发病为主。人群对肠道病毒普遍易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W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10、手足口病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 便、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泡疹液而感染。11、自2008年殳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囱类传染病管理。12、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细胞壁含大量脂类,对消毒剂抗力较强,故在消毒中只 能使用高、中效消毒剂,不得使用低效消毒剂。1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计匿种。1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流行性出血热属于乙类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属

19、于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15、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 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 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1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 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7、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 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 批准的决定。18、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 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

20、医院感染。17、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1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 如实提供有关情况。21、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22、感染性疾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采取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预防院感。23、医院消毒分为四个等级,它们是灭菌、高水平消毒法、中水平消毒法、低 水平消毒法。24、疾病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

21、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 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 组坯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 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25、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分 诊工作,并对本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26、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 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道避道施。27、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应当包括传 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 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22、28、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29、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30、诊疗、护理手足口病病例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及其他物品 等要及时消毒。31、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侬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32、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和原则是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 科学、依靠群众。3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 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以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的发生。34、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实行

23、传染病预检、 分诊制度制度。35、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3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应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弟37、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依照法律、法规必须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理。38、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39、医疗机构是指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机构。40、灭菌是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实验室感染是指从事实验 室

24、工作时,因接触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四、判断题(30题)1、病毒性乙型肝炎为常见传染病之一,它主要通过饮用水、食物、餐饮具、日常生活接触、经口传播。(义)2、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需要采取甲类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J)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执行中,外交人员应享有豁免权。(X)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 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考核,开展流行病学调查。(V)5、性传播是世界范围内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之一。(J)6、通过吸入被中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空气和接触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

25、污染的物品、器具感染。37、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 的预防、控制措施。(X)8、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J)9、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配合卫生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J)10、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J)11、体温表、内窥镜(胃镜、肠镜、气管镜、喉镜)等属于中度危险性物品,但消毒要求并不同,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26、(J)12、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J)13、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物上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无活微生物存在的过程。(X)14、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过程。(X)15、医院在采购消毒剂、消毒器械时,必须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和产品卫生许可批件。(V )16、医疗机构不要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X)17、医疗机构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

27、医疗机构。(J)18、医疗卫生机构购进消毒产品可以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X)19、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出现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J)20、急救中心(站)应当设置专门的区域停放转运救护车辆,采取洗消措施,配备专门的医务人员、司机、救护车辆负责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转运工作。(V)21、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J)22、手足口病易感人群是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上儿童。(X)23、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J)

28、24、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不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X)25、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X)26、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J)27、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 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J) 28、发生传染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可以宣布停工、停业、停课。(X)29、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29、门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X)30、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J)五、简答题(10题)1、传染源?答: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在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排出体外,再经 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这些能将病原体播散到外界的人 或动物就是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被感染的人和动物均可成为传 染源。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答:是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 床表现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乂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 疾病。3、甲型H1N1流感?答: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山A型流感病毒其中的一种 引起。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中型H1N1流感病毒最常见的是H1N1亚型, 但是也存在其他的亚型(如H1N2、H3N1、H3N2)。4、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有何症状和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