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养猪生产的安全控制_第1页
(安全生产)养猪生产的安全控制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养猪生产的安全控制1.1.前言我国加入 WTOWTO 减轻了贸易壁垒对我们的限制,但在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门 槛却越来越高。在养猪业,发达国家又利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设置了一道道障碍, 因此加入世贸后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挑战即是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我们发展的一次难得机会,因为养猪企业做为企业,首先有其生产的安全性问题,而其产品又必然有食品安全性方面的问 题,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已有现成的经验:生产管理上IS09000IS09000 的规范,HACCHACC 计戈 U U的关键点控制以及芬兰 LS02000LS02000 质量控制链,荷兰的整体质量控制(IQCIQC)体系,美国的猪肉质

2、量保证计划(PQAPQA 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当前,结合我国的国情,对养猪生产实施严格的安全控制,将大幅提升我们的生产水平和商业信誉。2.2.安全控制2.12.1 基础设施控制养猪生产安全控制所需遵守的规则应是全方位的,首先从选址上看,除了保证水、电、路三通外,还必须尽可能让自己的猪群远离其它猪只(4 4 公里以上),并且不要太靠近猪只运输的交通干线, 这可理解为同类是潜在的敌人, 应尽可能地避 开。由于疫病可通过许多途径被带入一个猪群, 所以一个猪场从布局上就必须设计出防止其它猪只或动物进入, 并尽可能把通过其它渠道带入疫病的可能性减少到最 小。围墙、生产区及场区门口设消毒池、更衣洗手

3、间、淋浴室、更衣柜、洗衣机、 喷雾消毒机以及门卫等,可以防止其它动物及未经许可人员所带微生物从进出通道 入场,但一定要规范管理严格把关,杜绝疏漏的发生。另外,在猪舍设计上,在保证所有栏圈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尽可能为猪只提供一个舒适卫生的生存环境,因为卫生条件是防止潜在疫病危害有机体生存的关键。2.22.2 人员及物品控制由于无论任何时候,任何物体从外面进入场内时都会给猪群健康状况带来极大 的威胁,所以在硬件设施达标的前提下一定要设法控制猪场任何物体的随意出入, 防止包括场内人员等在内的移动物体自觉不自觉地将一些病原微生物带入猪群。2.2.12.2.1 各猪场应有清楚的标示,以便使每个进入猪场的人

4、对此有清楚的认识,从而减少潜在的威胁,针对进入场内的不同类人可作出不同的规定,对于参观者最好谢绝,如果非参观不可,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他们至少 的猪只,并且要让他们严格遵守场内的消毒隔离制度, 对他们用过的衣、鞋进行清洗消毒。对于场内员工,外出返场时必先经消毒通道消毒, 区隔离4848 小时后才可进生产区。进入生产区前必须彻底淋浴更衣,换上场内工作服,洗手过消毒池,并且注意工作服至少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尽可能减少污染渠道。另外,不允许场内员工自己在家养猪,同时也不能去参观其它猪场,当然也不允许他们带家人和朋友到猪场场区,更禁止任何人将肉或肉制品带入场内,严 格 一点说凡家属有从事接触病原微生物工作的

5、人员不能在猪场工作。至于其他工作人员(如民工等),也决不能让他们随便进入猪舍,应将他们将要工作的区域用栅栏隔离起来,并且在他们进场之前必须让他们明确懂得场内规则,确保遵守场内消毒隔离制度。2.222.22 对于人员以外的其它物体控制。饲料车、转猪车和场内使用物品是一个例外,车辆可以从一个场到另一个场,从一栋猪舍到另一栋猪舍。并且司机还会下2424 小时内未接触任何其它绝不能随便走动,并且每次然后更换衣服和鞋,在生活车走动,当他们离开时,便会将这个场的泥土、粪便等污染物带到另一个猪场,即 使入场前用消毒液将其冲洗干净,也仅是将泥块、粪污等打湿冲落在院子里或大门口而已,由于消毒液不易浸透其内部,加

6、上在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消毒剂发挥不了 多大的作用,而使这些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杂物有可能被猪场员工带入猪舍,从而引发疫病的流行。所以对车辆及进场物品的控制也要严格把关。如果饲料罐车,饲料车等必须出入的首先要彻底喷洒车体消毒,静置1010 分钟后,再经过消毒池入场, 如进入生产区须再消毒一次,驾驶员入场区和生产区必须严格控制不准出驾驶室,否则必须下车踩、洗、换,并且要用消毒剂对驾驶室内外部都进行喷洒方准入场,并且车上其他人员在场内不准接近猪舍;运送物品外来车辆所载物品需经喷雾、擦洗、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对外包装认真消毒后,卸在 场门口或围墙旁边的仓库内,然后用场内消毒过的车辆转运入场,如果进生产区需

7、对外包装消毒再消毒一次,进入猪舍的物品需拆至最小包装,视其防潮性质可以采用直接擦洗或浸泡消毒; 运猪车必须停在围墙旁以便将汽车和司机隔离在场外,并且在外部车辆离开后,立即对所停留场地进行严密的消毒。场内供应的饮水应为氯处理过的深井水。2.32.3 生物控制在连续饲养的猪舍内,微生物会逐渐沉积下来,病原微生物可以多种方式传播 给猪只,最常见的方式是经异源猪只或人传给猪。生物控制的隔离措施就是控制场内动物 (包括人员)的流动,对必须流动 的要有详细记录,以备将来出现问题时, 结合不同疫病的潜伏期, 来追查将病原带 入场内的可能带菌途经与方式。具体到场内,就是严禁场内外动物如猪、狗、鸟类等的流通,因

8、为它们的存在将疫病传染给猪或替猪传播疾病的可能:鸟类:特别是候鸟,是疫病(如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传播者,它们常常可以 从一个猪场飞到另一个猪场,有时甚至是远距离的,并且由于其接触猪只的饲料、 粪便等,而将其带到另一个猪场,起到传播媒介的作用,所以必须加以控制,尽可 能减少其入场的次数和数量。狗:可传播许多疾病给猪只, 特别是当它们在场内到处转悠,甚至采食病死猪,以及从外面带入肉食等而有剩食时。猫:由于猪场内老鼠几乎无法根绝, 猫也可能会追踪老鼠而涉足猪场, 它们串 场会传染一些肠道疾病而引起猪只腹泻, 它们身上的寄生虫(如弓形体等)也会给 猪只带来很大的威胁。老鼠:有一定的迁移性,它们不仅吃掉

9、许多饲料,咬坏物品,还会传播很多疫 病,如弓形体病、螺旋体病等,可以每月在猪舍周围及舍内各角落投放鼠药定期灭 鼠。蝇:由于其繁殖快、流动性强,有的猪舍(如分娩、保育舍)一年四季不断, 并且会传播多种消化道疾病,污染饲料等,也应尽可能控制。蚊:可传播一些病原微生物(如乙脑病毒、附红细胞体等),影响猪只休息, 也应作为控制重点, 特别是消除其滋生地, 也可在窗口和门口用纱窗阻挡鸟类和蚊 蝇进入,猪舍及其周围在夏秋季节每两周喷灭蚊蝇药一次,作为控制方法。另外,在猪的生长过程中, 其最危险的敌人就是其不同来源的同类,如果是烈性传染病,1 1 头异源猪便可引发整群发病,就是疾病状况不同的猪混群也有个健康

10、 匹配的问题,所以要尽可能避免让场内的猪与其它猪只有任何接触。场内人员控制已如前述, 需注意的是对场内流动人员如:电工、维修工等的流动也应充分调动加以限制,切实落实消毒制度。猪场的生物控制除控制其它动物入场外还应考虑一定的空间距离,以便尽可能减少其它动物及病原微生物对场内猪只的威胁。2.42.4 种猪引进,换代与训化种猪是一个猪场的基础,其对一个猪场的发展可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引进与补充换代应遵循一定的规则。虽然不同猪群的猪相对来讲是猪群疫病侵入的最大潜在威胁,但我们却又不得不引种,所以决定从什么地方引种也是保持猪群健康的一个主要方面。每个猪场都有其自身的微生物群系,无论什么时候把猪引入

11、场内都违背了健康匹配的原则。会从其它猪场把疾病带进来,病原微生物群体就会混合在一起,使疫病爆发的危险增加, 这通常是引起疾病爆发的潜在因素。从多处引种会使这种潜在危险增加,为减少危险,应制定一个计划并有组织地进行,使种猪分配体系将病原微生物群体混合的次数减少到最少,也就减少了疫病发生的危险,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只从了解健康状况较好的猪场引种。引种后下步工作就是经过一定的方式让其逐步适应新的环境,此适应训化过程必须持续至少四周,并且无论引种的多少都应坚持适应训化过程。1 1)隔离:计划引入场内的猪只必须先用一栋隔离猪舍饲养、观察,以便减少 将新的疾病引入到现有猪群的危险。2 2)接触训化:让引进的

12、猪只接触现有的病原微生物,可以每天从产床上将粪便运到隔离舍猪栏内, 让引进的猪吃掉,使其慢慢适应现有微生物群系。两周后将计划淘汰的母猪迁进临近猪栏里,与引进的猪只隔栏接触。3 3)应用药物:对引进种猪基于健康原因,而开展的预防接种和预防性投药处理也应有计划按时进行。4646 周的隔离训化期结束时,如果引进的种猪仍健康无病便可投入使用。2.52.5 预防接种计划接种的目的是为了使被接种猪建立针对某些疫病的特异性免疫体系。对某一种疾病来说,在发生感染之前进行免疫接种较使用抗生素经济有效,因为抗生素常常掩盖一些其他问题,并且抗生素会由于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产生而失去作用,使损失增加。在疫病的发生发展进

13、程中, 单一病原微生物一般不会引发,多为多种病原微生物协同作用而致病。只是其中有主次之分,免疫接种便是将去掉致病性的小剂量病 原微生物或其他生物制品注入猪体内,使猪产生针对于此的免疫体系,即产生免疫力。当猪只接触到环境中的该类病原微生物或其他生物产品时,便会启动自身免疫系统,吞噬、中和、分解掉这些外来入侵者,从而使机体免受危害,表现出自然的 抵抗力和免疫力。但是在使用疫苗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细节问题。就活疫苗而言,由于其中可能含有一些外来微生物,并且这些外来微生物的毒力有时会大于疫苗微生物的毒力, 加上疫苗微生物也可能在经过机体 (猪体)传代后恢复毒力,所以选用时应仔细, 选 用那些质量稳定,经

14、验证效果较好,不含外来微生物的场家生产的疫苗。另外,需注意疫苗和猪只有机体相互作用的一切细节,如母源抗体水平,猪只日龄,接种时的健康状况, 接种时疫苗的用法和接种技术,以及接种后效果的监测等。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接种都是完全有效的,所以应注意加强环境控制增强机体抵抗力。在生产实践中,对某些疾病也可以用自然接种的方法。粪便的接触,便是一种自然接种方法。猪在吃了一些粪便后,其机体接触病原微生物后便产生了抵抗力。这种方法对于预防大肠杆菌病应是很有效的,把从产床上弄来的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粪便与饲料混合起来,喂给产前三周的母猪, 使其产生抗体,然后通过初乳为其仔猪提供被动免疫,这种饲料反馈计划也可用来对付对仔

15、猪有较大致死率的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预防接种。为了产生免疫,先取已感染了的仔猪的胃内容物磨碎,混合到饲料中,在某天喂饲所有的母猪,切记必须在同一时刻让所有的母猪接 触,这样,母猪群便产生了免疫力,通过初乳为其仔猪提供抗体,而降低仔猪死亡率。有了以上工作的开展还应注意定期(按月份或季度)抽样检查猪群的抗生素应用情况和效果,进行血清学试验以监测对免疫接种和田间感染发生的反应。将猪在屠宰场的病理学、细菌学、血清学以及生物化学方面发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便确定猪群的健康水平。综合各方因素以达评审安全控制的效果的目的。2.62.6 寄生虫预防程序寄生虫大体上可分为体外寄生虫(如疥螨)和体内寄生虫(如肠

16、道寄生虫)。疥螨常在皮肤上挖洞导致猪只烦燥不安,体况下降,生长速度变慢,并且由于蹭痒增加能量消耗,使饲料费用增加,并使商品猪品质受损。肠道寄生虫是主要的体内寄生虫,其存在导致猪只产生性能和效益的降低。另外寄生虫的存在降低了猪只的抵抗力 (比如肺丝虫对肺的损害),使其更宜 遭受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并且寄生虫如疥螨本身就会传播某些疾病, 所以应尽 可能预防这些寄生虫。为更好地控制这两类寄生虫, 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起防制体系,采取综合措施减少损失。2.72.7 卫生管理程序猪是爱清洁的动物,对那里的猪只越是细心照顾,那里的卫生状况便会越好。一般情况下在猪舍建成启用前必须先清理后消毒,再高压冲

17、洗舍内地面、墙壁、猪栏、粪沟等所有设施,干燥后再消毒一次。进猪后每周带猪消毒1212 次。各阶段猪只转出后,彻底清洗、消毒所用栏舍,空置至少7 7 天后,再转进新猪。平常场内道路、舍内通道、值班室、更衣室每天打扫,售猪后立即打扫出猪通道及出猪台、路 面等,并及时消毒,舍内所有垃圾一律远离深理。环境的优劣与猪群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坚持全进全出原则, 预留一定的空舍时 间(至少不低于 3 3 天),加上舒适的环境,将会使生产受益匪浅。如采用十分洁净的高床式产仔和保育猪舍便可能杜绝像仔猪腹泻等问题;洁净的生长一育成舍,若能为每头猪提供不低于 3 3 米 3 3 的空间,占地面积不低于 0.750.7

18、5 米 2 2,空气中氨气浓 度控制在 10pp10ppm m以下,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 0.15%0.15%,相对湿度 5085%5085%温度尽可能 在 1515C以上,并且昼夜温差不超过 6 6C。将会使所饲养猪只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可达 10%10%上 ),甚至可以使一些大猪免受病原微生物增多的传染。另外由于单位空间内猪只头数的增加,常会引起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所以一定要防止猪群过分拥挤,防止群体过大。通过使猪只处在较好的环境之中会帮助它们发挥所有的生长潜能,始终保持猪舍的洁净,可使我们得到增产的最佳效益。这是我们必须对环境认真加以调控的直 接原因。2.82.8 抗生素和药物

19、应用安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疫病,而不是通过药物的使用来治疗疫病,但是在疫病的发生已然成为现实时,就必须使用抗生素和药物来帮助减少该疫病所带来的 损失。但是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禁止使用大量药物、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或生长刺 激剂,因此场内应尽可能少用抗生素。肥育场可以通过同时应用几种预防性控制措施,使药物的使用剂量控制在安全用量范围内,并且做好记录。切记在生产当中,抗生素和药物应是有责任地用于有助于正确管理时使用,而不是用来谅解糟糕管理的,并且在应用当中一定要注意正常的使用方法。2.92.9 消毒工作的开展消毒的基础是清扫、冲洗。因为有机物、垃圾等的包被会保护病原微生物免受消毒剂的作用。在清洁过程中可以应用高压热水或冷水或蒸汽,同时结合应用洗涤剂,以便使有机物松散开来,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可以使95%95%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