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指标的测定1_第1页
生理指标的测定1_第2页
生理指标的测定1_第3页
生理指标的测定1_第4页
生理指标的测定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叶绿素的测定-丙酮乙醇提取比色法参照张宪政(1986)的方法:1、先配制乙醇:丙酮=1:1的混合溶液(80%:80%)装入棕色瓶中保存。2、取叶片0.5-1g剪碎,放入50的培养瓶中,再加入 20的配制好的上述混合液,盖上瓶盖,置于 冷库避光存放36 h(直到叶片泛白),其间摇晃2-3次,使叶绿素充分溶解在混合液中。3、 避光保存36 h后,过滤混合溶液,以提取液作为对照, 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分别测定 处的吸光值。4、计算公式652 、 66310C和645/50叶绿素 a 的含量二(12.7* 663-2.69* 645)/50+(22.9* 663-4.68* 645)叶绿素b的含量二(

2、22.9* 663-4.68* 645) /50总叶绿素的含量二(20.2* 645+8.02* 663)*1000*W或总叶绿素的含量=(A52 /34.5)*1000*W (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652下有相同的吸光系数,为34.5)其中V为提取液体积,W为叶片重量,叶绿素含量单位为().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李合生,2000年,比色法:常规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是采用2, 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但因某些叶片中花青素量较高,当用酸提取时呈红色,因而无法滴定。本实验采用二甲苯萃取比色法,测不受花青素的干扰。1、 原理:向一定量提取液中加入过量的2, 6 二氯酚靛酚染料溶液与维生素 C作用后,多余染

3、料用二甲苯萃取比色。待测液中抗坏血酸的含量与二甲苯萃取的颜色呈线性负相关,即待测液中抗坏血酸含量越多,未被还愿的染料就越少,二甲苯萃取的颜色也就越浅。由于水溶性的花青素不溶于二甲苯,因而不影响测定结果。2、 试剂(按照定容100计算)(1) 1%草酸,称取1.4g ;2%草酸,称取2.8g ;30%硫酸锌,称取53.4g ;15%亚铁氰化钾,称取17.2g ;(5) 染料溶液:称取1002,6 二氯酚靛酚和82碳酸氢钠溶于约 60热水中,过滤定容至 100容量瓶中,倒入棕色试剂瓶存放于冰箱内。使用时稀释4倍,此溶液每毫升约相当于0.1的维生素Co(6) 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精确称取100分析纯抗

4、坏血酸,溶于1%酸,定容至100,再从中吸取5,用1%草酸再稀释至100,稀释后每毫升含抗坏血酸0.05 (标准溶液在使用前临时配置)(7) 二甲苯,分析纯(本法使用过的二甲苯可用20中和后,蒸馏回收)。3、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去具塞大试管6个,分别吸取抗坏血酸标准溶液0、1、2、2.5、3、4,用1%草酸补充至4,各管中抗坏血酸含量相应为 0、0.05、0.10、0.125、0.15、0.20。各管中加入染料溶液2,随即加入二甲苯 5,迅速摇动约0.5,静置后二甲苯与水层分离,将上层二甲苯萃取液轻轻倒入比色杯,在500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二甲苯作空白调零,求得标准系列抗坏血酸毫克数与相应的

5、吸光度值的回归方程。样品提取2g样品放置研钵中,加入 32%草酸研钵130%硫酸锌,1%草酸定容至刻度,摇匀后过滤到干净小取新鲜蔬菜洗净,擦干,在玻板上用不锈钢刀切碎混匀。称取至匀浆,然后将匀浆倒置 100容量瓶中,残渣用1%草酸冲洗,洗液一并倒置容量瓶中,加入 摇动容量瓶,再加入115%亚铁氯化钾,以除去脂溶性色素,再用 烧杯中。(3)测定4的可用1%1酸补足至4)至具塞大试管取上述提取液4(若抗坏血酸含量高,可适当减少取量,不足中,依次加入染料2、二甲苯5,按照标准曲线的方法测定吸光度。(4)计算根据测定液的吸光度值,按回归方程计算出抗坏血酸的毫克数,然后按下式计算样品中的抗坏血酸的 含量

6、,以每百克鲜样含抗坏血酸毫克数()表示。每克鲜样的抗坏血酸含量*(W*)()W为样品鲜重g ;为测定用体积量。式中;X为4提取液中含抗坏血酸的毫克数;为提取液总体积;三、蛋白质的测定一考马斯亮蓝法1、称取10牛血清白蛋白,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制成100卩g/的原液。称取100考马斯亮蓝G 250, 溶于50 90 %乙醇中,加入85 %( m/ v)的磷酸100,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 1000。标准曲线的制作:取 6支具塞试管,编号后,按下表加入试剂。操作项目管号123456标准蛋白质溶液()00.20.40. 60.81.0蒸馏水()1.00.80.60.40.20250试剂()各5蛋白

7、质含量(卩g)020406080100盖上塞子,摇匀。放置 2后在595波长下比色测定(比色应在 I h内完成)。以牛血清白蛋白含量(卩g) 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2、称取样品0.51.0 g,放入研钵中,加入 5蒸馏水在冰浴中研成匀浆,离心(4000 r /,10 ),将上清液倒入10容量瓶,再向残渣中加入2蒸馏水,悬浮后再离心10,合并上清液,定客至刻度。另取1支具塞试管,准确加入 0样品提取液,再加入 0.9蒸馏水,5考马斯亮蓝G- 250试剂,充分混合,放置 2后,以标准曲线1号试管做参比,在595波长下比色,记录吸光度。根据所测样品提取液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

8、相应的蛋白质含量(卩g),按下式计算:样品蛋白质含量(卩g/g鲜重)=(查得的蛋白质含量(卩g)x提取液总体积()/(样品鲜重(g)X测定时取用提取液的体积()四、可溶性糖的测定一蒽酮比色法1、原理:糖在浓硫酸作用下,可经脱水反应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糠醛,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可与蒽酮反应生成蓝绿色糠醛衍生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糖 的定量测定。该法的特点是几乎可以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以测定戊糖与己糖含量,而且可以测 所有寡糖类和多糖类,其中包括淀粉、纤维素等(因为反应液中的浓硫酸可以把多糖水解成单糖 而发生反应),所以用蒽酮法测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实际上是

9、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 在没有必要细致划分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用蒽酮法可以一次测出总量,省去许多麻烦,因 此,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但在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时,则应注意切勿将样品的未溶解残渣加入 反应液中,不然会因为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与蒽酮试剂发生反应而增加了测定误差。此外,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较 浅,五碳糖显色更浅,故测定糖的混合物时,常因不同糖类的比例不同造成误差,但测定单一糖 类时,则可避免此种误差。糖类与蒽酮反应生成的有色物质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峰为620 ,故在此波长下进行比色。2、试剂葡萄糖标准溶液(100 g

10、 ):准确称取100 分析纯无水葡萄糖,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 倍(100 g )1.0 g 蒽酮,溶于80%浓硫酸(将98%浓硫酸稀释,把浓硫酸缓缓加入 中,冷却至室温,贮于具塞棕色瓶内,冰箱保存,可使用23周。买100,使用时再稀释 蒽酮试剂:称取到蒸馏水中)100098酸进行稀释。经查 两种方法配制:470 处有80%硫酸密度为:1.73,98%硫酸密度为1.84。1、取较少量水加入 98%硫酸,并不断搅拌,待温度降到室温,测定稀释后的密度,如果密度等 于1.73,就说明硫酸的浓度为 80% 了,密度偏高就将混合后的酸加入少量水中,密度偏低就再加 些98%硫酸,重复该动作直到密度等于1.

11、73。2、 以配制1000为例,80%的硫酸重量为:1000*1.73=1730g ,纯硫酸重量为:1730*801384g , 折算成98%酸为:1384/0.98=1412g ,也就是说配制1000 80%的硫酸,98%硫酸的用量为1412g, 水为1730-1412=318g。因此称取水318g加入98%硫酸1412g,并不断搅拌待溶液冷却到室温时再加入少量水直至总重量为1730g (因为硫酸稀释后会放热,部分水会被蒸发)。3、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制作 取6支大试管,从05分别编号,按表24-1加入各试剂。表24-1蒽酮法测可溶性糖制作标准曲线的试剂量试剂管号012345100 g葡萄

12、糖溶液()00.20.40.60.81.0蒸馏水()1.00.80.60.40.20蒽酮试剂()5.05.05.05.05.05.0匍萄糖量(g g )020406080100将各管快速摇动混匀后,在沸水浴中煮10 ,取出冷却,在620 波长下,用空白调零测定光密度,以光密度为纵坐标,含葡萄糖量(gg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2)样品中可溶性糖的提取 称取剪碎混匀的新鲜样品 0.51.0 g (或干样粉末5100 ), 放入大试管中,加入15 蒸馏水,在沸水浴中煮沸 30 ,取出冷却,过滤入25 容量瓶中,用 蒸馏水冲洗残渣数次,定容至刻度。 取提取液(茎0.1、叶0.5 )于试管中,用水补

13、充至 1,加入5蒽酮,置沸水中煮沸10,冷却至 室温测定(4) 计算 可溶性糖含量.100% A为提取液稀释后的体积(1); C为提取液的含糖量(卩)W为植物鲜重量(g)七、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过氧化物酶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活性较高的一种酶,它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生长素的氧化等 都有密切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活性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测量这种酶,可以反映某一时期植 物体内代谢的变化。原理:在有过氧化氢存在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生成茶褐色物质,该物质在最大吸收,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470 的吸光度变化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一定的时间内,反应时间跟值成正相关性)二、实验材料

14、、试剂与仪器设备(一)实验材料 马铃薯块茎。(二)试剂1 . 100 / L磷酸缓冲液6.0 (见附录)。于烧杯中,加入愈创木酚28 g l ,于磁力搅拌器上30 %过氧化氢19 gl ,混合均匀,保存于冰箱中。2 .反应混合液:100 / L磷酸缓冲液(6.0 ) 50加热搅拌,直至愈创木酚溶解,待溶液冷却后,加入(三)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研钵,恒温水浴锅,100 容量瓶,吸管,离心机。三、实验步骤1 .称取植物材料1 g ,剪碎,放入研钵中,加适量的磷酸缓冲液研磨成匀浆,以4000 r / 离心15 ,上清液转入100 容量瓶中,残渣再用 5 磷酸缓冲液提取一次,上清液并入容量瓶中,定容至

15、刻度,贮于低温下备用。2 .取光径1 比色杯2只,于1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 3 和磷酸缓冲液1 ,作为对照,另1只中加入 反应混合液3 和上述酶液1 (如酶活性过高可稀释之),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波长470 下吸光度值,每隔1读数一次。四、结果计算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表示酶活性大小,即以A 470 / g (鲜重)表示之。也可以用每 内A 470变化0.01为1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U )表示。过氧化物酶活性(g )=式中: A 470 反应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W 植物鲜重,g。V T 提取酶液总体积,。V s 测定时取用酶液体积,。t 反应时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16、【实验原理】是含金属辅基的酶,它催化以下反应:0202 2H202+02由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02-寿命短,不稳定,不易直接测定活性,而采用间接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3种,包括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化学发光法。本实验主要介绍光化还原法,其原理是:氮蓝四唑在蛋氨酸和核黄素存在条件下,照光后发生光化还原反应 而生成蓝色甲腙,蓝色甲腙在560处有最大光吸收。能抑制的光化还原,其抑制强度与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抑制氯化硝基四氮唑蓝()在光下的还原作用来确定酶活性大小。在有可被氧化物质存在的条 件下,核黄素可被光还原,被还原的核黄素在有氧条件下极易在氧化而产生氧气,可将还原为蓝

17、色的贾(月+赞)后者在蓝色甲腙在 560处有最大光吸收。由于可清除氧气,因此抑制了甲腙的形成。于是光还原反应 后,反应液蓝色越深,说明酶的活性越低。试剂:1.50m 7.8 的磷酸缓冲液()。含0.1m2.220m甲硫氨酸:称3.2824g甲硫氨酸,用50m 7.8的磷酸缓冲液定溶至100 (现配现用)。3.1.25m 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溶液(现配):称 0.102g,用50m 7.8的磷酸缓冲液()溶解定容至100. 4.0.033m 核黄素:称2.52用溶解定容至200 (遮光保存)。【实验步骤】1. 酶液制备称取植物组织0.5g先加入2.5,研磨匀浆后,再加入2.5混匀,4C下1000

18、0离心15上清液即为粗酶液。取部分上清液经适当稀释后用于酶活性测定。2. 酶活性测定取10小烧杯7只,3只测定样品,4只作为对照,试剂用量()终浓度(比色时)50m()4.05220m0.313m1.25m0.375 g0.033m核黄素0.32.0 g酶液0.05对照以缓冲液代替酶液总体积5.0按下表加入试计:将上述试剂混匀后,1只对照烧杯至于暗处,另3只对照烧杯和样品一起置于 4000日光灯下反应20 (要求 各管受光一致,温度高时时间缩短,温度低时可适当延长)。最后在560处测定反应液的光密度。以不照光的对照烧杯作参比,分别测定其他各管的光密度。3.蛋白含量的测定步骤1的上清液经适当稀释

19、后用考马斯亮蓝250法测定蛋白含量.【实验结果及计算】活性单位是以抑制光化还原的 50%为一个酶活性单位表示。可按下式计算活性:总活性=比活力总活性/蛋白质总浓度式中:总活性以,比活力单位以 蛋白表示 为对照杯(光照)的光吸收值为样品的光吸收值为样液总体积1为测定时样品用量为样重g.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实验原理】植物体内的黄素氧化酶类代谢产物常包含H202,如光呼吸中的乙醇酸氧化酶、呼吸作用中酶等。H202的积累可导致破坏性的氧化作用。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是清除H202的重要保护酶,能将H202分解为02和H20,从而使机体免受H202的毒害作用。其活性与植物的抗逆性密切相关。

20、()催化如下反应:的葡萄糖氧化2 H202T2 H20+ 02本实验通过测定H202的减少量来测定的活性。在H202存在条件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生成茶褐色的4-邻甲氧基苯酚。可用分光光度计测生成物的含量来测定活性。【试剂药品1.50m 7.0 的磷酸缓冲液2.0.3% H202: 吸 0.5 30% H202 加入 7.0的磷酸缓冲液至503.0.2% 愈创木酚:秤0.2g愈创木酚加入【实验步骤】酶液的制备7.0的磷酸缓冲液至1001. 称取叶片0.25g ,加入5倍量的()离心15取部分上清液经适当稀释后用于酶活性测定。2. 活性的测定7.0的冰浴研磨15000在3的反应体系中,包括 0.3% H2021, H20 1.95,启动反应,测定波长240处的降低速度。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