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教师版_第1页
虚实结合教师版_第2页
虚实结合教师版_第3页
虚实结合教师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导入:请大家看一幅画,齐白石老先生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画中只有蝌蚪,你们说说它符合画题的要求吗?(符合,因为随着泉水的流淌,时间的流逝, 小蝌蚪会变成青蛙,到时候就可以听到十里外泉水里的蛙声了)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看到的蝌蚪是实景,而蛙声确是我们想像出来的,是虚的。在鉴赏这幅画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虚实相生的手法。的确, 在音乐和美术作品中,我们往往会使用虚实相生的技法。同样,我们中国古典的诗词也经常用到这种手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诗词鉴赏中的虚实相生。二、初步体验诗中的实: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可以通过视觉、 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诗中的虚: 看不见摸不着,虚象。是诗人主

2、观意识中存在的, 是诗人通过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小战热身:找出下列诗词中的虚和实: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虚)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虚)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实)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小结 1:诗中的虚有哪几种类型?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回忆:已逝之景之境联想:由此及彼,从对方的角度写三、链接课本,总结规律。比较这两首词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运用有何区别,分别有何作用?例 1:读柳永的雨霖铃,试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寒蝉凄切

3、,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参考答案:“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本诗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

4、意境,渲染和强化了诗歌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例 2: 读姜夔的扬州慢,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诗歌。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参考答案:本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小结 2:虚景和实景有几种关系?分别有什么作用?虚景和

5、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柳永雨霖铃中“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设想的别后的凄清之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虚实结合,强化了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 “春风十里” ,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 ,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小结 3:虚实结合题型的答题步骤: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哪些是实景,

6、哪些是虚景)第三步:析效果用虚实结合的手法(a. 前后形成对比,突出主旨、情感)(b. 烘托渲染某种氛围,表达作者某种情感)。四、牛刀小试,点击高考,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唐)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问题: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参考答案: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诗的一二两句写冬至之日, 诗人一个人在客店里, 抱着膝坐在灯前, 只有影子与他相伴是实写,表现其孤寂、思家之情。而三四两句 “家中夜深坐”“说着远行人”等是虚写,是想象,想象家里的人或许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表现家中人也在想我。虚实

7、结合,相辅相成,突出表现了诗人孤寂之感,思家之情。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2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愁苦的情景, 2虚实相生, 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23.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问: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实写自己除夕之夜在清冷旅馆中寒灯下影只形单

8、凄寂难眠,第三句 “故乡(借指亲人)今夜思千里(借指自己) ”从对面虚写,想象故乡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把深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更为含蓄。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曾觌(í)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注】 1169 年隆冬,在去金国进贡时,作者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问:“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简析。答案: (2) 运用想象虚写了古时繁盛一时的丛台歌舞奢靡的画面,实写了邯郸古道上萧瑟秋风

9、中衰草连天的凄凉景象。以虚衬实,寄寓了词人对宋王朝割土分疆、国势衰微的悲痛之情。五、课堂回顾,学习小结:本堂课我学到了什么?六、课后作业:1. 分析下面这首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江城子苏轼(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 请从虚实角度对本词略作赏析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梳理: 春暖了, 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 我也送走了你。 你渐行渐远, 我的愁绪也渐生渐多,就像眼前这一江春水,来路无穷, 去程不尽。 于是只好上楼远望你离去的方向,期盼能够早归。 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是绵绵无绝的春草原野,原野尽处是隐隐青山。而你,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寻!参考答案: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2下阙写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