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脱盐率下降的原因_第1页
反渗透脱盐率下降的原因_第2页
反渗透脱盐率下降的原因_第3页
反渗透脱盐率下降的原因_第4页
反渗透脱盐率下降的原因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反渗透脱盐率下降的原因在使用纯净水设备时,有时候会遇到反渗透脱盐率下降的现象,如何通过有效的操作尽快找到解决方法呢,下面生 源就此问题进行剖析,文章从反渗透膜处理水领域和优点着 手,以及反渗透操作注意事项和反渗透运行异常分析,科学 分析,从实战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一、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的 优势反渗透是采用膜分离的水处理技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使之在所有水的淡化方式中 占领先地位,因其除在苦咸水、海水淡化中使用外,还广泛 用于纯水制备、废水处理及饮水、饮料和化工产品的浓缩、 回收工艺等多种领域。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基本上属于物理方 法,它借助物理化学过程,在诸多方面有传统的水处

2、理方法 所没有的下述优点: 不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和酸、 碱再生处理 ,无环境污染, 对水质的使用范围广泛, 仅用压力作为推动力,能耗比较低,设备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少等原来除盐设备无法比拟的优点。目前反渗透对高参数锅炉补给水处理,更具有常规的离子交换处理方式难以比拟的优异特性。其脱除水中氧化硅的效果可达99.5%,有效地避免了高参数发电机组随压力升高对二氧化硅选择性携带所引 起的硅垢,避免了天然水中硅对离子交换树脂所带来的再生困难,运行周期短的影响。脱除水中胶体及有机物的去除率 可达 95%,避免了有机物分解所形成的有机酸对汽轮机尾部的酸性腐蚀。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可连续产水,无运行中停止

3、再生等操作,侯马晋田热电化学水处理就是利用其著多优 点,将深井水经反渗透后,一级除盐加混床处理出水作为锅 炉补给水。二、反渗透运行现状水处理制水用反渗透为一级两段四二排列的两套反渗透处理设备。单套出水量为 36 吨套,回收率为 75。锅炉补给水原设计水源为地下水,水质较好,有机物和硅酸盐 的含量相对较低, 2#反渗透脱盐率一直维持在 98.5%以上,产品水电导在 10us/cm 以下。 1#反渗透明显低于 2#保持在 97% 左右。出水电导率保持在 15us/cm 左右,脱盐率在 97左右。 2003年 4月下旬,由于反渗透膜初期预处理各项指标曾不同程度的出现过不合格,膜厂家派技术人员来公司进

4、行 了首次在线清洗,且清洗后各项运行指标都能达到运行前的 状况。分析原因为反渗透阻垢剂加药泵出口无校验柱致使反 渗透运行初期无法准确确定阻垢剂加药量,药量偏小而结碳 酸盐垢。但两套同时正常运行后仍然是 2# 反渗透出水电导 率明显低于 1#反渗透。三、反渗透故障的发生与检测2006 年 10 月 6 日,正常启动 2#反渗透,检查各段压力正常,冲洗 2#反渗透约半个小时,产品水电导率35us/cm,无下降迹象。 投运,关闭浓水电磁阀, 调整浓水于正常 0.6MPa的压力后,产品水电导率至82us/cm,立即调整浓水压力至65 us/cm。0.5 MPa,产品水电导率降至 60us/cm,运行约

5、半小时后,出水电导率仍无变化,现场采样试验:产品水电导率pH 值 5.7。运行 2 个小时后,产品水电导率依然没有下降的 趋势,随即停止 2#RO 运行。(一) 2#反渗透正常切换后 2#反渗透产品水电导率突然增大,产品水电导率由 10us/cm 左 右突然增大了 7 倍,脱盐率由 99突降至 90。随即检查发现 2#反渗透产品水爆破膜破裂。而此时1#反渗透运行较正常, 和以往没有太大差别。 怀疑由于 2#爆破膜的破裂造成膜遭受背压而破裂。 为此我们将 2#反渗透六个膜组件逐个采样检测其电导率,以便确定是那个膜组件脱盐率下降造成整 个产品水脱盐率下降的, 检测结果为 5#、6#膜组件出水电导率

6、均达到 200us/cm 左右,正常运行情况下,2#反渗透二段出水电导在 25us/cm 以下, 也就是说 2#反渗透二段脱盐率下降,这是造成 2#反渗透脱盐率突降的主要原因。四、反渗透故障的原因分析 从人员和设备两方面考虑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一)误操作的发生 水处理值班员有变动,考虑是否有反 渗透启动时操作配合不好造成,但主要考虑还是密封问题, 由于反渗透运行三年之久,膜组件自投产从没有打开过,且 晋田反渗透启停频繁;夏天每天要切换一次,冬季至少隔 天切换一次,因此考虑为密封圈老化松脱,致使浓水向淡水中渗漏。启停时,是否由于膜组件内膜元件轴向移动幅度过 大,长期运行造成膜元件之间o形密封

7、圈松动而漏水,但如 果 5#、 6#膜组件同时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好解释。膜的结垢膜表面结垢导致产品水流量减小,膜的脱盐率下:预降,给水 /浓水的压力差增加;但结垢产生的主要因素中处理方式不当,预处理运行不正常,加药系统不正常,反渗 透给水的水源改变,给水水源的生物污染,长期运行中积累 的钙、硅等沉淀物等;将以上因素逐一判断分析,都不能列 为造成脱盐率突然降低的原因。当然,对于晋田一级两段四 二排列的反渗透即:一段浓水作为二段给水,因此二段结垢 的可能性明显比一段要大的多,但考虑结垢不是突然就能造 成二段脱盐率下降的,它是一个较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考虑是否突然由于结垢

8、至极限异常 造成。(三)膜的污堵造成膜污染的物质有:悬浮物和胶体 物质,结垢性物质,金属氧化物,有机物,生物污染物等。地表水中悬浮物、胶体杂质较多,水源为深井水,其中悬浮 物、胶体杂质及二价铁离子含量均较低。根据水源特性,已 经有两年没有清洗反渗透膜,说明预处理效果是比较成熟 的,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水处理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浊度不 超过 0.1NTU, 给水 SDI 也维持在 3 以下;并且有机物污染多 发生在反渗透的一段,二段不是没有膜的污染,如果是由于 膜污染造成脱盐率下降的话, 一段几乎无法出水, 不同的是,2#反渗透一、二段正常出水,只是二段脱盐率突然降低,因此,判断膜的脱盐率降低是有机

9、物污染也是不确切的。四)膜的氧化如果膜受到给水中Cl2 、 Br2 、 O3 或其它氧化剂的氧化损坏,会出现高的盐透过率,并且渗透水流量升高,在 中性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对膜的损坏会增大。水处理膜自2003 年清洗至今, 无做过任何系统改变, 且通过每天的监督, 也可以知道给水 pH 值从没有超过 7.5 也没有低于过 5.7;活性炭过滤器运行正常,所加药剂也没变换,不可能出现药剂 不能兼容的情况。 无出现任何不良征兆,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 通常为前端的膜元件易受影响, 与 2#反渗透二段脱盐率降低有很大出入。 (五)膜破任何时候,产品水必须不超过给水/浓水压力30KPa,否则可能造成膜的破裂,

10、 此种伤害可用探测 管方法判别。当我们将膜组件打开检查时,均没发现任何异 常,通过查阅资料和询问有权威的膜制造商知道,从外表无法看到膜是否破裂。只是产品水爆破膜破裂,也不能直观的 压降方面简单分析各个膜元件的压差,我们不难想到,随着 膜元件在膜组件内的依次排列,当一套反渗透启动过程中, 每个膜元件上的压降是沿着水流的方向依次升高的,即:如 果会出现由于背压而造成膜破的情况,类似这种一级两端的 排列方式,则必将出现在二段的最后一个膜元件上。为此, 我们将 2#反渗透 5#、 6#膜组件产品出水的堵头在反渗透启 动后慢慢打开很小一个缝(当全部打开后,所采水样就是二 段单个膜组件的产品水的混合样,不

11、是此膜组件最后一个膜 元件的出水) ,用量杯采其水样, 现场测其电导率发现,判断,因为膜破仅从外表无法直观的判断出来。于是从6#膜组件最后一个膜元件出水都达到1900us/cm 以上,远远 超过了净水器产品水电导(脱盐率降低后为 80us/cm)。为此,我们初步断定为二段 5#、6#膜组件最后一个膜元件的破裂造成了反渗透脱盐率的下降。为了证实是否为膜破还可倒膜。即:将判断为破的膜换下来,将一段一只好膜换上, 定要保证换上的膜为完好的膜,重新启动反渗透装置,如果 此时脱盐率升高,可判断为换下来的膜为已经损坏了的膜。如果不是,可重复以上步骤将可疑膜元件进行交换。直到找 出导致脱盐率下降的膜元件为止。但这个方法的缺点是:每 试一个膜元件就得将此膜元件所在的膜组件打开,并回装。由于反渗透处理水的最主要特点就在于如何完美的将淡水和浓水分开,密封很重要的。所以,一次回装成功的几率是 反渗透 5#、6#膜组件的膜元件破裂造成 2#反渗透脱盐率突很小的,这样会加大检修工作量。当我们基本确认是 2#降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