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和必然性分析_第1页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和必然性分析_第2页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和必然性分析_第3页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和必然性分析_第4页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和必然性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和必然性分析财经纵横CHARMINGCHINA/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和必然性分析舒杏(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四川成都611130)摘要:自200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之争”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首先运用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及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分析钉住汇率制的内在矛盾与货币危机的关系,以及固定汇率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进而指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改革:原因中图分类号:F8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0095一O1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一)汇率制度形成过程1973年3月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

2、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1994年以来.中国名义上实行以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际上是盯住单一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此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不仅丧失了有效性,制约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而且增加了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负担和成本.为发挥货币政策对实现内部均衡的积极作用,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对人民币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二)汇率制度优缺点比较多数发达国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自由浮动汇率制,这种汇率安排的优点在于不会导致本币价格的扭曲,因此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汇率杠杆,对国际收支进行自动调

3、节,避免国际游资的冲击;增强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避免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的国际传递.而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相当一部分是新兴工业国,采取这种制度安排,目的是避免汇率频繁波动.稳定投资者信心,吸引外资流入,发展本国经济.但为了维持汇率稳定,政府常常要入市干预,从而承担市场变化的风险.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安排,介于上述两种汇率制度之间,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同时当汇市严重偏离正常轨道时,政府可以对”市场缺陷”及时进行纠正,理论上吸收了自由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的优点.二,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原因和必然性(一)钉住汇率制的内在矛盾钉住汇率制是一种介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之间且更类似于固定汇率制的汇率制度,其

4、运行中存在着一些内在矛盾,不加解决,则易诱发货币危机.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三元悖论”中指出,开放经济体系中一国经济目标有三种:完全的资本流动性,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三者不可兼得,最多只能取其二.克鲁格曼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选择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币值稳定性,而放弃资本的自由流动.这种”三元冲突”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中得到了说明.根据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下,本国利率的微小变动会导致资本的大量流入或流出,资本的完全流动使该国利率水平和国际市场利率水平保持一致,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丧失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

5、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的实行货币局制度,基本上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在资本自由流动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只有同浮动汇率制相配合,才能真正体现有效性.如果是浮动汇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在导致资本流动的同时.国际收支变化.会导致汇率的变化,汇率的变化对进出1:3产生直接影响,恢复国际收支平衡,从而恢复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影响.使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二)钉汇率制与货币危机的关系钉住汇率制的内外稳定机制的缺陷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极易引发货币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爆发了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墨西哥货币危机,亚洲货币危机和阿根廷货币危机,在四次危机中受到传染的

6、国家都存在类似的汇率制度和较高的资本开放度.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普遍较高,在钉住汇率制下.币值长期高估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国内企业和银行不顾汇率风险,过度举借外债,造成潜在的债务风险.如果推行金融自由化,便又给国际游资可乘之机,他们在外汇市场抛售本币.买入本币的看跌期权,从差额中牟取巨额利润.当外汇储备不足以维持本币汇率时,不得不放弃钉住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宣布本币对外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三)改革前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约从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到2005年7月汇制改革期间,人民币汇率虽然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却是钉住单一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我

7、国金融体系尚未完善,抗金融风险能力较弱的情况下,选择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对国际资本的流动实施较为严格的控制,无疑符合当时中国的经济现实.近年来,在开放经济的大趋势下.伴随着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加强,合法和违规的资本大量涌入.致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我国无法实现.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经常波动,要求中央银行必须经常被动的参与外汇买卖,这必然造成货币供应量被市场上的外汇需求所左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极大限制.三,小结人民币汇改前的钉住汇率制,使中央银行经常被动参与外汇买卖,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极大制约.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扩大了浮动空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次改革增强了人民币汇率弹性,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有重要意义.但汇率制度改革后,国际收支失衡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央行应继续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指引,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深化金融企业改革.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以进一步发挥.【参考文献】?1马志刚,张大为.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国经济时报.20051021【2】黄瑞玲.汇率稳定机制fM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王东京.汇率制度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