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文与社会教案_第1页
下人文与社会教案_第2页
下人文与社会教案_第3页
下人文与社会教案_第4页
下人文与社会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题第一单元1、黑龙江的历史有多长课 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认识技能了解黑龙江的历史以及历代在黑龙江设置的管辖机构。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黑龙江的悠久历史。教材分析(重难点)了解黑龙江的历史以及历代在黑龙江设置的管辖机构学生分析 学生们黑龙江的历史了解得较少,应提前布置预习。设计意图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学设想)讲授法 合作 交流教学过程及方法一、 导入新课 黑龙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里发现了很多古迹。二、讲授新课 1、黑龙江流域在哪里?2、学生朗读知识窗,了解“遗址”。3、教师讲解“最早的人类”。4、远古时代,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人民是怎样的生活呢?三、教师总结板书设 计1、 黑

2、龙江的历史有多长共同的家园最早的人类生活大揭秘教学反 思课 题2、先辈们营造的“国都”课 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认识技能使学生们了解龙江大地上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址。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材分析(重难点)使学生们了解龙江大地上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址。学生分析学生对我省的古文化遗址比较陌生,有些知识很抽象较难理解。所以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设计意图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学设想)教学过程及方法一、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遗址吗?二、新课探究 (一)、黑龙江的历史有多长长2万多年 短6000多年 五常学田村遗址 塔河十八寨遗址 齐齐哈尔昂昂溪遗址 密山新开流遗址 (二)、七星祭坛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天文台。

3、七星祭坛双鸭山宝清县炮台山2001年发现的。 观测天象的灵台模仿北斗七星(三)学生自学“谜一样的世界”。板书设 计2、 先辈们营造的“国都”凤林古城七星祭坛谜样的世界教学反 思课 题3、马背上的民族课 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认识技能 使学生知道,在古代,我们黑龙江地区的人都是能骑善射的,养成读书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材分析(重难点)学生分析 课前应让学生去查阅有关本节课的各种资料,使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就对学习内容有了一定了解,还锻炼了学生查资料的能力。设计意图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学设想)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主备课,课上尊重他们的一点一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过程及方法一、北魏和黑龙江有什么关系?二、马背上的民族 北魏鲜卑族 历代的疆域北魏、唐朝、辽代、元朝、清朝。 三、我们的发现4世纪建立北魏5世纪统一北方。 云冈石窟山西大同北魏时建造历时60多年佛像5100多。龙门石窟河南洛阳400多年建成佛像10万多个。视频 渤海国遗址宁安。 金上京遗址阿城区。 各朝代在黑龙江设置的管辖 唐朝黑水都督府。元朝辽阳行省。明朝奴儿干都司。 四、透过建筑看历史 1、建筑是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总称,是人民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有,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2、了解龙门石窟、云冈石窟。3、透过

5、设置看历史: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所设真蕃郡的统辖范围,曾包括今黑龙江东部的宁安地区,这是中原统治政权在黑龙江地区设置管辖的开始。板书设 计3、 马背上的民族透过版图看历史透过建筑看历史透过设置看历史教学反 思课 题第二单元1、不能忘却的历史课 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认识技能了解近代祖国被列强掠夺清政府委曲求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人民起反抗保卫家乡。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跟随着老师来到历史的长河中,去体验东北被瓜分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爱情情感。教材分析(重难点)本课主要介绍了沙俄和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其中包括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人民所人民所犯下的种种罪行等。教学重点:东北人民

6、抵抗斗争。 教学难点:收集资料认识清政府腐败无能。学生分析 由于本课的内容和祖国有关,所以学生的情绪会比较激昂,就会问一些我事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设计意图时间分配教 学方 法(教学设想) 以学生为主备课,课上尊重他们的一点一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及方法一、 导入古代时,我国地域辽阔,让人充满想象;但近代,版图不断缩小,为什么呢?二、新课探究 1、 雅克萨战役17世纪沙俄入侵黑龙江达斡尔人奋起反抗。 2、尼布楚条约正式划定两国东北边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边界条约。 3、 瑷珲条约沙俄攫取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北京条约: 沙俄攫取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千米的土

7、地。 5、海兰泡惨案1900年黑龙江沙俄制造。 6、“九一八”事变日本入侵东北人民失去家园。二、不屈服的军队不屈服的人们 1、马占山领导的军队在嫩江抵抗日军。 2、锦西的义勇军抗击日军进攻。3、抗日的文艺作品。 4、抗战故事。 三、阅读资料谈感想。 1、我搜集到的抗日作品。 2、歌曲。 3、小组谈感想。 四、 血流成河1、介绍海兰泡惨案2、了解瑷珲条约五、让学生了解九以八事变,欣赏歌曲我的家在松花江上。板书设 计1、 不能忘却的历史划定边界 尼布楚条约屡遭割地 瑷珲条约血流成河 海兰泡惨案教学反 思课 题2、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课 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认识技能 1、了解抗战争这段历史。学

8、习这场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的情感。2、进一步提高学生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这场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的情感。教材分析(重难点) 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一课是黑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人文及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学习内容。它在本单元三个故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书写了抗日英雄斗争的背景及其现实教育意义。学生分析 学习这场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的情感。设计意图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学设想)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先讨论事先查找的资料。再在班上交流。教学过

9、程及方法导入: 师:上节课,讲了1931年9月18日,日军突然进攻驻守沈阳的东北军,挑起9.18事变。对东北进行野蛮的殖民统治。并从日本大量移民这里。这必然遭到了东北人民的强烈反抗。今天我们就来听爷爷讲讲关于抗日的故事。 新授: 活动一、抗日在东北。 播放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1、学生观察P14图片,阅读第14页文字。 看看课文里的爷爷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分组研讨当时抗日时的生活条件。了解当时抗日的艰难。 2、P14最后一段,日本对东北进行野蛮统治的情况。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先讨论事先查找的资料。再在班上交流。 活动二、抗日英雄的故事。 首先阅读郭沫若的诗。感受抗日英雄的精神。

10、然后师说,我们接下来学习抗日英雄的事迹吧。 1、 生朗读P15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地名。 然后请学生讲讲地名背后的故事。 学生分组整理资料。把好故事拿到班上交流。 2、欣赏P15雕像。讲讲八女投江的故事。 学生把查到的资料拿到班上来讲。 总结:同学们,一个又一个抗联英雄,为了祖国和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牺牲了。我们不会忘记他们。面对今天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我们也应该从小立志。长大了,为祖国和民族的崛起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板书: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先讨论事先查找的资料。再在班上交流。学生把查到的资料拿到班上来讲,进一步提高学生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 计 第1课 听

11、爷爷讲过去的故事 抗日在东北 抗日英雄的故事教学反 思课 题3、为了和平课 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认识技能 让学生们知道人人和睦相处,幸福美满,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我们要为捍卫和平而奋斗。情感、态度价值观教材分析(重难点)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学生分析 由于本课有布白点,需要学生查找资料来充实,以增强感性认识,预习时要落实到位。设计意图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学设想)我省的历史的相关问题能给及积极关注并参及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自身行为相联系。 教学过程及方法一、 导入,同学们,你们希望和平吗?现在的生活幸福吗?二、每年的9月18日,全国各大城

12、市都会拉响警报器,举行各种活动,提醒人们勿忘国耻。三、提问朗读教材18页内容,感受:祈盼和平 ,不要战争。四、学习“踏着烈士的足迹”1、什么是三大艰苦2、介绍兆麟公园板书设 计 3、为了和平警钟长鸣 祈盼和平 踏着烈士的足迹教学反 思课 题第三单元1、石油时代课 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认识技能1、了解黑龙江的富有,石油及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通常把它称为黑色金子。2、 能根据资料分析能源矿产的形成过程;能通过调查发现石油及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意识到能源矿物的不可再生性;树立珍惜能源矿物的意识;能体验到石油来之不易。教材分析(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历

13、史上没有石油的背景   教学难点:能提出小学生能直接做得到的保护能源矿物的措施;能采取实际行动避免浪费能源。学生分析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对这一点学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对从石油中能够分离出哪些提炼物,这些提炼物又能制成什么样的生活用品,学生则不熟悉。这方面的资料需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获得。设计意图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学设想)学生能通过调查发现石油及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关系;能根据资料计算地球上现存的石油还能开采多少年。教学过程及方法一、 看看大屏幕了解中国的大油田  二、 学生自学课文说一说那些地方用石油?  1、 例如:车、船、工厂的机器

14、等  2、为什么称石油为“黑色的金子”? 三、 中国为什么带“中国贫油”的帽子?  四、 什么被称为工业的血夜?  1、学生阅读22页内容2、学生汇报 五、 1怎样体现工业的血脉?  2我国的石油产量  3、我们是怎样摘掉贫油帽子的? 4、介绍“克拉玛依”油田。 5、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1963年大庆油田产量500万吨 六、我的发现: 你还知道哪些油田? 七教学总结:板书设 计1、石油时代  工业的血脉 中国的油田 教学反 思课 题2、大庆精神课 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

15、认识技能1、知道大庆精神的内容,了解王进喜和王启民的事迹。2、培养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大庆人艰苦创业的事迹,学习大庆人 艰苦奋斗、勇于探索,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为自己是 一名大庆人而感到骄傲,从而更加热爱家乡,为未来贡献家乡 做积极的准备。教材分析(重难点)人文及社会是根据我省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民族史话、 政治经济乃至龙江人的精神文化等人文社会知识编写的。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大庆精神” 而王进喜和王启 民是大庆精神的代表人物,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事迹,了解大庆人 艰苦创业的过程,更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为自己身为一 名大庆人而感到骄傲。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6、,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基本了解到石油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对石油并不陌生,但他们不了解当初大庆人创业的艰难, 不了解当初发现大庆油田时,我们石油工人工作条件和环境的艰苦,所以本节课重点让学生了解王进喜和王启民的事迹,体会到 “大庆精神”的可贵。从而提升学生对大庆、对家乡的认识,提 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设计意图时间分配教学方法(教学设想)即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体验到当初大庆人创业 的艰难,从而体会铁人精神的可贵。教学过程及方法教学流程如下: (一) 图像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 1、早期大庆油田和石油工人的条件 2、现在大庆油田的样子 然后让学生比较这几幅图给同学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17、。 之后提出问题:大家想知道今天大庆油田的繁荣是怎么来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王进喜到王启民(板书课题) (二) 自主探究 1、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文,结合教材中的图片,整体感知。 2、 然后提问: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 接着小组合作:结合教材的内容和课前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 在小组内交流 4、 最后小组汇报:让小组内派代表汇报所了解的相关知识。(三) 引领挖掘,体验感悟 通过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和亲自搜集资料,已经知道很多有关王 进喜和王启民的事迹,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以下当时的情景。 1、 出示图片:松基三井 提问:这口井有什么意义?(通过前面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 会很容易回答出:

18、它是大庆油田发现的第一口井,从此在松辽盆地开 始了中国石油传奇式的创业故事。) 2、 再出示图片:观看当初刚发现大庆油田时的样子以及石油工人 的工作生活条件。 3、 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1)让学生了解一下当时的情景。 再出示图片:认识“铁人”王进喜。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王进喜 同志的先进事迹。 4、教师引导:正是他们的奋不顾身,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铁人”。 那老师想问问大家,究竟什么是“铁人精神”?学生回答(板书: 爱国 创业 求实 奉献)板书设 计2、 大庆精神 爱 国 创 业 大庆精神 求 实 奉 献教学反 思课 题3、家乡调查课 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认识技能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情感、态度价值观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材分析(重难点)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学生分析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并不陌生,重点并说出画面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