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筋膜炎)_第1页
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筋膜炎)_第2页
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筋膜炎)_第3页
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筋膜炎)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筋膜炎)【概述】臀中肌综合征为发生于臀中肌的肌筋腹痛。 臀中肌位于骼骨翼的外面,其前2/3肌束呈三角形,后1/3为羽翼 状,向外下走行,至大转子上形成短腱止于大转子的外面及其后上角,为主要的牌关节外展肌,并参与外旋 及后伸牌关节。该肌在人体站立时可稳定骨盆,从而稳定躯干,特别在步行中的单足着地期尤为重要。日常 生活中的躯干活动,如弯腰、直立、行走、下蹲等,臀中肌都起很重要的作用,因而易产生劳损,尤其当突 然改变体位时,更易损伤。Gluteal Muscles【临床表现】 臀中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臀部酸痛,深夜、晨起、活动之初皆感疼痛。劳累、冷、湿时重。疼痛半数可扩散至大腿外侧

2、,少数可感小腿外侧不适,但无明确节段分布。有时可有同侧下肢惧冷、发凉、麻木或蚁走感。多数为慢性发病,约 1/5可为急性发病。体检时直腿抬高可有臀部疼痛,多无典型放射痛,加强试 验阴性。扪诊可发现臀中肌中的激痛点,或有痛性筋束。激痛点可一个或多个,可出现在臀中肌前、中、后部。按压激痛点或痛性筋束可复制与平时相似的局部疼痛及下肢的扩散痛。臀中肌综合征可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的肌筋膜痛,贵阳报道的 399 例臀中肌综合征中,合并其他部位肌筋膜痛或慢性劳损者 178例,常见为骶棘肌、腰方肌等,使症状、体征趋向复杂化。【诊断】本症的诊断依靠局限于臀中肌内的压痛点或激痛点,无神经根性刺激症状,无真正的放射痛,直

3、腿抬高试验局限于臀部痛,小腿的神经系检查阴性。本症应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区别。前者已在诊断中提及;梨状肌综合征的压痛点较低,梨状肌牵拉试验阳性。至于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两者不易区别,有人认为是一个病征。但严格说来应是两种俱存。臀上皮神经的末梢常自臀中肌表面的臀筋膜穿出至皮下脂肪中,穿出点易受卡压,虽产生相似的疼痛,但后者较浅在。【治疗】本症属肌筋膜痛的一种,其治疗方法亦相同。除止痛抗炎药物及理疗、针灸,按摩等措施外,局部封闭有极好的疗效。用0.5%的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5-10ml,加泼尼松龙25mg,局部浸润,每周1次,可连用3 次。长效的曲安奈德类只用 1 次,如属必须,应在1

4、个月后重复1 次。周秉文主编腰背痛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P153 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的肌筋膜炎又称臀中肌综合征,日常生活中的躯干活动如弯腰,直立 ,行走 ,下蹲等 ,臀中肌都起很重要的作用 ,因而易产生劳损,尤其是突然改变体位时,更易损伤 .臀中肌造成的腰臀部疼痛以酸痛为主, 活动及静止时都觉疼痛 , 疲劳或受凉可加重疼痛, 有些患者疼痛可向大腿后侧扩散(有资料说是大腿外侧痛), 少数有小腿不适, 或伴有肢体发麻, 发凉或蚁走感.在臀中肌的前,中,后部都可有压痛点并向局部及扩散区放射, 直腿抬高时出现臀部及大腿痛.可以推拿按摩针灸或理疗.臀中肌筋膜炎局部封闭可立即消除症

5、状(梨状肌综合征也是这样) ,可以有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 .应当注意的是,臀中肌综合征常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的肌筋膜炎,临床症状变得较复杂,诊断时应加以判别。治疗以局部封闭为主,也可采用镇痛药及针刺、按摩、理疗等方法,效果较明显。经久不愈者可行手术切除痛性筋膜束或作剥离松解术。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综合征为发生于臀中肌的肌筋膜炎, 臀中肌位于髂骨翼外侧, 其前 2/3 肌束呈三角形, 后 1/3 肌束为羽翼状,在下端集中成短健止于大转子外面及其后上 角,为主要的髋关节外展肌,并参与外旋及伸髋关节。站立时可稳定骨盆,从而稳定躯干,特别在步行中单是着地期尤为重要。日常生活中的躯干活动如弯腰、直立、行走、

6、下蹲等,臀中肌都起很重要的作用,因而易产生劳损,尤其是突然改变体位时,更易损伤。临床表现为腰臀部酸痛,深夜、晨起、活动时皆痛,劳累、阴 凉时加重,有一半的患者感到大腿扩散痛,少数可感小腿不适,有的患者感到肢体麻、冷和蚁走感,症状为慢性发作。体检时,可发现臀中肌有压痛点,可有痛性筋 束,压痛点可为一个或多个,可出现在臀中肌前、中、后部。按压激痛点时可出现局部及扩散区痛,直腿抬高时患侧可出现臀部及大腿痛,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本症诊断依据:1、病人主诉腰腿痛的部位在臀部。2、在臀中肌可找到激痛点。3、无神经根受刺激征。治疗方法:首选在压痛点注射0.5%的利多卡因5 10m1,加强的松龙10-1.5

7、mg作局部病灶注射,5-7天一次,3-5次为一疗程,多数可愈。对5 次以上仍不愈者,特别是有痛性筋膜束者,亦可切除或作局限性臀中肌剥离松解。按摩、理疗也有一定效果 臂上皮神经炎臀上皮神经炎是因为损伤而造成严重的腰臀部疼痛,亦可以称为臀上皮神经损伤,臀部可触摸到条索状 物,认为系臀上皮神经离位所致,故此也称为“筋出槽”。临床表现:患侧腰臀部疼痛,呈刺痛,如撕裂样,大腿后侧膝以上部位可有放射痛,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弯腰 受限,起坐困难,由坐位改站位时需攀扶他人或物体,病人常诉疼痛部位较深,区域模糊,没有明显的分布界限,检查时可在骼峙中点直下 3-4cm处触及"条索样”硬物,压痛明显,有麻胀

8、感,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但不出现神经根性症状。病理:臀上皮神经为第1-3腰神经后支之外侧支,在股骨大转子与第 3腰椎连线交于骼峙处平行穿出深 筋膜,分布于臀部皮肤,一般不易摸到,当背部肌肉长期紧 张,走行于骼崎上方的部分神经或纤维束,容易 受到磨损,产生水月中充血,神经变粗大,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充血月中胀,因而造成疼痛。治疗方法:一般采取保守疗法,急性期可采用痛点注射或局部手法治疗, 以0.5%利多卡因4-5ml、强的松 龙5-10mg局部注射,每周1 2次,3 4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勿做腰部剧烈旋转活动。臀中肌和臀小肌的解剖(2009-04-26 20:31:19)臀中肌和臀小

9、肌部位:骼骨翼外面,臀中肌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臀小肌位于臀中肌深层。起点:骼骨翼外面。止点:股骨大转子。功能:近固定时,使牌关节外展;前部使牌关节屈和内旋。后部使牌关节伸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 骨盆向同侧倾;两侧前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前倾,后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后倾。曹中肌般方肌股忖 大转子劈中凯.股方即及其起止点臀小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臀小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及其起止点病情描述:3年前小孩打篮球时受到肢体碰撞或激励运动后坐在比较冰冷的地板上,后来臀部至腿部逐渐开始疼痛,后经解放军43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CT、X光、核磁共振等检查腰椎、盆骨、股骨头没有病变,医生先认为是“梨状肌综合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